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理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建工作总布局,并着重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政治建设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首先要从整体上分析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理论,厘清和把握其逻辑框架。
第一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辨析
1概念准确清晰、逻辑框架完整严密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只有科学界定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梳理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总布局中的演进,才能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
党的政治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而不是别的政党的政治建设。准确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和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斗争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作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天生就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天生就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并且提出共产党人是“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①“政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olis,原意是城邦。随着政治现象日趋复杂多样,对政治这一学术名词的解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411页。
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和研究视角下,政治被赋予不同的释义。这些解释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认知前提,即“在存在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①。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②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政治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其政治属性而进行的建设,而不是别的方面的建设。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身处正在实现现代化之中的当今世界,谁能组织政治,谁就能掌握未来”。③而能组织政治者,当今世界莫过于政党。从本质上说,政党是阶级利益的坚定代表者,是由特定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④政党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上的问题必须从政治上加以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要善于从政治上去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选择。
①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2页。
④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中的“政治”,指的是政治属性方面的关系,它包括相互对抗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非相互对抗的无产阶级和非本阶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例如,与农民、知识分子的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指党的政治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权力结构、组织体系和选人用人机制等。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这里的“政治”还包括党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理念和行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一种建设动态,而不是物质形式、组织形态或者其他什么形式。“建设”作为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创建事业或增添设施”。按照汉语语法来分析,“党的政治建设”属于偏正词组,由“党”“政治”这两个修饰语和“建设”这一中心语组成。这一词组的最终落脚点是“建设”,也就是说党的政治建设要通过“建设”来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为了成就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为了实现党的历史使命,遵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来从事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以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挑战、各尽所能履行自己的任务。
综上,党的政治建设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界定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实现其历史使命,确保其先进性和政治纯洁性,围绕其政治领导地位、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组织机构,针对其各级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而进行的自身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不同于党的其他建设,也不同于其他组织的政治建设,它是关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性建设,直接影响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直接决定党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成熟程度。
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概念辨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国际形势、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本国现实国情等因素,推动中国现代国家发展和现代政治建设引发的一系列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在政治文明方面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500年前后,西方国家陆续告别农耕文明,逐步走向工业文明,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来看,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了飞跃发展。近代以来我们之所以落后,正是因为在西方推进现代化的时候,落后的旧中国没能顺应历史潮流,没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中西方两种文明碰撞的结果,中国从此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然而,这种现代化是不平等的、屈辱的现代化,中国对自身现代化的布局和安排没有话语权。我们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质就是中国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①
①王浩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8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回应中国现代化这个宏大的历史命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质上就是中国在向现代化国家转型期间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发生的调整和变化,具体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关系等。“政治发展是以民主化为取向的国家成长、制度完善和民权实践的政治建设过程,有自己的逻辑,不能特例独秀,它时刻离不开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所给予的现实规定性和发展基础。”①考虑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建设水平、传统因素和国际因素在国家建设中所占的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以国家建设的民主化为现实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②“民主”和“政治”高度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成为我们谈及国家政治建设时的高频词汇。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年版,第16页。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党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是我们把握党的政治建设概念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首先,二者都包含政治建设中的共性,比如,对政治目标、政治统治、政治文明、政治策略、政治组织、政治能力等的规定。其次,二者所指代的范围不同。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国内外政治局势和自身执政风险,以始终保持先进性为目的而进行的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属于党的自身建设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以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为目标,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在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法治进程、党的领导等方面的体现,具体来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领导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爱国统一战线、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以及党的群团工作等,属于国家层面的建设和发展范畴,是国家建设布局结构中的重要构成因素。①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最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政治发展进程所决定的,并经历了历史与人民的考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程拥有绝对领导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进程必然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程。
①董学宾:《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历史和新时代诉求》,《新乡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②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三、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来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同时明确指出,“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①这就阐述了党的各项建设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定位和重要性。目前,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建设存在认知误区,有的认为党的政治建设大、空,难于落到实处;有的认为党的政治建设等于或者大于党的建设,造成对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忽视。这些认识会严重降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辩证处理好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一方面,政党是为夺取或维持政权而存在的政治组织,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是讲政治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公开讲政治的政治组织,其各方面的建设必然都涉及政治。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容,包括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政治组织5个方面。不难发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这5大建设中本身就包含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容。加强党的建设的其他5个方面,本身就是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事实上也强调了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重要地位。比如,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意识形态、政治信仰、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反映;党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有关内容与党的政治建设的其他任务高度契合。党的政治建设包含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民主集中制建设等内容,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中也明确规定了这些任务。①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以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为抓手。加强政治建设,必须同时大力推进党的其他各项建设。党的思想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动力源;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行动”,为政治建设捋顺了党的组织体系;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性的集中体现,它服务于政治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成果在党群关系方面的独特展示;党的纪律建设为党中央的政治权威和党在政治上团结统一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党的制度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党的政治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前提。
