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家——钱伟长

著名电力学专家钱伟长(1912~)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七房桥的农村。7 岁入小学念书,1931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 年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1937 年留学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应用数学,分别于 1941 年、1942 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42 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员。1946 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全国解放后,钱伟长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他是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及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理事长;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及美国航空工程学会会员。现在钱伟长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钱伟长是一个在力学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早在加拿大留学期间, 就提出浅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国际上被称为“钱伟长方程”。通俗一点讲,在“钱伟长方程”未问世以前,世界力学界在处理有关椭圆形壳体、圆形壳体、锥形壳体、球形壳体、筒形壳体等物体时,一种壳体就要用一个方程。而后,处理这些物体的壳体时,用“钱伟长方程”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一年他才 28 岁。此后,他又研究出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摄动方法, 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被称为“钱伟长法”。此外,还用奇异摄动法提出边界层理论,受到国际同行的极大重视。在广义变分原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另外,他还编著了《傅氏级数之和》大表,包括一万个三角级数。

钱伟长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弹性力学》、《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

(以上两书均与人合著)《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和发表在中外科学杂志上的 110 篇论文。此外,曾任《中国力学学报》、《中国物理学报》、《新建设》、《新观察》和美国《应用数学进展》等杂志的编委,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力学部分的主编。

“为什么偏偏要学物理?”

1931 年,钱伟长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了,刚刚入校,系主任、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把钱伟长叫到系办公室,对他说:“钱伟长,你的考试成绩我看过了,我觉得你适合学文科,因为你的理科成绩不太好,特别是物理成绩。所以,我建议你改系。”

钱伟长一听慌了,恭敬地站在吴教授面前,十分激动地回答说:“吴老师,请您不要让我改系,我一定要学物理!”

“你为什么偏偏要学物理呢?” “我学物理的目的,是要造飞机、造大炮,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吴教授尽管被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子的一片爱国热情所感动,可他还是不

放心。因为科学是不能被感情所代替的,所以又提出条件说:“好吧,你可以先在物理系学一年试试看,如果一年后你的物理成绩、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 70 分以上,再改到文科去。”

眼前出现的这一幕,并非是这位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吴有训不能慧眼识才,而是钱伟长从小学到中学,确确实实是在做着要当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梦。

钱伟长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小知识分子家庭,在钱家他是长孙,下边有一

个弟弟和 5 个妹妹。父亲是一个小学教师,微薄的薪水要养活全家老小十几口人,生活的艰难便可想而知了。钱伟长从小就懂得能有上学读书的机会, 全靠一家人节衣缩食,所以他从小学习就很刻苦。在他考入高中后不久,父亲就病逝了,靠着叔父的按济,勉强读完了高中。高中毕业后,一家人都劝他找个工作好养家糊口,可是他一心要上大学。他打听到上海有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家,利用他开味精厂所得的利润,每年为 12 名成绩优秀的穷苦学生提供上大学的资金,名叫“清寒奖学金”于是,他便跟奶奶、妈妈软磨硬抗, 最后达成“协议”:如果能得到“清寒奖学金”就上大学,如果得不到便回来找工作。

1931 年,他只身来到上海,在一个月内接连参加了清华、武大、浙大、

交大和中央大学 5 所高校的考试。这是为了保险,他才这样做的。钱伟长考大学,是十分有把握的,不过这个把握是文科,而不是理科。因为从小学到高中,他偏爱的是文科,成绩一直也是名列前茅,对理科却不感兴趣。比如: 这一年清华大学的考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多数考生都被难住了,而钱伟长却得了满分。他的志向一直是当一个文学家或历史学家,他也完全有实力成为文学家或历史学家。

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改变了志向。

刚到上海时,离考试时间还有几天,他散步走向租界地的公园,打算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复习一下功课。一道高高的铁栅拦门挡住了他进公园的路, 门旁边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看到这块牌子,钱伟长的肺简直都气炸了,他两眼布满血丝,真想搬起石头把这块牌子砸个粉碎!可是,他冷静下来一思考,把牌子砸碎容易,可不让外国人期辱中国人难啊!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外国人把中国人看成狗类?为什么外国人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为什么中国人无力反抗? 不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有洋枪洋炮而我们没有吗!要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 使祖国强盛,使人民不受欺辱,靠文学不行,靠历史也不行!中国要有自己的飞机、大炮,而这些离不开物理。对!我不能学别的学科,要学物理,学物理!

