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队钻进“口袋”

1937 年 10 月上旬,八路军 115 师独立团在团长杨成武的率领下奉命向敌后挺进,以游击战术的手段,破坏敌之后方联络,断绝敌之交通,与敌在华北的广灵、灵邱、涞源、蔚县地区周旋。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杨成武发现,侵华日军由于前线吃紧,每天都有数十、数百辆汽车和马车在灵丘、广灵通路一带的公路上跑来跑去,给前线

日军运送物资。杨成武决定,首先在这一地区伏击日军的运输队,破坏敌人的运输供应,为我抗日军民补充急需的枪支、弹药和给养。命令一下达,部队就连夜冒雨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开始了急行军,一夜走了近 200 里,于拂晓前进入了预定伏击地区——冯家沟。冯家沟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紧挨着灵(邱)广(灵)公路,南接灵邱 60 里,北连广灵 20 里。路两旁全是连绵不绝的大山,中间利用干涸的沙河滩铺修出一条单薄的汽车路,路宽也就10 来米,南边有个小山包,形成一个垭口。这种地形对于伏击从北面广灵南下的日军自然十分有利。

杨成武根据地形布置了一个“口袋阵”。让 1 营在冯家沟南边的哑口上摆兵布阵,1 连居西,一线排开;2 连靠东,监 23 视并阻击灵邱方向可能出现的援敌;3 连在“口袋”底部,堵住敌人;4 连占领路旁山坡,夹击敌人。

部队进入阵地后,雨过天晴,旭日东升,初升的阳光穿过矮树缝隙射来, 整个山野弥漫着浓重的水气,淡淡的晨雾环绕在山间。阵地上十分平静,战士们早已把轻、重机枪架好,子弹已上膛待发,手榴弹也已敞着盖放在战士们旁边。每个人都屏住呼吸,耐心地等候故人来钻“口袋”。

时间大约过了 3 个小时左行,敌人终于出现了。只见公路上开来两辆摩托车,坐在车斗里的日本兵握着车上面的歪把子机枪,当接近我们的伏击区时,忽然车头一转,闯进公路下面的冯家沟村里去了。

随后,两个骑自行车的便衣,也跟着摩托车进了村庄。

刚过片刻,突然烟尘滚滚,伴随着杂乱的马蹄声,公路上出现了约 20 多个日本骑兵,为首的那个家伙的枪刺上挑着一面日本旗,骄横大意、耀武扬威地行进着。当他们刚到哑口边缘,好像发现了什么,突然停下来,了望了一会,接着就勒转马头,也拐进村里去了。只留下一个骑兵在原地,用望远镜继续观察公路两边的山坡,并不时地向后张望,似乎在等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进村的鬼子骑兵又重新出现了,紧跟其后的是日军板垣师团第二运输大队,大约有 120 多辆胶轮大车,每辆都由 3、4 匹骡马拉着,车上的作战物资像小山一样堆着,整个车队绵延几百米,正慢慢吞吞地沿公路向我军伏击区行进着。押车的鬼子们大意极了,大部分人还处在半睡半醒状态,缩着脖子躲避着寒风,三八大盖枪捆在车架上,车队的后面还有 30 多个鬼子骑兵压阵。

鬼子的运输队慢慢地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区,这时,在坡顶处负责了望的那个敌骑兵忽然示意车队停止前进。可是车队此时正在下坡,根本停不住。前面的车刹住了,后面的车仍一辆紧挨一辆滑过来,在坡底处挤成一堆。

这是绝好的战机,埋伏在”口袋”周围的我八路军战士,随着一声令下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直向敌车队顷泻而去,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顷刻间,把敌人打得昏头转向、血肉横飞、纷纷倒地。有的连插在袖管里取暖的手还没抽出来就栽倒了。未死的鬼子急忙用战刀劈断捆在枪上的绳子,拖着枪,狼狈地钻到车轱辘后面顽抗,战斗进入了相持阶段。侵华战争初期的日军,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非常顽固,宁死不投降,因此,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虽然我们的“口袋阵”已把敌人团团包围,但鬼子仍然拼死抵抗。为了尽快地结束战斗,防止周围鬼子的增援部队赶来解围,我军官兵随着一声号令,纷纷从四周的阵地上一跃而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敌人发起了排山倒海似地冲锋。战士们如下山的猛虎,个个勇猛顽强,与敌人展

开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喊杀声、各种枪支的射击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汇成一片。鬼子也拼死挣扎,拒不投降。狭谷里到处是翻倒的车辆,大小木箱滚了一地,受惊的骡马踏着敌尸乱蹦乱跳,把大车拽得歪来歪去。

经过三四十分钟的激烈战斗,鬼子最终抵不住我八路军的猛烈打击,100 多名鬼子被我击毙、30 多个伪军跪地投降。我军以很小的代价,大获全胜。继日军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被歼后,它的第二运输大队也在此覆没了。此次伏击战,我共缴获摩托车 3 辆,大车 120 多辆,骡马 800 多匹,步枪 7025

多支,各种短枪 10 多支,炮弹 20 多箱,子弹 40 多箱,罐头、饼干、汽水等

食品 2200 多箱,还有一大批大衣、军毯等。

战斗结束后,满身泥土、硝尘的战士们迅速把战利品重新装上大车,运往我抗日根据地。没过多久,战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战后,八路军 115 师发来贺电称:“⋯⋯将广灵、灵邱间交通完全截断, 缴敌人大批军需品及骡马,昨日又将广灵占领,此种行动给日寇之打击与困难甚大,予我军与友军以极大的兴奋与极好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