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度过晚年

当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主人时,不论他是什么,他都获得了他的学位,因为他已经进入了智慧之国。——福特

寻找儿时的回忆

在密歇根州休伦湖畔,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有两位男士一言不发地在那里挥舞着锄头。一位是看起来已经有60岁出头的清瘦老人,另一位是装束整齐的青年绅士。

在田埂旁边停有一部高档汽车,由此而知,他们不是一般的人。8月的太阳似如烈火,两个人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努力地挖掘着,他们用铁锹已经掘了整整半个时辰了。

真是怪啊,他们究竟在挖什么呢?但没一会儿,就看见他们从地下挖出来一个已经破烂生锈的火炉。这时老人弯着腰叹着气说:“不是这个!”说着,脸上带着非常失望的表情,把手里的铁锹也扔到了一边。

“爸爸,不是说‘斯德拉多’吗?”青年弯下腰,看着火炉的商标说。

“没错,是‘斯德拉多’,不过,我找的是25型,要比这个大很多的那种。”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福特父子。福特为什么要找那样旧的火炉呢?他现在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汽车大王了!原来,这里曾是福特幼年时代,受父母慈爱抚养成人地方,是值得怀念的老家。但这个家,现在连影子都找不着了。

“我真希望把老家重建起来啊!”

福特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凭他那不平凡的记忆力,只要闭上眼睛一想,50年前的家就如同摆在面前一样了。福特根据自己的回忆,着手设计,自己在现场监工,所有的屋顶、柱、墙壁和地板等,都和以前的家一模一样。

房屋建好以后,福特又开始收集那早已丢失的家具,像当时所用的煤油灯,厨房里的椅子和放碗、盘的橱柜……最烦心的是铺在地板上的地毯,他十分清楚地记得,上面绣有玫瑰的花纹,现在想寻找相同的地毯,实际上是不可能了。

但福特并不死心,他委托福特汽车公司的支店和代理店来帮忙寻找,两年以后,终于在一家旧货铺里,找到一张大小、花样和从前用的完全相同的地毯。最后所缺的,就只有火炉了。

“埃兹尔,真是可惜啊!但我并不失望。”

“是的,按爸爸的秉性来说,当然是如此。不过,爸爸,我们不必自己动手来挖了,请别人来替我们挖好吗?”

“好的。不过,小时候你祖母常对我讲过的话,我至今都不能忘记。她说凡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要亲自去寻找。”

转眼之间,又过了两年。在这时,福特听说住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地方医生家里有个“斯德拉多”25型火炉。福特一听,就马上跑到那儿去打听了。

“非常抱歉,冒昧地打扰了,我听说府上有1867年底特律火炉公司所造的火炉,是吗?”

这位医生对突如其来的客人有点诧异,回答道:“是,有的,请问您问它做什么?”

“希望能够转让给我。”福特恳切地说道。

“你要那个破火炉?”医生很惊讶地看着这位陌生的老绅士。

“你需要的话,随时可以让给你,反正我们也没什么用了。不过可能太破旧了,到仓库里去找找看吧!”

福特到仓库里一看,果然有一个古色古香的火炉,和其他的东西乱七八糟地堆放在一块。

“就是这个!请转让给我吧!”福特很兴奋地说道。

“没有关系,你拿去吧!”

“谢谢!哦,对了,这个请你收下来。”福特说着,从衣服兜里取出25美元的钞票。

医生带着惊奇的表情,接过了钱。因为这个东西如果送给收旧货的,恐怕他也是不会要的,而福特却以25美元跟他做交易。这位地方医生如果知道对方是福特的话,就是要再怎么高的价钱,福特也会如数照付的。

于是,与那30年前完全一样的家又呈现在福特的眼前了。陈旧的火炉,燃着熊熊的火,炉顶的墙壁上,挂着母亲玛丽的遗照,面露笑容。母亲房间的窗帘和从前一样地挂着,母亲所用的摇椅,仍旧原封不动地放在原来的地方。

福特一边在火炉旁边取暖,一边心满意足地说:“这样,总算和以前的家完全一样了。”

他仿佛看到了,在屋里忙碌着的母亲正对着他和蔼地笑呢!突然,福特的脑海里想起一件事情。原来,他想起小时候玩的小提琴来了。

福特记得17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工作时,小提琴是挂在仓库的墙壁上的。当他20岁回家的时候,那把小提琴就已经没有踪迹了。假如福特没有惊人的记忆力,也许不会再想起那把已经丢失的小提琴了。

“真奇怪!小提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福特自己嘀咕着。

差不多过了一个月,福特坐在公司的董事长室里,一个清洁工走了进来。

“有什么事吗?”福特随口问道。

“您不记得我了吗?我是汤姆·希金斯。”

福特听了这句话,忽然想起了从前的事情。

“啊,记得了,在小孩子的时候,你比我小五六岁,你就是那个叫汤姆的顽皮小孩呀!”

“是的,您的记性真好,居然还没有忘记!”

“嗯,怎会忘记呢,有什么事情吗?”

不知什么原因,那名清洁工人用手捂着脸说:“福特先生,我今天是来向您赎罪的,我做了一件很对不起您的事情。”

那名清洁工一面说着,一面把夹在胳肢窝里的一个口袋解开,拿出了那把最值得福特纪念的小提琴。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把小提琴怎么会在你手上?”

“好吧,我对您说个明白吧!当您离家到底特律市去以后,我到您家的库房里去玩,看见这把小提琴在墙壁上挂着,我非常喜欢,于是就偷偷地把它带走了。”

“那么,你把它拿回家去,怎么对家里人说的啊?”

