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藏保鲜的由来

使用天然冰保藏的方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古文献《诗经·风七月》、《左传·昭公四年》和《周礼·天官·凌人》中已有关于冰藏食品保鲜的记载。《七月》第八章诗云:二之日(夏历十二月), 凿冰冲冲,三之日(夏历正月)纳于凌阴(冰窑),四之日(夏历二月)其蚤(同早),献羔祭韭。羔,小羊羔。韭,春天早生出的蔬菜。为祀司寒之神的祭品。”这段诗说的是从采冰、藏窖到取出来祭祀用的过程。《左传》具体说到冰窖应修建在“深山穷谷”,即见不到太阳的地方。春天、夏历二月天气暖和了,就要把盛冰的器皿“鉴”拿出来,擦洗干净,装进冰,然后把食物、酒浆等放在冰鉴之上。这样,冰镇的食品就可以去“温气”,而“不失味”。《周礼》还有关于用冰冻尸体的记载,周代丧俗,周王死后,尸体要陈放数日。为使尸体不腐烂发臭,就用“夷盘”装满冰放到尸床之下以寒尸。秋天,天气又转寒冷,即要清理冰窖,也就是所谓“秋刷”,以准备冬天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