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主义的“乐圣”——贝多芬莱茵河畔

“向我们的父亲莱茵致敬!”

——贝多芬

在德国有一条美丽的蓝色的莱茵河,傍靠着河畔,有一座美丽的小城—

—波恩。在那里诞生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当贝多芬久离故乡定居维也那时期,常常怀念他的故乡,他写道:“我的故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至今清清楚楚的在我眼前,和我离开你时一样⋯⋯向我们的父亲莱茵致敬,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贝多芬的祖父鲁特维克是比利时人,音乐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歌手。青年时期来到波恩城。他性格豪放,对后来的贝多芬有很大的影响。贝多芬的父亲约翰是一个自甘堕落的酒徒。他是教堂里的男高音歌手,也会拉提琴和弹奏钢琴,性格粗野,脾气很坏,他的几分音乐才华却被他自己的不争气给毁掉了。母亲是宫廷厨子的女儿,当过女仆,原嫁给一个男仆,男仆死后再嫁贝多芬父亲的。她很贤良、勤劳。这个可怜的家是在她的支撑下维持的。童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幸福的时光,然而,对于贝多芬来说,童年是痛

苦的。他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从他出生起,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和情爱。他的童年没有玫瑰花,只有丛生的荆棘和苦艾。他没有莫扎特的欢乐幸福的童年,莫扎特童年所显示出的音乐天才是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成长起来的,而我们的贝多芬是在苦难的荆棘丛中成长起来的。悲惨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压碎这个不屈的灵魂,反而造就了这位音乐天才。

当时,在奥地利的幼年的莫扎特,已经轰动了全欧洲,称为“神童”。贝多芬的父亲约翰,凭着他多年搞音乐的职业性的敏感,似乎发觉了幼小的贝多芬的音乐天资。一种强烈而固执的愿望,促成父亲要把儿子培养成当今世界上的第二个莫扎特。

四岁的贝多芬开始学钢琴和提琴,整天被关在屋子里。小小的贝多芬坐在钢琴前的调节椅上,两只小脚踏不着钢琴的踏板,一双富有弹力的小手够不着钢琴的象牙琴键,只好在椅子上再放上小凳子。小小的贝多芬坐在这小凳子上,弹出了单调的音节。每个琴键发出的音在屋顶响着,小贝多芬侧着耳朵倾听,在幼小的心灵中唤起音乐天资的共鸣。他觉得好象从钢琴里跳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有它自己的面貌,都有它自己的特征。他顺着整个键盘从低音域弹到高音域,把每个音都按了相当长的时间。于是音一个跟一个像从关在屋中的孩子,一个个跑出来。有着不同音色的音在空中震响、颤动、消失。

一双小手不知疲倦地在钢琴键盘上弹着、弹着⋯⋯迎着黎明的曙光弹着,迎着夜色弹着。夜深了,市街上所有的房屋里的烛光都熄灭了,唯有贝多芬一家住的那座破旧的小阁楼还亮着灯光。琴声从那小阁楼的窗口传到街上,在黝暗的夜空中飘荡⋯⋯人们都睡入梦乡,只有那日夜永不歇息的莱菌河陪伴着小小的贝多芬,倾听着他的琴声。

小贝多芬的第一个老师,便是他的父亲约翰。约翰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先生。他不考虑这样幼小的贝多芬每天所学的功课能否吃得消,每天不断增加功课的分量,他急不可待地想让小贝多芬成为莫扎特。

每天学习的课业压得小贝多芬透不过气来,弹不完的练习曲,十指都弹

麻木了。有时弹着琴,困乏的小贝多芬伏在键盘上睡着了。约翰看见了就会发起火来,凶狠地揪住小贝多芬的耳朵拉起来,不问青红皂白打骂一顿,来约翰家做客的人,常常看见小贝多芬坐在钢琴前,手不停地弹着琴键,痛苦的泪珠也不停地滴打着键盘⋯⋯

