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谋攻篇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3];不战而屈人之兵[4],善之善者也。

【注释】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指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意谓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

[2]军、旅、卒、伍:春秋时军队编制单位。1.25万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

[3]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

[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意为不动用武力便使敌人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垮它就逊一筹;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释译】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全胜论的战略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及保民,但战争必然要付出许多财物与性命等沉重代价,即使百战百胜,终究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因此孙子提出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主张。

他认为大至敌国、敌军,小至敌之卒、伍,都能不战而使其屈服。

历代战争中许多谋臣良将,都是将主要的心力放在战场之外,主张以谋略取胜,以武力威胁和政策攻心相结合,或施以恩信,或晓以大义,或说以利害,或以敌制敌,或大张声威,或大军压境,或断其归路,或绝其粮草,这些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求全求胜的光辉战例。

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原文】

故上兵伐谋[5],其次伐交[6],其次伐兵[7],其下攻城。攻城之法[8],为不得已[9]

【注释】

[5]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克敌致胜。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6]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7]伐兵:通过军队间交锋一决胜负。兵,军队。

[8]攻城之法:法,办法、做法。

[9]为不得已:指出于无奈而为之。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出于不得已。

【释译】

在血与火的决斗中,智慧之花常能结出胜利之果。孙子在这里提出了以谋制敌,夺取全胜的战略思想。通过战争让敌人屈服有“智胜”和“力胜”两种方式,相应就有“全胜”和“破胜”两种结局。“智胜”对方,我方付出的代价不大,有助于保存实力;“力胜”,我方付出的代价大,各种损失不可避免;“智胜”能安国、保民,“力胜”将造成国弊兵疲的局面。因此,孙子主张用谋略来制胜,通过“力”与“智”的完美结合,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

历史上,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每次必输,他总是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所以屡战屡败。孙膑教他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就可以三局二胜,赢得全局,田忌按孙膑指点,果然赢了齐威王。马还是那些马,顺序一变,胜负迥异,可见“谋”的重要。

三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10];拔人之城而非攻也[11];毁人之国而非久也[12]。必以全争于天下[13],故兵不顿,而利可全[14],此谋攻之法也[15]

【注释】

[10]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屈,使人屈服。

[11]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拔,攻取。

[12]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非久,不是旷日持久。指灭亡敌人之国毋需旷日持久。

[13]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上言“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为一定要根据全胜的战略战胜于天下。

[14]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整顿、召集。

[15]此谋攻之法也: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最高标准。法,标准、准则。

【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也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更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天下,这样才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全面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释译】

俗话说:“杀敌三千,自伤八百”。可见战争双方在正面交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作为指挥者,应站在求全、求胜的角度,发挥计谋的作用,充分利用战机的创造、兵力的部署、战术的运用、目标的选择等等,以智取胜而非以武力硬拼。

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大将准备突袭郑国。牛贩子弦高听说这件事后,一方面马上派人到郑国去报信,一方面扮作郑国国君的使臣,挑选了20头肥牛去慰劳秦军,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率部队前来,特意准备了一点薄礼,派我来此迎接慰劳你们。因为我国身处强国之间,所以随时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你们见了不要介意。”孟明视听罢,大吃一惊,想自己军队劳师远袭,本想攻其不备,不想郑国早有准备,于是撤军回国,向秦穆公交差了。

四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6],五则攻之,倍则分之[17],敌则能战之[18],少则能逃之[19],不若则能避之[20]。故小敌之坚[21],大敌之擒也。

【注释】

[16]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

[17]倍则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优势。

[18]敌则能战之:敌,指兵力相等、势均力敌。能,乃也,则的意思,此处与则合用,以加重语气。此句意谓如果敌我力量相当,则当敢于抗击、对峙。

[19]少则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逃跑躲避。

[20]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实际力量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其锋芒。

[21]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弱小的军队。之,助词。坚,坚定、强硬,此处指固守硬拼。大敌,强大的敌军。擒,捉拿,此处指俘虏。此句意谓弱小的部队如果坚持硬拼,就会被强大的敌人所俘虏。

【译文】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10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5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2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味坚持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释译】

孙子在这里论述了根据敌我力量的强弱而采取不同的战术,审己察敌,量力用兵,以争取最大的胜利而避免自己遭受损失,使战与不战均朝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孙子主张在具有优势兵力的条件下,应该采用进攻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采用“以众击寡”的作战方针,并依靠灵活的指挥和巧妙的兵力部署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他反对实力弱小之军和强大的敌人死拼硬战,以卵击石,而要避其锋芒,保存自身的实力。总之,无论对待敌人还是自己,都要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

公元1858年,清军围困天京,其江南大营直接威胁着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太平军兵力不占优势,为解天京之围,李秀成与李也贤会师天京而进攻杭州,截断清军粮路。攻下杭州后,太平军广树旗帜,虚设兵。清军忙调五分之二的兵力,回救杭州,太平军金蝉脱壳,会师建平,攻克了江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五夫将者,国之辅也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22],辅周则国必强[23],辅隙则国必弱[24]

