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人种的不同“打扮”

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按此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等。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诸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日照、降水等是形成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

在欧亚大陆,可以明显地看出,越往南走,人的皮肤颜色越深。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人的皮肤颜色是黑黝黝的,大多为黑种人。黑种人有着抵御非洲酷热气候的“面目”:他们脖子短、体型大多前屈,就头型而言,其脑骨容量为 1297 立方厘米,头明显偏小、头形前后长,而鼻子较阔,呈“塌鼻子”,这种长相有利于散发体内的热量。有趣的是,非洲黑人几乎都是卷发,每一卷发周围被留有很多空隙。当炽热的阳光向头顶辐射时,这种卷发恰似一顶凉帽。另外,他们的手掌和脚掌汗腺,在每一单位面积中的数量比白、黄种人多,而且汗腺也粗得多,这就更有利于排汗散热。

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常年太阳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又长,这里大多为白种人。白种人皮肤白、头发黄、眼睛蓝, 与阳光照射微弱的环境相适应。白种人为了抵御严寒,往往有一个比住在湿热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他们鼻梁高、鼻道长、鼻孔细小、鼻尖下呈爪状, 体毛发达,均与那里气候有关。因为空气经过长长的鼻道后,干冷的空气可以得到缓冲,变得较为暖湿,不会使冷而干的空气一下子冲进去伤害呼吸道。体毛发达,则起着保暖作用。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的脑骨容量为 1386 立方厘米,他们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

黄种人的容貌则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的亚洲。我国属于黄种人。然而,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各异,人的身材也就大不一样。总的来看,人的身高高纬高于低纬、牧区高于农区、城市高于农村。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人体新陈代谢慢、生长期长,较多地积累了物质和能量,故身材高大。高大的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散热少,利于抵御风寒。低纬度地区的人身材矮小,则与上述原因相反。另一方面,北方人和南方人的身高差异,还与日照时数有极大关系。比如,北京的年日照时数为 2778.7 小时,

身高发育正常;武汉年日照时数为 2085.3 小时,身高发育次之;广州年日照

时数为 1945.3 小时,身高发育又次之;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仅为 1239.3 小时,所以身高发育更次之。四川省男子平均身高居全国倒数第 2,女子倒数第 3,这与四川省年日照时数仅为 826.6 小时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