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航天风云人物

  1. 滑翔之父李林塔尔

奥托·李林塔尔(Otto Litienthal)1848 年 5 月 24 日出生在德国距波罗的海不远的一个名叫安克拉姆(Abklam)的小镇上,没想到他后来成为滑翔之父。

同所有伟大的发明家一样,儿童时代的李林塔尔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了疑问和遐想,特别是对那些时而掠水低徊、时而振翅冲天的海鸟更是心驰神往。他固执地坚持:鸟能飞行,人也一定能飞起来。为了实现这一遐想,他费尽心机,他和只比他年幼一岁的弟弟古斯塔夫跑遍小镇寻觅羽毛,然后把它们粘在薄木板上,做成一副翅膀。天黑以后,两个孩子偷偷从家里溜出来, 跑到一个阅兵台上,他们一面拼命奔跑,一面使劲儿扑打捆在双臂上的“翅膀”,试图飞上天空,但是,每一次他们都失败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李林塔尔并不灰心,他暗暗对天发誓,我一定飞起来。年轻的李林塔尔从柏林技术学院毕业以后,曾经营过一个机械厂,并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发动机。他已经明白,单靠人本身的体力是不能维持长距离飞行的,将来的飞行,必然要依靠机械动力。然而,李林塔尔当时面临的难题并不是有无动力, 而是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操纵。

李林塔尔选择了进行滑翔实验飞行这条道路。为了设计出最理想的飞行器,李林塔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鸟的飞行原理的研究上。他耗费数年时光和古斯塔夫一起悉心观察,仔细研究各种鸟类的翅膀结构和飞翔的方法,尤其是注意到翼面积与升力之间的关系。

李林塔尔模仿鸟翼,制造了许多架滑翔机,他不畏劳苦,七年中共制造了 18 种型号的滑翔机。李林塔尔操纵这些外形颇像蝙蝠的滑翔机,或从屋顶、或从山丘、或从土堤一次又一次地跳下来。虽然他得到的回报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是他却百折不挠,继续试验。因此,他积累了丰富的操纵和滑翔方面的经验。1889 年,李林塔尔 41 岁。那时,他潜心研究鸟类飞行和滑翔实验已有 20 多年了。

他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试验成绩写成一本书《鸟类飞行——航空的基础》,独有见解地把飞行和空气动力学联系起来,给后人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李林塔尔虽屡遭挫折,但壮心不已。他呕心沥血,不断改进他的滑翔机。1891 年,李林塔尔兄弟制造出一架双翼滑翔机。这架滑翔机的外表颇像一只伸展着两副羽翼的大鸟。尾部也与鸟尾大同小异、高高翘起。这架滑翔机的材料是棉布、竹片和藤条。主要支撑杆及悬吊人的架子是柳木的。该滑翔机另一显著的特点是两副翼面为弓形,虽只蒙了薄薄的一层布,却因此有了翼型,增加了升力。滑翔时,人吊在飞行器下的一个木架子上操纵,靠移动身体控制滑翔姿态。说它是现代伞翼滑翔机的鼻祖,可谓名符其实。

近年来风靡世界的伞翼式悬挂滑翔,使渴望飞行的人们尽享翱翔之乐趣。身披各色伞翼的滑翔员们只需从山顶或斜坡处紧跑几步,就会迎风展翅自由地飞翔在碧水青山间、蓝天白云中。当人们沉浸在滑翔的喜悦之中时, 可曾想起,滑翔的先驱者李林塔尔早在 100 年前就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山坡

飞行。李林塔尔身背着这架翼展 5.5 米的“大鸟”顺着山坡疾跑几步,借着风力,这架滑翔机终于飞起来了,终于腾空了,它第一次升到比起飞点更高的空中,在人类滑翔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第一页。

李林塔尔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觉得自己对滑翔机的操纵控制还不是那么自如,还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他不厌其烦地继续做滑翔试验。从1891 年到 1896 年,他的飞行试验次数多达 2000 次。随后几年,李林塔尔制作的滑翔机飞得越来越好,1894 年,他操纵滑翔机从 50 米高山坡上滑翔而下,飞行了 350 米,最远一次达到 1000 米。李林塔尔的大名一传十,十传百, 有关他的新闻不胫而走,传遍全球,人们授予他“蝙蝠侠”的美称。

1896 年 4 月 9 日,李林塔尔操纵他的滑翔机从德国斯图伦附近的山坡上起飞了,凭借一股有力的风势,他一下子腾空到很高。李林塔尔非常兴奋, 却全然不知由于上升迎角太大,滑翔机已达到了失速的边缘。正当他试图尝试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时,这个“双翼蝙蝠”突然头冲下,一直栽向地面。滑翔机摔毁了。李林塔尔也受了致命的重伤——脊椎骨折。人们急忙将他送往医院。在赶往医院抢救的途中,弥留之际的李林塔尔对他忠实的合作者、弟弟古斯塔夫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总要有人牺牲的⋯⋯”

一代“蝙蝠侠”就这样逝去了,年仅 48 岁,这真是滑翔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啊!

李林塔尔从 14 岁开始便矢志飞行,为其整整奋斗了 34 年。他的著作尤其是滑翔飞行试验方面的经验使后人受益匪浅。滑翔之父李林塔尔勇敢顽强、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人。今天,当滑翔员们驾驭着轻盈、简便的伞翼滑翔机潇洒、飘逸地飞行在蓝蓝的天空时,永远都不会忘记滑翔之父——李林塔尔。

  1. 莱特兄弟

1903 年 12 月 17 日,一架飞机离开了地面在空中飞行 12 秒 36 米远,尽管这个成绩并不理想,但它却揭开了飞机飞行的史话,这架飞机的制造者是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即莱特兄弟。他们被人们称为“飞机之父”。

奥维尔和威尔伯既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多少钱,他们是搞自行车制造和修理工作的,但他们对研制飞机有火一样的热情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同时,他们在复杂的研究制造中,配合得十分默契。正如威尔伯所说:“奥维尔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简直是共同思维,就和一个人一样。” 这些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此外,他们为了阅读和学习德国滑翔技术还抽出时间攻克了德文,为了使他们的飞机有更好的性能,他们甚至经常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的仔细观察老鹰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是如何起飞、怎样升降、又是怎样盘旋的。

莱特兄弟除了认真地学习数学,钻研空气动力学等科技知识外,还自己动手,制造工具和飞行器。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他们始终坚持学习和钻

研,进行了无数次的计算和 200 多种翼面的试验。他们的辛勤劳动从量变到质变,取得了前所未闻的成果。

1900 年到 1902 年,莱特兄弟发展了 19 世纪中叶兴起的滑翔技术。1903 年,莱特兄弟已经改进和试验了第三架滑翔机,初步掌握了稳定和操纵的规律。这架滑翔机可以飞越 180 多米的距离。每次留空时间超过 60 秒。这时他们建立了一个小型风洞。哥哥威尔伯·莱特说过:“若谁想绝对安全,那就坐在墙头看鸟飞好了;如果谁想飞行,那就得动手造一个机器在实验中去熟悉它。”

当时,内燃机刚发明不久,很笨重,只能装在汽车上,通过他们精心计

算决定把内燃机装上飞机,但汽车公司老板不愿意制造这种毫无把握的发动机,他们只好自己动手,在自行车技师泰勒的帮助下,用了 6 个星期,一台重有 77 公斤,12 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制造出来了。这台发动机用链条带动两个推进式螺旋桨,装到飞机上。为了尽量减轻飞机的重量,他们动了不少脑筋,机身骨架和机翼全部用又轻又牢的枞木和桉木制成,螺旋桨也是枞木的,具有弯曲翼型的机翼蒙着薄薄的没有漂白过的棉布。莱特兄弟放弃了起落架和机轮,把机身下部做成滑橇来滑行。这样又节省了不少重量。最后飞机不到 280 公斤,这架飞机上驾驶员也是俯伏着的,增加了飞机的稳定性,

减少了阻力,机长 6.5 米,翼展 12.3 米。

尽管他们飞行成功了,但全世界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们具有历史意义的辉煌成就,报纸仅登载了一些歪曲事实真相的报道,致使读者认为,这次试验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所有其它飞行尝试一样,也没有成功。

返回代顿后,兄弟俩设计组装了一种新型发动机的第二架“飞鸟”,并在 1904 年 5 月完工,在一个距代顿东约 8 英里(12.9 公里),名叫赫夫曼

的大草原上进行试飞。共进行 105 次飞行,最长持续时间超过了 5 分钟,飞

行距离为2 3 英里(4.4公里)。在这一年冬季,兄弟俩又制造了“飞鸟”3

4

号,克服了“飞鸟”2 号在急转弯中操纵不灵,因而造成失速的问题。还是在赫夫曼大草原,共进行 50 次飞行。为了解决转弯失速的问题,他们把用于操纵机翼和方向舵的钢索分隔开来,这样既可同时操纵机翼和方向舵,也可以单独操纵其中一个,能取得理想操纵机翼扭曲和方向舵的转动。经过这次改进后,“飞鸟” 3 号便能完全进行机动飞行了,能倾斜、转弯,并能不费

力地做圆圈和 8 字飞行。1905 年 10 月 5 日,由威尔伯驾驶的一次最长时间

的飞行,持续了 38 分钟,飞了 24 英里(38.6 公里)。

这些试飞的一个惊人特点就是,仍然没有引起新闻界的真正重视,虽然邀请了记者观看了第一次试飞,但由于天气不好和发动机出了故障而未能飞成,因此被邀的记者们拂袖而去,认为是白白浪费时间。结果是,当世界仍普遍对这些飞行一无所知的时候,当地农夫对“飞鸟”飞过头顶发出的声音却已习以为常,以致他们连抬头看都不看。这时,某些权威人土却仍坚持说: 机械飞行是不可能的!

