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

《玛纳斯》是流传于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著名英雄史诗。现在这一文本包括八部,共约20万行,是由居素普·玛玛依演唱所记录的成果。各部的题目是:“玛纳斯”;“赛麦台依”;“赛依台克”;“凯涅尼目”;“赛依特”;“阿斯勒巴恰、别克巴恰”;“索本碧勒克”和“奇格台依”,均为英雄家族中八代英雄的名字。从描写的内容判断,《玛纳斯》可能产生于16世纪以前柯尔克孜人民从叶尼赛河向阿尔泰山、天山、中亚一带迁徙的时代。做为口承史诗,又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变异,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一部增至数部的过程。其中第一部的内容最为古朴和深厚,而结构的完整和艺术的成熟也最为显著,诗行占到了整部史诗的四分之一。有关《玛纳斯》的记载最早见于16世纪波斯文《史集》。在19世纪有俄罗斯学者的最早搜集文本,20世纪20口30年代前苏联又在搜集、纪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对《玛纳斯》的搜集和调查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多位“玛纳斯奇”(演唱《玛纳斯》的歌手)中发现最为杰出的一位,即居素普·玛玛依。80年代后,由于原来记录的资料已散失,又重新开展抢救调查工作,并全部记录下来。史诗第一部在1991年出版,分为上、下两卷。

第一部的内容是:统治柯尔克孜人民的卡勒玛克汗王得知将要有一位英雄玛纳斯诞生,他十分恐慌,竟残暴地将所有怀孕的妇女剖腹查看。但机智的柯尔克孜人民保护了玛纳斯平安降生。玛纳斯从小就力大无比,他目睹了人民的苦难生活,立志为本民族报仇雪恨。他聚集四方勇士,逐步统一了分散的部落,击败了许多敌手,被人民拥为汗王。但是玛纳斯因不听爱妻卡尼凯的劝告,在对卡勒玛克大军交锋取得胜利之后,乐而忘返,结果被埋伏在路旁的败将昆吾尔用毒斧砍中,不幸身亡。《玛纳斯》对英雄主人公及周围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生动反映出草原民族纯朴忠厚、粗犷坦直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长诗的每个诗行多由七至八音节组成,有鲜明的节奏感、韵律性。采用的是古老的押韵方式,即以押头韵为主,有时也头韵、脚韵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