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党、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辅导员工作,在各种思潮明流暗涌,中外文化相互撞击,诚信之基时有冲击,理想信念有失偏颇的历史特殊时期,在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乘势而起、顺势而上的攻坚阶段,应该思想再解放,思路再拓展,经验再总结,改革再创新。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紧紧抓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中间环节———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

一、透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里,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国际上看,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普及化的日趋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跌宕起伏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社会贫富差距日渐凸显,大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就业困惑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来看,高校的扩招,内部体制改革的深化,即将去行政化的实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及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都发生着快速的变化。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使其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陷入了许多与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的窘境,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010年6月1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与2010年第3、4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为重点,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普及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分层化、就业市场化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正在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的挑战。作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有着重要影响的一门课程,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党之力紧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为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各高校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在努力加强、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客观分析教学效果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方面,有44.5%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全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有39%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偶尔听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视教师表达能力而定;大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不高,有74%的学生不做课堂笔记,几乎没有人去读原著;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含义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36%,还有4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不大。从大学生方面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学不学用处不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不愿意用心去学,觉得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没有用,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学习专业技能,以便提高个人的动手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堂纪律松散,课后没有复习,或许有一次作业,也是“网上拼盘”敷衍了事。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大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得学分。随着考研热的兴起,也有不少学生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关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却是为了备考而在打基础。在这种功利心的驱使下,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通常是应付了事,在临考前甚至和老师一起搞突击,对一些理论、概念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第二,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有抵触情绪。

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与社会上的东西差距太大,很多学生上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存在的客观原因主要有: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高校领导没有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示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上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重视不够,存在着“报告时重要、工作时次要、忙起来忘掉”的想象;班型过大(一般授课班型为120-360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传统授课方式,简单说教、填鸭式、照本宣科习以为常;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多样,利用多媒体表现机械、呆板;传统闭卷考试方法,死记硬背;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授课靠以往理论功底,没有调研,没有培训,普通教师几年也没有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前沿理论,没有联系实际,没有创新;存在着与高中政治课重复、大学课程之间重叠的现象。

(二)重新审视教学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表明,中国的希望在改革,改革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大学生,大学生的希望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在于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李长春同志2008年5月5日在与辽宁高校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能不能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关系到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的大问题。那么,在现实工作中,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欲穷千里目,只有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1.教学内容重复且缺“新”意

所说的“新”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深层次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是能指导大学生提升素质、有益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课程内容安排等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纵向而言重叠。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其中的内容尽管有深浅之分,但有一定的重叠,学生对内容似曾相识。比如:学生在中学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一些内容就已经有所了解,可到了大学还要重复学习。一些教学内容需要在高中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化、拓展的,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个别教师还不如高中教师讲得系统、完整、细致、透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横向来说重复。大学中开设的课程,在教学大纲要求中,为了保证教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同的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保证授课内容的逻辑性,导致一些内容的重复。这在《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应该说,由于课程本身的极大相关性,有一定的重叠、重复也是必然的,但关键是在暂时的重合中又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表达不出各自的新意,缺少新的气息。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效益的低下,导致学生不愿听课,有厌烦情绪,甚至出现“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与时俱进。这就必须要求教学内容在不丢“老祖宗”的同时,尤其在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要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大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说实话、说新话,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重复学生已经知道的、教材中写的、媒体中讲的东西,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解决不了教学的供求矛盾,还会造成抵触心理,走进教学无奈的困境。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有距离《两课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但是,在现行教材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没有完全解决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遭遇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针对性不强,存在着滞后现象。甚至还遗留有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僵化思维的产物,通篇贯穿着一种高高在上式的理论说教,例如“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做”,而没有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要这样做”,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什么类型应当怎么做等等。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深入分析、解剖深层次的原因,有相当多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离自己很远,内容空泛,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泛。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课程内容与高中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而且缺少鲜明生动的实践事例,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在学科体系、教学实践和教学要点中也都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越来越倾向于全国统编教材或全省统编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尽管体系越来越严密,但其内在的生命力却在一步步地遭到扼杀。

3.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复泛化和政治化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夸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另一方面,无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价值及对学生个体的价值不能客观地把握。另外一种错误认识就是把教学内容泛化和政治化,由于体制、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因素,人们常常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成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翻版。更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曲高和寡,另一方面难堪重负。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显然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师资队伍高处不胜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宣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的一面旗帜,他们所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建设进程。所以,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较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很强,知识的广度、理论的深度、党性的强度、教学的力度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1.学历层次提高,缺乏驾驭教材、课堂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了极大的提升,博士研究生在专职教师中的比例已然超半,这是建设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前提条件和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关键所在。学校在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过于重视学历、专业,忽略表达能力、基本功和其他素质,短暂的试讲有的可以说是走形式。走上讲台后,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不到解惑;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语言平铺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有的教师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教学的方法,知识的组织,与学生的沟通比较简单,大跌大学生眼镜的同时,自己也感觉很累,自然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实践环节,没有调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它必须有大量的实践资料说明、解释理论问题、理论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状况是理论教师面对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关在校园里的学生讲授校园里的理论问题,联系实际是联系社会上的一些黑暗面,是讽刺,是气愤,相当一部分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缺少一些必不可少的软件。第一,后天学习不够。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工作后,家庭、社会诸多事务繁多,没有时间学习,仅靠吃老本,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现实问题。第二,教师缺乏使命意识。个别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使命,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第二,缺少调研的环节。没有调查研究,理论与实际脱节,讲起课来没有鲜活的事例解释说明必然是空洞乏味。当然,这与领导的认识,是否创造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组织,有计划,有专项资金,有一定时间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成果有理论,有实践,有体会,有说服力地呈现在课堂上,呈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3.省市党校的培训、领航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中央要求,各级党校要“在培训高素质执政骨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并肩负着理论创新的重任,各级党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战略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课堂、进头脑,所讲授的课程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增强实效性。不尽如人意的是各级党校培训和领航仅仅是面对领导干部,其资源不能共享。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一些新的方针、政策缺少足够的、统一的认识,全凭自己理解,在课堂上解读过程中存在一知半解或者理解有误的现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四)教学方法难以突破