福特一面问着他话,一面目不转睛地看着那把失而复得的小提琴。“我好像是告诉家里的人说,是在路上捡到的,也许是从马车上掉下来的!那还是10岁时候的事情,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想想看,当时两个少年站在同样的人生起跑线上,一个成了世界的鼎鼎有名的汽车大亨,一个却是在工厂里做清洁工。

“嗯,想想过去的事,真令人怀念呀!多亏了你,使我能重新找到值得纪念的小提琴。”

“您这样讲,倒使我安心多了。”

说完,那名清洁工又寒暄了一下就出去了。福特随即抱起他的小提琴,爱不释手。在脑海里翻腾着童年的一幕幕……

修建自然历史村

从1918年至1924年,福特为了排遣工作上的不愉快,经常出去旅行解压。他每年都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博物学家兼诗人约翰·保罗到乡间去放松一下。

有一年是福特和总统一起去的。每当他们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时,每当他们挽起裤脚在河边钓鱼戏水时,他们才感到自己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些伟人自称是可怜的流浪汉,只有在尽情放松的时候,他们才让人感到这几个人的脑袋瓜跟平常所有的人都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福特非常喜欢自己在迪尔本洛格河岸边的家,他美其名曰“仙境”。本来福特已经在底特律的富人聚居地买了一块20万平方米的地,准备建造一栋别墅,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因为福特跟一些富人合不来,特别是薪资改革,将日薪调到5美元的事,这让福特跟有钱人划清了界限,甚至有人说福特是“资本主义的叛徒”。为此,福特下定决心回到他的乡下去,在迪尔本的洛格河边安家。

在1914年,福特在迪尔本买了1600万平方米的土地,修建了鸟儿的乐园,在洛格河边为自己建了座别墅。福特喜欢平房,房子屋舍高大,建得朴实无华,但很舒适。跟普通的民居比较,唯一不同的是整座房子中有一间是用来发电的。借洛格河水发电,供附近的居民使用。

别墅四周全是森林,福特在森林里做了2000多个鸟窝。他特别喜欢这些长翅膀的小精灵。别墅里建了一个游泳池,还有保龄球道,弹子房和一个小型的高尔夫球场。

克莱拉非常喜欢玫瑰,她在房子周围种了各种颜色的玫瑰。福特不是很喜欢种花,他只青睐于户外运动。散步、溜冰、跳篱笆都是他的强项。

有一次,他正在外面活动身体,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洛克菲勒来拜访他,福特立刻从窗户中跳了进来,把专心致志走路的洛克菲勒吓了一大跳。

此外,福特还是一位舞蹈爱好者。他跟克莱拉就是在舞会上相识并结婚的。但福特不喜欢只有两个人跳的舞,他认为单调没气氛。相比较而言,他喜欢一群人围在一起跳的土风舞。这种舞跳起来大方,动作幅度大,也有助于健康,而且许多人在一起跳,既能交流感情又非常热闹。

一天晚上,福特和克莱拉坐在家中一间像船舱似的房间里闲聊,克莱拉忽然提起:“亲爱的,你不觉得我们结婚后,就没怎么跳舞了吗?”

福特听克莱拉这么一说,想起了昔日的生活,他很想举行一次老式的乡村舞会,重温旧日的温馨。

于是福特请了一位专门的舞蹈老师,又组织了一支由扬琴、提琴、铜管和鼓组成的乐队。福特本是跳舞高手,他很快恢复了灵活优雅的舞步,这样他又去教其他人。只要有空闲,福特和克莱拉就兴致勃勃地研究、编写舞蹈教材,分发给公司的员工和福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让大家一起学习。

福特在公司里大力推广舞蹈,他认为工厂不仅要有机械的物质生产,而且还应该树立一种属于公司的精神风貌。虽然他不是有意识地编制这么一种计划,但他确实是较早注意企业文化的人。但没多久,福特举行的舞会就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交活动,应邀来参加舞会的都是些社会名流贵族,失去了刚刚成立时民间质朴的色彩。

1923年,福特参加竞选,有些波士顿人为了抢救位于马萨诸塞州沙德伯雷古老建筑,找福特寻求赞助。福特干脆一口气包下来,他花了28万美元将整个地区都买下了,并且还让公路改道,避免了汽车和集市对这栋古老建筑的损害。

“路边客栈”建于1686年,是美国最古老的一家客栈,也是美国的名胜之一。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拉斐德、朗费罗都曾在这里住宿过,福特对这所古色盎然的客栈颇有兴趣,就特地在这里住了一晚上。

福特把整个地段买下后,将它建成一个殖民时代的美国社区中心。村子里住的全是清一色的清教徒,他们穿着打扮都是18世纪的风格。福特还专门从新英格兰买下几栋古建筑搬到这里复原,后来又在附近的村子里发现了一座老式学校,福特也把它买下了。他总共花了150万美元在“路边客栈”上。

有了“路边客栈”的开始,找上门来寻求福特帮助的人就更多了。有人甚至还提出请福特在马萨诸塞州的沙兰姆重建艾塞克村,在此重现当年先祖们垦荒拓业的情景。

另外,还有一位弗吉尼亚州的牧师顾德温也找到福特,希望福特出资将威廉斯堡建成一座18世纪的小镇。福特没有答应他,还让他去找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试试。洛克菲勒默认了顾德温的提议,出资修建,这样威廉斯堡成了当今美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

福特自己有了个更详熟的计划,他看中了克莱拉家乡附近的“波兹福客栈”,那里叫格林斐尔德村,离法明顿镇很近。他想好了,要分两部分来重现历史。一是建立一个自然村,体现美国先民的乡村生活风貌;二是建立一个机械博物馆,收集所有的发动机和机械,展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机械博物馆就在自然村旁边。

为了建设自然村和机械博物馆,福特需要收藏很多的文物古董。从家具、机械到锅碗瓢盆无所不需。他找人四处收集,自己也出去寻找。福特常常是带着一个随从,穿着极为普通的衣服,举止像乡间绅士,他们拜访了马萨诸塞州的所有古董店。

福特和随从进了店门,这里瞧瞧,那里摸摸,很快将店子打量一番,福特跟随从交换一下眼神,点点头,随从就心领神会。等福特走后,年轻的随从就来找老板,请他把店里的东西出个价,也不讨价还价。便告诉店老板打包装箱,运到底特律的格林斐尔德村。

福特收来的东西全是早先农村生活的日常用品,有灯笼、家具、香烟、钟表、玩具、乐器、瓷器、奶瓶、缝纫机、酱油碟,还有机械、农具、马鞍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看了这些东西,就可以知道美国这个国家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美国人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而造成今天的文明。福特收集这些东西都一一再现了美国的历史。