通过几次与英国政府失败的谈判,莱特兄弟很失望,但他们在失望中还是坚持自己的飞行试验。直至 1908 年美国(陆军)作战部同意观看一次正式飞行试验,3 月达成了在美国制造莱特飞机的协议。

威尔伯通过在 1905 年制造的“飞鸟”3 号进行练习,重新改进了技术, 然后返回法国,取出留在勒阿弗尔的“飞鸟”,并在距勒阿弗尔南约 8 公里的于诺迪雷斯赛马场进行一次公开表演。在随后的数天内进行了一些飞行, 后来在附近练兵场又飞了 100 次。这次飞行成了全世界头条新闻,并备受赞扬。“飞鸟”不仅打破了当时所有飞机的各项纪录,而且还表明莱特兄弟已经研制一种能爬高、倾斜、转弯,并能进行平稳的圆圈和 8 字飞行的飞机。这架飞机和莱特兄弟的飞行技术,都远远超过了当时欧洲的在这方面的成就。

莱特兄弟的表演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人们很快认识到,“飞鸟”标志着一系列合理试验的顶点,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先驱者尝试过这样的

飞行器。

在这些“飞鸟”之后又出现了莱特 B 型“飞鸟”,这种飞行器的特征是, 终于取消了那种与众不同的前升降舵,还装上了轮式起落架。

莱特兄弟的飞机以及他们的飞行表演拉开了世界飞机飞行的序幕,因此,他们当之无愧地被世人公认为“飞机之父”。

  1. 宇航理论的奠基人

1857 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国卡卢加,10 岁时不幸得了严重的猩红病,病愈后落下了耳聋的残疾,由于双耳失聪无法继续上学,他就在母亲的辅导下自学。16 岁时,父亲送他到莫斯科,在一位贫苦的妇女家中找到了一个角落住下来,然后到附近的图书馆中借书刻苦自学。在那里他学习了高等数学、理化,并通过自己的顽强努力当上了中学教师。在三年的自学时间里,他每月只花 90 戈比买黑面包以维持生活,把父亲每月寄给他的大约有

15 卢布的生活费的大部分都用于买书籍、实验仪器和用品。有一次,为了买材料做飞行器,他连续三天滴水未进,饿得晕了过去,幸亏房东及时发现, 才免丢性命。

他肚子里装的是黑面包,脑子里却充满着幻想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这个时候,星际航行问题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的心。一次,他在物理学中学到每一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存在,为了搞清这一问题的实质,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定律的本身,他进一步大胆设想,如果地球发生爆炸,而且全炸成了碎片,那么地球碎片的引力中心仍然会继续保存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这样,他就首先抓住了“引力中心不变定律”,这个定律是解决宇宙航行中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他对火箭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他认为,作为火箭的工作环境——行星际空间,那里肯定是处于绝对真空状态,经过广泛的研究,他的结论是,只有火箭才是实现宇宙航行的最理想的交通运载工具。经过详细的计算后他发现,只有多级火箭才能把宇宙飞船送进太空,他指出,燃料烧尽后的火箭质量越大,火箭的性能越好; 发动机的喷管排出的气体速度越快,火箭的速度越大,由此,他提出了宇宙航行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公式,还提出要到其它星际上去旅行,必须经过真空区域,这样,在载人的宇宙飞船中必须携带空气,而且飞船中必须有绝对密封座舱。

齐奥尔科夫斯基在研究和学习中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养成了彻底研究任何问题的良好习惯,为宇宙航行提出了奠定基础的理论,后来他被誉为“火箭之父”。

在巴洛夫斯克县城中学任物理教师时,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空气动力问题。为了测定气流的阻力,一次刮大风时,他披着床单,迎着风猛跑;冬天, 坐着带帆的雪橇在冰上飞速滑行;春天,在泥泞的道路上拉着风筝跑。由于他平时沉默寡言,周围的邻居们因不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

在艰难困苦中他付出一系列艰辛的、甚至是无用的劳动,面对别人的误解,他毫不气馁。1881 年,他写出一篇论文,由于消息闭塞的原因,这种论文 20 年前就有人已写出来了。1883 年和 1885 年,他又发表了两篇科幻小说

《在月球之外》和《关于地球和天空幻想及万有引力效应》。在这两本科幻小说中,他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宇宙航行事业,而且首先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可这触犯了把持俄国皇家技术协会的老爷们,他们把齐奥尔科

夫斯基的著作看作为“异端邪论”。当时莫斯科一家杂志发表了一幅漫画, 讽刺他头顶地,脚朝天,腋下还夹着大大小小的星球,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因此受到了嘲讽。这把吞噬巨人的社会邪火并没有磨灭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坚强意志,他的房间像一个作坊,里面摆满各种各样的仪器、机械和模型。他常给孩子们表演火花放电、遥控电铃,还让孩子们的头发在静电作用下一根根竖起来,引得孩子们又怕又想试。

齐奥尔科夫斯基安慰妻子和孩子们“不要跟别人一般见识”,自己则继续进行飞行力学研究,他自制了俄国的第一个风洞和各种飞行器模型,用风洞实验研究空气阻力问题,使他发现阻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形状和气流的速度,他把这些研究成果立即写成论文,寄给彼得堡科学院,但他又一次遭到冷遇。然而几年后,法国人爱菲里的同样结论却得到了公认。

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他又在金属飞行器的研究上取得了成果,他的论文发表后,得到了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和斯托列托夫等人的高度赞赏。1887 年,他被邀请到莫斯科自然科学爱好者协会作报告,这在自然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斯托列托夫想帮他在莫斯科找个工作,并嘱咐他立即把报告的资料和模型寄去。当他高高兴兴回到巴洛夫斯克时,由于邻居家起火,家里也遭殃了,他家被烧得精光,他辛辛苦苦研究十几年的成果和资料也全部化为灰烬。

可是体弱多病,两耳失聪的齐奥尔斯基却依然在奋斗着,他决心从头开始,重新整理资料重新制造模型。这样,他又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把全部材料寄给了斯托列托夫教授,教授把他推荐给皇家技术协会航空部。不过,他仍没有得到重视,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追求,其研究成果也终于得到世人的认可。1967 年,人们在他的家乡卡卢加建立了齐奥尔科夫斯基国家宇航史博物馆,以纪念他对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一生是艰难的一生,然而,他却有一位好妻子——房东的女儿瓦琳卡,瓦琳卡不顾别人的闲言碎语毅然嫁给了他。有了孩于后, 他们本已很困难的生活更加窘困了,但他们没有被生活压倒,他的妻子一次又一次帮他度过难关。

在沙皇统治的漫长时代中,齐奥尔科夫斯基写了大约 130 篇论文和著作。他的艰难处境和他不懈的奋斗精神一度引起国内外的注意。十月革命前夕,设在伦敦的宇宙飞行中心写信给他,欢迎他去英国工作,并答应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和最好的工作条件,他却坚决予以拒绝。他在回信中说:“我是俄国人,我住在俄罗斯,哪儿也不去!我的研究是为俄罗斯祖国和全人类谋利益的!”十月革命为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列宁亲自签署决定,赞誉他是“卡卢加州的天才”,并经常予以物资帮助,还十分关心他的著作出版, 他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大量著作得到了出版。

1919 年,他被选为全苏社会主义研究院院土,75 岁高龄之际,被任命为

研制同温层气球的总指挥。1935 年 9 月 19 日,这位为人类开辟了宇宙航行

理论的先驱者与世长辞了,终年 78 岁。临终前,他在遗书中写道:“是十月革命给我这个自学者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的成绩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我把自己的唯一的财产——全部著作和研究成果,献给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祖国。”

  1. 希特勒的火箭司令官

对于宇航和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大家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你知道吗?

是德国早期火箭专家多恩伯格博士发现了这匹千里马。正是多恩伯格发现了布劳恩,才使他后来成为佩内明德的技术负责人。不仅如此,世界上第一枚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和第一枚超音速无线电制导的地空导弹相继问世,也都是与多恩伯格的名字分不开的。

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于 1895 年 9 月 6 日出生在德国黑森州吉森城。少年时代在本地上学,1911 年到 1914 年间,在吉森学院读书,1914 年应征入伍,在陆军服役。后被派往柏林工业大学深造,攻读机械工程专业,1930 年获得了硕士学位。然后回到军械局,接受领导研制火箭武器的任务,当时他是一名陆军上尉。1930 年到 1932 年间,多恩伯格担任固体推进剂火箭和液体推进剂火箭研制部门的负责人。1935 年他获柏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36 年到 1945 年间,任佩内明德火箭研制中心和试验基地的司令官, 全面负责军械局的火箭研制、生产和部队训练。从 1944 年起,他还担任德国国防军三军导弹计划的司令官,兼任德国导弹研制委员会主席,总管军事和技术工作,负责所有 V 型火箭武器系列和地空弹的研制和采办任务。

由于他在军械局领导研制火箭和导弹武器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先后获得骑士勋章以及 11 枚其它军功勋章,1943 年,他被授予德国最高勋章。

