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陶器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稳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用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原先人们所使用的容器,大都是木制或藤条制成的,这样一些容器有很大的缺点,不能用来盛水等液体,更不能用火烧烤。于是,制陶技术出现了。

1962 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发现了一个距今已

1 万年之久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从洞中发掘出 90 余片陶器的残片。

这些陶片都是用砂子和粘土混合烧制的,质地粗糙而疏松,很容易打碎, 从陶片的凹凸不平分析,是手工制成的。

原来我们的祖先,他们想出办法,在器皿的外面抹上湿粘上,在使用中, 有时器皿被火烧后,里面的本质就烧掉了,而外面的粘土却变得更硬。

后来,聪明的祖先逐渐意识到,粘土成型后,不用衬上木制容器,也能烧出器皿。于是人们便将粘土捣碎,用水调和揉软,再捏成各种器皿的形状, 第一步完成了。

把捏好的器皿拿到太阳下暴晒,晒干后,再用火烘烤,原始的陶器就这样制作出来了。

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河南、河北和江西等地,制陶技术最少也在 9 千

年之前,而西亚地区出土的陶器也有 8 千多年了。

到新石器后期,制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和较为合理的工艺,这时,人类的制陶技术也相当成熟并用于实践中去。人们的陶器工艺水平大为提高,已经可以制作带有美丽图案的彩陶。这说明人类对于美的感觉和科学文明已发展到自觉阶段了。

这一时期的彩陶作品中,有集体舞蹈的图案,有鱼型图案,甚至有十分规整而漂亮的各式几何纹图案,如曲线、直线、水纹、三角形等等。这些花纹和图案表明,人类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审美意识和出现了艺术创作的萌 芽,人类文化又向前迈进一步。

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首先选择那些可塑性和操作性能好的粘土作原料。经过人工的淘洗和澄滤,成为又细又纯又软的备料。

然后是制坯,彩陶的陶坯大多是手制。粗坯制成后,嵌入把手。陶坯制好后,要绘制彩饰,这需要把有各种颜色的天然矿物涂绘在陶坯上,彩绘通常是红黑两色。红色彩料主要是用赤铁矿,黑色是含锰较高的土。

最后的烧窑,据现在分析,彩陶的烧成温度大约是 950°C。

到了新石器晚期,手工制陶又有了巨大的进步。制坯时广泛使用简单机械——陶轮,陶器的质地和形状也更加丰富。不仅原来的黑陶、红陶、灰陶更精巧,还出现了白陶。

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黑陶,器壁薄而坚硬,壁仅有 1~3 毫米厚,好像是蛋壳。它造型美,漆黑发光,是件珍贵的艺术品。

我国商代出现的刻纹白陶和薄壳白陶,质地优良,造型端正美观,坚固耐用。这种陶器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后来瓷器的产生。

在制陶的历史上,釉陶显然要比陶器晚一些,到了我国的夏商时期,釉陶的出现明显地增多了。人们在生产一些精制陶器时,常常在它的表面涂一层加石灰水的色衬,烧出的陶器表面光滑明亮,这就是釉层。

商代以后,人们从无意识地发现釉层发展到有意识地配制釉料,陶器就更加完美了。在这个过程中,瓷器逐渐出现,玻璃也出现了。现代考古学家发掘商代的遗址,出土了大批的原始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