机械博物馆首先竣工,福特将它命名为爱迪生博物馆。它的外观是模仿美国3处历史名胜修建的:独立厅、国会厅和费城的老市政厅。3栋房子并排而立,里面陈列着福特小时候在农村用的蒸汽机、木制的飞机、各种型号的福特汽车、脚踏车等。

1928年9月27日,博物馆举行了开馆仪式,由爱迪生主持,福特请这位他最崇拜的著名科学家在门厅一块未干的水泥地上留下他的脚印及名字。

自然历史村建在格林斐尔德的绿野上,它的工程大得很,福特需要整整10年才能完成它。建成后,村子禁止汽车进去,观众都是骑马或坐马车去参观,从一栋一栋的建筑物看下去,美国先民们的生活便会呈现在眼前。

现在,游人们最欣赏的是这里浓厚质朴的乡村气息:村中铺着几条石子马路,街角挂着汽灯,村中的交通工具是几辆瘦马拉的大车,英格兰式的乡村教堂旁边立起一具风车,林中有一个隔海围成的人工湖,湖中停泊着一艘老式轮船,村中的几处店铺雇了一些老匠人终日在打铁、吹玻璃、缝皮鞋……

游人到了格林斐尔德的自然历史村,的确有一种回到19世纪美国乡村的感觉。在格林斐尔德村里,福特仿造了不少美国伟人的家。福特造了一栋有名的教育家马克加菲出生时的简陋木房。

此外,为当时人们所敬爱的平民作曲家霍斯特所住的房子,也是从宾夕法尼亚运来的。这位作曲家所作的《肯塔基老家》及《老黑爵》等曲目,都颇为人们所爱好。后来,马尔斯的家也搬到村子里来了,因为福特喜欢这位作家的作风。

爱迪生的家在格林斐尔德村子里的地位也非常突出,它占的地比福特出生的地方大得多。在爱迪生的研究室旁,有一条铁路沿着村子而建,并修了一个小型车站,那就是爱迪生做实验时不小心爆炸,导致火车停车的“小溪站”。福特还特意在爱迪生的家铺上了好几车从新泽西州运来的泥土。就这样,自然历史村中的一切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开幕那天,爱迪生特地赶来了,这位82岁的科学家捧起故乡的泥土显得神情激动。爱迪生在为他仿建的家里看了又看,对一切都感到很熟悉,也很满意。

“造得很好,这个建筑99%和从前一模一样。”

福特听了,问道:“那1%有什么不同呢?”

“太清洁了一点,我以前的房子哪有这么干净啊!”这位严肃的发明大王微笑着望着这位最爱好清洁人。他的话,自然是在跟福特开玩笑的。

1929年10月21日,福特为自然历史村举行开幕典礼。其实这个工程还远远没有完成,福特之所以选中这天举行开幕仪式,是因为这一天是爱迪生发明电灯50周年的纪念日。

胡佛总统亲自赶赴会场并主持仪式。来宾中有镭的发明家居里夫人、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还有一大批其他贵宾和新闻记者。爱因斯坦也为福特的自然历史村发来了电报。

在夜幕降临后开幕式进入高潮:爱迪生、福特和胡佛总统走进爱迪生博物馆,数百名来宾安详地坐在烛光之中,这时爱迪生走到前面,用手拉开了电闸,顿时博物馆里灯火通明。

自然历史村的整个开幕式由广播电台进行了实况转播,福特自己非常激动,虽然没有讲什么话,但他感到十分高兴。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美国的伟人当中,他也是榜上有名的。

自然历史村在1937年最后竣工,成了底特律的一处名胜。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看着那喷出白雾的蒸汽机车,看着那林肯遭暗杀时坐的血迹斑斑的摇椅,会不知不觉回到遥远的年代。

福特是位很有天赋的艺术家,他的脑袋里总会冒出新奇的花样。格林斐尔德村的构思为殖民地博物馆威廉斯堡,甚至为迪斯尼乐园的设计提供了启发。

福特是农民的后代,他最终把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化为具体的实物。他喜欢在村里举行乡村舞会,喜欢全家人聚在迪尔本过圣诞节,他满心欢喜地跟着一群小学生一起坐在乡村老式学校的教室里听课,然后回忆自己上学时期的大火炉,想起自己的调皮捣蛋……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

福特年长了,每天仍旧是一大早就到公司去,办完应办的公事以后,才到公司的餐厅去用早餐,时间大概是上午10时左右。有时,也会弄到下午14时左右。

福特打开饭盒,里面装的都是胡萝卜。世界第一的大富翁吃这样的盒饭,真令人不敢相信。不过,人们都认为,胡萝卜从营养方面来说,是最合乎理想的食物。

“你尝尝看。”福特首先推荐胡萝卜给一位董事,董事不好意思,就勉强尝了尝。

“您的身体真好,但您这样不会伤风吗?”一个董事问福特。

在那冰冷的冬天,福特不穿大衣也不戴帽子,满不在乎地骑着脚踏车在工厂各处跑来跑去。

福特回答说:“嗯!没什么,我的身体绝不做无益的事情,否则,便会招致疾病。多运动,节制食量,呼吸新鲜空气,人自然就会健康。”福特经常锻炼,所以从来没有因病休息过。

“董事长,听说您能活到百岁,是真的吗?”另一个董事问。

“嗯,有没有这样说过,我也记不清楚了。不过,活到百岁,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你知道哥尔那洛这个人吗?”

“哥尔那洛是什么人?”

“哥尔那洛是15世纪威尼斯的贵族,年轻时生活放荡,损害了身体,35岁时,医生劝告他,长此下去,将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开始注重保养身体。后来83岁的哥尔那洛写了一本叫作《节制生活》的书,里面都是些长寿的经验之谈,这真是难能可贵。”

“哥尔那洛是一个长寿的人吗?”

“是的,他活到100多岁。所以,我想哥尔那洛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而且哥尔那洛年轻时,还过了一段荒唐的生活,我一生却从未有过那种情形。”

福特认为自己已经是个长寿的人了。

“哥尔那洛的健康长寿方法,内容是怎么样?”董事们很有兴趣地问道。

“第一是要节制饮食,不能吃得太多。这点应该多注意,吃得太多,就像是用自己的牙齿掘自己的坟墓一样。昨天晚上,我多吃了些鸡肉,这会儿就有点儿不舒服了。鸡本该是鹰最喜欢吃的食物。”

“不能吃荤的,是吗?”