我国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方法普遍注重主观思想的灌输和概念的演绎,强调对理论内在知识体系的解释和理解,注重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介绍的知性教育,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一种纯理论知识的背诵与学习,从而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想、信仰教育教化学生的功能,不能使之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1.在教学形式上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联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是为广泛认同的,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时,要努力实现高校课程资源的有效配置,以保证实践教学发挥应有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吸收、消化、体会所学之理论。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大多还在沿袭传统的方式方法,存在着教师讲授原理、理论多,启发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少;教师提供现成结论多,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概括结论少;教师独唱多,师生合唱少等问题。传统的理论说教已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实际效果。而大学生期待最强烈之一的社会实践(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团组织布置)、调研、考查、参观、访问等教学环节却基本上得不到重视,很少或者没有带着问题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进入工作角色的重要原因之一。问题并非复杂,只是缺乏统一认识、统筹安排、协调链接罢了。应该说,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必要基础,实践教学反过来又促进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发展,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2.教学方法手段僵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理论普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教学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严肃性。几百名学生在一个阶梯教室里就像开大会,睡觉、听音乐、看小说、发短信息等现象也随处可见。

在这种状态下,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言堂来完成教学。也不可能组织其他教学方式。现在,教育现代化已给整个教育体系,包括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一大批现代化教育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借助电教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什么不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来转变一下这种我讲你听的被动局面呢?目前,我们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上,还处在初级阶段。一是表现在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处于初级阶段,仅仅限于简单的投放操作,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真正制作出先进的课件、并能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出神入化程度的教师并不多见,但是,形式花哨、内容机械、呆板、虚假的课件也有不少,为追赶时髦,一个课件大家用的现象也不为怪;二是教学所运用的仪器设备处于初级状态,现代化设备并非先进,存在设备陈旧、光影模糊、质量不过关、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我认为,教师教学观念要更新,主动学习新知识、大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五)教学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创新为中国带来了巨变,为我们的明天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1.高质量的教材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前提

一直以来,为了彻底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存在的教材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党中央把新课程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组织优秀专家学者编写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的教材。教材进一步的规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导向性和权威性的作用。我们说,理论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而创新的关键在于继续解放思想,在于理念创新。目前,高校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还存在着缺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新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环节薄弱、与高中教学内容重复等弊端;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对教材并未完全吃透,没有能力将教材内容和自己储备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而精心组织成教学内容,无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比高中更生动、更深刻、更精彩,更谈不上发挥与创新;与此同时,教材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教师教学发挥的空间,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想效果难以实现原因之一。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既要有历史精华的传承,更要有时代的鲜明特色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按照时代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坚持以大学生为本,更加直接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始终。教材在内容上应力求简明扼要,由中央组织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作为课程的主干内容,在保留传统教材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前社会的最新实践中吸取新的知识,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统编教学大纲,把在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难点、深层次问题汇入辅助资料。各省、地区统一培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深处的认识问题,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品格和情感水平,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3.为教材编写提供最佳人力保障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为避免教材内容重复,编委会应该组织专家、高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在充分调研、讨论基础上,从当前社会的最新实践中吸取最新的理论知识,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未来工作,符合学生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要求和规律。与党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高校教材在高中教材基础上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价值导向正确,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给学生以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认识和行为指导。而且,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充实,既要把二者衔接好,还要避免重复。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师中与时俱进的一面旗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教师。教材只能作为讲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善于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必须要把握教材、发挥教材、创新教材。

要充分发挥省市党校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学习培训,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使之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前沿。在准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同时,有意识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教材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科学地使用、灵活地驾驭、创造性地开发,绝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条来照本宣科。我们倡导教师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运用专题讲座或报告、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新的理论成果汇集、新的教材提供资源,提供教学空间。

4.在教材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环节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材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实践分析———理论总结———指导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要求教材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普遍现象,正确诠释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确认识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适应教学需要,组织编写和制作教学热点难点解析、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等行之有效的辅助教材系列,形成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有助于学生自觉理解、认同接受科学理论。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调高音弱

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心心相印,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辅导员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意识形态中正确选择,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树立远大理想。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三大主体之一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辛勤地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而目前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尽管较以往有了重大进步,但是,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没有达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水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

(一)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教育部积极采取措施,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放在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前列,切实推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05年12月7日,胡锦涛同志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政策性文件。2009年教育部在表彰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长春等亲切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辅导员的重视程度和建设好这支队伍的决心。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抓住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才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顺利进行,不断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尽管中央、教育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视,但是,在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各省、市、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在具体培训的机制上还任重而道远。

辅导员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面镜子,他影响着一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

(二)辅导员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辅导员队伍主要是由选拔聘任的硕士或者本科毕业的学生、教学科研有一定困难的教师、离退休的政工干部或者教师组成。从学历构成看,辅导员中,本科学历占62%,硕士学历占27%,博士学历占2%。从教育效果分析各有利弊,但是,哪部分人做辅导员都与时代、与大学生有一定的距离。

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以后做辅导员工作是辅导员队伍的主要力量,参加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参加学校招聘笔试、面试,与需要辅导员的院系双向选择。他们刚刚参加工作有朝气有热情,时间充裕,与大学生没有代沟,是大学生很好的益友;另一方面,他们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处理问题方法欠佳,由于培训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由于一些辅导员专业不对口,工作起来并非得心应手。

对教学科研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学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将他们安排在辅导员岗位上。这部分辅导员懂专业,有工作和生活阅历,但是,他们往往是心高气傲,玩世不恭,时常把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学生的思想工作之中,辅导员工作也不能胜任者也大有人在。

返聘、延聘或外聘的离退休政工干部、教师做辅导员工作,他们爱岗敬业,责任心和原则性强,有着比较丰富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具有处理应急事件的经验;然而,他们的工作缺乏时代性和灵活性,与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代沟,思想上的差距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即是管理中的薄弱。

