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卡诺揭示了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并且说明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已接近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同一时期、磁能、电能、化学能等更多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到 40 年代初,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不同学科的人几乎同时发现了。
“能”这个词,在希腊语里是“使用某种动作”的意思。
把石子放在弹弓的橡皮筋上,用力往后拉,然后突然松手,石子就会飞向远处。这种使别的物体运动或者移动位置的能力就叫做能。
挥动的锤子能把钉子钉进木板里,飞行的炮弹能击穿钢板,猛烈运动的空气——暴风甚至能吹倒树木、毁坏房屋。这种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从观察得知,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它的动能就越大。
位于高处的物体,由于地球引力,其重力的作用方向总是指向低处如果将山间的雨水汇集到贮水池里,利用水落下时的力量可以推动发电机旋转。打桩机的重锤落下时,能把木桩或钢铁构件打进地基里。
这种由于物体位于较高的位置而具有的能叫做势能。水池的水和打桩的重锤都具有势能。
在 16、17 世纪,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通过确定速度、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对动能和势能的原理有所认识。他们认识到,当物体下降时速度加快,动能就增加了;同时,高度降低,势能就减少了。如果把物体抛向空中,随着动能的减少,势能就相应增加。
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两种能量的总和总是一个恒量。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到 18 世纪,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热、光、声等也具有能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最早公布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是德国青年医生迈尔。
1814 年,迈尔出生于德国,1840 年他在一艘远洋海轮上当船医,船从荷兰驶往东印度,船在热带的爪哇岛停留时,他给当地人看病。
当他从病人身上抽取出血液时,奇怪地发现,患者的静脉血要比在欧洲见到的病人的静脉血颜色红亮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迈尔在学医时,曾研究拉瓦锡的燃烧理论和一些化学知识。在拉瓦锡理论的启示下,他仔细琢磨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在热带地区气温高,几乎不需要利用血液中的养分就能维持体温呢?
迈尔按照拉瓦锡的观点设想,动物体温是由氧化过程产生的热,由于热带炎热,那么人的体温只需要从食物中吸取少量的热即可维持,因此食物氧化作用减弱,剩下多余的氧留在静脉血里,血红素结合了氧就显得红亮了。据此,迈尔认为人的体温是由食物化学能转化来的。他进一步认为人体
动力,也就是肌肉机械作功的能量,也来源于食物化学能;热能和机械能加在一起的总量,应该等于食物化学能。
这样,热能、机械能和化学能都是等价的,而巨能够相互转化。
在航行期间,迈尔还听船员说:“暴风雨来时,海水温度比平时要高一点。”迈尔认为这应该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缘故。
1841 年,迈尔随船回国,对航行期间的发现继续进行研究,并且做了一些实验,写成论文《论力的量和质的量的测定》。在这篇论文里,他提出了热是运动的观点,说明了热是由运动转化来的,并阐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方面的见解。
他把论文投给德国的权威刊物《物理学和化学年鉴》。由于热质说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权威们都相信是物质而不是运动,因此不承认迈尔的见解, 便以缺乏实验依据为由,拒绝发表。
迈尔对学术上的第一次打击非常生气,但又无可奈何,决心进一步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迈尔做了这样两个实验。一是把一块与水温相同的金属,从高处落入水槽里,结果水的温度升高了。二是用力摇动水槽,结果水温也能升高。
当然,这两个实验都是简单的定性实验,但接着迈尔对实验进行了定量测定。1842 年,他初步计算出热功当量为 1 卡等于 365 克米,相当于 3.58
焦耳,接近于现代精确的热功当量值 4.184 焦耳。
1842 年,迈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论无机界的力》,终于在德国的《化学与药物杂志》上发表。
论文虽然发表了,但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反而受到了不少嘲笑和攻击: “迈尔荒唐透顶”,“迈尔空谈哲理”。
学术上的第二次打击,使迈尔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从此迈尔开始
脾气暴躁,不断消沉。1850 年得了神经紊乱症,曾自杀,但未遂,被送到精神病院。1878 年,迈尔逝世。
尽管如此,迈尔是科学史上第一个发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