“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过量,最好还是常吃蔬菜。你看,就像这种胡萝卜就是很有营养的蔬菜。”

福特笑着又吃了一大口胡萝卜。实际上,福特因为吃胡萝卜的关系,年纪虽然大,身体却非常健康,虽然是清瘦了一点儿,但精力却十分充沛。

在一次集会中,有一个朋友开玩笑地对福特,说:“你要多吃点好东西啊,看你饿成这个样子。”

福特答道:“你别看我这样,我可是没到医院去看过一次病!上次,我因为有点儿别的事情到福特医院去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像你一样胖的人,因为吃得多的缘故,正在做手术呢!”

福特是一个主张吃素的人,也提倡绿色生活。所以,当福特为了宣传吃胡萝卜而举行盛大宴会时,底特律的实业家们都相对无言。那一天晚上的12道菜,虽然都是由名厨烹制,滋味各有特色,但每一盘菜的原料,都是胡萝卜。

从头到尾,都是千篇一律的胡萝卜,客人总觉得不是味儿,都怨声载道。

“胡萝卜营养的确丰富。”

“不但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也便宜,听说纽约孤儿院的孩子们,胡萝卜吃得太多了,营养过分了呢!”

“哦!那还真是可怕呀!”

“这也难怪让人害怕,如此一说,我们今天吃的胡萝卜可不少呀!”

“可是,脸色会不会变黄啊?”

旁边的一个植物学家说:“蔬菜色素较强,尤其是胡萝卜的最强。但色素对身体并无害处,我也没听说过吃多了胡萝卜,脸色会变黄的。”

大家听专家这么一说,才安了心。

那天晚上的胡萝卜宴散后,大家都挤到镜子旁,照照自己的脸是不是变黄了。只有福特一个人悠闲自得地喝水,他从不在乎这些。

福特倡导绿色生活,还表现在对大豆的研究开发上。

洛格河畔的农场,开满了大豆的花。福特重视大豆,是因为他发现,没有比大豆油更好的汽车涂料了。

大豆在全国各地都可种植,并可以使土地变得肥沃,大豆不仅可供食用,同时大豆油还能做甘油、炸药、防火涂料、肥皂、印刷油墨等的燃料。

福特也曾想过,把大豆油用于汽车工业,如果能够做到,那么从这点着手,使农民既能够生产吃的,同时也能够生产用的,将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结合在一起,这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还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福特把大豆带到福特公司的材料实验室,用一种特殊的汽油把大豆油提炼出来,再用它制成亮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成塑料。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福特成了推进有机化学工业发展的先锋,同时也成了绿色生活的倡导者。

有一次,福特把掺杂大豆粉烤成的面包,给新闻记者吃。并且还附了一张说明书,说:“把这个面包放在窗口9天后再吃,那滋味一定和烤的没什么区别,美味极了!”

又有一次,福特用大豆宴请客人。之前用胡萝卜做菜时是12盘,现在用大豆做菜已增加至16盘。

正好在这个时候,全国农业化学会议在迪尔本举行。在会场中福特四处张望,好像是在找人似的。

忽然他看见一个个子很高、稍微有点驼背的黑人,穿着朴素的黑色西服,有着深深凹陷的眼眶。

“约翰·华盛顿·卡巴先生!”

福特这样招呼着对方,并伸出手和卡巴先生握手为礼。

“久仰,久仰,很早就想请教您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福特和卡巴就变成了亲密的朋友。

“我想听听你讲有关大豆的事情,你写的东西我已经看过了。”

卡巴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博士,认真地听了福特的想法后,便说:“我回到南部以后,不种落花生了,改种大豆试试看!”

福特对于南部发生兴趣,就是在会晤卡巴之后,他在佐治亚州的圣巴拉附近,买了一大块地,招募生活艰苦的白人和黑人移住该地,开辟试验农场。

福特很想替这位黑人朋友建一栋华丽的别墅,但卡巴却不肯接受。

“简陋木屋正适合我住。”

于是福特在格林斐尔德村中盖了“卡巴之家”,竣工的时候,卡巴看见一间小的简陋木屋,非常高兴。他常常到这间小屋来,埋头研究农产品的新利用法。

自从福特遇到卡巴之后,对研究大豆的兴趣一直不减,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坚持这项研究,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事实早已证明,大豆的用途非常广泛,特别是与之相似的农产品的加工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如酒精、人造板、树脂胶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1938年夏,在福特75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成千上万件礼物,但其中最令福特爱不释手的是一条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领带。

战时的福特公司

1939年9月,德国纳粹进攻波兰。同一天,英国、法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福特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坚持自己的和平原则,不为任何参战国制造军事武器。而海外的工厂,则不受福特原则的约束,仍然为所欲为。所以这个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的海外业务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很大的增长。

那些海外的福特汽车公司可以在英联邦的领域内为英国女王效劳,尤其是加拿大的福特汽车工厂,它是英联邦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公司。为了支援英国参战,加拿大福特汽车公司赶制了50000辆军车运往欧洲战场,而南非福特汽车工厂制造的军车活跃在北非前线。

福特已经深深感觉到,美国又会像上次一样,将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战争。为了保卫国家,福特汽车公司也开始为美国军方生产武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遵照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指示,福特汽车公司在战时将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美国国防部一次就向福特公司订购了4000台军用飞机引擎。为完成这批订货,福特汽车公司以2000万美元新建了一座发动机厂。为了生产这种空冷式18缸引擎所需的特殊合金,洛格河工厂花了80万美元重新建造了炼合金用的熔炉。

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还承接了制造道格拉斯和康瑟利两家公司所造的轰炸机的零件。后来,政府要求福特公司能独立生产轰炸机。而福特早就有了这种想法,要像生产汽车一样,利用流水线大规模地生产飞机。这次有军方任务,福特觉得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来了。

