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

2000年12月21日零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世纪中国航天最后一次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人以全年五战五捷的优异成绩,向20世纪道别。

这颗新星将与同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并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具备了上述能力,而且在定位性能上有所创新。

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服务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及东南海域所有地域,属区域性系统,可以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

这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主要用于监控救援、信息采集、精确授时、导航通讯,主要应用西部和跨省区运营车辆、沿海和内河船舶、水利、气象、石油、海洋和森林防火、通信、电力、铁路和交通、公安保卫、边防巡逻、海岸缉私和交通管理等范围。

“北斗一号”导航系统运用非常广泛,用在交通管理上,可以使始点和终点的管理者都能很清楚地了解交通工具的行驶情况,用在农业上可以用农用导航系统进行位置准确的灌溉,用在一些交通不发达地区,如西藏,进藏车队就算遇上大雪封山,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后方也可以判断出准确的位置。

利用若干颗导航定位卫星组成卫星导航系统,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四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二次获得成功。

2003年5月24日21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依然是暴雨如注。此时离预定的“长三甲”发射窗口只剩3个小时。

在强烈灯光照射下,“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矗立于塔架上,白色的箭体在黑色的山峦和雨夜中格外显眼。雨越下越大,并且天空电闪不断,雷鸣隆隆,相比之下火箭向天,默默无声。

雷雨对发射火箭是十分不利的一种天气,特别是雷电,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雨中,加注了燃料的火箭无异于一颗巨大的炸弹。

此时,就在塔架不远处一间并不太大的屋子里,张庆伟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等十几位领导、专家围坐在气象云图前,会商对策。

分析员紧盯屏幕,不断调出最新的图像分析云层的变化趋势。经过分析,气象人员说:“零点之后雨可能还下,但雷电会消失。”

听到这个消息,领导纷纷察看云图,所有人都焦急地等待着验证这个结论。

果然不出所料,不到23点,雷电真的消失了,雨也渐渐越来越小了。

似乎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射,但事情往往出人意料。这时,一线传来发现异常情况的报告。听到这个情况,领导们赶快冒雨来到现场,查看情况。只见在高高的塔架上,许多一线人员开始查找原因。火箭发,还是不发?在场的领导和专家们都明白,此时只有依靠科学。

周密的分析开始了,专家们在考虑一个问题,当时的异常情况是否会影响发射。经历过多次航天发射的航天专家开始集中思考电路问题。零点将至,周密考虑之后,张庆伟总经理等领导在听取专家汇报后,迅速作出可以发射的结论。

射前的两次警报先后响起,人员快速疏散了,寂静的发射场回荡着指令声。

夜深了,卫星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预定的发射流程有序地进行。

……5、4、3、2、1,点火!起飞!

顷刻间,地动山摇,近300吨重的“长三甲”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犹如利箭离弦。

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箭体上“中国航天”4个蓝色大字分外夺目。火箭越飞越高,在湛蓝的夜空里,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轨迹。航天人脸上洋溢着喜悦,那是得来不易的表情,是世上最美的笑容。

按预定发射计划,“长三甲”火箭托举着“北斗一号”进入太空。20分钟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回的监测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指挥大厅才顿时像炸了锅。有的人做出了示意胜利的“V”手势,有的人摇动着象征力量的双拳,还有人兴奋地相拥在一起。几乎每个人眼里都噙着激动的泪花,而脸庞上却是挥不去的笑容。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北郊,“火箭的摇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监测大厅里是座无虚席。从千里之外的发射基地传回的每一条信息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所显示出的流动数字。

成功了!

顷刻,整个监测大厅沸腾了,欢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校友李继耐,总装备部政委迟万春、副部长胡世祥,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副主任栾恩杰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副总经理马兴瑞等领导,亲临卫星发射中心指导并观看了发射全过程。

在宣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央有关部门发来贺电,对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中国航天人用辛勤劳动为祖国的星海再添“北斗”。闪亮的星星在苍穹中闪烁,镌刻着中心所有参试人员的心声,只要不怕困难,万众一心,胜利永远属于中国人民。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在发射前的测试中,火箭、卫星的性能双双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

这次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七十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连续28次获得成功。同时使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到90%,进入国际一流运载火箭的行列。

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认为进入国际一流水平。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亚娜”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本次发射的突出特点是流程缩短、人员精简,但工作进展的顺利程度却超过了以往型号。这次发射首次对运载火箭采用了新的测试流程,将技术中心的测试工作前移至火箭出厂前,大大缩短了火箭在发射场的准备周期,使我国的火箭测发周期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李祖洪总指挥认为,流程规范化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在技术上严格要求,不反复,工作完全可以按照节点一步步排下来。

