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背景研究

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同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表现得更为突出,人们的思想更为浮躁而复杂。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80后”和“90后”,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较之前几代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机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分析形势、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对象特征、贴近生活实际,才能采用适合“80后”和“90后”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并得到这些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及特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严峻的国际形势

进入21世纪后,国际政治格局全面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让我们感到紧张。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融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之前两种社会制度表现出来的激烈对抗和冷战越来越不明显,而在各种经济、文化形式的交往中逐渐变得隐蔽和复杂起来,两种社会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并存。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恐怖势力依然在活跃。然而,无论如何,国际形势在总体上是稳定的,两种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也在积极地合作,共同发展。在整个政治大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题。世界上大多数人是非常热爱和平的,他们不喜欢战争、杀戮和流离失所等等让人心生寒冷的事情,人们的主观愿望就是和平。世界上的强权政治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已经消失了,而是被强权政治的操纵者包装成了外表美好的事物继续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虽然我们再也看不到强权政治以赤裸裸的丑恶面貌出现,但是当今世界依靠经济实力,通过各种伪装,渗透主观意图,干涉他国政治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旧存在。在冷战时期,两极政治格局就是霸权主义的基础。在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随之解体,国际力量分布不均而失去平衡。美国由于力量较强从此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国际上到处干涉别国的内政,公开推行“新干涉主义”,并且把自己的做法说成“是为大家好”,自称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是自己的职责,宣称要当世界警察,统领世界,做领导者,建立新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形势越发分裂,西方国家持续增长的经济要求致使他们直接地干涉和控制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事务的倾向。例如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西方国家的新殖民主义的策略比如仅仅以经济参与和经济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方式越发不起作用,世界经济秩序危机四伏。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局部民族冲突、利益之争仍然是当今世界和平的重要威胁。巴勒斯坦问题悬而未决,伊拉克重建困难重重,黎以战火硝烟又起。恐怖主义正在全球化蔓延并有上升趋势,美国的“9·11事件”、俄罗斯车臣恐怖主义以及发生在我国的一些暴力事件等说明,恐怖主义其嚣张气焰令世界胆战,令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生恐惧。

面对如此复杂强大的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敌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端正态度,做好教育指导工作。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发展,中国一直在自我革新,不断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完善和发展。面对现在的国际形势,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工作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困难更艰巨的形势,这种形势给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一系列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世界越来越小,任何信息都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青年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好的、坏的东西依旧不能清晰辨别。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拥有充分的信息和众多传播途径,他们不希望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他们不断向我们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以此来扩大西方资产阶级的势力。那些接触到他们传播内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将很有可能被他们影响,在黑与白共存、美与丑并在、善与恶同行的情况下迷失方向。对于某些长期沉湎于互联网游戏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会渐渐遗忘传统文化,产生不正确的甚至极端的价值观和人生定位。所以,我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将其积极方面最大化,规避其消极的影响,同时,多举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讲座与实践,引导青年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思想上是正确的,他们未来的人生才会是光明的。

世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传播手段,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也越发频繁,没有了赤裸裸的侵略,但是有了穿上文明外衣的侵略。要想控制一个人先要控制他的思想,要想控制一个国家先要控制这个国家所有人的思想,所以狡猾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利用文化渗透来掩饰其侵略意图。在国际政治格局大变革的情况下,两极政治格局已经瓦解,并不断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西方大国利用自身在经济、政治中的显赫地位,利用当前国际形势,不断鼓吹资本主义文化中心论,从而对各国进行进一步侵略。他们希望通过各种问题将我国“西化”、“分化”和“弱化”,加紧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侵略。但是,他们这种想法只是异想天开,发展中国家逐步崛起,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地位和作用在国际地位中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做主,我们不会侵略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奉行友好的外交政策,但是我们也决不允许任何国家欺负我们,侵略我们。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所以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强调这些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进行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我们应该且必须要做的事情。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变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国家不断进行改革开放。再加上西方的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和途径处心积虑地鼓吹资本主义,对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冲击,向青年学生进行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从而影响我国青少年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看法。中国开始强大但也不会去侵略他们,可是他们惧怕中国的强大,他们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壮大,甚至想从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入手,因为大学生正在成熟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到外来东西的影响,所以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将一些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给我国的高校大学生。

