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剧
雨果的戏剧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坛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从一八二七年写第一个剧本《克伦威尔》起,到一八八二年写《笃尔克玛》止,戏剧创作贯串始终。尤其是三十年代的戏剧作品,以其新内容和新形式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世界声誉。
一八三○年《欧那尼》的演出,引起很大的轰动。这个剧本以十六世纪西班牙“野史”中一个浪漫故事为蓝本。主人公欧那尼是一个出身贵族的青年,由于父亲被西班牙原先的国王杀死而被迫流落为盗,他发誓要杀死王位的继承者卡洛斯以报父仇。欧那尼爱上公爵的侄女唐娜·素儿小姐,而国王卡洛斯却将素儿小姐许配给公爵,国王本人又觊觎着素儿的美色。第一幕, 卡洛斯国王潜入公爵府,偷听欧那尼与素儿的情话,要挟欧那尼,无耻地提出与欧那尼平分素儿的爱情。恰巧被公爵撞见,国王谎称微服私访,蒙混过去。第二幕,欧那尼准备与素儿小姐私奔,国王深夜带着几个廷臣前来劫持素儿,被欧那尼的弟兄捉住。欧那尼出于贵族观念,没有杀死放弃决斗的国王并放国王逃走。而欧那尼的弟兄们却被国王带来的廷臣围困,欧那尼只身逃走。第三幕,欧那尼逃到公爵城堡,国王前来搜捕。公爵出于贵族的荣辱观念,拒绝从自己家中将欧那尼交出;国王于是把素儿作为人质带走。欧那尼感激公爵救命之恩,发誓只要听到公爵的号角召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性命交给公爵处理。第四幕,公爵和欧那尼准备谋杀国王,但被国王卡洛斯捕获,素儿愿与欧那尼同死。正巧卡洛斯继承日耳曼帝国的皇位,实行大赦,不仅赦免了欧那尼,还恢复欧那尼简武士公爵的爵位,并赐他与唐娜·素儿完婚。第五幕,正当欧那尼与素儿举行婚礼的那天晚上,老公爵妒恨欧那尼的幸福,吹响了号角,于是欧那尼与素儿双双毕命,老公爵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欧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典型。它和古典主义的戏剧完全不同。这个剧本有明显的反封建的倾向,古典主义的戏剧美化封建王侯,而在这个剧本里封建王侯却成了讽刺、揭露的对象;古典主义的戏剧遵从“三一律”, 而这个剧本在艺术手法上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时间远不止二十四小时,地点换了好几处;它把悲喜剧的因素揉合在一起,情节错综复杂, 回旋跌宕,出人意料。剧本使用了强烈对照的手法:国王与强盗对照,坟墓与婚礼对照。通过对照使作品有声有色,增强美的感受。剧本里主人公改装、决斗、用毒药、爱情、阴谋和死亡等,都是古典主义所不容许的。古典主义只许表现所谓崇高、典雅的事物。剧终在舞台上出现三具尸体,这更是对古典主义的亵读。因此,《欧那尼》的上演,象征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两派
势力之间的殊死斗争。最后,《欧那尼》获得全胜。
《欧那尼》之后,雨果写了浪漫主义剧本《国王在娱乐》。遭到禁演以后,雨果又写了几个浪漫主义剧本:《吕克莱斯·波基亚》(1833)、《玛丽蓉·德,洛尔墨》(1833)、《玛丽·都铎》 (1833)、《昂热洛》(1835)、
《吕意·布拉斯》(1838)等。雨果的戏剧题材是以国王、贵族等封建专制主义者为揭露和批判的对象。雨果抨击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而颂扬才智超群、道德品质高尚的普通人,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但由于雨果只注重道德上和精神上的胜利而不提倡反抗和斗争,剧中的主人公缺乏实际的行动,因而对现实的批判不十分有力。雨果的戏剧,情节是浪漫主义的,作者任其想象驰骋,戏剧冲突尖锐、激烈,出人意料,但往往缺乏坚实的生活基础;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由于追求性格方面的对比,过于夸张, 有的缺少真实感。
一八四一年雨果写了《卫戍官》,上演后遭到失败,此后就很少写剧本, 转而写了许多成功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