福特公司在离底特律市50千米的威罗兰村建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工厂,工厂长1500米,宽400米。这座工厂以惊人的速度竣工,再一次向世人证实了福特创造高速度的奇迹。

威罗兰工厂在1941年设计,用了4个月浇灌地基,花费5个月安装设备。1942年5月,就已经成功投入生产。福特宣称,他要用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飞机,达到每天生产1000架,这个数字后来被外界传成了日产5000架。

威罗兰工厂采用了福特最得意的大量生产的方式,和汽车工厂一样,一切都是利用自动搬运器,是世界设备最先进、最完善的飞机制造厂。

威罗兰工厂有10万工人,他们要制造30000多种零件,然后经70多道工序,最后拼装成B-24轰炸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力轰炸机。已经退休的空军上校,横渡大西洋的英雄琳达上校也到威罗兰工厂来帮忙。

福特很信任琳达,每次到工厂总是先找他,听听他的意见。当福特渐渐明白造飞机的来龙去脉后,他觉得这与造汽车只是大同小异。所以福特决定不参考过去生产飞机的惯例做法,而要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来制造。

军方对第一次制造飞机的福特公司不是很放心,觉得他们的技术还不够先进。

有一天,美国陆军军方派了一架轰炸机飞到了迪尔本机场,目的就是让福特公司的工程师们观摩,以作为他们制造时的参考样机。

福特和苏纳伦登上飞机,到处看了看,他们互相交谈:“你看,到处都有铆钉。”

“嗯,不错,而且焊接的地方好像很多。”

这时,他们身边恰好站了一位飞机专家,听了福特他们的谈话,便说:“福特先生,那怎么行?机身是绝不允许焊接的。”

福特就当没听见一样,他吩咐手下的人着手研究焊接的技术问题。真正开始投入生产的时候,最令人头痛的是美国军方常常根据作战需要修改设计图纸。改变设计就需要改变生产制造的各种设备,这耗费了福特的大量人力、财力。

当一切走上轨道后,威罗兰工厂开始生产B-24轰炸机,生产量达到了每月340架。它没有像福特说过的那样每天生产1000架。但月产340架已使政府很满意了,这在过去是毫无先例的。此后工厂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到1945年,福特公司总共生产了8000多架轰炸机。

这个数字既使福特感到激动,又使他感到不安。毕竟,他为战斗中的祖国完成了这么多的武器,令他激动。同时,这些武器是用去杀人的,一想到这些,福特就变得十分不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公司还在海兰帕克厂和洛格河工厂生产坦克、装甲车、水陆两栖车、反坦克炮、军用卡车等。

福特制造的M-4坦克,是美国陆军的主战坦克。经过改良的M-4坦克被称为“谢尔曼”战车。它在埃及战场上与德国隆美尔元帅指挥的装甲部队短兵相接,创下了光辉的战绩。

在所有的军工生产订货中,最适合福特公司的任务是制造军用吉普车。福特生产的吉普车小巧、灵活,又很结实,爬坡力强,在沙地和泥泞中可正常行驶,时速可达100千米,车上可装配机枪。

由于此车性能好,陆军的订单一次次追加,福特汽车公司曾大量地生产了这种被称为“闪电”的汽车。

失去儿子埃兹尔

福特汽车公司在兴建迪尔本的洛格河工厂之时,福特与道奇兄弟等几家股东分家了,福特汽车公司从此成为福特家族的公司。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福特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让位给年仅25岁的儿子埃兹尔。

埃兹尔是福特唯一的独生子,但这份父子之情又非常复杂。福特从小就很喜欢他的独生子,家业非他不传。当埃兹尔作为公司董事长继承职位时,福特实际上对他又很不满意。而对埃兹尔的不满福特也说不出任何道理,因为几乎所有的决定都是福特自己做的,但他又不想要董事长这个职位。

首先,埃兹尔帮助福特,使他很顺利地与道奇兄弟分家;其次埃兹尔有很多事务性的事,他并不喜欢做,或不善于做,他只想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福特这种既要管事,又不想管事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埃兹尔的成长。

终其一生,埃兹尔不过是个在福特强大的阴影下,忍辱负重的办事员而已,他没有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发展留下光辉的篇章,尽管他在总裁的位子上长达24年之久。

当然,这并不是说埃兹尔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他虽屈从于福特,却从未赞成过苏纳伦、哈里的管理方式。他反对福特的很多决策,也不像福特那样“从不做慈善之举”。埃兹尔一直是底特律公益基金最大的捐款人,1936年,他和父亲福特捐资25万美元,成立福特基金会。

埃兹尔很早就预测到福特T型车必须改型,他也一直努力地改善劳资关系,他又是威罗兰工厂的赫赫功臣。埃兹尔自身性格懦弱,再加上福特的压制,使得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埃兹尔生性文静,对人彬彬有礼,他的秘书从未看见过他生气,更没有受过他的指责。他不发脾气,不讲脏话,感情细腻,做事也从不冲动。认识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有很好的教养,“像个真正的绅士”。某些方面他继承了福特的禀性。

埃兹尔和福特的办公室是相邻着的,无论多忙,每天工作结束后,这两个办公室总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里,埃兹尔都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总之,他是个很有规矩的人。

在公司,埃兹尔接手库森斯留下来的工作:经销、市场、会计。也留意工程技术方面的事。他跟福特一样,对机械有强烈的兴趣,也很熟悉。

埃兹尔很小的时候,福特就为他创造了实践机械的条件。但是公司的引擎实验室是福特的天下,埃兹尔很清楚,所以他只能将精力放在设计汽车的外形上。

福特和克莱拉是出了名的俭朴,但埃兹尔和妻子蕾伊娜不一样,他们从小就过惯了优越的生活。他们俩是1916年结婚的。蕾伊娜出身大家闺秀,性格活泼开朗,很容易与人相处,福特夫妇都很喜欢她。

埃兹尔和蕾伊娜一结婚就搬出来独自生活了。他们先是在印第安村居住,后来在格罗斯岬花12万美元买了栋房子,即使是在富豪区,这房子装修也是相当时髦的。几年后,又在底特律北郊买了栋别墅,名为“天堂”。