这次发射,他们提出了“四查双想”,即“查地面测试设备完好性,查设计复核复算,查技术状态变化,查测试覆盖性和数据判读比对”及“工作回想、故障预想”,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这次发射前,发射队一级就开了28次评审会,加上分队召开的23次评审会,总共超过了50次,几乎每天一评审。在发射队里,最有权威的是工作目标、文件和表格,这些严格的制度像坚实的基础奠定了型号的成功。这对今后航天发射缩短流程与国际接轨,将是个很好的经验。

其实,在此一年前,“长三甲”火箭研制队伍就尝试开展了出厂测试替代发射场技术中心测试的工作。在出厂测试中开展了两轮共16次总检查,把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记录下来,固化成文件,为发射场的工作做参考。这就意味着火箭到发射场后,在技术中心的水平测试全部取消,大大缩短了测发流程。简化的测发流程为实施高密度发射奠定了基础。

这次发射,“长三甲”火箭的技术状态经历了如此大的变化,但测发流程依然保持简化,在管理上注重科学务实。为使新队员尽快进入角色,型号“两总”开展了填写统计表和“双想”一复查、“发射前80分钟程序”质量培训等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准确掌握了新队员的情况,为新老队员互相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更是一种实战演习,使火箭发射中心的工作做到了有序、高效。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来自充分的可靠性设计。

“北斗一号”第三星的准确入轨,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建立了自主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此次发射的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是备份卫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一颗定位于东经140度的新几内亚岛上空,处于整个星座的最东面,一颗定位于东经80度的印度洋上空,处于整个星座的最西面,这两颗静止卫星构成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的“北斗一号”定位系统。

北斗系统为我国公路铁路运输和海上作业提供了大量导航服务,系统工作一直很稳定,状态良好。

2003年12月15日,“北斗一号”正式开通运行,中国从而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导航定位很早就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当时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卫星导航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导航工具,其实质是把无线电导航台搬到太空上去,因而能克服地面无线电导航台的先天不足,不受气象条件、航行距离的限制,且导航精度也比较高。

1958年美国海军开始研制名叫“子午仪”的多普勒卫星导航系统,它又称海军卫星导航系统。1960年4月13日发射成功世界第一颗卫星导航卫星“子午仪-IB”,开创了人类导航技术的新纪元。

其实,人类是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发现可以利用卫星进行导航的。1957年,美国两位科学家在跟踪苏联的第一颗卫星时无意中发现,卫星在飞近地面接收机时收到的无线电频率逐渐增高,飞远时则逐渐降低。科学家对这种现象认真研究后产生灵感。从此,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悄然兴起。

“子午仪”导航卫星星座由轨道面均匀分开的4到5颗“子午仪”卫星组成,可使全球任何地方的导航用户在平均每隔1.5小时左右利用卫星定位一次。其主要功用是为核潜艇和各类海面舰船等提供高精度断续的二维定位,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和海洋调查定位、陆地用户定位和大地测量等。从1960年4月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共发射30多颗“子午仪”。

“子午仪”卫星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例如,不能连续实时导航,只能提供经度和纬度二维坐标,无法给出飞机的高度和速度信息,用户须等卫星飞经头顶时才能定位,且每次定位需十几分钟,因而对高速移动物体测量误差较大等。

自“子午仪”后,美国又开始研制采用时间测距卫星导航方式的第二代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即GPS。俄罗斯自行开发了与GPS系统原理、功能十分类似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空间局也正在研制名为“伽利略”的系统。日本也打算建立区域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星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它可为全球范围内的飞机、舰船、地面部队、车辆、低轨道航天器,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以及时间数据。

世界上第一颗GPS导航卫星于1978年10月6日发射,1993年12月完成24颗卫星组网,1995年4月27日达到完全运行能力。GPS卫星现发展了两代三种型号,现在轨道运行的为第二代的两种型号GPS-2A和2R,卫星寿命约7.5年。

GPS由空间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空间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份卫星组成,分布在20200千米高的6个轨道平面上,运行周期12小时。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一时刻都能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地面控制系统负责卫星的测轨和运行控制。用户系统为各种用途的GPS接收机,根据用途它可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普通型和集成型,根据携带者又可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和手持式。

GPS接收机可装载于各种飞行器,包括导弹、炸弹、舰船、车辆或者个人手持,还可以集成于计算机、测绘仪、照相机等仪器设备中。该系统用户数量是无限的。GPS被誉为是继“阿波罗”登月和航天飞机之后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就。

该系统为军民两用系统。在军用系统从1990年的海湾战争开始到现在,美国的一切军事行动几乎都与卫星定位系统有关。

在民用领域,其用途遍及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是极其广泛。它包括探险、登山、野外考察、航海、航空,公交车辆调度、车辆监控与防盗、动物迁徙路线追踪、输电线路雷击定位等。在我国国庆5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中,就采用了GPS控制游行队伍方队间隔和行进速度。