早在 1927 年,德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火箭的学术性组织——火箭学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空军和海军逐渐重视火箭导弹武器, 并各自进行研制工作。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三军之间出现了各搞一套的混乱局面。因此,德国当局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第一个措施就是扩大多恩伯格的职权,明确规定,他既是佩内明德火箭研制中心和试验基地的司令官, 又是三军火箭武器装备研制与采办的负责人。佩内明德实际上是一个军事基地,一切大权都由多恩柏格一个人独揽。从 1943 年开始,他向最高司令部司

令员汇报。到 1944 年,他直接向帝国元首汇报。他一直连任司令官近 15 年。多恩伯格曾说:“我当时并不追求很理想的火箭,能上天就行。”多恩

伯格领导研制的第一枚 V—1 型火箭是一个实验型号,并无任何军用价值。多恩伯格领导研制的 V—1 型火箭,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人驾驶的巡航式飞行器, 鉴于英国大量装备战斗机,使德国袭击英国的轰炸机损失日益惨重,多恩伯格决定加速 V—2 火箭的研制进度,较快地完成了定型工作,使德国当局得于1942 年底下令大量生产。V—2 型火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最多的超音速近程地地弹道导弹。

在 V—2 火箭第四次试射成功时,多恩伯格说:“可以认为,我们已把火箭射入宇宙空间,并且首次使用了宇宙空间作为地球上两点的桥梁。我们已证明火箭推进对宇宙航行是切实可行的,这在科学技术史上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除了陆路、海上和空中交通外,现在还可加上无限辽阔的宇宙空间作为未来洲际航行的一个新领域,这是宇宙航行新纪元的曙光!”1944 年 9 月 8 日,在荷兰的海牙市郊区,进行 V—2 首次实战发射,偷袭伦敦。前后向伦敦共发射了约 1000 枚,后在二战末期,向伦敦发射了 2000 枚。当时,V—2 火箭用于摧毁城市、港口等目标。

在靠近哈尔茨山脉的纳德豪森工厂,每天可生产 30 枚 V—2。多恩伯格看到了盟军加强空中力量的趋势,决定放慢 V—2 火箭增大射程的研究,抽调大批人员,把研制“瀑布”地空弹的任务列为优先项目。

在 1930 年德国陆军开始研制近代军用火箭的时候,没有多少可供参考的现成经验。虽然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的哥达德和德国的奥伯特等先

辈的研究成果,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一些科学家对火箭的兴趣,但没有一个火箭研究小组能提供可靠的研究成果和科技资料,更没有现成的发动机和制导系统的产品可供借鉴。

那时,多恩伯格已认识到,火箭的发展在航空和火炮领域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同意陆军和空军分别建立各自的导弹试验站。陆军导弹试验站于 1936 年建在佩内明德的东部,空军导弹试验站建在西部。在多恩伯格的直接领导下,该研制、试验中心很快就初具规模。

50 年代后期,多恩伯格在美国陆续著文和发表演说,回顾了他在佩内明德领导研制火箭武器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明确研制中心和工业界的任务和分工,二是研制工作与发射工作要分开,三是强调应用研究, 四是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五是要严守机密。多恩伯格曾说:“由于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我们非常强调保密。当时,有凡尔赛条约约束着我们,加之我们的工业界与外国有密切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地研制火箭武器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军事科研工作就是在严守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佩内明德是大战时期保密工作做得较好的地区,佩内明德从1936 年起就开始搞研制,直到 1945 年,英、美的谍报机关仍然不知道佩内明德领导人的姓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多恩伯格作为纳粹德国的一名军官被盟军俘获,关进战俘营。1947 年,多恩伯格被释放,然后定居美国。不久,便成为美国宇航学会和美国火箭学会的会员。

1947 年到 1950 年期间,他以火箭专家的身份,在美国空军部所辖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任导弹设计顾问。1964 年,他成为贝尔飞机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在美国任职期间,长期与导弹工业界打交道,亲自感受到美国导弹研制和宇宙航行组织工作的一些弊病。他提出国家宇航局的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知识,能为科学家制定工作目标,并监督他们的工作”。他建议美国要有效地组织宇宙空间研究,并指出,当年德国的某些指导思想仍适用于今天的美国。他认为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第一, 必须避免工作上的任何重复;第二,应由一位负责人掌握最后决策权;第三, 前一步工作中的问题没有解决,就决不要搞全面突进。”多恩伯格指出,宇宙航行“在军事上意味着作战领域的扩大;在政治上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威望的提高;在科学上将大大丰富科学家的知识。”

多恩伯格的谋划,对美国导弹武器和宇航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多恩伯格曾长期为纳粹德国的战争服务,为其研制了先进的杀伤性武

器,对盟军造成了伤害。但作为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在科学发展史上仍然会占有重 要一页,他的研究成果仍然属于全人类。

  1. 美国的火箭之父

哥达德诞生于 1882 年,那是一个科学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他自幼体弱多病,无法坚持上学,只能在家中自学。每一样新奇的东西都使哥达德着迷, 如电灯、留声机;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对他的想象力的一次激发,如滑翔飞行和无线电报等等。他富有想象力,具有为实现幻想而奋斗的精神,哥达德喜欢科幻作品,他最崇拜的就是科幻小说《星球大战》的作者威尔斯。正是这些科幻小说把他带进了宇宙航行的迷宫。

1908 年,哥达德在韦伯斯特等著名教授指导和鼓励下,开始进入火箭和宇宙航行这个科学领域。第二年,他就有了新发现,火药火箭的能量和效率

太低,只有液氢液氧燃料火箭才能提供宇宙航行的动力。由于长期的劳累和紧张,1913 年哥达德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自此,这种疾病便始终折磨着他, 他的生命似乎就是疾病和想象力组成的,他的身体更加成了“一台不可信赖的机器”。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生命如此短暂,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这是很令人着急的。我们应该冒点风险,去做那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此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他这样不顾身体常常受到医生的申斥和警告。

哥达德幼年时就充满好奇心。一次他拆下一个蓄电池,取出锌电极连在脚上,要给自己充电,在身上贮存电能。他认为,如果不被电力吸引,他会升到空中。他还想制造一架永动机和铝制氢气球。有一次,他带着两个小伙伴挖地洞,他想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挖一条隧道,通到地球那一面的中国。

幻想是成功的启蒙,哥达德常在物理课上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又好气又好笑,而语文老师倒很欣赏他的想象力。1904 年,他在《1950 年的旅游》的作文中,描述磁悬浮列车在一条真空管道中以每小时 1930 公里

的速度行驶,从波士顿到纽约只需 10 分钟,而当时的火车需要 8 小时。40 年代,科学家认真地研究了哥达德的这个设想,他们发现,如果在旧金山和纽约之间建一条隧道,列车的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 8050 公里。因此,到了

1950 年,即哥达德科幻作品描述的那一年,人们把有关这一概念的一项专利授给哥达德。1926 年 3 月,他的液体火箭第一次取得了成功,他的想象力发出了最耀眼的火花。

哥达德的事业引起一名英雄的注意,他意识到火箭将是实现宇宙航行的唯一动力,这名英雄就是查尔斯·林白。林白是一名年轻的飞行员,1957 年5 月 20 日,他一个人驾驶飞机从美国纽约附近的罗斯福机场起飞,经过 33 小时 20 分钟的连续飞行,安全地降落在法国巴黎 附近的波盖特机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飞越大西洋的人。

1929 年 11 月,两人成为知音,林白为给哥达德筹措研究火箭的经费, 与他一起到威尔明杜邦工厂参观,但那里只对获得哥达德的智慧感兴趣。不久,林白说服慈善家丹尼尔·古根海姆向哥达德提供 10 万美元的资金。这使哥达德能够摆脱教学工作,全力从事火箭研究。1930 年 7 月,哥达德在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的沙漠里建立了火箭试验场。

正当哥达德的火箭研究一步步取得进展时,全球遇到了经济大萧条。1932年 7 月,古根海姆停止了对他的财政资助。哥达德被迫中断火箭研究,回到克拉克大学教书。于是,林白建议哥达德将他的研究工作向美国军方报告,以便取得一笔研究经费。但是陆军和海军都拒绝了他研究液体火箭的建议。后来,还是林白帮助他从丹尼尔——弗洛伦斯、古根海姆基金会得到一

笔补助金。1934 年 9 月,哥达德回到新墨西哥州沙漠继续进行火箭试验。林白还到试验场参观,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哥达德在沙漠中取得了“A”、“K”、“L”和“P”系列火箭的许多试验成果。于是,他到处写信,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但是军方不愿意把钱花在液体火箭上,只让他研究马上就能用的固体火箭,他又去求助于林白,可惜林白由于爱子被谋杀而隐退了。

1941 年 9 月,哥达德获得了一项 6 个月的合同,为海军和陆军航空部研制一种液体燃料起飞辅助火箭,哥达德圆满地完成了合同任务。1943 年初, 哥达德又与海军签订合同,参与火箭研制。哥达德如鱼得水,成果不断。1944

年 6 月,从获得的 V—2 残骸中哥达德发现,德国人的火箭,竟然会与他研制的火箭一模一样!

