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夫——一个攻坚不止的铁人

1982年,优秀共产党员、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罗健夫,这个被同志们称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为祖国和人民耗尽最后一丝热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1935年,罗健夫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从小就是个胸怀大志的孩子。他崇敬那些知识渊博、求索攻坚的学者。因此,他在西北大学物理系读书时,同学们都夸他是“全年级最用功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他更是刻苦钻研,不怕艰难困苦,敢于攻克科学堡垒,在电子技术方面,为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9年,罗健夫接受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研制图形发生器,并担任这个课题组的组长。这种仪器是国际电子技术方面的尖端产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可是在我们国家还是个空白。当时,横在罗健夫面前的困难是很大的,国内一无样机,二无图纸,三无资料,国外又“禁运”。罗健夫过去是学核物理的,搞电子设备又不在行,加之在动乱的年代里,搞科研经常受干扰。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挡住他们,罗健夫和他的同事们就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开始了艰难的攻坚。他一个人承担了两个人的工作,既承担图形发生器电子电路的设计,又顶替别人搞计算机,两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肩膀上。除此之外,作为课题组长还要懂一些机械制造、半导体应用等专业知识。

这一切,沉重地压在罗健夫的肩上。但为了尽快缩短我国在这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罗健夫忘我地拼搏了。

深夜的灯光下,仍闪现着他的身影;天微明,他又急忙起床,一头扎入工作室,刻苦攻关。一连几年,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全部业余时间都用来勤奋读书、翻阅资料、思考设计、攻读第二外语上。

凭着这种超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罗健夫带领全组同志终于在1982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电子工业的一项空白。三年后,又研制成功Ⅱ型图形发生器,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1982年,他在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时,不幸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年仅47岁。

罗健夫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实现了为祖国、为人民攻关不止、奋斗终生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