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印度

大约在公元前 3500 年前,次大陆北部的居民已开始经营农业。哈拉巴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已有相当水平。从一些城镇的遗址中发现了谷仓。那时人们已经发明了畜耕技术和青铜制造的锄、镰等农具。古印度的农作物已有大麦、小麦、水稻、豌豆、甜瓜和棉花等。饲养的家畜已有羊、猪、狗等,可能还有大象。哈巴拉文化时期的繁荣中断以后,以畜牧业为主的雅利安人又重新发展了农业。到了吠陀时代,他们发展了畜耕,懂得了人工灌溉和施肥。到吠陀时代的后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农业生产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孔雀王朝统一后,大规模兴修水利,到了易利沙帝国时代,古印度进入封建社会以后, 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唐代僧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记载

了许多反映古印度农业经济繁荣的事例。

早在哈拉巴文化时期,古印度的冶金技术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广泛地用铜或青铜制造斧、锯、凿、锄、鱼钩、剑、矛头、匕首和前镞等工具和兵器。对出土文物的分析表明,那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锻打、铸造和焊接等技术。哈拉巴文化时期的工匠们很擅长制作金银饰物,且已很精致。有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 4 世纪的古印度人已能炼钢了。公元 5 世纪初芨多王

朝期间制造的一根铁柱现仍矗立在德里,这根铁柱高 7.25 米,重约 6.5 吨, 至今还几乎完全没有锈蚀。在同一时期,古印度还铸造了许多铜佛像,有的高达 2 米。

古印度人是棉花的最早种植者,那里是棉纺织技术的发源地。哈拉巴文化时期遗址中就有一些棉布残片,当时的人已学会了给棉布染色。孔雀王朝时期,棉纺织业已相当发达,产品远销国外许多地区,成为古印度当时出口的大宗货物。古印度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中国学去的。

由于运输和贸易的需要,古印度的造船业已很发达。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一座造船台。芨多王朝时已能建造可容数百人的大海船。古印度向东航行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向西航行经阿拉伯海到达红海。

此外,古印度还以甘蔗为原料制成蔗糖,大量出口。

古印度人是最早使用烧制过的砖建造房屋的人。烧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哈拉巴文化时期的建筑遗迹。建筑物大都是砖木结构。哈拉巴和摩享约·达罗是当时的两座大城市,占地面积竟多达 200 至 300 公顷。摩享约·达罗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有用烧砖砌筑的高厚城墙和塔楼。卫城内有许多公用建筑物,其中有一座 1800 平方米的大浴室,一座 1200 平方米的大谷仓和一座 600 平方米的会议室。下城为居民区,有许多住宅,其中有二或三层的楼房。城内有平直相交的交通网,还有给水和排水系统,整个遗址展现的是一座经过规划设计并精心建成的大城市。远在 4000 多年前就能建设这样宏伟的城市,这在世界其他地区还很少发现过。

孔雀王朝以后,在古印度佛教盛行,因而出现了许多佛教建筑,主要是一些庙宇和古代的印度 - 图1堵波(即佛塔),还有一些开山凿石而成的石窟。后来在德里苏丹国时期,因奉伊斯兰教为国教,这里又发现了许多伊斯兰式的建筑。莫卧儿帝国时期于公元 17 世纪建造的泰吉·玛哈尔陵墓,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印度最华丽的建筑物。据说这是由波斯、土耳其等许多国家和本地的建筑师、工匠共同设计建造的,前后共用了 20 多年的时间,这座建筑座落在现今印度北方邦亚格拉附近,整个建筑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并镶有各种宝石。它是穆斯林建筑的代表作。

古印度最古老的文字是梵文,据中国唐代名僧玄奘说,梵文共有字母 47 个。梵语是古印度语的一种,梵语中保存有大量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古代文献。古印度的许多佛教经典都是用梵文写成的。说梵语

的印度斯坦人历史文化悠久,从公元前 2 世纪起就一直同中国人民友好往来。古印度的文字除了极少数是刻在石头、竹片、木片或铜器上之外,大量的文字则是书写在白桦树皮和树叶子上的。古时的喜马拉雅山下有很大的一片桦树林,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古印度人就把他们的梵文写在这种树皮或树叶上。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几乎都是写在这种白桦树皮或树叶上的。大约在公元 7 世纪末,中国发明的纸才传到印度,直到公元 11 世纪以后,印度才有了自己用纸写的典籍。

古印度人很早就开始了天文历法的研究,吠陀时代,他们已有不少天文历法知识。那时,他们把一年定为 360 日,分为 12 个月,也有置闰的方法。

我国唐代时,古印度家后裔瞿昙悉达著有《天元占经》一书。这部书里所介绍的“九执历”是那时印度较先进的历法。

这部历法规定,一恒星年为 365.2726 日(今测值为 365.25636 日),一朔望日为 29.530583 日(今测值为 29.530589 日),采用了 19 年 7 闰的置闰方法。

古印度比较著名的天文历史著作,是公元前 6 世纪形成的《太阳悉檀 多》。这部著作讲述了时间的测量、分至点、日月食、行星的运动和测量仪器等许多问题。

这部书成为古印度天文学家著作的范本,它同时还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对古印度天文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影响。

古印度人对恒星也作了许多细致的观测。早在吠陀时代,他们就把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 27 宿,“宿”的梵文就是“月站”之意。就是说,他们把

月亮在天空的位置划为 27 处,每一处都是月亮之站台。

古印度有一部杰出的天文学著作,是公元前 5 世纪后期圣使所著的《圣使集》。其中提到天球运动是地球绕地轴旋转而见到的现象,这一超时代的正确见解,并没有受到当时的人接受。

在这部天文学著作中,还讨论了日、月和行星的运动,以及推算日月食的方法等。

公元 505 年,古印度就有了综合性的天文学著作《五大历数全书)。此书是 Varahami—hira 汇集了古印度五种最重要的天文学历法著作。

这部书在天文学史上很有参考价值,作者虽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但却把前人的成果阐述得很系统很清晰。

古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方面虽然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是他们不十分注重实际的天文观测,因此在长时间内都还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观测仪器, 直至 18 世纪才在德里等地建立起一些有较为复杂的观测仪器的天文台。

在古印度,不同时代的人对宇宙有着不同的看法。如吠陀时代,人们认为天地的中央是一座名叫须弥山的大山,日、月都绕此山运行,太阳绕行一周即为一昼夜。

而《太阳悉檀多》则认为大地是球形,北极是山顶,此山名叫墨路山,

那是神的住所,日、月和五星的运行是一股宇宙风所驱使,一股更大的宇宙风则使所有天体一起旋转。

而古印度著名的天文学家作明(1114—?)在他的《历数全书头珠》的著作中,主张地球是靠自身的力量固定于宇宙之中,其上有七重气,分别推动日月和五星的运行。这时,作明的想法已受到了古希腊人的影响。

由此看来,在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和地区中,古印度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远远不及其他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