(三)培训机制有待健全和落实

2007年,教育部在全国设立了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立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高级研修、学位培养的辅导员培训培养体系,为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迈出了第一步。2008年7月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正式成立,高校辅导员有了自己的研究组织。同时,教育部还注重抓好辅导员的示范培养培训工作。从2005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十一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班,共培训辅导员班主任骨干2400多人。实施辅导员学位提升计划,按照《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安排,5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500名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已委托34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高校招收了首批1000余名辅导员攻读硕士学位。有关辅导员骨干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工作将于明年正式开始。从2005年开始,每年选派30名左右辅导员骨干赴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专题研修,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所有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出台,表明了辅导员队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程度以及我们党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辅导员队伍在大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多数辅导员缺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方法。选聘的辅导员由于来自各个专业,需要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新成果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真学、真懂、真用、真做;普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训,掌握一定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培训分为任职培训、资格培训、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等。培训的方式主要有岗前培训(助辅阶段)、上岗培训、在职进修、参加同等学历研究生课程班或攻读博、硕士学位,参加学校党校、学生处组织的专题研讨班、培训活动;参加省委党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才能够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质量不足,工作强度大,定位不明确

教育部规定专职辅导员与大学生的配备比例为1:200,以确保辅导员在精力、时间等各方面都有保证。时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2008年2月25日在上海表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专职辅导员69198人,与2005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0506人,增幅达42%,师生比为1:238,与2005年年底的1:266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市辅导员师生比已经达到1:200,上海市本专科生辅导员与学生配备之比为1:127。“按照1:200比例配备的要求,配齐后,我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人数将稳定在1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5万名兼职辅导员。”而现实工作中,许多高校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大多数高校基本只能为每250、300名甚至更多学生配一名辅导员,不管多少学生,辅导员负责一届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同一学校不同院系辅导员工作量也有不同。辅导员的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讲三大部分组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规管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在学院(系)党、团总支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开展本院(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协助党总支做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包括做好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培养和发展;三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贫、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学风建设、学生的各类奖励和处分、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五是负责组织学生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在负责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随时随地听候学校、学院各级部门、领导的调遣,负责一些诸如检查上课、晚自习、早操出勤和宿舍就寝、宿舍卫生,评定各种先进、贷、奖、助学金,安排勤工俭学,追缴学费等事务性工作;时常被领导、教师“抓壮丁”,使得辅导员工作特别繁杂琐碎,且工作量大。职责的不清,定位的不明,导致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工作中深入不下去,不够细致,对工作没有感情,不知道敬哪个“业”,学生半月见不到辅导员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高校的扩招使得辅导员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从政治面貌看,党员比例为77%,比2005年年底的74%有所提升,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辅导员党员比例已近97%。那么,还有一些辅导员由于不是党员,要求进步的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汇报、谈心的时候,辅导员就十分被动,只能是二传手,在协助党总支做好党建工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有一部分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不是很好,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受情绪影响比较大,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实行。

(五)后顾之忧影响队伍稳定

目前,伴随高校的扩招,学生增加的同时辅导员的队伍也在急剧地膨胀,部分辅导员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便匆忙上岗,一方面其本身的理论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同时缺乏专业的技能知识,更多的只是跟着感觉走,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呆板,无法令学生信服,缺乏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甚至造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情绪,不但没有达到工作效果,反而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年轻的辅导员进入工作角色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工作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忙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没有对象的急于寻找,有对象的忙于筹备婚礼;二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在辅导员这块跳板上抢时间学习,备考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以便寻找机会逃离辅导员队伍。这样,就很少或者没有时间、精力深入学生中间,思考、研究、解决学生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被自己的事情冲淡了。切实解决好辅导员顾虑的、现实的问题,是稳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也是辅导员队伍平衡、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辅导员队伍具有鲜明的学生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年轻而又素质过硬的队伍,必须是留得住、用得好、相对稳定。

辅导员工作到一定年限后,要把他们适当分流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同时要适当补充政治思想品质好、有一定经验或学历高的“新人”,通过半年的“助辅”经历,考核合格正式做辅导员工作。建立提拔、留用、转岗、深造有机结合并切实可行的用人机制,激活辅导员队伍的活力,走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道路,打造一支适应时代需要,大学生喜爱、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一直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5年12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办公厅《督促检查情况》(第34期)上批示:“此件反映的情况值得重视。必须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2006年4月,为落实胡锦涛同志批示精神,在上海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周济作了工作报告。在筹备十七大召开的过程中,胡锦涛同志专门听取了有关部委专项调研工作的汇报。在教育部的汇报中有一项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胡锦涛同志针对这项工作询问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由此可见,党中央对辅导员队伍的关心、关注的程度和建设好新时期辅导员队伍的决心。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按照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建立高起点、重质量的选配机制,高标准、重素质的培养机制,高要求、重实效的管理机制和高水平、重激励的发展机制,逐步构建起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登上新台阶。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的职业素质对于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同时,辅导员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骨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是对于国家的未来、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大学生成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高校党团活动对青年价值观发展的影响研究

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应该从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了解学生成长发展情况。本研究立足于大规模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真实反映高校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和青年学子价值观的现实状况,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党团活动对青年价值观的发展有积极贡献,并且这种相关性在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之间存在差异。对学生干部的影响效果更明显。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高校青年价值观的文献非常丰富,但质性的研究多,定量性的研究少。帕斯卡雷拉(e.pascarella)和特伦兹尼(p.terenzini)在《大学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发展》一书中总结道:

“大学对学生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个体的参与程度所决定的”。本研究选择“参与度”作为量化考核的工具。因为活动的参与过程是难以简单度量的,尤其是态度方面的状况难以进行量化、测量和对比,但学生参与活动的频次却相对容易把握。所以本研究通过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频次,来描述学生在党团活动中的有效活动程度。

研究问题聚焦。结合文献综述,本研究期待通过数据分析回答以下问题:①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的现状描述;②中央财经大学学生青年价值观的现状描述;③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是否与青年价值观发展相关;③如果存在相关,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之间,这种相关性是否存在差异。

