第十一章 电气化的先行者

1887 年,当时以其发明而闻名于世的爱迪生在 40 岁生日那天说:“我没有研究自然规律,没有作出重大的科学发现。我没有像牛顿、开普勒、法拉第和亨利那样为了弄清其真理而去研究它们。我只是一个职业发明家。我所有的探讨和试验只是为了寻找某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而进行的。”

的确,爱迪生没有给自己提出具有纯科学性的任务。然而,他在发展电学和在开拓带有科研性质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卓越的美国电工学科学家查·普·施泰因梅茨,在 1917 年庆祝爱迪生 71 寿辰时评价说:“爱迪生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促进了电气工程师的技艺和学术的发展。”对爱迪生创造发明活动的意义所作的这一评价,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真理。

爱迪生极其繁多的研究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对问题尽量更加全面地进行研究;

在此研究基础上创造出实用的装置、结构或方法; 把发明用于实际中,不用说,是为了得到物质利益。

爱迪生在其活动初期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不是尚未被应用在技术上的新发明,而是把现有的东西加以改进。爱迪生获得专利特许证后, 就把它卖给某大组织,或者把获得专利权的发明的某些部件的专利卖出去,而他自己组织成批制造产品,则是特殊的例外事。他改进的交易所行情记录机就是这种例外:爱迪生把这一专利特许证卖给“黄金股票电讯公司”后,就开始大批量为该公司制造交易所行情记录机。看来,这种生产能为爱迪生提供特殊的商业利润,因为当时他的物质基础还不很巩固。

70 年代末,爱迪生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他确信,许多在结构上已经十分完善的发明,如果在这些发明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发明人的参加,就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事实上,产品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弄清楚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加工和改进的不足之处。使用本身就向发明家提出新的任务。如果发明家把发明专利特许证或许可证卖出后就不再关心其发明的今后的命运,那就将由其他发明家对某些元件或部件在结构上作某些变动。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发明家本人最终将被推到次要地位。这一问题对综合性的发明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在对整个索链做出了某些相应的变动的情况下,才能对某一个环节进行变动。

于是,爱迪生十分关注把发明运用于实际,并为此建立了生产组织和商业组织。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爱迪生也不愿把改进发明的职能转交给所建立的公司,因为他本人并未停止对那些发明的研究,尽管他已经把这些发明交由专门组织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