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社会规范

经常有人这样评价一些孩子:“这个孩子真懂事。”或者“这个孩子真有教养。”实际上是说,这个孩子懂得遵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所规定的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行为准则。它是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加强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言论和行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言行没有过多约束。认为只要孩子好就行,至于做什么或说什么则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态度,结果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不懂得遵守社会规范,不懂得遵守社会共同的“游戏规则”,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12岁的小帅个头儿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比较高的,长得非常可爱,但是小伙伴排斥他。原来,小帅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对小朋友动手动脚,冷不丁地会打人一拳,踢人一脚。这倒并不是对人有恶意,也不表示小帅讨厌对方,只是他的一种习惯,即使某个时候是为了表示友好,他也有可能用鞋底去蹭其他孩子的衣裤。

小帅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不懂得遵守社会规范,“自创一派”地表达个人的情绪,从而很难让身边的孩子认同和接纳,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孤立的局面。所以,作为家长,让孩子懂得遵守社会规范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有什么通用法则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呢?

首先,要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楷模,创设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家庭环境氛围。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由于受限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他们更多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道德概念、行为准则、法律要求等并不是很理解,还不能完全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动机,模仿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则是重要的形式之一。因此,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学习社会行为规范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为此,父母要首先成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典范,以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礼节的行为要加以调控,不说违背社会公德的话,不做违背社会法纪的事。同时,在家庭中要酿成维护社会规范的气氛。父母与长辈要赞扬、鼓励那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反对不文明、违背社会风俗、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家庭中形成一种以遵守社会规范为荣、破坏社会道德规范为耻的气氛,使孩子在这一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并提高对社会规范的认知能力。相反,如果父母不能够做出表率,则有可能对孩子产生误导。

源源周末和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去看望姥姥,一上车,妈妈看到有两个座位,两个人就坐了下来。源源坐下后,看到一位年迈的婆婆上车来了,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位,源源站起来,想招呼那位婆婆坐他的座位。身边的妈妈看到源源的动作,在源源肩头一按,又把他的头往车窗外一拧:“用得着你管吗?管好自己就行了。”源源一怔,被妈妈重重一按,又重新坐在了座位上。

源源的妈妈不希望源源让座的本意可能是太心疼自己的孩子了。可孩子的爱心是很珍贵的,父母却在孩子的爱心萌芽时终止了它。

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可能有潜在而长远的影响,甚至会让孩子的人格发生扭曲。很显然,源源妈妈这一行为得不偿失。

其次,对于孩子言行上的错误和不足,家长应该适时、及时地加以纠正。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心灵雕琢的过程,家长就是最佳的灵魂雕琢师。教育是人与人的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再次,对于孩子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要给予奖励。一般来说,采用奖励的办法可以有效地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得到强化。比如,对孩子帮助别人,遵守交通规则,保持环境等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这不仅能促使孩子继续保持自己的正确行为,而且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并有助于孩子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从众、顺从、谦让、遵守法纪、助人为乐等一系列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品质。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应重视对孩子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说谎,尊敬父母;在外要有礼貌,不打架,不拿别人的东西,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学校遵守学校纪律等。这些社会规范和公共秩序教育将会为孩子今后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和谐与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