二、文献综述

本研究将关键词进行拆分,从“参与度”和“青年价值观”两维度进行了文献综述。查阅范围: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了1990—2012年的中文教育核心期刊,并通过google学术搜索检索了英文文献。

(一)学生参与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于学生参与情况的研究较国内早很多,不少学者(如astin、pascarella、kuh)通过多年的研究,均得出结论:学生参与度对学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是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佩斯(pacec.r.)在1979年曾针对大学生学习经历设计了问卷(collegestudentexperiencesquestion-naire)。该研究发现一旦一个学生进入大学,那么决定这个学生发展的将不是他们是谁或他们来自哪里,而是他们做了什么。“努力的程度”是决定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鲍威(2010)以高等教育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高校学生调查数据进行的研究也表明,高校学生的学业成就不仅取决于所在高等院校的组织性特征、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特征及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受到学生本人学习参与投入程度的直接影响。

朱红(2010)使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0年度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学生参与度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参与程度是影响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验证了阿斯丁等学者的学生参与度理论在中国大学情境下的适切性。

学生的参与情况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但并不是参与程度越高,成就越高。孙油睿、丁小浩(2010)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学生课外参与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出课外参与存在适度性的假设,并利用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了课外参与投入适度性的存在。但目前首都高校学生积极课堂参与投入总体未超过适度范围,处于“越多越好”的区间。

(二)学生参与度研究的其他视角

关于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度的研究很少.并且这些研究多通过质性研究进行探讨,如贾美华(2010)提出要从构建机制、明确教师角色和作用、完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三个大的视角来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

国外经验的介绍如陈琼琼(2009)对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的介绍,该调查通过对“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时间与精力”及“高校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这两大因素的分析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度和高等院校的质量。nsse虽然没有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却提供了每所学校都需要的信息,其目的在于推动本科生的学习经历。

三、理论基础:学生参与理论

阿斯丁(alexanderw.astin)提出的学生参与理论(studentinvolvementtheory)实质上是建立在学生发展理论上的一个分支。

学生参与理论,将学生放在一个积极主动接收信息的位置上。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有研究表明(rosenshine),当学习环境被建构为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时,学习效果会最好。

更具体地说,学习参与理论鼓励教师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自己做了什么上,关注学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学习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参与理论承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精力和可贡献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实际上是同学生生命中的其他因素争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现象被称作“零和博弈”(zero-sumgame)。

四、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4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本科四个年级学生中实施的本科学生问卷调查。本研究本科学生有效样本数为356个,样本中男生151人,占总数的42.4%,女生195人,占总数的54.8%,性别信息缺失10人。大一104人,占29.2%,大二59人,占16.6%,大三95人,占26.7%,大四91人,占25.6%,信息缺失7人。样本中仅有5名党员(含预备党员),故本研究中政治面貌无法作为一个分析因素。

五、指标定义

(一)党团活动参与度指标

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研究对党团活动进行了操作性定义。

按照活动参加的频次生成参与指数,分类如下。

(1)选拔性或短期项目活动:学术竞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校园文体竞赛(如十佳歌手大赛等)、各类学生干部骨干培训活动、社会实践(如假期返乡社会调研活动)、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培训等活动。这类活动在计算党团活动参与度时只计算是否参加。

(2)常规性开放型活动: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如主题教育、政策形势学习)、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如校内各类学术报告会)、文体活动(如体育健身与文艺活动)、各类志愿服务。这一类活动在计算参与指数时要根据学生自评的参与频率记分,“从不”记1分,“较少”记2分,“一般”记3分,“较多”记4分,“很多”记5分。

学生党团活动参与指数=选拔性或短期项目活动得分+常规性开放型活动得分

(二)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

本研究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体系如表6-1所示。

表6-1 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构建体系

2 3

每一题均从“赞同”到“不赞同”分为5级记分。在调整完逆向题目的记分后。加总求和得到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

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国体政体认同度+社会状况满意度+国家发展前景关心度+道德价值观+学术诚信+集体意识(三)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描述

在描述统计部分。本研究将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党团活动参与度计算均值,并将该均值与北京各高校党团活动参与度的平均值相比较,结果显示,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的党团活动参与度明显高于首都各高校的平均值,见表6-2所示。

表6-2 党团活动参与指数均值比较:首都各高校与中央财经大学

4

本研究对“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未做更细的剖析,学生干部包括了校级、院级、班级等各个层面的学生干部,样本中“学生干部”的比例远高于“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说明我校为学生广泛参与党团活动搭建了较好的平台,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见表6-3。

表6-3 党团活动参与指数均值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

5

同时由表6-3可知,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党团活动参与度明显高于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对上述两组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判定其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非常显著。

分析显示党团活动参与度在男生、女生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在不同年级上显著性检验差异明显。由表6-4可以看到大二年级参与指数最高,从大二到大四是参与指数递减的过程。这可能与大三、大四的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实习、考研、出国、找工作等事宜上有关。

表6-4 党团活动参与指数均值比较:中央财经大学不同年级本科生

6

(四)中央财经大学学生青年价值观的描述

如表6-5所示,不论是从中央财经大学全样本来看,还是从首都高校总的调查依据来看,高校女生的价值观评价指数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价值观发展方面比男生更加成熟,这也有可能与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叛逆”表现有关。表6-5还显示,与首都高校的平均情况相比,中央财经大学的女生价值观指数高于平均值,男生与各高校平均值持平。

表6-5 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首都高校男女生与中央财经大学男女生

7

如表6-6所示,我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价值观评价指数较高,从大二到大四逐年级下降,但降幅不大。

表6-6 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中央财经大学不同年级年级青年价值观评价指数

8

以我校学生为全样本。有无学生工作经历对青年价值观指数并无影响。对上述两组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判定其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亦不显著。