蕾伊娜的生活充满情趣,冬天滑雪,春秋郊游,夏天游泳。他们一共生了4个孩子,分别是1917年9月生的亨利·福特二世,1919年出生的小埃兹尔,后来改名班森,1923年生的约瑟芬和1925年生的威廉。

每年冬天和春天,埃兹尔全家人就到佛罗里达州去度假,他们在南方的海滩边有一栋别墅。夏天,这一家人带着马匹、佣人到缅因州的海豹港去,这里也有一栋房子,修建在可以俯视大西洋的山冈上。

蕾伊娜的生活很考究,她日常用的东西一般在她父母开的百货店里买,但春秋的衣服,她就约了同样是有钱人的女友,一起到纽约去买。常常是包下一节车厢,在车上欢乐一晚,第二天到纽约,住进预订的豪华大酒店,买到她们想要的东西再回来。

蕾伊娜从小受艺术的熏陶,埃兹尔在这方面也是很有天赋的。他们夫妇在结婚之初就开始收藏艺术品,他们不但欣赏那些传统的名画,对那些还不怎么有名的新派画家,像凡·高、高更、马蒂斯等,接受得也比一般人要早。福特也非常了解埃兹尔的这份天赋,很信任地把各种车的外形设计交由他搞。

福特喜欢跟埃兹尔在一起活动,他们有不少的合影,在一起试车,在一起检查工厂,一起参观格林斐尔德村。其中福特最喜欢的一张是他们俩一起坐在高背靠椅上,脸颊被炉火映得通红的一张相片。福特将它制成贺年卡。这张照片反映的是福特所希望的父子关系:亲密、和谐的同伴关系。

从外表看,这对父子相处得和谐亲密,两人每天都会花上几小时在一起谈话,如果不能见面谈就打电话。他们之间设有专线,一打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埃兹尔的儿子班森回忆说,别人找他们,“几乎每晚都占线”。

亨利二世继承公司董事长职位时,把福特家人的资料销毁了一部分,在目前所存留的为数不多的资料中,大多是他们父子间的信件、电报、卡片。内容谈的都是天气、旅游感受、身体健康状况、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等。这些信件的内容充满了家庭生活的乐趣,与别人家没有什么不一样。

但是,如果你想到他们是掌管着世界最大企业的家族,他们是汽车工业帝国的发号施令者,那你就感觉得到,这些信里少了一种东西,少了严肃地讨论问题的话题,而这在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层之间都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人们经常看到福特和埃兹尔在一起聊天,手挽着手谈笑,有时对一些话题还特别有兴致,但是,在这亲情当中,却有一块真空地带,他们不知道如何交流真正内心的想法。哪怕两个人大吵一架,也算是一种交流的方式,遗憾的是连这也做不到。于是那种看上去的亲密成了窒息他们父子情感的毒素。

在T型车暗淡无光、失去市场的岁月,为了改造T型车,埃兹尔曾不得不借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向福特提出建议,结果福特当场怒斥了他。如果换成别人,都可以私底下做自己父亲的工作。当然,福特后来还是给了埃兹尔面子的,换成别人提这样的问题,下场更惨。维尔斯就是为此辞职的,那森也是。

虽然埃兹尔是董事长,但所有的人都很清楚,福特汽车公司真正管事的是福特。他对外人说:“埃兹尔是个很优秀、很有修养的董事长。他懂艺术,对车型的设计也很在行,A型车、V-8车的外形都出于他的设计。他是个文静的孩子,‘每当要作重要决定时,仍请我以最高负责人的身份来参与决策’,他也熟悉劳工运动。”这是福特对埃兹尔的评价。

很显然,这些素质离“好董事长”还很有差距。这就是父子悲剧的根本症结所在。福特不愿意放手,又不愿意堂而皇之地掌权,而埃兹尔不知如何接手管理,又不知如何推卸,也不可能推卸。

就这样,埃兹尔完全屈服于福特的意志,但这并非出于爱戴或崇拜,而是他懦弱的性格,这一点福特也非常明白。福特自然不喜欢孩子顶撞他,但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那样窝囊。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使埃兹尔变得坚强有魄力一些。他认为是小时候对埃兹尔太迁就、太过保护了,所以现在要用相反的方法,刺激他、摔打他,才会使他变得坚强些。

因此,后来福特经常为难埃兹尔。当埃兹尔准备在洛格河厂筹建新的焦炭炉时,福特当面并没有说不赞成,但私下却对哈里说等他一建好,我就把它给拆下来,后来他果然是这么做的。他本来可以当面跟埃兹尔讲清反对的理由,但他没有作任何解释,而要以那种极端的方式来增加埃兹尔的痛苦。

还有一次,因位于总公司大楼四楼的会计部办公室空间狭窄,不够使用,埃兹尔计划重新建一栋供会计部和新设的销售部使用的大厦,并已经积极行动和建筑行业的人签订了合同。

当天晚上,大批工人乘坐卡车来到总公司大楼,他们一下车,就纷纷涌进四楼的会计部。在天亮之前,工人们把告示栏、柜橱、椅子,甚至电话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搬了个精光。第二天一早,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会计部的职员们莫不愕然。

苏纳伦对福特一贯唯唯诺诺,俯首帖耳,因此人们都叫他“铸模之神”。事情发生后不久,他被叫到福特的住宅,福特神情严肃地下了命令:“把会计部的所有职员解聘……销售部的职员也裁为一半!”于是,苏纳伦在刚上任为执行常务董事的那天,便得到了“刽子手”的“美誉”。

事后,埃兹尔又费了很大劲,才把会计部门的人安插到其他部门。整个20世纪20年代,福特经常这样给他难堪。埃兹尔越服软,福特越不满意。福特越不满意,埃兹尔越服软,父子之间越来越不能理解沟通了。

早在福特T型车风靡全美、畅销欧洲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的弊病就已显露出来了。那时不但车子明显过于陈旧,已经被人认为老古董,而公司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弊端。

那些年,通用汽车公司采用现代管理手法,根据周密的研究,制定目标,他们建立的决策指挥机构具有最大的权威性,而决策又具有科学性,因此,在合理化的管理下通用汽车公司蒸蒸日上。

