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原理图

地理原理是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核心,是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地理原理图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和扩大地理信息储存。地理原理图包括线段式、递进式、象限式、关系式、模拟式和综合式等表现形式。

一、线段式:表示连贯性强、演变明显、作线性运动的地理事物。适于表现半比例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和具有连贯性发展变化的地理要素。如黄河、长江各段的特点、改造和利用,南水北调、北煤南运、东油西运、南粮北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换等。

二、递进式:适于表现具有综合作用的较大范围演变、递进过程的地理事物。如青藏高原的隆起,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珊瑚礁的成因,内蒙古东西景观的递交,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干湿季节景观演变,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 冰雹的形成等。

三、象限式:有些地理事物按象限区有规律地分布、运动和演替,叫做象限式。例如,月相成因,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中国季风区、干旱区和高寒区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四、关系式:多种因素、多种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形成关系式。如地壳的物质循环、水循环、地下水及其利用,珠江三角洲的“三基”鱼塘生产模式,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等。

五、综合式:几种原理图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式地理原理图,多用来表达地域特征或地区差异。如新疆两个盆地特征对比图,吉林省土地利用与农业结构联系图,台湾自然、经济联系图和意大利地理特征示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