六、研究结论与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一)研究结论

(1)我校学生参与党团活动的程度优于北京市高校学生的平均参与水平。

(2)我校学生干部群体的党团活动参与度明显优于非学生干部群体。

(3)我校大二年级的学生群体是我校党团活动的主力军,其次是大一的学生群体。大三、大四学生群体的党团活动参与度明显降低。

(4)我校学生中,女生的价值观成熟度明显优于男生,这一现象与北京各高校的总体情况相符。

(5)我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价值观评价指数比大三、大四的学生高,说明大一、大二同学的价值观更积极正面。从价值观评价指数来看,是否为学生干部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6)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党团活动参与度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发展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而且从首都高校全样本来看,这种积极正面的影响在学生干部身上更容易凸显出来。但这一点并未在我校样本研究中体现出来。

研究发现,“参与度”是影响青年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过程性指标,因而高校应该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投入的状态参与党团活动,精细化学生过程性发展考评标准,重视学生参与党团活动的过程。

(二)本研究的创新和贡献

(1)研究高校青年价值观的文献非常丰富,但质性的研究多,定量性的研究少。本研究立足于大规模的实证调研,选择“参与度”作为量化考核的工具,通过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频次,来描述学生在党团活动中的有效活动程度,避开了“态度”等难以定量描述的影响因素。

(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对党团活动参与度进行了操作性定义。本研究参考了达莫达尔·古亚拉提在方程中加入虚拟变量的方法来区分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群体,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3)在实践意义上,研究通过与首都高校平均值的比较呈现了我校当前党团活动参与度现状与特点,并通过数据证实通过参与党团活动对青年价值观的发展有积极正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党团活动的科学化设计及有效实施途径的进一步探索。

(三)研究不足及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本研究显示学生的党团活动参与度对其价值观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不过该结论是通过大规模的数据计量分析得出的,而事实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实际受到多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然而在定量研究中为了让问题更为聚焦。研究通常仅构建一个较为简单的理想环境。该计量模型没有考虑到该影响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渐进的环节起作用的,所以要更具体地了解其作用过程和要素。就需要通过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开展深入的质性研究。

该研究涉及的题目大多是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行回答的。事实上自我认可度较高、较为自信的学生往往容易选择评价较好的选项。由于问卷采用了自我评价的方式,且难以获取第三方的客观评价资料,所以该研究目前无法克服学生自我认可程度的主观因素。加之目前问卷中没有设计关于测试学生自我认可度、自我效能感的题目,所以无法在数据分析中对该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因此建模回归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第三节 高校校园传媒教育价值及联动机制探析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校园内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新闻传播、宣传教育、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校园传媒的形式不断增多,为信息的传播拓宽了渠道,增加了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传媒形式的多样化也给校园传媒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校园传媒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媒体资源未能有效地整合,综合效率不高,传播辐射的广度与深度不够等。因此,加强校园传媒建设,建立联动机制,成为校园传媒焕发新活力的迫切需要。

一、校园传媒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一)纸质传媒

主要有校报、院刊、团刊、各类工作简报等。其中,校报是校园纸质传媒中管理最为规范、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媒体。纸质传媒具有易保存、易携带、可反复阅读和可收藏的特点。缺点是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容纳信息量有限、单向传播。

(二)网络传媒

主要形式有校园网、新闻网、手机报、学院网站、博客、专题网站等。网络作为第四代媒体的出现,以其信息海量、传播迅捷、图文并茂、参与度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很快赢得了高校师生的欢迎,推动了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校园传媒的变革。但是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站点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设备不足、人员缺乏、维护不及时等情况下,各校在网络传媒的发展和运用上存在很大差异。此外,网络传媒还面临运营与管理难度较大、信息真伪难辨、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三)视听传媒

主要形式有校园广播和电视。校园广播是校园传媒中比较广泛的传统媒介之一,也是校园宣传的骨干力量之一。校园广播以简短、快捷、灵活、多样等特点,成为学校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融入生活。但是作为老牌校园传媒,由于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时间较短、不能深度挖掘,设备易损坏等缺点的局限,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校园电视的出现,使校园传媒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欢迎的校园传媒形式之一。但由于制作要求较高、设备投入大、播放的时限性及专业编采人员缺乏等原因,校园电视在高校中的普及度也并不是很高。

(四)其他传媒

主要形式有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灯旗、灯箱、户外广告栏等。该类传媒多是校园中的一种简易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迅速传播学校管理、时事政策、理论动态、重大事件、校园活动等信息。但是使用范围较小,管理也相对松散,传播效果不明显。

二、校园传媒的主要教育价值

校园传媒不论是纸质传媒、网络传媒还是其他类型传媒,各自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功能,但是究其根本来看,校园传媒主要具有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三大功能。

(一)信息传播功能

传播是媒介最基本的功能。在信息化的时代,校园传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园传媒可以把学校的工作动态、重大事件、生活信息等传播给广大师生;另一方面,师生可以通过校园传媒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说,校园传媒搭建了一座师与生、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二)舆论引导功能

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认为,“舆论是公众或许多人对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公开发表出来的意见”。事实表明只要是多数人关注的,人们就会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讨论,容易形成一定的舆论氛围。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巨大的覆盖面,是社会舆论的领袖和中枢。校园传媒作为校园生活的“雷达”,通过对师生进行诱导、劝服、解释信息等,引导师生做出决定。如果校园传媒回避或不主动介入相关问题的探讨,就等于主动放弃了舆论阵地,放弃了引导舆论的机会。

(三)宣传教育功能

校园传媒具有宣传属性,是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和个性张扬最活跃的时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师生自己的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都是发生在校园师生身边的事情,贴近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接近性,对师生的影响作用更直接、更有效,这种贴近性、亲和性是其他社会媒介无法比拟的。其所主导的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对大学生有润物无声的影响作用。

三、校园传媒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发展现状

为掌握校园传媒的发展现状,了解学生对校园传媒的认知情况,课题组以“大学生校园传媒认知状况”为主线,开展了专门的问卷调研活动。调研主要以中央财经大学学生作为具体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35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45%。调研显示,学生对校园传媒接触率从高到低依次是:

