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
洞庭天下水。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素以宏伟、富饶、美丽著称于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跨湘、鄂两省,面积 2820 平方公里。在远古时代,即大约二亿五千万年以前,洞庭湖区与湖北的江汉平原,同为雪峰山脉的陷落部分,称作“断陷湖盆”。由于这一带地势低洼,长江以及湘、资、沉、澧四水从上游流至此处后,河道迂回曲折,泥沙不断沉积,以至江水四溢,逐渐形成巨大的水乡泽国。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变迁,洞庭湖的名称历来有儿说。一说为“九江”。因湖水汇集了渐、沅、沅、辰、酋、溆、资、湘、澧等 9 条河流,所以《禹贡》一书中就称作“九江”。再一说,叫做“五诸”。因有长江和湘、资、沅、澧 5 条大河汇诸之意。《战国策》载:“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诸。”《史记》、《水经注》也称之为“五诸”。还有一说,即云梦。《书经》、《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滩济江,入于云中”。《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 4 万平方公里,《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 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在三国以前,整个洞庭湖连成一片。南北朝开始至唐宋时期,因泥沙不断沉积,河床日益抬高,洞庭湖逐渐为三湖所分割。《国策地名考》引《巴陵县志》称:“洞庭南联青草,西通赤沙,横直六百余里,因名三湖。”这三湖,就是岳阳与华容之间的巴丘湖,岳阳与湘阴之间的青草湖,沉江和常德、南县之间的赤砂湖。巴丘湖在岳阳西面,因岳阳古时叫巴丘而得名,是东洞庭澜的前身。青草湖,因冬春青草弥望而得名,它即现在的南洞庭湖。赤砂湖,因湖底多赤砂而得名,后来演变为西洞庭湖。三湖的形成,使八百里洞庭不再是“水尽南天不见云”了,而开始呈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的另一番景象。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俱空阔,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湘君》中“邅吾道兮洞庭”;《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湘君》、《湘夫人》诗篇中,屈原根据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萧,游弋在秋风袅袅的洞庭碧波上。湘君以洞庭一带特产的荷花、香芷、杜衡、紫贝、桂树、木兰、辛夷、薜荔,构造一幢芳香四溢的水中官室,以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山海经》中谓洞庭湖“夏秋水涨,方九百里”。《淮南子·人间训》
说:“江水下洞庭,起波涛,舟航一日不能济。”
南朝时期,洞庭湖方圆 500 余里,《水经注·湘水》描绘说日月仿佛出没于其中。南朝诗人阴铿《渡青草湖》诗:“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便是对这一时期湖泊景象的生动描绘。
人们常说的“八百里洞庭”一语,出现于唐宋时期的诗文中,洞庭湖的潋滟澄波和壮丽景色、恢宏气势激发起诗人们的无限诗情。唐代张说诗曰: “平湖一望水连天,秋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江华满,疑是来舟到日边。”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诗曰:“洞庭秋正阔,予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 惟余水共天。”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均有描绘洞庭湖的名句千古传诵。李自《秋登巴陵望洞庭》诗曰:“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及。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杜甫形容浩渺洞庭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自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释可朋的“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元稹的“人生除泛海, 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宋朝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极得后世赞赏:“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正因为湖水幽深莫测,浩浩无涯,使人们产生了奇妙的幻觉和神奇的想象。唐人李朝威在他的《柳毅传》中,便将洞庭湖描绘成“白壁为柱,青玉为墙”,“台阁相向,千门千户,奇草珍木,无所不有”的洞庭龙宫。
明清时期,洞庭湖仍十分广阔,溯泊面积约为 6000 平方公里。明代诗人巍允贞有“洞庭天下水”的诗句,清朝袁枚描述为“岳阳楼望水无涯,万里荒荒自浪开”。何绍基《过洞庭》中曰:“千帆如鸳白纷纷,飞向湖中踏浪纹。大水来观八百里,轻舟直渡万重云。⋯⋯”
如今,洞庭湖湖面虽大大萎缩,但仍然相当宽广;洞庭平原肥田沃土, 阡陌纵横,绿树成荫,如诗如画。
洞庭湖,水天一色,渺渺似海,自古风光卓绝,胜迹无数。其中当推荡漾湖中的君山和耸立湖畔的岳阳楼最负盛名。
君山,古称湘山,又名洞庭山,是湖中一个晶莹如碧玉的小岛。总面积
