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岭上显威各
位于山西省潞城县东北的神头岭下有个村子叫神头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神头岭之战”。
1938 年 2 月,日军以 3 万兵力,向晋南、晋西发动进攻,直逼晋西黄河
各渡口。我八路军 129 师奉命进抵晋东南,寻机歼敌并破坏敌人后方补给线。刘伯承师长把神头村作为伏击敌人的中心地区。为什么要把伏击地点选在此处呢?原来,这一带地形复杂,山高坡陡,一条浊漳河与日军重要的兵站基地黎城隔河相望。日寇重要运输线邯长公路途经此处,神头岭是必经之地, 因为条件恶劣,日军在这里的守备较薄弱。这里是较理想的伏击地点。
刘伯承师长对这次战斗进行了亲自筹划。决定采用“吸打敌援”的办法歼敌。所谓“吸打敌援”,就是以一股部队佯攻敌人的军事要地,诱敌援兵出动,以主力埋伏在敌援兵必经之路,待机伏击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攻其所必救”。
佯攻地点自然就选在了敌重要兵站所在地黎城,据有关情报,此时黎城守军仅有 300 余人,兵力相对薄弱。
刘伯承师长命令第 385 旅 769 团袭击黎城,并阻击涉县出援的日军;命
令第 386 旅在潞河村与微子镇之间的神头岭以西的南北一线山岭设伏,歼灭潞城出援的日军。
1938 年 3 月 16 日拂晓前,我军各部队全部进入伏击阵地,作好了一切
战斗准备。凌晨 3 时半,我 769 团趁着夜色一举突入黎城城里。一时枪声大作,沉睡中的鬼子仓促应战。这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激战中我军发现, 城中的鬼子人数明显增多,不止 300 余人,我军一个营的兵力打起来十分费力。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头一天,有一股步、骑、炮、装甲车部队的敌人突然开进城里,人数大约 1200 余人,这个情况我军事先并不知道。战斗
打响以后,城中守敌和临时宿营的两股敌人合在了一起,约 1500 余人,向我军猛扑过来。我攻城部队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激战。由于天还没亮,鬼子一时搞不清虚实,再加上我军是有备而来,敌人是仓促应战,我军虽寡但并没吃亏。敌人大都固守在房子里不敢出来,只是胡乱的向外射击。我军官兵见此情景,果断地边打边撤,在消灭了 100 多鬼子后,撤到了城外的乔家庄。百余名鬼子骑兵尾随追来,又被我军杀了个“回马枪”,抱头窜回了城里。
当黎城战斗打响时,果然如我军所料,邻近的涉县、潞城之敌接到求援
信号后,开始向黎城增援。力图保住这个重要兵站。
涉县出援之敌到达东、西黄须地区时,遭我设伏阻击部队的拦击,打了一下,敌人就又缩回了涉县城。
潞城日军第 16 师团村清部队和第 108 师团笹尾部队以及自卫队、骑兵等共 150O 余人,骡马 1000 余匹,浩浩荡荡急速向黎城方向扑来。等敌人走过赵店镇木桥之后,我潜伏战士一把火烧毁了木桥,断了敌人回潞城之路。
9 时 30 分,这股敌人已全部进入了我神头村设伏地区。我军著名战将陈
庚指挥 386 旅立即从三面向敌人发起了猛烈地攻击。
敌人一下被打得乱了方寸,此时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日军笹尾指挥官还来不及调整指挥,一颗迫击炮弹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失去指挥的鬼子们, 嚎叫着乱作了一团。
我军官兵趁势猛攻,奋勇杀敌。许多新战士因武器不够,就用梭标同敌人拼杀。惊慌失措的鬼子还来不及看清是什么武器,浑身就被戳成了蜂窝。有一名战士负伤后,用毛巾把伤口包上,又冲向敌群与敌厮杀,一连刺死了6 个鬼子,最后自己也壮烈殉国。另一名战士用负了伤的胳膊一口气向敌人投了十几颗手榴弹,把敌人炸得血肉横飞。还有的战士赤手空拳地和敌人摔跤,把鬼子按在地下,用石头砸死。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除百余名鬼子趁乱逃回城里,其余均被我军歼灭。
下午一点钟之后,敌人又从黎城、潞城两个方向连续派兵救援神头岭之敌,均被我军部队击退。
此次战斗,我军共毙伤及俘敌 1500 余人,缴获长短枪 300 多支,骡马
600 多匹,大获全胜。
第二天,日军派出飞机、大炮和千余步兵,到神头岭一带进行报复。他们害怕重蹈覆辙,整整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轰炸和炮击,才胆颤心凉地进入了神头村。然而,他们哪里还看得到我军的影子?气急败坏的日军用机枪、大炮和飞机向周围地区狂轰滥炸了一天,最后不得不垂头丧气,灰溜溜地用数十辆汽车装满同伴的尸体撤回了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