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报纸。对目前校园传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家的看法依次是:时效性不强,更新速度慢(31.35%);内容雷同,形式主义严重(19.47%);内容不贴近大学生(15.18%);影像资料较少(14.52%);描写结构化,千篇一律(9.57%);宣传工作做得不够(5.61%);受官方控制,自主性不强(4.29%);管理体制不完善(0.23%)等如图6-1所示。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校园传媒整体合力发挥不明显,媒体过于单一、独立。

(二)原因分析

9

图6-1 校园传媒存在问题意见调研

(1)造成校园传媒独立分散发展的原因之——媒介的多样化选择。校园传媒多样化的不同特点使得各媒体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受众和传播途径。例如,校报虽然出版周期较长,不能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但其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和收藏,文字较严谨、有深度,特别适合深度报道、学术理论、言论时评、生活杂感等文章,其受众多是文学爱好者。校园广播虽不易保存,内容也不能过于复杂,但是简便快捷,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而且编采人员、播音和主持人多由大学生自己担任,节目内容在学生中喜爱程度较高。网络则侧重迅捷传达信息,可以不要过多的文字和深入的挖掘,有时一张或几张照片即可,受众广泛、影响较大。可以说,媒介的多样化选择隐含了传媒分散化发展的趋向。

(2)造成校园传媒独立分散发展的原因之二———分管部门的不同。当前各大院校的校园传媒运作方式主要是:新闻中心管校报、电视台;网络中心管校园网络;团委管广播台、bbs论坛,各管一摊、各自为政。每个媒体都有自己分属的管理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机构设置和自己的通讯员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缺乏有效联系与沟通。在新闻事件受众相同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合理的体制,新闻的盲目重复和撞车现象就会时有发生,校园传媒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削减,缺乏活力。

(3)造成校园传媒独立分散发展的原因之三——校方的重视程度不同。校园传媒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受到来自校方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受重视程度越高的传媒发展态势越好。例如,网络传媒因是新兴传媒,受重视程度较高,且是校方主办的,内容更新较快,师生关注度、参与度都比较高。而广播台则因为是学生自主管理,内容也多与学生课余文化相关而常常被忽略。不同的重视程度导致了不同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传媒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

四、校园传媒的自身强化与改革建议

(一)加强纸质传媒建设的建议

新兴媒体虽然是一项灵动产业,但报纸本身也有着一定的技术和优势。二者之间不但不应该引起冲突,反而应该互助互利各取所长。报纸作为主导媒体中的传统媒体,更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刻把握文化的走向。首先,在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下,应该加快改善融合的步伐,向新兴媒体的优势靠拢。其次,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的同时,不能摒弃自己原有的文化风格,要有自己独立的创意与形式。最后,要大力宣传大众文化意识,弘扬传统优势,在新媒体的协助下实现优化转型。

(二)加强网络传媒建设的建议

作为校园新兴的大众传媒渠道,网络媒体担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职责。但目前存在着网络传媒的传播模式因循守旧的问题,造成了校园传媒对学生的宣传导向作用大幅度降低,为此应该强化网络媒体建设,提升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考性。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发展校园传媒,如可以增设手机报。在调查中,我们知道学生对于手机类新兴媒体的兴趣已远超过传统校园媒体(报纸、宣传橱窗等),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手机类新兴媒体优势,利用手机报这个平台一方面来引导舆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弘扬新风、培育新人、交流信息、传承文明;另一方面让其成为进行学校、老师和学生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载体,即通过手机报传播学校相关政策信息,让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相关工作和动态。作为师生也可以利用手机报这一传播媒介,适时反馈学习工作中的问题。让学校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

(三)加强视听传媒建设的建议

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时,充分发挥主流视听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化的态势下,尽量形成品牌效应,制作、推出一批体现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师生喜爱的文化产品,逐步缩小与其他媒介的传播差距。

(四)加强其他类传媒建设的建议

发挥其他类传媒(灯旗、宣传橱窗等)中的生活化元素,改进设计和制作,在育人的同时能起到装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使学校“天天有美感,处处是美育”。让师生在优雅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五、搭建校园传媒联动机制

在校园传媒发展多元化的今天,要避免各个校园传媒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其优势。不仅自身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要善于发现各个媒体间的联系,实现各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建立联动机制。所谓校园传媒联动,就是不同媒体为了共同的宣传目标,实施联合行动,以取得单个媒体难以取得的规模宣传效应。这主要可以从组织管理方式、信息、人员、时间等方面的联动入手。

(一)组织管理方式联动

在高校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导下,以学校新闻中心为主体整合全校的宣传资源.搭建一个校内校外新闻管理的平台,使该平台成为校园信息的集散地,有效地解决稿件的综合处理、相互传递、时间差等问题。

(二)信息联动

以网络为龙头,实现新老媒体的“联姻”。将纸质传媒、视听传媒、其他传媒尽数搬到网上,搭建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平台,增强宣传效果和影响力,达成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纸质媒体可以在设置报道主题后,采用网友的评论、相关的帖子等作为补充,进行整合报道。视听媒体可以与网络媒体充分融合,在节目中体现网络征集和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让受众有表达的空间。纸质媒体和视听媒体设置报道议题,通过网络(包括手机、微博等形式)进行延伸和放大,然后再重新“反馈”到纸质媒体和视听媒体上,推动它们更深入地开展有关报道,使得影响力增强,如图6-2所示。

10

图6-2 校园传媒信息联动线路

在传播学中,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本次信息传播的终点,又是下一次信息传播的起点。传统的校园传媒在信息反馈方面十分缺乏。在建立了互动型校园传媒后,网络为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各类媒体都可利用它作一些受众调查、事件评论、意见征集、信息反馈的工作,从而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不断改进信息传播工作。

(三)人员联动

根据传媒联动的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工作队伍。要改变负责报纸的只管编辑出版报纸、负责网络的只管发布网上新闻等这种分割校园信息的现状。应该充分利用统一的宣传平台,从宣传队伍的整合入手,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传播队伍。