1945 年 8 月 10 日,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两天,哥达德不幸壮志未酬身先死。美国航天事业的一颗明星就这样陨落了,人们永远怀念这位美国伟大的火箭之父。

1959 年,林白在观看卫星发射时说:“1929 年,哥达德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多级火箭发展前景的美丽蓝图,30 年后的今天,我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亲眼看到一枚巨大的多级火箭腾空而起的动人情景,我真不知道, 是他那时在做梦,还是我现在在做梦。”

  1. 宇宙系列卫星和杨格尔

米哈伊尔·库兹米奇·杨格尔于 1911 年 10 月 25 日出生在西伯利亚大森林地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 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很快成为研制许多新型飞机的专家,他在航空技术上造诣颇深,享有盛誉。1950 年在航空研究院进修深造后转到刚创建的航天部门,被委派到科罗廖夫领导的设计局担任一个分部的主任职务,从而改变了他的专业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这一变化,今天人们恐怕会乘坐杨式飞机在天空翱翔。

当时火箭还是一个崭新的科学技术部门,它不仅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而且要求领导者具有大胆的决策思想。杨格尔深信火箭技术的前景,并渴望为之开辟成功的道路。各类人造卫星形成系列的不在少数,但数量之大莫过于前苏联的“宇宙”号系列,自 1962 年 3 月以来已发射了两千多颗。这个系列卫星执行的任务几乎无所不包,其广泛性在世界上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杨格尔就是这个系列卫星的总设计师。

1951 年他担任副总设计师,翌年又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他孜孜不倦地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进而提出建立火箭工业,发展航天事业以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和为国民经济服务。

杨格尔以他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研制实践经验博得了大家的信任, 他的建议得到国家的支持,1954 年他被委任主持试验设计局的工作,杨格尔设计局后来与科罗廖夫设计局齐名。他对新生事物非常敏锐,具有向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进取的精神。他善于组织协调各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的力量,充分发挥总体设计局的作用,表现了他作为总设计师的全面才能。他还亲自解决生产和飞行试验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在研制火箭的过程中,首先是火箭发动机和控制系统面临的许多难题,例如,要对结构强度、空气动力学、材料等进行预先研究等等。杨格尔能充分发挥各专业化设计局的优势,联合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协同攻关,打开局面。在 50 年代,杨格尔领导他的设计局不断探索,日夜奋战,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火箭发动机, 证明他所选择的技术途径是正确的,这就奠定了研制更加完善的新型火箭的基础。

1962 年 3 月 16 日,杨格尔设计局设计研制的两级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

“宇宙 1 号”科学卫星。杨格尔设计局的最大创造性成就,就是研制了“宇宙”号系列航天器。这个系列航天器的飞行,对研究宇宙空间和高层大气的物理特性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杨格尔的技术决策保证了这个系列的安全和经济合理。“宇宙”号运载火箭和卫星的技术原理、系统方案都用模型进行过验证,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标准化系列。这种标准化系列的航天系统,解决了批量生产的工艺问题;使用统一的工艺模具和试验设备,从根本上减少

了材料的浪费。这个经济指标,形成了杨格尔的一个基本技术原则。前苏联后来广泛采用了这一设计思想,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

杨格尔设计局解决了许多世界上的技术难题,他在世界上最早研制成一种能够保证航天器在低轨道上实现三轴连续稳定的气浮陀螺定向系统,首次制成卫星平衡磁记录系统,在理论上奠定了建造一种重力定向系统的基础, 这种系统的改进型也已研制出来,并取得了飞行试验的成功。

杨格尔为航天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和心血,他十分重视培养航天科技人才,他竭尽全力鼓励创造性的探索和大胆创新设想,激发和培养年轻人的自信心和科研能力。作为总设计师,他始终坚持支持科技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设想,对正确的方案千方百计促其实现。作为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他担负领导硕士、博士学位的工作,他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学生如今都已成为著名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科研带头人。

杨格尔还有一个重大贡献,那就是使“国际宇宙”计划顺利开展。前苏联的国际空间合作是从 1969 年 10 月 14 日发射“国际宇宙 1 号”卫星开始的。杨格尔设计局解决了这种航天器科学仪器的数量和质量、记录信息的容量、定向和稳定精度、轨道参数和工作寿命等问题,把一颗又一颗“国际宇宙号” 卫星成功地送上地球轨道运行。尽管杨格尔本人在第一颗“国际宇宙”号卫星上天两年后就不幸病逝,但该计划仍在继续执行,至今已发射了 20 多颗, 捷报频传。

人们不会忘记杨格尔的光辉业绩,人类征服太空的道路上也会永远留存杨格尔的一座丰碑。

  1. 航天奇才布劳恩

韦纳·冯·布劳恩 1912 年出生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对 V—1 和 V—2 飞弹的诞生起了关键性作用。大战结束之际,布劳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国,1955 年他取得了美国国籍。布劳恩继续在美国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研究,曾获得一系列勋章、奖章和荣誉头衔。1969 年,他领导研制的“土星号”巨型火箭,将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 11 号”送上了月球。1981 年 4 月首次试飞成功的航天飞机,当初也是在布劳恩手里发端的。因此,他被称誉为“现代航天之父”。1977 年 6 月,布劳恩病逝于华盛顿亚历山大医院。

冯·布劳恩征服宇宙的热情可以溯源于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埃米·冯·布劳恩男爵夫人是一个出色的业余天文学爱好者。她出身于瑞典一德国贵族世家,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女士,能熟练地用六种语言会话,当儿子在路德派教堂行坚信礼时,她不是按惯例给他金表,却给了他一个望远镜,冯·布劳恩说:“于是,我也成了一个业余天文爱好者,从而对宇宙产生了兴趣,并进而对有朝一日能把人送上月球的飞行器产生了好奇心。”

1931 年夏天,冯·布劳恩暂时离开柏林和火箭飞行场,到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学院去深造。就在这里,他结识了美籍医科学生康斯坦丁·D·杰纳勒尔兹,这个人后来成了他的毕生之友。布劳恩谈起未来的太空人必须承受很大的加速度时,康斯坦丁断定,要测定一个生物能承受多少重力加速度,唯一的办法是把生物置于离心机之中。不久,这两个学生就积极准备这项太空医学研究计划,这在全世界也许还是头一次。他们用老鼠做实验。要不是女房东威胁布劳恩:如果不立即停止实验,就要把他赶出去,这两个年轻的研究人员还不知要发现什么呢!

1932 年春,回到柏林的冯·布劳恩以航空工程学士学位毕业于夏洛滕堡

工学院, 1934 年,这位 22 岁的学生科学家以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于柏林大

学。1939 年 3 月 23 日,冯·布劳恩第一次见到了希特勒。布劳恩曾经听说, 希特勒对现代技术和复杂的机器颇感兴趣。冯·布劳恩可以想象得到,没有希特勒站在他们一边,他们将会遇到许多难题,由于他在 V—2 火箭方面的成绩,在几年可怕的战争之后,希特勒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1942 年 10 月 3 日 V—2 首次发射成功。

当时,德国正在崩溃,同盟国节节胜利,冯·布劳恩则四处奔走,忙于进行一次几乎是不可能的撤退,以免有关人类将来征服宇宙空间的各种计划方案落入外人手中。不管有什么危险,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必须在几天之内,把全体人员和智囊团、大量的技术报告、设计图、专利品、蓝图和工程图纸撤出来。他说:“我要不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就会成为老朽,我的脑子就会不管用,我就会退化⋯⋯”

在空袭过程中,他只能在医院束手无策地等待空袭结束,这真是折磨神经的痛苦经历,他一手策划了整个佩内明德研制班子向美国人的投降行动。当他的国家——不管是对还是错——处于战争状态时,他已经作出最大努力,尽了他自己认为是爱国的义务,帮助它取得了一种强有力的新式武器。既然大局已定,这一切已成为过去,他认为自己新的义务就是从德国崩溃的废墟上,把对将来征服宇宙空间极其宝贵的贡献拯救出来,并献出他的本领, 自愿地为美国服务。

就在这些德国科学家准备把家属接到美国时,冯·布劳恩写信向表妹玛丽亚求婚,并乘陆军的一艘船去德国结婚,随后把她带回美国。

在美国决定对月球进行载人探险的日子里,对宇宙飞行和蓬勃发展的技术革命的哲学研究——即人类想要从事令人敬畏的征服宇宙活动的原因已经可以阐述得一清二楚了。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开端与其说是吉利的,不如说是轻率的。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将在“这个十年内”实现载人月球着陆时, 并不是为了科学目的,而是出于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前苏联在空间科学方面的进步使美国人丢脸,美国需要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人民的信心。

布劳恩有时不耐烦地抱怨:“我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搞人造卫星’,‘你们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提出这些问题完全无视人类生存的主要动机。事情很简单,我们掌握了技术手段,可以从事这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人类在重大的挑战面前从来是不示弱的。因此,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宇宙飞行意味着把人类的活动扩大到他自己居住的行星范围之外。”他还说:每个人都可以多讲一点道德学。人类一切科学上和工程上的努力,除非在与技术革命规模相称的道德标准范围内进行和利用,否则都是徒劳。技术越是进步,对人类的影响越是至关重大,如果世界的道德标准不能随着技术革命的进展而提高,世界就会产生大混乱。许多人并不希望我们搞大规模的航天计划,因为社会也要跟着遭受各种副作用之害。有人问我们努力想飞到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去的目的时,我们也可以用麦克斯韦尔被问及他研究电磁感应的目的时所提出的不朽反问来回答:“一个新生婴儿出生的目的是什么?”