GPS技术的出现还促进了许多传统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产生了新的技术学科和应领域,如GPS大地测量、地壳形变监测、板块运动测量、GPS气象学、3S技术、精确农业等。GPS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模式和多用途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

虽然GPS已广泛应用,但也绝非完美无缺。例如,其规模太大、造价太高,其他国家很难效仿,俄罗斯和欧洲空间局就是典型的例子。GPS只能导航,无法通信,因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如果仅依赖GPS,则容易受美国控制。那么,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呢?中国的“北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与GPS大同小异,1995年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完成24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加1颗备用卫星组网。它也由24颗卫星组成,原理和方案都与GPS类似,但格洛纳斯未达到GPS的导航精度。其应用普及情况远不及GPS。另外,格洛纳斯卫星平均在轨道上的寿命较短,且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补网,原来在轨卫星陆续退役,当时在轨道上只有6颗星可用,不能独立组网,只能与GPS联合使用。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对俄罗斯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迫使俄罗斯领导层再次对太空的军事用途重视起来。按俄罗斯航宇局局长科普捷夫的说法,俄罗斯正在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和组织进行商谈来共同恢复格洛纳斯,希望到2011年该系统将完全恢复。

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于1994年批准建设,2000年建成,耗资23亿元人民币。中国第一代导航系统,英文简称BD,由“北斗”两字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组成。在自然界,北斗星由7颗亮星组成,形似斗勺,“勺”头的两颗星指向北极星,当夜晚迷失了方向的人们只要抬头找到它们,也就“找到了北”。中国古人更是用其“定位”日期和四季、生产生活。

该系统由3颗采用“东方红三”卫星平台的卫星和地面系统组成,卫星运行在3.6万公里高度的地球静止轨道上。

该系统采用双星定位原理,用两颗卫星组建导航系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陈芳允院士与美国吉奥星公司同时提出的,但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均失败和破产了,而中国首先实现了这项卫星导航定位的创新工程。

“北斗”一代卫星工程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时速低于1000公里的用户提供定位、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20米,可支持30万个用户使用。

中国“北斗”系统的功能是监控救援、信息采集、精确授时和导航通讯。具体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它在我国西部和跨省区运营车辆、沿海和内河船舶,水利、气象、石油、海洋和森林防火,通信、电力、铁路和交通,公安保卫、边防巡逻、海岸缉私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北斗一号”系统在部队训练、执勤、武器装备试验等军事斗争准备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满足我军对导航定位的基本需求。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北斗一号”系统全面对民用开放,由总参谋部测绘局负责系统运行维护、资源调配使用管理。

本着“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北斗一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区域性卫星导航,覆盖中国本土及周边,通过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用户终端等三部分即可完成定位。

与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的“无源定位”不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采用的是“有源定位”,对所有用户位置的计算不是在卫星上进行的,而是在地面中心站完成,也不直接从卫星上接收信号,而需要地面中心站把卫星信号“转送”给终端用户,因此,地面中心站可以保留全部北斗用户的位置及时间信息,并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管理。

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范本尧院士说:

和GPS等系统相比,北斗一号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建成,用较少的经费建成并集中服务于核心区域,是十分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并且“北斗一号”还具备了一项GPS和格洛纳斯所没有的功能,“通信”。

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均可实现简短“数字”通信,用户一次可传输120个字符左右,尤其是在手机信号覆盖不到的边远地区或海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发挥传递手机短信的作用。

GPS等是一个接收型的定位系统,只转播信号,用户接收就可以做定位了。但“北斗”一代是双向的,既可以让用户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又可让别人知道用户的位置。不仅定位“我在哪儿”,还能解决“你在哪儿”的感知问题,并可以高效快捷地实现“我”和“你”之间的信息传递。这无疑给沙漠、海洋救援等诸方面带来极大的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外电源系统在此方面的缺陷。

范本尧院士说。“如果出租汽车公司把车撒在外面,装上GPS系统只能对车辆本身进行定位,老板却看不到车在哪儿;装上我们的‘北斗’系统,他就能看到公司所有车辆在国内的具体位置,以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它们的行驶轨迹,也便于及时地调度。”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虽在建成时间上晚于美俄两国,尽管它不能在全球范围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导航定位功能,但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特点,如周期短、投资少、具备特色功能等。

“北斗一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性的系统相比,它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建成,用较少的经费建成并集中服务于核心区域,是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的GPS系统,由30颗在轨卫星组成,其中4颗为备份星。它们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上。GPS是一个接收型的定位系统,只转播信号,用户接收就可以定位,不受容量的限制。

“北斗一号”属于主动式的。就是说,“北斗一号”是用户先发射需要定位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解算出位置后再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