其中,媒体的管理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还要懂得各媒体的管理流程,更要具备媒体之间联动策划能力,对各种媒体的运行和相互间的配合补充有总体思路和创新思考。媒体工作人员,不仅要会写、会拍、会录、会摄,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产品,还要熟练使用各种网络设备和数字平台。面对与受众全面互动的要求,他们甚至还要能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新闻相关的对话、参与观点交锋、引导舆论方向。

(四)时间联动

对校园传媒播出时间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校园传媒的不同特点,让其各就各位,互为补充。例如,校园网络在时效性、便捷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应把校园重大信息在第一时间上网;校报的可支配性较强,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开设阅读课程,给学生和教师以充足的时间、空间去浏览纸质传媒,提高其功效;校园电视的播出具有稳定的周期性,可以对报道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应明确固定时间,稳定观众队伍;课余时间则应让校园广播大显身手,除了具有宣传功效之外,还能起到让广大师生放松心情和缓解疲劳的作用。

(五)校内外联动

要实现校园传媒的联动与整合,在探索内部发展路径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求与兄弟高校之间和社会媒体间的联合。一是积极加入高校校园传媒联盟,通过与兄弟院校传媒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增加本校校园传媒的信息流量,提高校园传媒的信息纵深度;二是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动,从社会传媒中汲取新锐理念,借鉴传播策略,扩大信息覆盖面,提升影响力。

媒体联动机制是校园传媒体现价值的重要导航,是未来媒介发展的必然走向。无论纸质传媒、网络传媒,还是视听传媒、其他传媒都各有优势也各有问题。通过整体的协调联动之后,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与运用,而且能展示各媒体的功能和优势。“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这样不但提高了各媒体的综合效率,更将校园传媒建设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与方式的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与方式,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进行的承担载体,具体形式与方式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座谈讨论、报告演讲、谈心、家访、心理咨询等。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具体形式与方式得到充分的展现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是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面对新的挑战的需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是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具有时间长久、角度广泛、作用力强的特点。近年来,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采取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其中之一。

(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遵从了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这三种教育价值取向融合而成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独白式的,即承认并维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与权利。可以说,讲授式、注入式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主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被动地听和记。有“对话”,也有“独白”,但更多的是“独白”。教师偶有提问也仅仅是为了借学生的回答来验证教师所讲的结论,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只有一种结论,其结论也是预先设定的。如此“对话”,使学生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被调动。表面上看,达到了思想和认识的高度统一。实际上,由于行为压抑,思想受限,不能平等地共同参与教授和学习活动过程,使得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难以真正落实,更难以使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学生思想和个性的多元化,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日益凸显。

(二)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的特点

讨论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都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为媒介,注重沟通理解,师生针对问题焦点共同讨论和辩论,共同学习的、开放的、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讨论式、对话式教学,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精神,经过自学思考和师生间探讨,从而掌握知识、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之间思维碰撞、多重循环交流、共同寻求真知灼见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讨论式教学强调要有更多的主体,更注重激发参与者的自主性。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具有如下一些表征:第一,强调以生为本。讨论式、对话式教学并不忽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传授知识不是第一目的,它的第一目的是人。它强调以生为本,使教师和学生均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全面发展。第二,注重互动交流。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是师生、生生通过交互对话,进行双向互动,多向交流,共同、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第三,师生的心态自由开放。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活动中,师生不仅进行语言的交谈,而且双方均向对方敞开心怀,实现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交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它强调师生双方“对话”主体相互理解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懂、信、用的统一。它既有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缺失,又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通过对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同观点的争议、辩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容易化为内在的情感认同。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教育的对话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采用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采用讨论式、对话式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挑战。一要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适时调整对话教学的起伏、快慢、动静、时间和空间收放的变化;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并因势利导,把握好教学方向;通过多样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发扬教育民主,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行为,允许学生参与探讨、研究和争论,以明辨是非,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树立平等的意识,注重双向沟通,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真心关怀,热心帮助,架起师生信任的桥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和积极地支持思想政治工作。

三要积极倡导互动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面对有一定知识水平、思维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大学生,教师必须树立交流的意识。只有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思想的互动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及时完成从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学者”到“共同探讨者”的角色转换,改变“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要和学生多沟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探讨、争鸣、各抒己见,激发大学生的交流欲望和参与行为。要研究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注重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注重感情和心理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心理上的矛盾和弱点,引导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为形成良好政治道德素质奠定基础。要注意创新具体实现形式,通过开展学习型讨论、发现型讨论、自由式讨论、辩论式讨论、演讲式讨论、网上讨论、主题式讨论、分组讨论、伙伴式讨论、集体式讨论等,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新颖,内容更形象,功能更强大,效果更明显。

(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 dinstruction,简写为cad)。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素材进行综合处理,并实现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能够集合声音、色彩、形象、动静等元素,可以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从而使教学的材料和内容能够清晰、直观、生动,学生能够更简便、快捷地感知和理解教育素材的内涵和意义,教学过程更加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和丰富化,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手段之一。影视、录像、vcd、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育中的黑板、粉笔给学生的感受,能够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形象、直观,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够促使教师提高素质,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促使其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学效果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重视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

高校是现代信息技术传播和利用最为快速和广泛的领域,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的受众主体之一。网络作为一种现代信息传输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新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手段。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其教育引导学生的正面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高度重视校园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对师生思想的影响,注重利用网络阵地和信息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为初步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网络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扩大了覆盖面。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而网络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自由开放,信息传播快捷,没有时空界限,是交互式的远程信息交流,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高校“围墙”的概念将消失,教育者“一言堂”的教授方式将被信息高速公路所形成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所取代。这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在网络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可以迅速了解到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可以创新地运用网络,开辟健康的思想文化栏目,并充分发动师生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站或网上论坛,利用电子布告系统(bbs),及时地倾听广大学生的心声并及时研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大众媒体,通过网络大众化的影响力,抢占网上宣传的制高点,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功能。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如何加以利用,对于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依靠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要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无论是现代教学手段,还是传统教学手段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难以克服的短处,这就需要在整体教学设计中,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恰当组合,不能搞形式主义。