冯·布劳恩还能用通俗易懂的话把人类为什么热心于征服空间的理由解释得一清二楚。在一次聚餐会上,一位面容严厉的副主祭说:“亚拉巴马两年来的旱灾,把我们的庄稼全毁了。你们用火箭把天上的云打得百孔千疮,

把雨都弄干了,你们什么时候才住手呢?”布劳恩站起来说:“我知道,你对圣经很熟悉,对雅各的天梯的故事也很熟悉。天使们在天梯上爬上爬下。我们也是如此,如果上帝不让我们在他的宇宙里上上下下,他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当时的掌声震耳欲聋。

1957 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令美国公众万分震惊, 许多人担心,他们下一步大概要扔炸弹了。前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被送入轨道,引起了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在航天时代固步自封的大量批评。公众的呼声发展成咆哮、怒吼。冯·布劳恩终于可以放手大胆实行他的航天计划了,他终于用丘比特—C 火箭成功地把“探险者号”送入太空。亨茨维尔街道上载歌载舞,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冯·布劳恩颁发美国公民服务奖,到处都安排了庆祝活动,韦纳·冯·布劳恩成了一位民族英雄。第一次罗伯特·H·哥达德博士纪念宴会佳宾云集,主宾埃丝特·C·哥达德夫人把第一枚镀金的罗伯特·H·哥达德博士纪念品赠给了韦纳·冯·布劳恩博士。

后来,冯·布劳恩博士的班子转到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展大型“土星号” 航天火箭。有了“土星号”这样巨大的运载火箭,可能还会有核动力用来进行深层空间飞行,冯·布劳恩对月球、甚至对火星进行载人探险的幻想就有可能实现了。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航天时代到来了。冯·布劳恩办公室收到很多火箭爱好者的大量来信,大部分是青年寄来的。1959 年 11 月 16 日,在华盛顿谢拉顿花园旅馆召开的美国火箭协会会议上,他终于决定为青年以及他们的实际火箭技术训练大声疾呼。他说:“青少年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对那些能满足这种追求的人应该是一种鼓舞,对那些应该提供教育手段的人应该是一种挑战。”“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保证,不要忘记,赛跑快者夺标,打仗强者得胜。”

1969 年 7 月,通过一系列努力,布劳恩终于使人类登上了月球,许多人

评论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人类最美妙的时刻。到 70 年代初,布劳恩以不懈的努力使阿波罗计划圆满成功。1972 年 7 月,他辞去公职以后,平生第一次为一家私人公司工作。他盼望把他的大部分时间和努力用于促进各种卫星技术计划的发展——从野生动物保护到污染和海洋的石油溢出,乃至于提高海洋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水平。

1975 年 8 月,布劳恩大病一场,被严格隔离。但是健康的体格、坚强的意志使他很快又重返工作岗位。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病已很重,但他为自己的一生心满意足。“有幸几乎终生担负重任,以帮助实现自己童年时代幻想的人,你还能举出很多来吗? 如果我明天就死去,我回顾自己的一生是充实的,激动人心的,深有报偿的。除了这,一个人还有别的什么可求吗?”

1977 年 6 月,冯·布劳恩因肠癌病逝于华盛顿,终

  1. 自学成才的总设计师

现在人们也许会忘记格奥尔基·尼科拉也维奇·巴巴金的名字,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前苏联的月球号、火星号和金星号等探测器,巴巴金就是这些探测器的总设计师。他是当代前苏联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并不是一帆风顺地取得卓越成就的,他走过的是一条自学成才的艰辛道路。巴巴金 1914 年生于莫斯科,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艰苦中度过的,父亲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在他三岁时去世。不久,母亲改嫁,又生了一

个弟弟,全家四口人没有财产,完全靠继父教书维持生活。不过这却是一个和睦而厚道的家庭,巴巴金在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抚育成长。他中学毕业以后的第一个生活难题,决定了巴巴金的未来,家中的困难使他不得不去找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巴巴金参加了一个为期只有半年的短训班,主要内容是无线电装配,这使巴巴金成了一名无线电爱好者。不久,他就装出了电视机,当时拥有电视机的幸运者寥寥无几。

巴巴金作为优秀学员被分到莫斯科电话服务局工作。巴巴金独立地承担起了技术负责工作,这促使他更多地增长才干,促进了这位年轻专家的成长, 在这个机构的几年工作中,他研制成功了无线电接收机和广播设备,这些产品在红场举行的检阅和群众大会上展示了非凡的作用。

从装配无线电设备到操纵整机运转,他总是自己动手,什么活都干,他以渴望了解一切,探索一切的工作热情,积累了解决无线电仪表各种故障的经验。哪怕是在当上领导之后,他还经常腾出点滴时间深入到车间和实验室, 甚至亲自拿起焊铁进行操作,或者坐在装配台前从事设计。他重视实践,这使他得到锻炼,增长了才能。献身于现代化的无线电事业,给了他巨大的力量。

有一次,厂里夜间制造火星站,有一台仪器干扰另一台仪器的工作,经检查发现需要取出多余的一根导线。但装配工已下班回家了。巴巴金坚守岗位,在他的带动下,修理工作照常进行。后来遇到了麻烦,人们请求晚间停止工作。巴巴金却果断地决定,亲自拆开仪表。凭借他高超的装配技艺、故障终于排除了。第二天早晨一上班,人们看见进度指标上标明,火星站完全修造好了。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37 年,他的勤奋和谦逊终于使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巴巴金这个只上过六个月短训班,只取得十年制毕业文凭的年轻人,被招进国家科学院当了技术员。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选定了更远大的目标。他在这个高层科研机构里,从技术员一步步被提升为研究员。1943 年,巴巴金被授予主任研究员的职称,这是他在技术上的刻苦追求和聪明才智的体现。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科研项目十分广泛,有饮用水清洁装置的控制,糖果厂锅炉温度的控制,以及研制飞机罗盘磁针的随动系统等等。这些工作初看起来很杂,但实际上都是解决一个共同的定时控制元件问题,也有助于后来他所从事的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研制。总之,巴巴金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位置,他站到了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翼——飞行器定时控制的窗口。

研制工作的初期,无线电控制的距离只有 10 至 20 米,相当于一架飞机或一个车间的长度;三四年后延长到几十公里,20 年后则能达到月球,将近40 万公里;再后,金星探测器抵达金星表面,距离达到六千万公里。1971

年,在“月球 9 号”登上月球五年之后,巴巴金主持研制的“地球——火星” 探测器用无线电波传回了关于红色行星——火星的资料,其传送距离几乎达到二亿公里。这样一条从 10 米到二亿公里的上升线,不仅表示控制距离这一物理量的变化,同时也标志着巴巴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发展阶段,显示出他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成就。

虽然巴巴金没有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但他在科学院的工作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完全靠自学而成才。40 年代,他已是一位著名的专家。他在艰

苦条件下设计制造出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和高空控制火箭,为后来研制宇宙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和高空控制火箭奠定了基础。他一边从事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一边在函授学院学习了整整 20 年,到 1957 年他从函授学院毕业时, 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研究所理论室主任。1965 年他被任命为月球站和行星站的总设计师。1966 年由于“月球—9 号”和“月球—10 号”的发射成功,他荣获了列宁奖金。1968 年,他又绕过副博士的阶梯获得了技术科学博士的学位。这是在“金星—4”探测器飞行成功之后,由当时的科学院院长凯尔迪什亲自提名授予的,这样的举荐是很难得的。1970 年,巴巴金被选为前苏联科学院通信院士,并荣获国家的最高奖赏——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荣誉纷至沓来、接踵而至,但是,巴巴金是一个毫无虚荣心的人,任何时候他都不居功自傲,显示自己的功劳和地位。他永远是那样质朴坦荡、平易近人。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都乐于和他交往。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位学识渊博和充满进取心的人。

航天时代的开拓者卡拉廖夫说:在巴巴金身上闪耀着成功的火花,他无愧于他获得的荣誉。在他领导的设计局里,六年时间研制成功通向月球、金星、火星遥远航程的 15 个飞行器,其中多半创造了世界第一的纪录。而且在随后发射的许多宇宙飞行器中,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巴巴金获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他刻苦自学,博学多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在他领导的设计局里,每个成员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他知人善任,非常善于吸取每个人的长处,熟悉他们的能力和特点,在交往中正确评价和认识每个人对事业的贡献。在这个设计集体里,领导人和每个成员亲密无间,团结一心,共同工作,用最佳方式完成任务的责任和愿望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巴巴金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集体,没有集体的努力会一事无成。他一生的研究涉及宇宙飞行器的轨道选择、控制方法、着陆原理、发射方式、可靠性等许多领域。在他的领导下,已研制成功了第二代金星站和火星站,实现了软着陆,向地面传回了观测到的这些行星的资料。

集体是巴巴金成功的力量源泉。“月球—9 号”和“月球—10 号”等月球探测器的成功飞行表明,只有设计局集体才能胜任这样复杂的工程。巴巴金有独到的领导方法。他的座右铭是:速度。他总是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设计局,又最后一个离开,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航天事业。

巴巴金于 1971 年逝世,人类宇航事业进一步发展,人们看到由巴巴金开创的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正不断取得进展,他的名字随着行星际站的一个个发射成功而为人们深深铭记并载入航天史册。

  1. 太空第一人

1961 年 4 月 21 日清晨,阳光洒在前苏联中部的拜科努尔宇航中心。在这周围早已聚集着许多人,他们激动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人们还在小声议论着他的有关情况。在焦急的等待中,一位身着宇航服,头上带着重重头盔的人走出来,他便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少校。人们称誉他为航天史上的“太空第一人”。

这位少校于 1934 年3 月 9 日出生在前苏联斯摩棱斯克一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家里。少年时代,斯摩棱斯克遭到德军铁蹄的躁躏,他目睹了德国法西斯

在家乡的暴行,尽管那时他还年幼,但他已把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深埋在心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加林才开始上学读书。在学校,他是个很聪明, 但却很喜欢独自思考问题的孩子,内向和勤奋使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毕业后他考入了莫斯科的一所专科学校学习。