弹,弹,从音阶弹到练习曲,从练习曲弹到世界名曲。弹,弹,弹了四个春秋寒冬酷夏,我们的小贝多芬在艰苦顽强的学习中,终于获得了成功。小小贝多芬,在八岁那年,他首次开音乐会登台演出。当时的报纸广告

上写道:“六岁儿童的音乐会”。这是父亲为了向世人表现他的儿子是莫扎特第二,故意将贝多芬的年龄缩小两岁,即使如此,八岁的贝多芬的音乐会, 仍然轰动了整个的音乐界。以后作为音乐佳话传给后世,至今仍然激励着有志献身音乐艺术的青少年。

成功的演出,把小贝多芬真正领上了献身音乐艺术的生活道路。

他又跟当时的风琴师尼富学琴,非常用功。尼富认识到小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把自己的一切都无保留地教给他的学生。当贝多芬成了音乐家,名震乐坛时,他怀着无限的敬意写信给自己的老师,说:“我的成功,全都是先生所赐给的。”

这时,小贝多芬更勤奋的学习,开始作曲了。十岁的时候,他发表了第一首钢琴“变奏曲”。十一岁那一年,他家的一个朋友病故,贝多芬心情很悲痛,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创作了一首《葬歌》。几次演出,惊动了这座小城。

少年的贝多芬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心灵浸泡在穷困、忧愁、辛酸的苦水之中。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为了生活,迫不得已出外设法挣钱, 帮助家里补贴收入。他十一岁参加了剧院的乐队,十三岁时他矮胖的身体, 穿上了不合体的绿色燕尾服,佩着短剑,当了宫廷风琴师。

少年的贝多芬在不停地奋斗。

他已变成了小大人。整天在宫廷乐队里忙着排练、演奏,到夜里回到家已精疲力尽。劳累了一天的小孩子多么想休息一下,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时间也是好的。可是,他还继续坚持练琴,勤奋地作曲,抽空还得代替父亲到教堂里去弹琴。别看贝多芬年纪小,这时,他已收了一些学生,开始教课,做起小先生了。当小贝多芬刚刚闪烁天才的星光之时,命运就来叩他的门⋯⋯贝多芬是毅力的化身。他和贫穷、苦难、冷酷的命运搏斗着,顽强地搏

斗着⋯⋯理想、信念在激励着他飞速向前奔跑。

一七八七年的春天,十七岁的贝多芬为了深造,他去当时的音乐圣地维也纳拜访他所崇拜的大音乐家莫扎特。

他见到了莫扎特,他的仪表并没有引起莫扎特的注意——凡人常常是不易引起权威者注目的。莫扎特望着远道而来、多少带着粗犷、土气的青年, 略加思索之后,让这个青年坐到钢琴前,叫他弹奏一曲。贝多芬演奏完了乐曲,等待大师的评价,但莫扎特并没有给予赞许。接着莫扎特却出了一个很难构思和表现的音乐主题,让贝多芬当即按命题创作并在钢琴上作即兴演奏。在座的人都面面相觑,多少都带有一点轻视的目光瞧着贝多芬。也许他们心里想着:一个浑身都是土气的青年,真不知天高地厚,还要在这云集人材和贵夫人的文艺沙龙里显露头角!

贝多芬只是漫不经心的把这个场面扫视一眼。之后,他的目光集中在三角钢琴撑起的折音板上:明亮如镜的折音板上映出贝多芬的面影和一双充满

愤怒、沉思的眼睛。贝多芬微仰着头,凝思着,海浪似的头发向后掀起,他的一只手平放在键盘上,下意识的轻轻抚摸着琴键⋯⋯乐思、旋律像激流一般在贝多芬的脑际中汹涌⋯⋯不多时,停放在键盘上的手飞动起,钢琴立即发出一股闪电般的音流,贝多芬的钢琴即兴曲征服了人们。莫扎特凝神地欣赏着,他轻声的对他身边的朋友说:

“注意这个来自莱茵河畔的孩子,不久他将要惊动全世界!” 以后,贝多芬果然证实了莫扎特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