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光合作用的由来

绿色植物使二氧化碳和水在日光的照射下,借植物叶绿素的帮助,吸收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称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源于欧洲。

1771 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若把老鼠和薄荷苗放到同一容器里,尽管和空气隔绝,老鼠也能生活一段时间,而没有和薄荷苗生活在一起的老鼠则很快就死掉了,他断定绿色植物能使密闭容器的空气变得清洁。

1779 年,荷兰科学家英根毫茨进一步证明,阳光是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条件。如无阳光照射,绿色植物无法使污浊的空气变得清新。

19 世纪初,瑞士人谢尼泊把金鱼藻浸在水中,放到阳光下,叶子上便冒出气泡,他把这种气体收集到瓶子里,再把火柴余烬插进去,火柴梗便燃烧起来。可见植物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是能够帮助燃烧的氧气,以后,他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862 年,法国生理学家萨克斯进一步发现,植物中的叶绿体在阳光下才能变为绿色,产生的第一个可见物质是淀粉。他由此证明绿色植物能够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氧气和碳水化合物。19 世纪最后的两年,贝尔纳斯把绿色植物的这个生理活动明确地称为“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