在这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也不断出现:大肆宣扬西方的政治制度好,诋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制度;指出我国社会某些方面的腐败就是我国司法制度引起的,西方的司法制度才是完美的;我党对新闻的统一领导限制了言论自由,鼓吹用西方的新闻出版来误导中国人民;对党的历史进行歪曲和丑化,甚至胡编乱造。

在这种冠冕堂皇的言论下,有些大学生受到了一些“西化”的影响。有人说“惩治腐败就要用西方那种多党制”,有人说“社会主义国家缺乏西方的民主自由”,甚至还有一些个别人对于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也产生了怀疑和错误的想法。从这些大学生的表现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实行“西化”、“分化”战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值得我们重视起来并采取措施。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渠道四通八达,这给我国在这种形势下推进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发展增加了难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第二节 社会难点问题的考验

一、贫富差距

回顾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例如,中国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gdp总值取得了新的提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高。但是在这喜人的成绩背后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了,收入不均衡了,贫富距离拉大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炙烤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新生报到可以一睹贫富差距的事实:有的学生家庭生活窘困,而有些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好的。

嫌贫爱富、攀比之风在校园内滋长、蔓延。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就要在某些方面超越资本主义。贫穷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社会主义首要解决的问题。“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充满智慧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政策使得中国在改革初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发展到现在,似乎这一政策并未完全得到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在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贫穷的人并未得到他们的帮助,而是依旧贫穷,所以,就产生了现在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折射到校园里,给象牙塔染上了铜臭的色彩,给大学生纯洁的灵魂掺杂了金钱味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二、人生信仰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壮大的主力军,只有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信仰的合格的人才才是祖国需要的人才。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而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比较贫穷的,美好的生活使得他们丧失了危机意识。

所以,学校应该承担起教育使命,对大学生们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上信仰上的教育,使他们正视自己,树立正确的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五花八门的文化影响下,人的思想意识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例如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化,道德准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冲击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调查发现,在青年人中,特别是在“80后”、“90后”的人群中,星座、宗教等各方面领域的信息越来越受欢迎,一些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在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必须与时俱进,谋求发展,稳步进入社会转型期。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是不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我们需要有底线有范围的自由。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现实根源,所以我国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但是宗教必须在我国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我们常说高校就是社会的缩影,近年来,我们在校园内看到了宗教传播和影响呈现扩大的趋势。经过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有将近半数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倾向。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倾向态度不断扩大,大学生宗教信仰升温现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就成为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首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也变得越来越独立。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大量的西方文化和意识不断涌入我国,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对象有了多样化选择的可能。

三、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高校在1999年实行扩招后,毕业生也在连年增加: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40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498万人等。毕业生的逐年增加,经济运行的起伏形势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复杂原因,导致就业率十分糟糕,政府不满意,高校在抱怨,家庭在愤怒,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相当一部分高校制造虚假的就业协议来提高就业率,辽宁等省市甚至将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也充当就业率进行层层上报。种种现象严肃地告诉我们,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高峰已经渐渐远去,但是,其对我国的某些方面的影响依旧存在,2009年和2010年我国受其影响最大,所以这两年是我国经济、就业最困难的两年,近九百万(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往年毕业生沉淀25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考验。几年大学的苦读,几代人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梦想,在即将走上社会一展才华的刹那间戛然而止,对大学生而言是何等的懊恼、何等的茫然、何等的悲观,又是何等的无奈,我们不得而知。究其原因,既有有如洪水猛兽的经济危机在泛滥,也有社会、政府政策调控的草率,更有公平、公正、公开背后的“猫腻”,高校课程设置不当、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下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总之,不管是社会、政府、高校、家庭或者个体哪方面的原因,只要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心态就易产生不平衡,就会怨天尤人,思想上就有包袱,社会就难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