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

人说四川凉山有两颗明珠,一颗是雷波县的马湖,一颗就是西昌市的邛海。邛海距西昌城东南 5 公里,是一个高原湖泊。《汉书·地理志》载:汉

代名邛池泽,又名邛池或邛河,后名邛海。面积约 31 平方公里,状如出壳的蜗牛。

邛海是遐迩闻名的风景湖,它东依大凉山,南面沪山,崭然横截为岸, 湖水潆潆碧色,细浪平铺。西昌,因月色美妙,享有“月城”的美称,尤其是邛海的月夜,格外明媚。“月出邛池水,空明激九霄”,城因月名,海因月著,得天独厚的邛海遂名播中外。

邛海之所以被称为“海”,是因为它不但具有湖泊柔和、妩媚的情调, 也兼有海的气魄,雄伟而壮观。当其浪静波平的时候,万顷碧水,一平如镜, 南岸垂柳丝丝,西清莲叶田田,近北海岸的渔村,树下缆着小小篷船,俨然一派柔媚的江南山水。而当狂风暴雨袭来之时,邛海白浪滔天,惊涛拍岸, 群凫惊飞,轻舟欲颠,显示出海的气势。

邛海的景色,四季各异。春天,风暖柳青,碧波荡漾,小艇短桨,欸乃有声。夏季,莲荷摇曳,清香四溢,山寺渔村均笼罩在碧色翠色之中。秋天, 蒲苇苒苒,落絮飞花;金凤乍起,湖水推波逐浪,银柱涌起数里,仿佛成千上万的白鹅嬉戏湖中,当地称作“白鹅浪”。冬天,邛海另有一番令人神往的景色,四面远山白雪皑皑,奇怪的是,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到山脚就突然停止,再也不往湖盆上空飞舞了,以至在环湖的山麓边缘上自然地构成一道黑白分明的雪线犹如一位白衣黑裙的女郎席地而坐,临池梳妆。

然而,湛蓝无云的十五之夜,才是邛海最美的时光。皓月临空,一湖银晖,水天二月,令人欲醉。邛海上空的月亮格外圆,特别亮,确有其科学道理。因西昌地处横断山脉的小盆地安宁河谷地带,东面是大凉山脉,南边是螺吉山脉,西面是托牛山脉,北边是大相山脉;它被四面的崇山峻岭所包围漈,西伯利亚和太平洋上的寒流不易侵入。虽然西昌的地理位置在云贵高原, 而气候却属亚热带,日照长,四季如春,约三年才有一个雾天。白天红日朗照,万里无云,到了晚上自然天高云淡,月亮能见度大。每逢十五之夜,月亮更是又圆又大,银辉泻地,为邛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月景。

居住在邛海边的人们有一种传说:每当晚霞映照邛海的时候,海水晶莹, 水平如镜,这时可以看到一座海底城镇的轮廓,传为几千年前地陷为泽时下沉的城街遗址。也有人解释这是西昌城的景象折射到水中的一种物理现象。邛海四周曾修建过不少庙宇亭阁,较著名的有青龙寺,现已倒塌,但墙垣石碑尚存,特别是寺前两株世人似的黄桷树,树高十几丈,枝叶繁密,遮地好几亩,十分雄伟。关于青龙寺人们还赋予它优美的传说。明代初年,一位姓何的人,看见邛海海面浮起了一块大石板。彝族有句格言,心肺沉入海底, 石板浮出水而时,天地就要倒过来。于是,村里人十分惊惶,都说这是青龙的化身,从青龙山迁徙来此,要大家修庙祭祀。从此,邛海岸边修起了青龙寺,方圆数百里的群众都来这里朝拜。邛海从此风调雨顺,温暖和煦。“邛海浮石”至今仍被广泛传播。邛海为重碳钙性水,质份肥沃,藻类茂盛,盛产多种鱼类,如鲤鱼、乌鱼、白鲢、鲶鱼等,其中以大嘴鲶鱼为上品,肉质肥嫩而鲜美。放养的牡蛎、珠蚌使邛海更为富足,成为凉山名副真实的明珠。

邛海边上,最著名的是被誉为“蓬莱遗胜”的沪山。在郦道元的《水经

注》中,泸山名为“蛙巂山”,它从邛海边拔地而起,海拔 2238 米,远远望去,很像一只昂首朝天的青蛙。沪山山势雄奇,酷似剽悍魁梧的勇士,护卫着俊俏秀丽的邛海姑娘。沪山自下而上有十三座唐宋古刹,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苍松翠柏之间。无论哪一层庙宇,都建有高出林木的“望海楼”,可以俯视邛海。据史书记载,沪山寺庙“其创建于汉唐,培修于明清,中历宋元⋯⋯ 越千余载矣。”其中最著名的是光福寺,又名大寺,为泸山寺庙中最大的建筑群,创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原名飞梁寺。明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亲笔赐书“光福寺”匾额。庙字宏伟。设计精巧,依山分级由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等组成。寺内珍藏有历代文人墨客漫游沪山留下的诗词、文稿、题刻。明代诗人杨慎贬谪云南路过西昌, 适逢彝族人民传统的火把节,他登泸山观看,并赋诗描述“观炬”之盛况。诗曰:“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犹未关,谁将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光福寺右侧的蒙段词,是彝族的祖庙,建于唐朝南诏时期,祠年供奉蒙段氏塑像。蒙段氏,彝族称“斯惹阿甘”,意思是英雄的神女。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南诏王皮逻阁兼并了五诏,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他想强娶已被灭国的越折诏主美貌的妻子蒙段氏为王妃。节烈的蒙段氏坚拒不允,出家泸山,并每天遣神驴去运粮,以供僧侣食用。一天,神驴驮回的尽是秋谷, 蒙段氏见了加以斥责,神驴便沿词前汉柏升天。蒙段氏思念神驴的忠诚勤劳, 后悔莫及,仰天长叹,依柏坐化。人们为了纪念她,塑下望天的像,称为“望天娘娘”。蒙段词内最为珍贵的是藏有记载了明清以来西昌地区地震资料的百余通石碑。对地震发生时间、震兆、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及震后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情况等,均有详尽记载。这座国内罕见的“地震碑林”, 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教庵是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庙字,墙壁上有“松、风、水、月”四个大字,高度概括了沪山和邛海的景色,即沪山的松,安宁河畔的凤,邛海的水,西昌的月。沪山古木森森,尤以松柏最茂。光福寺前的汉柏,相传是西汉惠帝时(前 194—188 年)所植,有 2175 道年

轮,主干径围 11 米。还有明代桂树,一年开花数度,花令时节,香飘数里, 被称为奇桂。每逢凤起,沪山松涛阵阵,邛海浪花推涌,有副对联写出了月城的山光水色:“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天中月水中月月月齐明。”观音阁、祖师殿、玉皇殿、青羊宫、隐溪寺等无不松杉环翠,殿字幽深。置身沪山峰顶,但见群山叠翠,云岫无常:俯视邓海,云影波光迷离,水天蔚蓝一色,足以荡涤胸怀。

邛海不但以绰约的自然风光使人迷恋,它如今还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姿吸引着游人。水上运动俱乐部的健儿们常在湖上一展身手,帆板、滑水、游泳、水球、摩托艇,翻腾跳跃,冲激浪花,被誉为新时代的“哪吒闹海”。古老的邛海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