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冬季奥运会

1940 年的冬季奥运会原定在日本札幌举行,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奥委会被迫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便将会址改在瑞士的圣莫里茨,但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没能举行。原定于 1944 年在意大利的科蒂纳丹佩佐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也因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未熄而被迫放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运会恢复举行。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圣莫里茨举行 1948 年的冬季奥运会。圣莫里茨也因此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主办过两届冬奥会的城市。由于冬季奥运会按实际举行的届次计算,所以本届就顺延为第五届冬季奥运会。

由于东道主并未修建奥运村,参加本届冬奥会的各国选手都住在临近赛场的旅馆内,故有人戏称本届大会为“旅馆冬奥会”。

圣莫里茨冬奥会于 1948 年 1 月 30 日正式开幕。来自 28 个国家和地区的

713 名运动员(女选手为 77 名)参加了本届大会。前德国和日本因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被拒之门外。

本届冬奥会的比赛项目有所增加,单项数达到 22 个,首次突破 20 大关。

新增设的项目有男子回转滑雪和快速降下;另外还恢复了 4 轮雪车比赛。 虽然曾经在冬奥会上占有优势的挪威因战争的影响和一些名将的离队而

影响了实力,但他们在速滑比赛中仍然占有明显的优势,共夺得速滑比赛中的三枚金牌,仅剩一枚金牌(10,000 米)被瑞典选手摘走。

瑞典在男子滑雪中仍占有一定的优势。18 公里滑雪比赛的奖牌全部为瑞典选手包揽;50 公里越野滑雪的冠亚军也被瑞典选手垄断;在 4×10 公里接力赛中,瑞典队又力克芬兰和挪威,赢得第 3 枝滑雪金牌。曾蝉联跳台跳雪

冠军、在德寇集中营里劫后余生的挪威老将比·鲁德虽已 36 岁,但雄风不减当年,令人敬佩地获得了跳台滑雪亚军,其队友胡格斯泰德获得这个项目的冠军。

山地滑雪中,法国男选手京·奥雷耶成绩不凡,一人独得两枚金牌(山地两项和快速降下)和 1 枚铜牌,成为本届大会上获金牌最多的明星。其余

4 枚山地滑雪金牌分别为瑞士(男子回转障碍、女子快速降下)、奥地利(女子山地两项)和美国选手(女子回转障碍滑雪)分获。

花样滑比赛的结果大出人们的意料,昔日曾在花样滑项目上享有盛誉的挪威、奥地利和瑞典诸国均与金牌无缘。全部花样滑比赛的三项桂冠分归异国新人。18 岁的美国大学生巴顿的出色表演令欧洲选手望尘莫及,他轻而易举地夺取了男子单人花样滑比赛的金牌。来自渥太华的加拿大女选手巴拉·斯科特则夺取了女子单人花样滑的冠军。名不见经传的比利时选手米·拉努瓦和皮·博尼在男女双人花样滑中为比利时赢得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冰球比赛前出现了美国奥委会和美国冰球联盟分别派队参加的争执,经一再协商才达成协议:美国奥委会派出的队代表美国参加了开幕式,但不参加比赛;美国冰联派队参加比赛,但不计名次,属表演性质。加拿大队与欧洲劲旅捷克斯洛伐克队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结果双方战平,积分也相等, 最后加拿大队以净胜 2 球,险得冠军。

经过 8 天的激烈争夺,本届大会的 63 枚奖牌全部为各路欧美冰雪健儿分获。2 月 8 日,第五届冬季奥运会正式闭幕,结果出现了戏剧性的的结果:

瑞典和挪威两队所得奖牌完全相同,均得金牌 4 枚,银、铜牌各 3 枚;而位

居瑞典、挪威之后的瑞士和美国也获得了数目相同的奖牌,即金牌各 3 枚、

银牌各 4 枚、铜牌各 2 枚。法国和加拿大各得 2 枚金牌。其余 4 枚金牌为奥地利、芬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