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辩证法
“不公”如今步履稳健地走来。 压迫者要想统治万年。 “暴力”确保:什么都一成不变。除了统治者的声音,无人发言, 市场上“剥削”正在大声叫喊: 我才开盘。
而许多被压迫者如今却说: 我们所要的,总是无法实现。活着的人不要说:总是不变。稳固的不稳固。
不变的也要变。
若是统治者们说过话, 那么被统治者将发言。谁敢说总是不变?
如果永远有压迫,责任在谁? 在我们。
① 选自《布莱希特选集》。
如果压迫被推翻,取决于谁? 依然是我们。
被压倒的,站起来! 走投无路的,斗争!
知道了处境的人,怎能被阻拦? 今天的战败者就是明天的胜利者; 永远不变的,今天开始变!
字字铿锵,像一篇战斗檄文,大有《国际歌》的风骨。诗中阐明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还展现了“动”与“静”的矛盾运动。在这首诗里,辩证法得到了辩证的阐述。
这首诗既是及时有效的宣传品,又是精致的艺术品。它不是富于节奏感的政治传单,而是诗。诚然,诗有诗韵,这首诗不像布莱希特的有些抒情诗那么“娓娓动听”,但却不失为一首好诗。诗之所以为诗,韵律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征服读者的唯一利器。布莱希特十分重视诗的思想性及教育作用。
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对于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来说,也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种特点颇似逻辑学的“三段论法”,不同的是,诗人不是进行哲理的推演和综合,而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在读者的想象中树起截然不同的形象,让读者在比较和鉴别中达到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赞美辩证法》的“三段论法”是:作为命题,上阕展现了现存的、似乎永远不变的状况:被压迫者让人压迫;下阕里的“依然是我们”以前为第二层次,是对照:作者教导被剥削者说,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最后是前两者的综合——“被压迫的”
(前者),“站起来!”(后者)“走投无路的”(前者),“斗争!”(后者)这就相当于逻辑学里的“综合命题”,即全诗的主题思想。这三段在时间上的分界也很明显:剥削的历史,启蒙和宣传的现实,胜利的将来。
《题一个中国茶树根狮子》也体现了“三段论法”的结构特点:
恶人惧怕你的利爪①。好人喜欢你的优美。我愿意听人
这样
品评我的诗歌。
只有三句话,前两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在不同人的心理上引起相反的反映,而作为诗中的第三个人物的作者自己,则从这种截然不同的反映中引出他的艺术创作的准则: 让恶者怕,让善者爱。这首诗在布莱希特的诗歌中,是许多批评家乐于称道的佳作。
在布莱希特的晚期诗作中,有一首小诗《换轮子》特别引人注目,许多研究布莱希特的专家都十分欣赏它,甚至有人特地为这首诗写专论。
① 张黎译诗。
我坐在路边。 司机在换车轮。
我不喜欢,自己走过来的路程。我不喜欢,自己驶去的地方。 为什么我瞧着换轮子
不耐烦?
短短六行,没有韵脚,节奏感也不强,但却具有如此魅力,打动那么多布莱希特研究专家。人们不禁要问,莫非这首诗确有韵味,值得咀嚼?回答是肯定的。首先那情景是真实可信的:汽车发生了故障,诗人坐在路旁,司机正在埋头修理。半路抛锚,总会使人觉得倒霉,这是人之常情。想要赶路, 却不得不坐着干等,这也足以叫人垂头丧气,不无几分伤感,三四两句充分流露出这种情绪。两次“我不喜欢”给读者印象颇深:路多么艰难!世界多没意思!最后突然提出疑问,其中包含了郁闷和焦躁,也有一些自嘲的意味。发问者自己也无言以答,这在布莱希特是不常见的。整篇诗充满悲观的情调, 读者听其声如见其人,不难想象是一张哀怨的脸。
布莱希特用“换轮子”来比喻从战争到战后的过渡时期,也就是他从流亡地美国回到了民主德国。战争和流亡,乃至奥格斯堡的童年和自己的出生, 这些都是布莱希特不堪回首的。但是,他从前的一些理想与信念和他面临的现实也不尽相同,民主德国的一些时弊使他多少有些失望,感到“不耐烦”, 一度产生消极情绪,为寻求安宁而避居瑞士的布科夫。他在这里写成了诗集
《布科夫哀歌》,开篇第一首就是《换轮子》,它可以说是诗集的主题;从诗的结构上来说,这首诗也具有代表性。《布科夫哀歌》主要涉及民主德国在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诗句不免有些谿刻。
布莱希特有句箴言:不抱住陈旧的好东西,宁接受不全的新事物。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但却表现出了他的创新精神。完美的世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坐享其成是不行的,所以布莱希特在民主德国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他来说,柏林剧院的工作条件是理想的;新兴的民主德国虽然颇多弊病,但它毕竟是“不全的新事物”。
和布莱希特青年时代的作品一样,《布科夫哀歌》中又出现了一些描写森林、树木和花园的诗作。但不同的是,这些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类社会紧紧地连在一起。
湖边树下小屋, 屋顶升起轻烟, 没有它
那会多么无望,
屋子、树木和湖泊。
——《轻烟》
第三行开始评论,把前两行的客观描写和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了起来。开头的自然景象富于田园色彩,然而诗人的一句有感而发的评论使诗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诗人的评论是在提问,但回答自在其中,或者说,在读
者的理解之中。这里不是为写自然而写自然,而是为了说明自然美对人类的依赖关系。轻烟说明屋中有人居住,从这点出发,问题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始终同德国的社会政治生活紧密相联。二十世纪以来,德国各时期的重大事件,都在他的诗歌里得到表现。他的诗歌题材多样, 构思奇特,风格多变,语言精练。他在诗歌艺术上的革新,为现代的德国诗歌开辟了新的园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