0.96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 63.气米,呈椭圆形,上有数十个山峰,较大的有十二峰,峰峦盘结,沟壑回环。君山虽小;但它在一湖浩荡的活水映衬下, 显得无比秀美。历代文人名士对它吟咏不绝。唐朝李白有“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之句,赞叹它美如画图。宋代黄庭坚的名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其欣羡之情,溢于言表。清代袁枚写道:“几点君山云外立,拟乘风去访蓬莱”。把君山描绘成仙境。但描绘君山最为生动而形象的佳句首推唐代刘禹锡的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由于君山浮于波面,云雾统绕,忽隐忽现,容易使人产生奇异的幻觉, 引起丰富的想象,在悠久的历史中便孕育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为君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唐代程贺的《君山》诗,说的就是一个神话:“曾游方外见麻姑,说到君山此本无。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又传说君山是一条乌龙,盘踞洞庭湖中,至今留下龙口、龙舌山、乌龙尾地名和龙
涎井古迹。又据明朝《隆庆岳州府志》记载:黄帝轩辕氏曾在此铸鼎,铸成后愈骑龙飞升了,所以君山有铸鼎会。君山的名称也来源于绚丽的神话。据晋朝王嘉《拾遗记》中说,洞庭山天清霞耀,柳绿花芳,“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据《山海经》记载:尧帝的二女住在山上。二女就是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舜帝南巡,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披大风阻于洞庭山。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悲痛欲绝, 望着茫茫湖水,抚竹痛哭,泪痕留在竹上,遂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而死, 葬于山之东麓。因二妃称为君妃、湘君,为了纪念她们,便改洞庭山名为君山。现在君山的二妃墓前后仍长满了“泪痕”点点的斑竹。墓前有一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墓以西有柳毅井,其故事源于《柳毅传》。唐仪凤年间,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归经泾阳,偶遇满脸泪痕的牧羊女,问其原由,知为龙女,因受汪阳君残暴虐待至此。柳毅受龙女之托,送信至君山,找到此井直下龙宫,递上书信,又诉龙女苦。龙君之弟钱塘君怒作百丈赤龙,灭泾阳君,接回龙女。洞庭龙君终招柳毅为婿。柳毅井水清冽甘甜,深不见底。又传此井与太湖洞庭山的井水相通。《水经注》中说:“洞庭湖中有君山。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柳毅井建筑别致,井壁有一巡海神浮雕,手持宝剑,传为柳毅引路者。在君山龙口刀削般的石壁上,有一个 1 米见方,凹进 10 厘米的印记,此为传说中的秦始皇封山印。据《洞庭湖志》载:“秦始皇南巡至君山,遇大风浊浪,船不能行, 问博士,则曰:乃君山上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为寻夫至此未着,忧疾而死葬于此山,被封为湘水神,故作此患。秦始皇闻之大怒,天下只有我为君, 怎么此山也称君?遂罚刑徒 3000 人,将山上树木伐尽,并放火烧山,在石壁上阴刻几颗大印,后人称“封山印”,意在使湘水神不再为患。今尚存两印, 笔法苍劲,有释为“永封”者,也有作“封山’者。还有人认为不是文字, 仅是一种道家的符咒而已。
君山古迹遍布,据《巴陵县志》记载,有三十六亭及井、台、楼、庙等。现在可供观赏的,除二妃墓、封山印、柳毅井外,还有朗吟亭、酒香亭、射蛟台、传书亭、烟波亭、龙涎井、飞来钟等。君山的一草一木,一台一亭, 无不附丽着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不但赞颂了君山的奇丽,也说明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中华民族先民的足迹。近年来在君山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陶片和石斧,充分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一带。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沏,北枕万里长江, 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同为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 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岳阳楼为千古名胜。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建楼“肇自汉晋”。又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弥权之命率万人屯巴丘(今岳阳),在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城墙上建立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阅军楼即岳阳楼的前身。在唐朝,巴陵郡改为岳州,巴陵城改称为岳阳城。唐开元四年
(公元 716 年),中书令张说滴守岳州,把阅军楼扩建为一座楼阁,后遂名岳阳楼。张说擅长文辞,常与文人迁客登楼远眺,把酒临风,吟诗作赋。从此,楼台日渐名著。李白、杜甫、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韩愈、元稹、李商隐、孟浩然等便风邀云集,接踵而来。诗人们或登楼,或泛舟,奋笔书