而福特汽车公司自己本身也是有制度、有系统的,但是它成功得太炫目了,权力也过于集中了,福特自己越来越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大事小事,都要插手,都是他亲自决策。单单一部福特T型车的改造问题,就暴露了他管理上的很多问题。

后起之秀通用公司、克莱斯勒公司都超过了福特公司,这并不只是它们开发了一种新车赶过了福特的旧车,属技术竞争,而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另一种落后的管理制度的竞争。埃兹尔也曾极力反抗过福特的权威,但福特一开始并没有在意。

1926年是美国经济发展极为顺利的时期,各种投资都得到丰厚的回报。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时候想不赚钱也很难”。埃兹尔的朋友凯斯勒以前在福特汽车公司给他当过助手,后来拉拢了几个人办了几家投资公司,埃兹尔也在其中。

很多年后,凯斯勒的投资公司实力大增,兼并了20多家银行和信贷公司,被称为管理人商业银行,成为密歇根州最大金融机构。凯斯勒任总裁,埃兹尔则是最大的股东,拥有50000股。

埃兹尔跟凯斯勒合作,反映了他对抗福特的意愿,因为他投身金融界正是明确地表示了不赞成福特对金融界和银行家的偏见,并且他的合作者还是曾被福特逐出公司的凯斯勒。凯斯勒很早就看出福特汽车公司的弊端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因此,他极力怂恿埃兹尔摆脱福特的束缚。

但是埃兹尔好像总是走霉运,繁荣了几年的市场,没多久就被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摧垮了,这些年发了点财的金融家和银行家都自身难保。管理人财团的业务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一旦人们停止借钱,而贷出的钱又无法收回来时,银行就无法正常运转了。

20世纪20年代末期,凯斯勒向埃兹尔求救,从1930年至1933年,埃兹尔拿出1200万美元给凯斯勒救急,但财团是个无底洞,困难重重的银行管理人申请国家重建金融公司贷款3700万美元解难。

而这时,已经身为参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的库森斯出面干涉。对胡佛总统挽救银行的这套办法,他早就不赞同,因此他说,如果福特汽车公司支持的银行有问题,那表明福特公司也有问题,他们应该自救,而不是靠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填补那些无底洞。

这时候,福特才知道他的公司与管理人财团的关系。他过去只忙于他的事业,他对银行也从未感过兴趣。

现在埃兹尔无法再躲避这个问题了,他已经亏损了1400万美元。他所投资的财团是福特向来不喜欢的事,和他共事的人也是福特不喜欢的人,他简直不知道如何向福特开口,最后还是别人代埃兹尔跟福特解释的。

此时福特手里还有几亿资金存放在几家银行里,他是唯一有能力救埃兹尔的人。他也这样做了,但这件事过后,福特更不放心将公司交给埃兹尔了。此后,埃兹尔也不想干这个有名无权的傀儡董事长了。

很长一段时间,埃兹尔都待在办公室不出来,只有这样他还感到自由点。而这段时间,他开始专心地设计他的林肯车。林肯“大陆”是一辆优秀的高级车,它是埃兹尔一生最大的亮点。

罗斯福出任总统后,任命原通用公司总裁那森为工业生产委员会主席。这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公司接受了政府军用飞机的订货,福特派埃兹尔与那森商谈生产计划。

埃兹尔回来向福特上报了谈判结果:工业生产委员会要求福特公司暂时停止生产飞机的计划,要求公司先为英国赶制6000台飞机引擎,福特勉强同意了。而就在英国政府向福特表示敬意时,埃兹尔突然打电话给那森说他们不能替英国制造引擎。

那森问:“这是为什么?”

“我父亲福特改变了主意。”埃兹尔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

“可是你才是董事长啊?”那森感到很气愤。

埃兹尔一时也很为难,他说:“我知道,但父亲不肯,你应该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那森急忙赶到底特律去找埃兹尔。正巧,福特和苏纳伦都在。他连忙问福特,有关引擎的事是怎么回事。

“什么引擎?”福特突然这么一问。

那森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很友好地回答说:“为英国制造的飞机引擎呀,埃兹尔跟我说你不做了。”

“对,我们不做了。”福特很不高兴,他解释,他愿意生产飞机引擎,但要通过美国政府签约。福特汽车公司不直接给任何参战国生产武器。

那森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他马上去处理这件事。

“找别人做吧,我们不做。”没想到,福特突然又说了这么一句话,气得那森扭头就走,这件事让埃兹尔羞愧了很长一段时间。

1942年年初,埃兹尔突然显得萎靡不振,从此身体就没有恢复过。一开始,福特并没有重视这种情况,他认为埃兹尔太贪图享受了,只要调节一下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切就会好起来。

埃兹尔出院没多久后,福特找到苏纳伦,要他去跟埃兹尔谈谈。他说了一大堆不满埃兹尔的话:他认为埃兹尔不该对凯斯勒这样的人过于信任,更不应该对公司的哈里等人有意见,还说他的生活习惯不好等,让苏纳伦一一转告。

埃兹尔听了这些指责的话语,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对苏纳伦说:“我看我最好还是离开公司吧,我的身体恐怕已经不行了。”苏纳伦勉强劝住了他。

但是埃兹尔真的拖不了几天了,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整个部位。1943年5月26日,他便长眠不醒了。

听闻埃兹尔去世的消息,底特律全市人民都为他的死而哀悼痛惜,公司的员工们也都悲伤之至。埃兹尔去世后,福特复出担任董事长职务。80岁高龄的老翁,还要尽其最后一份力量来经营工厂,令人伤感。

所幸的是,福特的健康状况良好,除了脊背稍有点弯曲外,身体其他部分都很正常。他每天早上5时多起床,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随即进早餐。

餐后,就赶到威罗兰工厂,巡视那规模庞大的重轰炸机装配工厂,然后出席会议,决定议案。同时,又要看看公司各部门情形。所以他一天都必须走好几千米的路。

不但如此,福特还要到洛格河工厂各部门去巡视。就是年纪比他小一半的壮年人,这样奔波辛劳,恐怕也会感到疲倦的!

