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人不能离群独生,则我以外尚有人,于是除研究我底利害关系之外,还要研究人底利害关系,就叫做“利己”与“利他”。今欲研究这个问题,不可不先定“我”和“他”底界说。我他底界说,因时代不同,解说各异,约言之如左:

一、家族主义时代。在家族主义时代,所谓我者,就是家族中底宗子;对于他家族说,就叫作他。

二、军国主义时代。在军国主义时代,所谓我者,就是国家底臣民;对他国说,就叫做他。

三、世界主义时代。到了世界主义昌明底时候,所谓我者,就是世界人类中底一分子;对于人类以外底物件,方称为他。

以上所说是他我底界限,因为范围不同,所以界说亦异,利己利他主义底解释,也就不能一样。

家族时代,以利一家一族为利己;军国时代,以利一国为利己;世界主义,一旦流行,就必定要利人类,然后才能叫利己;若到这个时候,利己利他还有丝毫分别么?所以现在人说底利己,不外指家族观念,乡土观念,国家观念,实在是一种偏狭自私底见解,决不是彻底底议论。因为所谓“我”者,有“形体底我”和“精神底我”两种分别。形体底我,是有限底,是幻底,没有理性底,所以能把他我底界限分别很清楚。精神底我,是无在无不在,推而大之,自家族以至于天地万物,“莫非我也”,所以外界各种现象,无论是国家,是社会,是世界,是天地万物,都不是于我心没有喜戚的关系底。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张模渠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胞物吾与!”陆象山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刘蕺山说:“人合天地万物以为人,犹之心合耳目口鼻四肢以为心。”这都是说我不是拘于形骸底,是精神底,并且由此可以证明我底范围不仅是一身一家一族一省一国而已,是无处没有“我”底,所以“利己”与“利他”是一样,是互为因果底。兹分数项证明之,——

由行为底动机与结果言之

(A)有动机是利己而结果也利他底。凡一行为皆起于一种动机,动机有关系自己利害底,有关系他人利害底,然而无论他底动机,是关系自己,或关系他人,结果必互为影响。所以有动机是利己,而结果也利他底。比如农人种地,他底动机是利己底;但是他的结果,确成为利他底事情了。因为他为谋一己生活起见,所以去种田。他种田底动机,确没有利他底观念,但是收获丰裕,他自己吃不了,就可以售给别人。因此米谷价贱,人民生活程度日见低下,天下人都觉谋生容易。这种结果,岂不是也利他么?

(B)有动机是利他而结果自己也有利底。人底行为,没有不影响到自己与他人底。详言之,人底行为,有裨益自己,必定也有裨益于他,但利他底结果,仍就影响到自己身上。墨子说,譬如有一个人有十个儿子,九个儿子都是好吃懒作,只有一个儿子尽力耕田,吃饭底人那么多,耕田底人那么少,那一个耕田底儿子,便该努力耕田。由此看来,就可以知道墨子底“摩顶放踵”,是因为当时底人都是浑浑噩噩底,眼见得就要受沉沦底痛苦了!墨子心里不忍,所以他才出来努力改革。他这种动机,是为一切众生底,但是国家底制度,从此就日渐完善,人人都可以“乐业安居”,岂不是于墨子也有利么?这就是动机是利他而结果自己也有利底。

(C)有动机是害他而结果反害自己底。人底行为,不但有裨益于自己底必定也有裨益于他,就是有碍他人底,也就有害于自己。比如我要侵略人底土地,妨害人底自由,这是有碍于他底,但他一定也侵略我,妨害我,以图报复。看春秋时候,吴王夫差灭越,二十年后,越王勾践卒起而灭吴。这就是有碍他人底,亦即有碍于自己底明白证据。

(D)有动机是自陷而结果也害天下底。古时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他的动机不过是自陷。但是结果使天下人底思想受无限底影响,以为忠君就是爱国,互相仿效。这种误谬思想,充满天下,他底害处岂只自陷么?

由以上四项看来,就可以得以下两个结论:

(a)无论动机是利己或利他,结果一定是“他我共利”。

(b)无论动机是害己或害他,结果是“他我同受其害”。

(E)普通误谬底思想。

1.利己必定谋陷他人;

2.利他恐怕亏损自己;

3.妨害他人乃能利己;

4.利己就不得不倾陷他人。

这几种见解,是完全谬误底,可以据哲学人格论来说。哲学家说人格是甚么呢?乃精神官体并能发挥其固有底人性啊。甚么又叫做人性呢?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人有理性,禽兽没有理性。他的分别,就在这一点。所以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无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禽兽之异乎水火草木者,徒以有知觉耳,人之异乎禽兽者,徒以有义理耳。”因有义理,故有种种我之自觉,因有我之自觉,就可以知道世界无处没有我。我底范围愈大,我底人格愈高。因为觉得我与万物是一体,就没有他与我底分别。没有他我底分别,就没有“他利”“我利”底分别,也没有竞争底事情,与禽兽底弱肉强食才有区别。有了区别,始能称为人,所以泡尔生paulsen说“国民各由其仁之观念发展之程度,第其品格之高下”。甚么叫作仁呢?就是天地万物没有一样不是我,万物与我是一体,就叫作仁。孟子说“仁者人也”。人能自觉有此性,就可以不囿于形骸底我,兢兢与人相争,人格自然日高,否则人与禽兽几希底分别,恐怕也没有了。所以我们要扩大我底范围,待人以我底心,利己利他,一视同仁。利己不必谋陷他人,谋陷他人一定不能利己。杨朱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就是这个意思,并且利他未必亏损自己,看墨子说底爱人不必损己,就可知道了。又可以据生物学底“互助论”来说,人类有天赋底群性,且其所以能驱使万物,就在有互助团结底精神。若必有他我底界限,结果必至互相争斗,“两败俱伤”。

由此看来,我们又可以得以下二结论:——

(A)亏人以利己,不是真利己;

(B)亏己以利人,不是真爱人。

必定要——

(A)不妨害他人而利己,利己就是利他;

(B)不妨害自己而利他,利他也是利己。

但妨害二字要清楚,当分精神、物质二面说:

(A)有牺牲物质方面,而利益精神方面底。比如做慈善事业底人,牺牲他底金钱,使一般人受利益。大地上都现着和和熙熙底样子,人我精神上都感一种愉快。这就是牺牲物质方面而利益精神方面底。

(B)有牺牲精神方面而利益物质方面底,比如科学家尽他毕生底精力去发明种种器械。哲学家研究人生切要底问题,增长人类的幸福,这就是牺牲精神方面而利益物质方面底。

所以我们又可分几层说,——

(A)有牺牲自己精神,而使他人物质上得利底,表面好象是损己,实在是利人而且利己。

(B)有牺牲自己物质,而使他人和自己精神上均得利益底,所谓“杀身成仁”,就是个明白证据,所以我们谈利与不利,不能不量他底轻重,或舍弃物质,或牺牲精神。但苟能因牺牲自己底物质,而使他与自己精神上均得利益,就当牺牲物质,因为形骸底我,是有限底;精神的我,是可以千载不朽底。看中国底孔孟,西洋的耶稣,他精神底我,至今日固仍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我本没有分别,利我利他是一样底,普通人底家国观念,乡土观念,是偏狭底,误谬底。我们人于此能详为辨明,世界上可以免了种种底惨杀争夺,世界和平就可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