【注释】

[22]国之辅也:国,指国君。辅,原意谓辅木,这里引申为辅助、助手。

[23]辅周则国必强:周,周密。意谓辅助周密、相依无间,国家就强盛。

[24]辅隙则国必弱:隙,缝隙,此处指有缺陷、不周全。此句意谓辅助有缺陷则国家必弱。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一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

【释译】

“将有才智社稷安”,在一定程度上讲,兵法就是为将之法。将领作为制定军事行动的决策者和国家战略决策的执行者,不仅战争的胜负,甚至国家的安危均系于一身。因此,选将任帅,必须十分谨慎。如果将帅具备将之五德——“智、信、仁、勇、严”,将会主安而国强。

战争中,将领的素质关系着战争的成败。战国时,秦用国之兵攻赵,赵国大将廉颇扼守长平,深沟高垒,凭险坚守,秦久攻不下,无可奈何。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轻率出击,导致全军覆没,40万降卒被埋,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六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25]: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26],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27];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28],则军士惑矣[29];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30],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31]

【注释】

[25]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君,国君。患,危害。意为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个方面。

[26]谓之进:谓,使的意思,即“使(命令)之进。”

[27]是谓縻军:这叫做束缚军队。縻,束缚、羁绊。

[28]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了解军事而干预军队的政令。三军:泛指军队。春秋时一些大的诸侯国普遍设有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同,此处是参与、干预的意思。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

[29]军士惑矣:军士,指军队的吏卒。惑,迷惑、困惑。

[30]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而直接干预军队的指挥。权,权变、机动。任,指挥、统帅。

[31]是谓乱军引胜:乱军,扰乱军队。引,失去之意。此谓自乱军队,失去了胜机。

【译文】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使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心存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这叫做自乱其军。

【释译】

孙子在此论述了君主不能干涉将帅的独立指挥权的问题。一旦选好了将领,就应该授权于他,对于军队的作战,国君不能任意干预。虽然将领受命于君主,负责安国辅君保民的任务,但在受命之后,不能处处固守君命。孙子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君命有所不受。”身在战场,熟知军情的将领应该在“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的最高原则下,结合战争的实际进程,机断行事,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否则就会“三军既惑且疑”,必然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七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32],上下同欲者胜[33],以虞待不虞者胜[34],将能而君不御者胜[35]。此五者,知胜之道也[36]

【注释】

[32]识众寡之用者胜:能根据双方兵力对比情况而采取正确战法,就能取胜。众寡,指兵力多少。

[33]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协力的能够获胜。同欲,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

[34]以虞待不虞者胜:以充足的准备对付没有准备者则能得胜。虞,有准备。

[35]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获胜。能,有才能。御,原意驾御,这里指牵制、制约。

[36]知胜之道也:认识、把握胜利的规律。道,规律、方法。

【译文】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不可战的,能够胜利;了解兵多和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自己准备充足对付没有准备的能得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凡此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释译】

孙子列举了五种取得胜利的方法。这五种方法目的在于“知己”。在自身具备胜利条件的情况下出兵,才能有胜利的把握。可见孙子对于出兵打仗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他认为要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能力、用兵之法的掌握、军队士气、自身准备情况和优秀将帅的指挥权等五个方面了解自身情况,才能预知胜利。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诱赵括军入包围圈,并未马上攻击,而是断敌援军道路和粮食来源,让赵军断粮46天,自相残杀而食。在保障自己少受损失的前提下,坑杀赵军40万人。

公元前478年,吴越两军在笠泽(今江苏吴淞)夹水对阵,勾践为了打破这种胶着状态,继续发展进攻,就乘夜采取“左右句卒”之法,即各以一部兵力从左右两翼伪装强渡,诱使吴军主力分向两翼,然后以己之主力从兵力已经薄弱的吴军阵地中央突入,大败吴军。

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37]。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38]。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37]殆:危险、失败。

[38]一胜一负:即胜负各半,指没有必胜的把握。

【译文】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便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则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释译】

孙子用简洁、鲜明的语言指明了战争的指挥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与战争胜负间的关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关于兵家制胜、“知”与“战”关系的指导思想,它既包括了敌我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了解,和对战争的指导规律与作战原则的认识,还揭示掌握和了解敌方情况与战争胜负的关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仅是历代兵家必须遵循的谋略原则,也是一条科学的真理。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能很快地帮助刘邦消灭项羽,也是由于他能知己知彼。他向刘邦分析他能击败项羽的原因:“敌方有几不利:一是有勇无谋,二是背信弃义,三是目光短浅,四是赏罚不分,五是不得人心,残暴刚愎。而我方军纪严明,深得人心。”刘邦听了韩信分析,于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终于取得战争的主控权,逐渐反败为胜,击败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