或许是命中注定的选择,都市的华丽没有能吸引住这位来自农庄的勤奋孩子,他反而对充满危险飞行非常热衷。他渴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到天上去看一看,从天上鸟瞰一下大地。恰好这个时候,前苏联空军正在广罗人才, 于是,他幸运地成了一名飞行员。在不久的前苏联宇航委员会招考宇航员中, 他如同神助,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入选了,这同他拥有丰富的航空知识,并不断锻炼自己是分不开的。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沙塔洛夫曾这样评价加加林,他说:“尤里·加加林是个不平凡的人,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富有同情心,待人体贴入微,善良, 他从不无事闲坐⋯⋯他既有成年人的沉着,又有几乎是孩子般的直爽⋯⋯ ” 由于当时美苏两个大国在太空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得宇航事业飞速发展,此时的苏联在发展方面又领先于美国一步,加加林自然成为航天飞行的幸运儿。1960 年 8 月,苏联将载有两条狗和一些老鼠、苍蝇的太空舱送入了地球轨道,并成功地进行了回收。其后,苏联的载人宇宙飞船就进入了实用时期。

当人们向加加林挥手致意时,他很激动。他这次飞行不仅代表了苏联, 同时也将代表着生活在蓝色地球上的几十亿人,去实现他们多少年的梦想。他在祈祷:我的表现不能让人类失望。9 时零 7 分,5 个集束而成的火箭载着“东方 1 号”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向天空飞去。它带着人类几千年的梦想, 带着人们对天空、对上苍的疑问,带着一颗年轻的心走向了太空。慢慢地飞船化为一个亮点,融于蓝天白云之中,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离去,人们的心也跟随着宇宙飞船和加加林一起飞上了天空。

加加林在高速飞行的飞船里望着远去的大地、山脉、河流、森林,激动不已,感叹人类第一次在这么高的天空俯视自己的家园。脱离了地球引力后, 这位年仅 27 岁的苏联空军少校开始不紧不慢地向地球人类说:我仿佛闻到了田野的芬芳。他很惊异地发现,地球被一层淡蓝色的光笼罩着,在茫茫夜空中放出奇异而神秘的光彩。

加加林已适应了失重,那是在飞船到达了最高点 327 公里时,这说明了人在失重的环境中也可以生活,也说明了人类可以到其它星球上生活。该吃饭了,他的食品全都装在如牙膏一样的导管中。这是为失重后,生活不能如地球一样自如而专门设计的,因为在失重的环境中,到了口边的水并不能如地球一样往喉咙中流,而是四处飞散。经过简单加热后,他一边兴致勃勃地吃着食物,一边在观察舱内,看着仪表,认真地做记录拍照。

依照预定的科研程序,加加林顺利完成了人类在失重情况下的生活、生理测试,完成了在宇航密封舱中的有关试验,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科研资料, 为人类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接到返航命令后,加加林启动了制动火箭,飞船减速了,控制飞行姿势后,飞船朝地球飞来。上午 10 时 25 分,飞船从北非上空进于大气层。当在

7700 米高空时,加加林和他的座椅一起弹射出来,三顶红色的降落伞被打开

了;到了 4400 时,坐椅也分离了,加加林慢慢地回到了大地上。他降落在萨拉特夫县的斯米罗夫村,那里有一位乡村老人正张着大嘴巴望着这位天外“来客”万分惊异⋯⋯

尤里·加加林的成功飞行,实现了人类千百年的一个梦想,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而灿烂的一笔;他的成功拉开了人类走向太空的序幕,也为他个人带来了巨大荣耀。加加林被任命为前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副主任,担任了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共青团中央委员、苏古友协第一任会长,同时他的塑像竖立在星城广场上。

但当他的宇航事业继续发展时,他却离开了人世。

1967 年,前苏联制造了一艘新型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这只飞船正积极准备上天。加加林自任了宇船员训练中心副主任以来,很少直接参加太空飞行了,这次国家宇航委员会特地把加加林列入试飞人员名单,因此他很高兴。

1968 年 3 月 27 日,加加林在机场附近的空军医院里作了必要的身体俭

查后,与另一位飞行员谢廖金上校一同登上了米格 15 教练机。这位上校曾获苏联英雄称号,他多次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使飞机安全返航,而且毫无损伤。今天他将陪加加林作最后一次训练飞行,然后由加加林单飞,加加林的代号为 625。10 时 19 分,飞机已完成训练,达到了目的地“625 呼叫,一切正常”。然而在返航时,雷达上突然没有了飞机的影子,联络无线电也悄无声息。地面指挥部顿时陷入了极度惶恐之中。其后,一架直升机在基尔扎奇市附近的密林中,发现了坠毁的飞机。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就这样永久地、不辞而别地离开了人间。

直到 1987 年,前苏联《科学与生活》杂志才向世人露了事件的真相:原来当加加林返航时,飞机进入了低云层,无法确定何处是地平线,而飞机则是垂直向地面俯冲着。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飞机距地面只有 250~300 米, 一切努力都来不及了,飞机以每秒 100 米的速度撞在地面⋯⋯

为了纪念这位“太空第一人”,在星城的博物馆设有一间专门纪念室, 加加林的各种私人用品以及各种照片都陈列在这里。陈列台上摆放着一个引人注目的挂钟,指钟永远地停在 10 点 31 分,这个时刻是人们永远难以忘记的。

永别了,尤里·加加林,人类将永远记住你! 10.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

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黄志千,1914 年 1 月 23 日出生于江苏淮阴县,1933 年 7 月黄志千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机械系,1936 年,他选择了航空专业,立志献身航空事业。1937 年大学毕业以后,他又受训于空军航空机械学校,次年毕业。他学会了飞机制造程序和一般的制造技术和修理技术。

黄志千在学生时代就迫切期望出国留学深造,1943 年 6 月获准到重庆广阳坝参加出国考试并被录取。同年 10 月,黄志千等一行 22 人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康梭立德飞机制造厂,以雇员身份工作。在此期间,他学习了 B—24 飞机的设计、制造和试飞的全过程。他从落后的旧中国走出, 决心发奋读书,努力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希望将来回国奉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资本建立航空工业的希望破灭后,便转向英国请求帮助。而战后的英国经济凋敝,很想寻找贸易伙伴,因此双方一谈即成。国民党政府遂将赴美的学生全部转往英国,从事飞机设计工作。黄志千克服重重困难,刻苦钻研了“流星”式和“EI144”型喷气式战斗机的资料(流星式

为当时破世界速度纪录的先进战斗机)。一年后,黄志千便参加了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工作,并负责机身后段的结构设计。这使他受益匪浅,为他后来设计先进的歼击机奠定了基础。

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使他认识到,航空工业需要有重工业作基础和其它工业的支持。一个国家必须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来研究、试验、试造、试飞,才能研制出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飞机。可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黄志千设计飞机。通过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分析,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腾飞,而共产党夺取政权后,必然会请苏联帮助从事工业建设。因此,从 1948 年开始, 他就潜心学习俄语,为回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准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父亲发自国内的来信更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 1949 年 4 月 8 日,黄志千一行二人乘船离英,途经孟买、新加坡于 5 月 9 日到达香港。他们排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切障碍,在我党驻香港统战部门的引导下,终于在 6 月 12 日抵达天津,他从此告别了过去,走向崭新的未来。

当时,华东军区正在筹建航空工程研究室,黄志千闻讯要求调往,即刻获准。他参加了新中国初期航空工业建厂计划草拟工作。曾被派往福建省建瓯修建机场,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从不抱怨。1951 年 7 月,黄志千来到沈阳飞机厂,担负抗美援朝作战飞机米格—9 和米格—15 的修理工作。米格

—15 是当时前苏联装备的最新式飞机,定为绝密型号,因此苏联只给我国有限的图纸资料。当时,修理这种飞机是极为困难的。黄志千根据他多年从事飞机结构设计的经验,采用等强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战伤处理,有力地支援了我国志愿军在朝鲜的战斗。

黄志千热爱祖国,生活俭朴,从不乱花钱,但他却把自己积攒的 1000

万元生活费(合现在人民币 1000 元)捐献给抗美援朝。

1956 年初,黄志千作为航空专家,参加制订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 12 年规划,为航空工业的科学技术发展出谋献策。他和徐舜寿开始酝酿自行设计飞机。同年 8 月,他们建起了设计班子,徐舜寿任主任设计师,黄志千和叶

飞大为副主任设计师。他们提出了设计并制造最大速度为 700 公里/小时,航

程约 1000 公里,升限为 12 公里以上的全金属结构、前三点起落架、两侧进气、双座、后掠翼的亚音速喷气歼击教练机的方案(后定名为歼教 1)。

在飞机设计室的建设过程中,黄志千以很大精力抓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他非常关心青年人的技术成长,曾亲自组织英语学习班,耐心辅导学员, 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的实用能力,指导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国外的飞行资料。

航空工业局决定在沈阳建立飞机设计室时,他毫不犹豫,只身从北京来到沈阳工作。当时黄志千已是国家三级工程师,年过 45 岁的中年技术专家, 结婚晚,孩子又小,家中困难重重,他就带头过单身生活。当时生活条件极差,没有细粮,有时吃不到蔬菜,他就用酱油泡高粱米饭,为建设飞机设计室和组织自行设计尽心尽力。歼教 1 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亚音速歼击教练机,也是徐舜寿和黄志千第一次主持一架完整飞机的研制过程。

1957 年,航空工业局正式下达了开展歼教 1 型飞机设计和制造的决定。他们开始转入飞机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并开始进入试制阶段。在那段日子里,黄志千始终和全体设计人员工作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不知流了多少汗,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终于在 1958 年 7 月 26 日研制、试飞成