而GPS和格洛纳斯只需要接收4个卫星的位置信息,由自己解算出三维坐标。这是由于“北斗一号”本身是两维导航系统,仅靠两颗星的观测量尚不能定位,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需在地面中心站进行。

“北斗一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功能。但由于该系统用户无法保持无线电静默,也无法在高速移动的平台上使用,“北斗一号”系统不适合用于军事用途。

中国的“北斗一号”系统,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尚有较大的差距。“北斗一号”定位系统只能覆盖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区域性而不是全球性的,它只是在亚太地区。美国和俄罗斯的导航卫星则是全球性的。

“北斗一号”开通以来,为中国以及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等领域提供有源服务,累计提供定位服务2.5亿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达到了99.98%。

2008年,“北斗”导航系统表现最为抢眼。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北斗一号”全力保障了救灾部队行动,奥运会期间,北斗系统与GPS系统共同承担相关保障任务,北斗导航系统首次参加神舟飞船飞行试验任务,成为“神七”返回舱着陆场系统空中指挥平台的一大亮点。

全球普遍使用的GPS的运用自主权并不在中国,在某些情况下无异于受制于人,美国可以随时关闭系统或者降低系统使用的精确度。

“北斗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也在迅速崛起。可以进一步打破美国独霸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局面,将有利于这个新兴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北斗”系统已经产生了显著效益,尤其适合于同时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的场所,例如交通运输、调度指挥、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实时查询等,进一步促进中国导航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刺激大批量用户机的迫切需求。该系统的实际有效范围比预想的还要广。

“北斗”导航系统将在太空中运行8年,是我国第一个持续发挥作用的空间系统。根据我国的需要,今后还将建立其它几个系统,使数据的传送更加连贯,同时让我国的航天为国民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组建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之后,我国将着手准备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第二代系统将更符合国际发展趋势,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将使该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第三颗“北斗”不仅作为备份星在第一代系统中服役,而且将试验第二代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

一位导航卫星应用专家预测说,到2008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将会有30万个用户,直接产值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相关产业的经济带动将是其直接产值的10倍以上。其盈利点主要包括“北斗”终端用户机的销售,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建设,“北斗”运营服务费的收取等。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现正在为海南岛的渔业船舶设计监控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建成后,一方面可以在渔船出海后,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对渔船进行实时控制,遇险后及时搜救渔船。

另一方面,可防止渔船漂至公海或其他国家海域,与其它国家发生冲突。此外,渔民可以在海上进行期货交易,大大提高渔业交易水平,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解决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

“北斗”星通公司自主研制建造的大型公用服务增值平台,“北斗运营服务平台”也已经开通。它依托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覆盖范围内的入网注册用户提供导航定位、通信和增值信息服务,即为用户提供移动目标的监控与管理及数据采集与传输服务。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可以对车、船、飞机等移动物体进行监控、管理。

随着第三颗“北斗”的上天,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相关的民营运营商代理条例也将出台。

从2003年我国“北斗一号”建成并开通运行,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发展,北斗系统的入网用户已突破4万。

业内人士介绍,除了标定终端位置之外,北斗的指挥机还能够用短信的形式向终端下达命令。

2008年5月12日,就在地震发生后的3小时内,正是运用“北斗”系统的短信功能,远在北京的武警指挥中心和四川武警森林部队进行了上百次的短信息交流。

中国自主建成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通应用5年,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成功推广,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形成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有量的产业化规模。

尽管“北斗”系统仍在建设中,但卫星导航精确定位的高科技成果,却早已植入我们的生活。中国铁路的大提速,没有卫星导航提供每列火车在线运行的精确位置,提速会变得不可思议。同理,城市轻轨运行、高架路动态交管等等,倘若失去卫星导航精确定位,效率和安全均会受到重大挑战和损失。

诚如每一次大的技术进步总是深刻影响人类生活、加速人类文明进程一样,“北斗”系统的应用也会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到那时候,做家长的足不出户,借助家里的视屏电话,就可精确知晓放学后的孩子正走在回家的哪条马路上。

除了巨大的国内意义,“北斗”系统还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当时世界上在轨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只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但由于格洛纳斯系统迟迟未能部署完毕,因此世界卫星定位导航市场一直被美国垄断。

2008年4月23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终于通过了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终部署方案,这标志着为期6年的“伽利略”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正式启动。

中国“北斗二号”卫星的发射,无疑为这个进程增添了更为强劲的活力。

多国竞争有助力于打破全球导航定位市场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特别是多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投入运行后,全球的用户会使用多制式的接收机,获得更多的导航定位卫星的信号,无形中极大地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这是竞争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

另外,由于全球出现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从市场的发展来看,会出现GPS与多家系统竞争的局面,竞争会使用户得到更稳定的信号、更优质的服务。世界上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存,相互之间的制约和互补是各国大力发展全球导航定位产业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