工厂又开始生产汽车、卡车,这时,福特下了最大决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再活多久了。他说,要使他自己在世的时候,亲眼看着福特公司在新董事长主持下,繁荣发达起来,然后,再与世长辞。

汽车工业之父

福特汽车公司的弊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1941年,它的汽车生产量由过去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57%,跌至仅只占16%,远远落在通用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之后。战争结束后,福特也认识到,公司在他手里,已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了。

就在福特汽车公司一步步走向没落的时候,埃兹尔的儿子,也就是福特的长孙亨利二世来到他的身边。

埃兹尔死后没几天,福特就与他的孙子见面了。亨利二世和他的弟弟班森共同继承了埃兹尔的股份,并握有他母亲的股份,此时亨利二世25岁,班森23岁。

80岁高龄的董事长福特管理公司显然已经力不从心,这时,公司最有权势的实力人物是哈里和苏纳伦。

埃兹尔过去的朋友们,包括小罗斯福、小杜鲁门、凯斯勒等人,都不愿意看到福特汽车公司这份庞大的产业落到别人手里,加之华府担心福特汽车公司的情况越来越糟,影响到军火合同的完成,他们一致认为,只有亨利二世才能挽救局势。

而此时,亨利二世还在美国海军服兵役,准备编入地中海舰队。他的父亲埃兹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公司的需要,福特将他留下来,没有服兵役。但在福特参加竞选时,这件事成了反对派攻击他的重要口实。享利二世牢记父亲的教训,坚持不肯离开部队。最后还是在那些华府权势人物的活动下,才将他召回底特律的。

亨利二世身材高大魁梧、聪明、直爽,从小福特就喜欢他,他3岁时,洛格河厂的“点火仪式”都是让他操作的。但他真正掌管福特汽车公司却不是福特一人之力促成的。

福特不能完全相信他,主要是担心亨利二世的妻子。她是华尔街金融家麦克唐纳家族的千金,福特担心公司被他们接收过去,所以福特宁肯倚重自己的亲信哈里。

哈里是福特公司后期一手遮天的人物。他由一名普通职员,平步青云升为公司保安队长,而后是福特服务处的领导,继而升为公司副总裁,其实际权力与苏纳伦旗鼓相当。苏纳伦用高压政策将公司治理得像个王国,而哈里则擅长特务工作,玩弄权术,他的党羽都是一班令人厌恶的特工人员。

哈里将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震慑得服服帖帖。他早就将秘书乔治整垮了,甚至敢于将手伸到埃兹尔的头上,凯斯勒就是他趁埃兹尔不在时,向福特进言将其撵走的。埃兹尔死后,苏纳伦也被逼走了。福特之所以倚重信任哈里,一个是觉得他忠心不二,另一个是觉得他聪明、做事果断,敢作敢当。

亨利二世于1943年8月回到福特汽车公司,他知道哈里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但要摸清此人到底有多大能耐。他决定一开始保持低调的态势,韬光养晦,私下里作一些调查了解。

在不到一年时间,亨利二世已经集合了一大批精兵强将为他做事了,并争取到了副总裁的位子,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向前台了。最重要的是有祖母克莱拉和母亲蕾伊娜的支持。克莱拉自爱子埃兹尔去世后,对公司的前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担忧和关心。

现在公司上下的员工都很明白,年过82岁的老福特已经难以担负董事长的重任了。在克莱拉的大力举荐下,1945年9月,老福特宣布自己退休,由年仅27岁的长孙亨利二世继任董事长一职。

亨利二世一上台,便立刻宣布辞退哈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在公司从上而下,彻底扫除了哈里的党羽,可以明显地看出,此前他已经把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

此后,亨利二世勇敢地担负起了重整福特汽车公司的重任。他不仅让弟弟班森加入董事会,而且还从外面广罗人才,同时大胆启用基层人才。

在他的管理下,集合了像麦克纳马拉、艾柯卡等这样一批英才。前者曾经任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后者为世界著名企业家、克莱斯勒公司的救世主、公司总裁。亨利二世要跟通用汽车公司一样,想要建立的是一个以自己为头的集体领导体制。他要把公司融入社会,实行股份制。

已经老态龙钟的福特汽车公司,在亨利二世的精明领导之下,一年之内便起死回生了。1946年,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量由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6%迅速回升至22%。

老福特满意地看到了亨利二世的成绩,他对妻子克莱拉说:“你看,我们的孙子真能干!”

克莱拉不无嘲讽地回答说:“当然不错,可是亨利二世的做法却和你不太一样。”

老福特感慨万千地说道:“时代不断变化,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我一生为人们服务的准则,相信我们的孙子也会记得的。”

1946年6月,底特律市举行纪念汽车工业兴起50周年的庆祝会,各种庆祝活动持续了10天。

市政府特别修建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并举行了盛大的汽车游行活动。人们把这50年间底特律生产的各种汽车,由最原始的到最新式的排成长长的队伍。司机和车上的乘客都穿上与那辆车同时代的服装,生动有趣地展示了底特律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游行过程中,有些老式车在中途发生了故障,人们就推着它走,给它披上彩带,就像推着婴儿车一样。

老福特是庆典活动中最受人尊敬的贵宾,政府特意授予他荣誉奖,以表彰他在汽车工业为人们作出的贡献。

历经50年的风雨,底特律成为今天的底特律,汽车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代步工具,福特是立下赫赫功绩的人。所以他很欣慰地接受人们称他为“汽车工业之父”的美誉。

1947年4月7日,老福特和往常一样,在晚上21时左右进入他的卧室,可是刚睡下不到两个小时后,突然醒来,感到头痛,他叫了声克莱拉,说他有点不舒服。听到福特的声音,克莱拉和60年来一样,立刻跑到床边来,给他倒了一杯水,又请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去请医生。

克莱拉守在福特床边,寸步不离。在他们结婚将近60年的漫长岁月中,这一对夫妻始终紧握着手,互相支撑,互相偎依。福特干了那么多的大事,但他对别人总是说他这一生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娶了克莱拉,假如有来世,他会再找上克莱拉。现在,他把手放在克莱拉的手中,还没等医生来,就安静地离开了。

福特的葬礼非常隆重,约有10万人为他送葬出殡,这一天,美国所有的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分钟,以纪念这位“汽车工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