功。歼教 1 型飞机的研制成功,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

在歼教 1 飞机设计、试制过程中,黄志千还同徐舜寿等一起,领导了初

教 1 飞机(后定名为初教 6)的总体设计和“东风” 106 飞机(即“雄鹰” 303,后定名为强 5)的方案件草图设计,黄志千仍然负责气动布局、结构、强度和重量工作。虽然他在重量控制和重心调整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但他从不以此为满足。在设计工作中,他不但耐心指导技术人员做重心调整工作, 而且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黄志千的工作赢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61 年 6 月,他被任命为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从此,他同所内其他同志一起,肩负起建设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重任。由于黄志千长期致力航空技术研究, 有较深的造诣,1962 年他参加了全国科技规划会议,他提供的飞机结构强度研究规划,被吸收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4 年 2 月 4 日,国防部授予黄志千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中校军衔。此外,他还光荣地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3 年以后,黄志千全力以赴抓新机研制工作,并重点负责歼 8 飞机方

案的研究、设计、试验设备建设等工作。他认为,歼 8 使用 2 台现成发动机

比较有把握(即双发方案)。选择双发的决策是黄志千为歼 8 飞机的成功研制作出的重大贡献。

正当黄志千决心为歼 8 飞机的研制作出新贡献的时候,1965 年 4 月,航空工业局决定由他带队去西欧购买飞机试飞测试设备,以便为自行研制新机作准备。

1965 年 5 月 20 日,黄志千乘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班机赴西欧,途经

开罗上空时,因发动机失火,飞机烧毁,他不幸遇难,年仅 51 岁。

黄志千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航空事业,为悼念这位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中央军委授予黄志千烈士称号。

黄志千烈士安息吧!人民永远怀念你! 11.从这里走向太空

杨嘉墀出生于江苏吴江县,1937 年,他只有 18 岁,就在这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系。毕业后先在西南联大当助教,后又在昆明电工器材厂任助理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和其他同事一起研制出中国第一套有线单路载波电话的样机。1947 年他赴美求学,两年以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哈佛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博士学位。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杨嘉墀就已学业有成。

他先后在美国光开关公司、本雪尔文尼大学、纽约洛氏研究所工作。他极好地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在模拟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工作中,在用于生物系统研究的电子设备研制中卓有建树。他负责研制的较先进的快速自动记录光电光谱仪,在美国获得专利。

十年的美国生活丝毫也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吴江山水的眷恋之情,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深地吸引着他,为了重回母亲的怀抱,他和在美国的一批爱国学者一起,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自新中国的消息,并参加了留美知识分子的爱国组织——科学工作者协会。经过不断努力,杨嘉墀克服重重阻碍,于 1956 年 9 月返回祖国。就在这一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 12 年科技发展规划。一批新兴技术,如电子、自动化、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等, 还处于初创的起步阶段。在各个科技领域亟需学力深厚的学术带头人。根据

他的专长,杨嘉墀被分配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这里的科研设备、工作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如美国,但他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凭着对自然王国苦苦探索的精神,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努力工作。

1957 年 10 月,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 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国科学院组成六人代表团赴前苏联考察,杨嘉墀是其中之一,他成为我国最早接触这种新技术的学者之一。作为一名求实而沉稳的学者,面对世界的新技术,他没有采取急于求成的态度。他认为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只能按科学规律,循序渐进。经过考察团专家们的一致研究,他们认为,我国搞人造卫星不能一步登天,在目前没有运载工具的前提下,只能从火箭搞起。中国科学院采纳了这个建议。

在后来的几年中,杨嘉墀承担了多方面的工作,60 年代初,他所承担的为运载工具研制的热应力和加载试验设备样机问世。他还承担了原子弹试验的一些工作,卓有建树。

1965 年,我国第一代人造卫星的论证工作开始了。杨嘉墀是卫星总体论证组成员,参与了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的制订。规划中,返回式卫星在太空高速运行中,为获取大量的地面遥感资料,必须要使卫星保持一定的姿态, 这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重大技术难关。自动化所承担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就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加紧研制的同时,返回式卫星对地定向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的预先研究也展开了。可是,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使刚起步的研制工作受到很大的冲击。

杨嘉墀不顾自己蒙受的不公正待遇,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为了改善红外地平仪的性能,他提出在红外地平仪中增加自动增益控制线路,这在当时国际上还是首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75 年 11 月,当返回式卫星第一次飞行试验时,杨嘉墀在渭南测控中心参与了遥测数据的分析工作,通过飞行、判断,他认为星上的姿控系统运行正常,这为卫星按计划运行三天提供了决策依据。此次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

自 1975 年到现在,我国一共发射了 12 颗返回式卫星,星上使用的都是对地定向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在他的建议下,设计人员又把它改成数字系统。这套姿态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都是正确的,它的研制成功, 为我国填补了返回式卫星对地定向姿态控制系统的空白。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了 30 颗各种类型的卫星,是世界上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研制的卫星已经由试验阶段进入到应用阶段, 空间技术正在形成规模日益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项事业中,杨嘉墀曾参加过各种卫星的大量方案论证工作,担任过“实践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参加过许多关键技术的攻关,提出过许多开创性的建议。他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他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享有国际声誉,曾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他为我国的卫星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

他以高尚的品德深受人们尊敬,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感到这位从美国归来的“杨先生”不愧为炎黄子孙,他丝毫没有个人利益至上的言行, 他身上所具有的只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耿直、诚实、谦逊和无私的美德。他从不向领导伸手,为个人要求什么。1975 年,他回国后第一次访美,旧地重游, 感慨颇多。他虽身处异地,却十分思念祖国,一心想着工作。他研制的自动

光谱记录仪,在美一家工厂生产,获得专利,他用分成的一部分钱购买了一部王安电脑,装备在自己工作多年的实验室。

几十年来,他默默地工作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不以著名科学家自居。他的平易近人和谦虚美德博得了大家的赞赏。自 1983 年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以来,他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从宏观角度去思考我国高技术和空间事业的发展。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研究和磋商,光学专家王大珩、核物理专家王淦昌、电子学专家陈芳允以及空间技术专家杨嘉墀以学部委员的名义向中央呈递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书》。国务院立即组织百名专家,制订了对我国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为世人所瞩目的“八六三计划”,如今早已硕果累累了。

杨嘉墀作为八六三计划的发起人之一,多年来一直参与航天领域、自动化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论证工作,并在一些专题研究项目中担任顾问工作。这位著名的空间控制专家,新中国自动化学科及空间技术事业的开创者, 以他高尚的品德和敬业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来人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高科技的发展努力奋斗。

  1. 中国航天“总总师”任新民

任新民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泰斗。他于 1915 年 12 月出生于安徽宁国县一个职员家庭,1934 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37 年赴重庆兵工学校攻读火炮专业,40 年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新中国诞生前夕, 他毅然辞去美国巴福罗大学讲师工作,从旧金山乘船回国。

国外优厚的待遇留不住他一颗爱国心,他决心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几天以后,当他在报上看到陈毅元帅签发的招聘国防科技人才启示聘用栏中“任新民”三个字时,他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由于他在华东军事科学院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究过几年固体火箭发动机和火箭炮,1956 年国防部五院成立时,钱学森亲自点名他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从此, 他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结了不解之缘。

1958 年秋,两枚前苏联研制的 V—2 导弹运抵中国,任新民参加了交接仪式。他知道这不是苏联研制的新产品,而是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领德国火箭基地佩纳明德岛和罗德豪森后的战利品,有人傲慢地认为“中国不具备搞导弹的条件”,如果中国人搞出来了,他们买专利。任新民下决心一定要搞出中国的“争气弹”,不靠外国人的帮助,中国人也能将自己的火箭、卫星送上天。

任新民的座右铭就是“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在他的客厅里,宽大的书柜占了整整一面墙,包括专业书籍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他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二十四史。他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书,他十分重视科学理论对技术实践的指导作用,但又反对本本主义,在实际工作中,他坚持实事求是,是个唯实论者。他说,一个专家处理技术问题,一是靠知识,包括知识的更新和再学习;二是靠深入实际,从奋战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和工人那里吸取营养。这样做就能较好地处理问题。他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创业第一线,隔几天飞到上海,过几天又会飞往西安,再过几天他又会飞到四川。30 多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承担研制任务的每个车间、研究所和发射测控中心。一个又一个难题被他解决了。

1968 年,在他的领导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在较短的时间里研制出

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这不仅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证,而且为中国大型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任新民作为有功之臣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他为“放卫星”的人,把他介绍给西哈努克亲王。1980 年 5 月,任新民参与领导了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的工作。1984 年和 1986 年,他先后两次成功地组织指挥了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期间,由于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都有总设计师,任新民又是总设计师的统帅,因此,人们称他为“总总师”。

30 多年来,任新民以拼搏精神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他早年留学海外,到过法国、美国、日本、英国,但是他一点洋味都没有,他虽是功勋卓著、闻名遐迩的著名专家,可是却非常朴素,一双黑布鞋使他显得像一个老工人,却不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作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老专家,他从不摆出领导人和著名专家的架子,他的谦虚谨慎与和蔼可亲博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

对待荣誉,他总是这样说:“航天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个人的作用很小很小。大家要树立做无名英雄的思想。否则,大家去争这,争那,那就糟了。五六十年代谁也没出过名,事业不照样搞上去吗?”他在 30 年的航天生涯中,不知成功地参加和领导了多少次重大科研项目,而当决定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名单时,他却坚持自己只上一项,并执意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1984 年 4 月 8 日,当指挥大厅的扩音器传来“星箭分离正常,卫星进入转移轨道”时,人们欢呼雀跃,欢呼声、鼓掌声、祝贺声连成一片。这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拿着话筒来到他面前说:“任总师,请您讲几句话吧!”他轻轻摆摆手说声“谢谢!”,就转身示意秘书一起回宿舍了。下车时,人们向他祝贺,他礼貌地向人们点头示意,一声不吭地上了楼,一位炊事员感慨地说:“这可是位好老头啊!”