怀,泼墨为文,写下成百上千语工意新的名篇佳句。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迴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白居易的《题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等。然而,岳阳楼真正闻名天下, 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宋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膝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重修岳阳楼。腾子京兼备文才武略,对山水名胜颇有见地。他在给范恢淹的《求记书》中写道:天下郡国,罪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他赞叹“君山、洞庭杰杰然为天下之特胜”。因此新修的楼台极为壮丽以与浩瀚的大湖气势相配。他又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膝子京将一册《洞庭晚秋》图并《求记书》寄给他的好友、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当时正在邓州戍边的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全篇369 字,字字珠玑。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意境深邃,文情并茂,堪称绝笔。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千古传诵,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伟岸人格的标志。
在 800 余年间,岳阳楼屡遭水患兵燹,几次倾毁,几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公元 1880 年)所建。1984 年重修竣工。岳阳楼建筑精美, 气势雄伟,主楼高 19.72 米。建筑特点简言之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特别是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曲线流畅,陡而复翘, 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故名盔顶,在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独一无二。
岳阳楼不仅建筑壮丽雄伟,更有满壁的诗文对联令人惊叹。长短对联, 悬于四壁,诗词篆刻,嵌满墙头。如“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吟诗把酒,无我无人”。二楼正中镶嵌着紫檀木雕屏,上刻清代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岳阳楼记》,笔画遒劲,为书法珍品。其他诗文、对联,楷、草、行、篆各有千秋,或铁画银钩,气格开张,或行云流水,纵逸奔放,吸引着游人低回吟哦。击节赞赏。登楼凭栏,横无际涯的洞庭湖尽归一览:湖山似烟,极目空清,水涵天影, 云水交牺,风帆展翼,渔歌互答,令登临者飘飘御风,如痴如醉。
岳阳楼主楼两侧有两座辅亭,右有三醉亭,左为仙梅亭,犹如烘云托月, 使岳阳楼更为壮观。后者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前者因明代维修中挖出一石板,上有似枯梅花纹,时人视为仙迹,故名。近处还有宋代铁锁、铁枷及怀甫亭等古迹。从岳阳楼沿湖南行约 1 公里,有高 39 米的唐代古塔慈氏塔,巍然耸立的塔身与金碧辉煌的岳阳楼遥相呼应。
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滨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鱼中最大的是鲟鱼, 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即颇负盛名。据清代《巴陵县志》载:“银鱼出骗山、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
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 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银鱼嬉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 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炮满,肉质鲜嫩, 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满湖荷叶衬托着婷婷玉立的花朵, 素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泛舟采莲,成为一大旅游项目。
洞庭湖中的君山不仅风景佳丽,而且有许多名产奇珍,其中尤以君山茶闻名,自唐代即被列为贡茶。君山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它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一雅号——金镶玉。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水面,继而徐徐下沉,最后全部竖立杯底,堆绿叠翠,宛如刀枪林立,酷似嫩笋出上,确为“茶中奇观”。入口清香沁人, 齿颊留芳。
对于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 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以及“日影”、“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
“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如今仍能观赏到。
“四读长江为长,五湖洞庭为宗”。洞庭湖博大恢宏的气势,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犹如中国山岳中“五岳独尊”的泰山。作为我国湖泊文化的代表,洞庭湖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