所采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应是整体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统一。开发和利用教学软件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要防止只注意趣味性而忽视科学性和思想性。

二要建设信息化校园,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平台。目前,大学生上网的人数和上网的时间在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善于运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正面宣传和影响力,抵御信息高速公路和其他途径带来的腐朽文化的侵蚀;要重视和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要科学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学校应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部署,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平台,辅助整体教学;要配备多媒体设备,加强用于信息公开和内外宣传的校园网的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要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重点,适应高校信息化的特点,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对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方案进行适时修改和完善,使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交融

一般来说,显性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正式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是指没有列入教学计划、相比于显性课程具有潜在性特点的非正式课程,它往往以间接的、暗示的形式渗透在教科书、教学活动及校园物质文化背景等教育环境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有机交融,既可保证列入教学计划的正式课程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又可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提升显性课程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整体来看,存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分离,影响教育效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关系,促进两者的融合。

(一)加强显性课程的建设

主要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科学理论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规律研究和教学改革等重要环节,增强教学活力和教学效果。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

一是要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充分应用学校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讲座,利用电子函递系统进行讨论,利用电子布告系统(bbs)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宣传,利用网络新闻服务器向广大用户提供针对各种专题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服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围绕一些重点、热点的理论或实践问题开展网上讨论。如在bbs上建立自由讨论区,大学生用户可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针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其中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发掘隐性课程载体。主要是利用校内有线电视网络、广播台等宣传舆论阵地,普及优秀革命影视片和歌曲,加强校内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健康、高雅、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校园内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类讲座,严格管理和审批制度。三是加强管理,创造环境,确保隐性课程发挥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对申请登记和按章开展活动等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如校园周围网吧、舞厅、录像厅、游戏机房等的管理),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三)坚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合

思想政治理论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这样,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融合。一是显性课程要注意结合隐性课程展开。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性质应该体现在隐性课程中。显性课程,不仅要直接通过课程自身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主旨和目的,而且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建筑、设施和人文环境等各种条件,多渠道、全方位地实现它的主旨和目的。二是要在隐性课程中深化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要重视学生积极的、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注重课堂以外空间和时间的教育覆盖。隐性课程要通过学校的第二课堂,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路,着重注意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隐性课程的补充,加深学生对显性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实现两者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四、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

实践式教学,是以实践为基本环节和教育手段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参与式教学,是指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其实现形式是“随时参与”、“集中参与”、“章节参与”。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方式主要包括情境活动、小组研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经验分享、作业练习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学生动起来的参与活动。研究式教学,是指对问题不急于下结论,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钻研、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品质。

(一)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作用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相比,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都具有很好的效用和功能。可以肯定地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是现实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是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适应了高校人群思想多样化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更加个性化和分散化。在这种背景下,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因素,也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才能与情形各异、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的人们思想的实际相适应。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由千人一面为主向因人而异转变,把思想性和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体现人文关怀和感情寄寓,使柔性化、交互式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是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是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整体教育活动的要求。大学生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是做好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和发展”的意识,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继续做好帮困育人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只有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整体的学生教育活动,开拓领域,丰富教育形式,才能既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和要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三是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能起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以及校园网络环境的逐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应在过去较为单薄的课堂教育和有限的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将理论教育、情感关怀、实践体验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教、灌输的方法,而要在亲切关怀下,把思想认知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愉悦和自觉地认识与践行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要求。开展座谈、演讲、研讨、交流、知识竞赛、网络、展览等形式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得到发挥,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在自我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包括实践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完善、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

二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素质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重要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又要利用第二课堂延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通过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各种社团活动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陶冶情操。要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富有时代性、典型性、科学性、启发性的实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出恰当的行为选择;还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和思想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要开展研究式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形势的要求,密切结合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式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忌教条式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要改进考试办法,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一些高校,研究生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对于他们的教育,应该与其研究性的学术活动和思维层次水平结合起来,在不断创新中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五、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

所谓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指的是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个体的思想实际,在轻松、自由、和谐的气氛中,通过个别谈话的沟通方式,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充分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别,承认其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增强教育的效果。做好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确立个性教育的思想理念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了解学生个体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程度,以及在行动中成为自觉主体的智力水平,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解决特殊矛盾、充分挖掘潜在因素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个性化特点的日益突显,发挥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的作用意义更加重大。从整体来看,目前在校学生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自学能力、自律能力都有所下降;自我意识强、团结协作能力弱;自我期望值高、应对挫折能力差;自由权利意识强、责任义务意识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尊与自卑同在、理想与失落并存。

从个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影响,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思想品德形成中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同的教育管理活动相对于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切合实际的要求,分析不同个体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人们的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和冲击,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惘、信仰危机;而市场经济快节奏、强竞争、高速度、多变化的特点,贫富差距的拉大,制度建设滞后引发的社会震荡,使得许多人心理失衡,心理压力增大。反映在高校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呈明显上升趋势。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针对每一个个体进行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与个别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适应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手段,满足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追求等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教师要在肯定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基础上,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大学生中的特殊困难群体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所谓特殊困难群体,首先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上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他们需要有人帮助和扶持。此外,比他们更需要特别关注和扶持的,则是精神上的弱势群体,也就是那些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疾病和障碍的学生,他们的问题因为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因此常常被忽视和漠视,但是这些问题的危害和影响却往往更为深远和巨大,因此更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注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这些特殊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科学、层次有别的活动,充分发挥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的积极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乃至不同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

(四)落实好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是推行导师制。个别指导应该有一定的制度保障,高校推行的导师制,以建立和完善一对一的特殊指导关系的长效机制为目的,值得借鉴。导师可以借助专业的优势,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思想交流,在学生需要作出正确选择时,提出支持性建议。二是重视情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与情商教育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多共同点和彼此相通之处,可以充分利用一对一的个别工作方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情商教育的相关内容适当地借鉴吸收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又进一步增强一对一个别工作方式的作用。三是加强个别谈心活动。长期以来,谈心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和教育效果的主要办法之一。要继续发挥个别谈心活动这一优势,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接触,了解学生情况和掌握思想动态,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