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不仅我们,而且在先进国家里某些技术中也存在落后成份,我们也有一些外国没有的独特之处,中国和外国各有所长,那种“唯洋”、“崇洋”思想是要不得的。在技术问题上,他尊重领导,但不唯命是从。他认为那种看领导眼色行事的人最没出息,这种人没有科学家的良心。他反复强调:科研工作中判断决策的依据是科学。

1978 年,对卫星运载火箭的第三子级是采用氢氧发动机,还是利用常规发动机一事,已经过多次讨论。国防科委的初步意见是把氢氧发动机作为另一方案,刚刚返京的任新民,一听说这个消息,下了飞机就直奔国家科委某领导家,开门见山地说清缘由,终于说服领导,把另一方案改成第一方案。一字之差决定了氢氧发动机的命运。

他查找技术问题的原因一贯精益求精,处理问题果敢、迅速。1986 年 2 月,卫星发射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基地一位参谋拿着发射任务书跑来请任总师签字。突然,某岗位报告出现异常,任新民触电似地站起来,快步直奔发射塔架,蹬上一层又一层扶梯,迅速来到异常部位,厉声询问着情况,向主管同志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每次发射卫星,他都要在发射现场一住两三个月,多则六七个月。他说这叫做给卫星“保驾”。

他说,困难压顶不敢负责,那不是软弱,是圆滑,是为了保护自己。作

为航天事业的一名技术指挥员不能有私心杂念,应该坚持真理,当机立断。在一次研究氢氧发动机试车任务书的会上,有人提出写“经任总师决定⋯⋯”,有人建议写“经会议研究决定⋯⋯”,任总师“腾”地站起来说: “不!就写任新民决定,出了问题我负责,掉脑袋我去。”

他也有发火的时候,一贯温和又平素沉默寡言的人发起火来是很厉害的。在发射中心的一次总检查中,遥测电源出现“过压报警”现象,主管人员经多次查找,仍未弄清原因,有些打退堂鼓了。当时,离发射只有两天多了,有人认为这种过压抗得住,不想查了,任总知道后发火了:“周总理生前提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我们要严格执行,一定要查清,宁可全线各系统都等着。”不过半天,“过压报警”的原因还是查得一清二楚。同志们诙谐又开心地对任总师说:“今天的成功,多亏您的高压政策啊!”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任新民感慨万千,他尤为感谢党的关怀。正当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关键时刻,党把液体火箭的研究工作交给他这位当时的非党专家,曾令苏联专家震惊万分,邓小平、周恩来、聂荣臻等领导都曾亲自关心过航天事业。

如今,党中央把航天技术列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为航天技术的腾飞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任新民顾不上参加庆功会,又开始筹划起航天技术的新蓝图,运载火箭要系列化、商品化,要搞各种应用卫星,特别要搞大容量的通信广播卫星,要搞大型运载火箭,进一步开发宇宙空间⋯⋯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也能在太空遨游。他深情地说:“上太空我是赶不上了, 但我可以为未来铺路,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 他托起中国的航天事业

钱学森是中国当代杰出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 1911 年 12 月 11 日出生于上海,3 岁随父到北京,上过蒙养院、师大附小、师大附中,师大附中对钱学森影响最深的有校长林砺儒,钱学森后来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皆与老师教育分不开。” 1934 年,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随即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专业是飞机设计。

1935 年 8 月,钱学森从上海同徐芝纶等人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又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深造,开始了与冯·卡门教授先是师生后是亲密合作者的情谊。教授第一次见到钱学森时,看到他个子不高、仪表严肃,但思维敏捷、勤奋好学,给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1937 年秋,钱学森认识了热心研究火箭技术的同学 F·J·马林纳,共同拥有的火箭、音乐和政治兴趣使他们结成良友。由马林纳介绍,钱学森参加了加州理工学院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

1939 年 6 月,钱学森取得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后,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1947 年到 1955 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当时,他已在近代力学和喷气推进的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1947 年,年仅 36 岁的他成为正教授,他于同年夏季请假回国探亲,9

月和蒋英结婚,蒋英生于 1920 年 9 月,是在维也纳和柏林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女高音声乐家。1948 年祖国解放在望,钱学森准备归国。1949 年 5 月20 日,他收到留美科协中区负责人葛庭燧写来的信,同时转来中共党员香港

大学曹日昌教授的信,转达即将解放的祖国召唤他返国的切切深情。他认为回国服务的时候到了,遂加紧了回国的各项准备。

可是当时麦卡锡主义横行,钱学森被指控为美共党员,当他一家将要回国时,钱学森被拘留,两周以后才获释,行动受监视,滞留达 5 年之久。1955

年 6 月的一天,钱学森夫妇摆脱特务监视,在家书中夹带了给陈叔通的信,

请求祖国帮助他早日归来。 1955 年 8 月 1 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开始,王炳南大使按照周总理的授意,与美方交涉,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允许钱学森回国。但在乘坐美国邮船的归途中,仍当犯人对待,回国前夕,他在向老师告别时,冯·卡门充满深情地说:“你已在学术上超过了我!”

钱学森一家一上香港码头,就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进入国境,他们见到了科学院派来接他们的朱兆祥。一路上,他们饱览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1955 年 11 月,钱学森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8 年, 他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讲授星际航行概论和物理力学。1956 年被任命为国防部五院的第一任院长,使他对创建和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总理还嘱咐聂荣臻说,钱学森是爱国的,要在政治上关心他, 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1959 年,钱学森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 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并被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最先为中国导弹和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实施方案。此后他长期担负着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以他渊博的多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大批专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我国航天事业的元勋。

早在 40 年代,钱学森就意识到导弹日益增长的重要性,需要一种他称之为喷气式武器部件的新机构,用新的军事思想和方法专门进行研究。陈赓大将见到钱学森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中央军委会议, 决定由周总理、聂荣臻、钱学森等筹备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钱学森认为:喷气火箭技术是现代国防事业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喷气式的飞机,一方面是导弹。没有这两种技术,就没有现代的航空,就没有现代的国防。建立了喷气和导弹技术,民用航空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也就不难解决。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五院,聂荣臻亲自主持成立仪式,钱学森作为第一任院长做了大量工作。

1960 年 11 月 5 日,在聂荣臻元帅现场指导下,以张爱萍将军为主任, 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我国酒泉发射场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4 年 6 月 29 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进行飞

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 年 10 月 27 日,遵照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微、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这次史无前例的试验,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第二天,即 1966 年 10 月 28

日的《纽约时报》,用这样的文字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一位 15 年中在美国接受教育、培养、鼓励并成为科学名流的人,负责了这项试验,这是对冷战历史的嘲弄,1950—1955 年的 5 年中,美国政府成为这位科学家的迫害者, 将他视为异己的共产党分子予以拘捕,并试图改变他的思想,违背他的意愿滞留他,最后才放逐他出境回到自己的祖国。”

早在 1953 年,钱学森就研究了星际航行的可行性。1961 年 6 月,在他

和赵九章等人的倡仪下,中国科学院开始举办了持续 12 次的星际航行座谈会,钱学森在第一次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火箭动力及其展望》的讲演。1965 年 1 月 8 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聂荣臻元帅很重视钱学森的建议,指出“只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1965 年 4 月 29 日,

国防科委向中央专门委员会报告了钱学森等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在 1970

年或 1971 年发射我国重量为 100 公斤左右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想。中央批准了这一设想。钱学森为人造卫星研制计划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贡献了智慧。1970 年 4 月 24 日,重量为 173 公斤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钱学森和发射基地的领导人及试验队的代表,在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五一”节晚上,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钱学森、任新民等参加第一颗卫星工程研制的代表,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宣告了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1985 年,钱学森因为对我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 年,被选为中国科协主席。1979 年,获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9 年 6 月 29 日,在美国纽约召开的 1989 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钱学森“威拉德 W·F·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的称号,表彰他对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作出的重大开拓性贡献,称他“作为加州理工学院学生时,冯·卡门教授就因他在喷气推进和超声速飞机设计方面的才智而对他特别宠爱。在有关火箭设计的研究工作中,为发展喷气推进,他引入了钱学森公式。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先驱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 他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作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

1989 年 8 月 7 日,江泽民和李鹏会见了钱学森,对他获得这么多奖励表示祝贺。认为:“钱老获得这样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这不仅是钱老个人的光荣,也是中国的光荣,是中国科学技术人员的光荣。”钱学森品格的真实写照可以在他给朋友的信中体现出来,“我认为一件正事是请你们考虑中国知识分子史,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写,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历程,及其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伟大历史任务。”

钱学森是一位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钱学森 1955 年离开美国后,再也没去过那里。但他对美国人民、美国科学家同行一直怀着十分友好的情感。

钱学森共发表专著 7 部、论文 300 余篇,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和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他的主要贡献。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他把科学理论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热的斗争,是“冷” 与“热”的结合。由于钱学森对科学事业的重大贡献,人民感谢他,并给予他应有的崇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