一块牌子激起了钱伟长一腔的爱国热情,同时也使他同物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钱伟长同时接到 5 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于是,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因为这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名牌大学,这里有像吴有训那样在国内外闻名的教授。由于他的总成绩优异并且家境贫寒,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化学家吴蕴初的“清寒奖学金”。

“我一定要回自己的国家”

1935 年,钱伟长大学毕业,“清寒奖学金”也到期了。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物理系的研究生,并获得了“高梦旦奖学金”。1940 年考取了用中英“庚子赔款”招收的留学生,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继续深造,于 1942 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到了美国,投在世界著名力学、航空工程学家冯·卡门的门下,被聘为由冯·卡门出任所长的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员。钱伟长来到美国后,由于研究工作接连获得了重大成果,所以成了冯·卡门的得力助手,因而薪金也一增再增。

1946 年的一天,钱伟长来到了冯·卡门的办公室,对冯·卡门说:“教授,很抱歉,我准备辞掉这里的工作,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冯·卡门非常惊讶:“钱伟长你说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不,这是真的!”回答得很坚决。 “难道在工作上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了?”

“没有。” “这究竟是为什么?噢⋯⋯我知道了,是嫌薪金少,如果这样我还可以

再给你增加。”

“不,教授,我来到这里,你不仅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薪金也一再增加,现在已经不少了,我很感谢您!您知道,日本人被我们打败啦,我们的国家需要科学,需要建设!”钱伟长越说越激动。

冯·卡门充满善意地说:“这些我都知道,可你也应该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很穷的,科学事业非常落后,没有资料,没有设备。你如果回去,对你的研究工作,对你的前途都是很不利的。”

“是的,我们的国家很穷,科学也不发达,正因为这样她才需要人才, 才需要建设啊!再说,当初我学这个专业的目的就是⋯⋯”

“好啦,不要再说了,快去做你的事吧!”不等钱伟长把话说完,冯·卡门就打断了他的话。很显然,他是不愿意这个精明强士的助手离开他的。

从冯·卡门的办公室出来,钱伟长已无心再工作了。他想,这里的工作条件优越,薪金也的确优厚,这跟在国内是无法相比的。可当初我为什么要弃文学理,不就是为了使国家强盛吗?看来,再一次跟冯·卡门正面争辩也是枉然的,必须要另想办法。

归心似箭。金钱和地位对钱伟长来说,已经没有丝毫的诱惑力了。

过了几天,钱伟长又找到冯·卡门。不等他开口,冯·卡门就说话了: “钱伟长,你不要再说了,我是不会让你走的!”话说得很干脆,一点也不容反驳。

“教授,您知道我出国已经 7 年了,我应该回去一趟看一下我的家人、我的妻子,看望一下我那未见过面的孩子啊!”话说得可怜巴巴,两眼噙满了泪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冯·卡门也不例外,他已经没有理由不让钱伟长回国了,只得依依不舍地说:“好吧,你回去看望一下吧,可要回来,我等着你。如果你愿意的话,把你的夫人和孩子一块都带来。”

为了不引起冯·卡门等人的怀疑,钱伟长离开美国时什么东西都没有带, 只随身携带了一些重要资料,便悄悄登上了一条驶往中国上海的货轮。

不是他不愿意享受美国那富裕的生活,也不是他执意要欺骗他的老师, 而是他对祖国母亲爱得太深了!

钱伟长一回到祖国,就来到了母校——清华大学。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北平,他这个教授几乎要靠借债来维持生活,可他还是几次拒绝了美国方面要他重新回去的聘请。“我不能因为母亲错打过我的屁股,就因此而不爱自己的母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压在钱伟长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起初,他担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教务长,后来又担任了清华大学副校长,《力学学报》、《物理学报》、《新建设》、《新观察》杂志的编委, 并成为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还承担了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任务。

1957 年,正当他以百倍的努力,拼命为国家建设工作的时候,“资产阶

级右派”的帽子却戴到了他的头上。这顶帽子刚刚摘下不久,史无前例的暴风雨就来了。不仅撤销了他担任的所有职务,连搞科研的权力也剥夺了。从此,钱伟长就开始了漫长的“劳改”生活。

1976 年,“四人帮”被粉碎后,清洗掉了泼在他身上所有的污泥浊水。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好象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他又是搞科研,又是作学术报告,还要带研究生,给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修改稿子,他又成了“大忙人”。这时有人对钱伟长说:“钱老,你受了 20 多年的苦,现在还这么拼命工作, 您就不感到委屈吗?”

钱伟长回答说:“我决不能因为母亲错打过我的屁股,就因此而不爱自己的母亲,造母亲的反,天下没有这样的事啊!”

(周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