因此,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辩证看待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关系。我们既要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也不能忽视其他层面的建设,将其关系割裂开来,忽视其他各项建设,更不能将其混为一谈,把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虚化、边缘化。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和统领着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工作也要时刻“讲政治”,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来进行,切实为党的政治建设服务。
①傅泽风:《辩证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的关系》,《长江日报》,2018年7月16日。
第二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时指出:“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①这些“考虑”和“依据”,说明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放在了治国理政的大局中。我们党以高度的政治理性和政治自觉来进行自我革命,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的战略考量和时代诉求。
一、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
目前,尽管社会性质和政治体制各异,政党政治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基本政治运作形式。②各政党间,尤其是各执政党间的差异不在于有没有必要讲政治,而在于讲政治的目的、内容、方式分别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③“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 ④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政治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最终实现其政治理想。
①《祝福全国各族人民新春吉祥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日报》,2018年2月14日(1)。
②苏超莉:《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研究》,中央党校,2017年。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
④《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人民日报》,2018年7月1日(1)。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为其起草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其中明确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①这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和任务是领导和团结无产阶级群众推动历史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也说明了党完成使命和任务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身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越性首先体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在理论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张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人类社会,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归宿为“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的依赖”引发的异化现象,提出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实践行为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最坚决推动工人运动前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能否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能否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③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全家悦:《〈共产党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础》,《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尽管党的政治建设具体工作因历史时期相异,但讲政治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核心环节,是党的政治先进性的根本所在。离开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也就不复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观点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是对我们党历来强调的“讲政治”的总结和升华,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但党内依然存在不讲政治的现象。比如,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不够全面,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放松了政治立场;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风险,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无从谈起;有的党组织进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时倾向于宽、松、软,致使个人至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封建迷信、颓废不作为等不良政治价值观滋生蔓延。这些问题的后果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如不加遏制,长此以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便会逐渐丧失。然而,究其深层次原因,那就是不讲政治。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也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①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前进的道路上应对风险和挑战;才能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帮助人民消除“盲目性”,使其真正掌握历史规律,认识到历史规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真正投入到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因此,加强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政治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所在。这既是她的本质属性,也是她的基本要求。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217-218页。
二、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指明方向和路径
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就成为中华儿女最迫切的追求和最深刻的祈盼。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深切祈盼,变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转化成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清晰。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党。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步一步变成现实,都要以我们党的长期执政作为根本保障。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执政党已经执政90多年,并且还将继续长期执政。纵观世界政党史,连续执政时长如此之久的政党并不在多数,这恰恰肯定了中国共产党超强的执政能力。长期执政来之不易,更不是一劳永逸。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也在“执政能力建设”前面增加了“长期”二字。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于历史潮头、引领未来方向、担当崇高使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①许宝健:《着眼于长期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时报》,2017年11月17日(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①“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必须切实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点要在党的政治建设上下功夫。其一,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党的政治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只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偏离航线。政治能力包括“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③。其二,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要强化共产党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其中,政治意识居于首要地位,是共产党员坚定政治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的强大保证。其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要强化对全体党员的政治教育,促使其严修政治品行。我们党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丢掉执政根基。只有理论学习得到强化,广大党员才能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其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要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不断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和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增强防范各种政治风险的能力。总之,党的政治建设使共产党人坚定了政治理想,树立了政治追求,纯洁了政治品质,严明了政治纪律,最终造就了长期执政能力。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③《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人民日报》,2018年07月1日(1)。
三、新时代党切实防范政治风险的题中之义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①居安思危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品质。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同志打了预防针,要求全党上下清醒认识党执政以后将会面临着的种种危险,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两个务必”;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据此要求全党切实防范西方的和平演变,同时要求党内外重视反腐败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②;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必须沉着应对国际环境压力和风险挑战;同时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打赢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防范政治风险”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居安思危历史传统的继承,也是新时代应对国内外新问题、新矛盾的题中之义,体现了党中央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2014年6月30日
②陈志刚:《切实防范政治风险》,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wp/2018-07/23/c_1123162907.htm,2018年7月23日。
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防范政治风险,是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以坚持防范政治风险这个问题为导向,党的十九大将政治建设纳入了党的建设总布局并强调其统领作用。
其一,政治风险涉及政治道路问题。防范政治风险首先要坚定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能回归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①其二,政治风险涉及政治领导的强弱问题。要防范政治风险,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历史的经验、成长的逻辑告诉我们,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至关重要。②丧失这一层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难以释放,中国梦也将成为泡影。其三,政治风险涉及政治信仰是否坚定。要防范政治风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才能凝聚全党思想共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其四,影响政治风险的因素还包括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鉴别力。防范政治风险,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切实增强前瞻性,注重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必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总之,“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应对重重考验的治本之策。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0页。
②尔东:《“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决不容误读》,《中国纪检监察》,2019年第2期。
③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