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深耕基层治理,创建媒体智库

——半月谈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思考

一个专栏,基层情怀打底色

那山,那人,那包——时隔近两年之后,迄今半月谈采编人员依然难忘恩施大峡谷里另类“背包族”的身影。叶俊东同志2017年8月就任半月谈杂志社总编辑、党委书记不久,给大家分享了来自鄂西深山幽谷的真实故事:

世界硒都恩施大峡谷核心所在地,有个沐抚办事处,所辖面积广达180余平方公里。沐抚办事处有182名“背包组长”,配备了代表“公权力”的公章和专用工作包,包里面装着转轴式记录本、钢笔、印泥、印章、雨伞和手电筒等。182名背包组长背着包,骑着摩托,穿峡越壑,走家串户,上门排忧解难。村民亲切地称为:“万能”的背包,“全能”的背包组长。背包组长大多为党员、退休干部、复员军人等,承担政策宣传员、便民服务员、纠纷调解员、信息报送员、产业发展引导员等五项职能,号称“五员”。这些另类“背包族”是大山沟村民的老熟人,有的连各家的狗叫声都分得一清二楚。由于他们的存在,5年多来,沐抚办事处实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乡”。

背包组长的鲜活故事,来自叶俊东同志2017年3月在恩施乡村调研期间的亲历。当时,作为新华社湖北分社主要负责人,他带领记者在乡村践行“扎根工程”,偶然发现沐抚办事处在村民小组之下还设有“背包组长”一职,便专门找来背包组长进行详细采访。在他看来,背包组长现象,虽是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创新探索,但也反映出,现有基层治理体系已不适应发生巨变的乡村现实,基层治理现代化,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显得更迫切,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类似背包组长这样沾泥土、带露珠的基层故事,半月谈采编人员在日常组稿编稿过程中,也大量接触,并不陌生。聚焦“城乡基层治理”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在杂志社得到了积极响应,《半月谈》编辑室负责同志立即将设想变成方案,付诸行动。2017年9月10日,《半月谈》第17期增设的一个新栏目——“基层治理现代化”问世。

当期刊发了3篇报道《招乡贤回归,促乡村善治——万名新乡贤的“台州模式”》《国旗下,美丽与乡村有“约”》《月湖区有“三个家园”——城市社区治理看创新》,兼顾城乡,分享基层治理经验。

开栏的“编者按”开宗明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须植根于广大乡村和城市社区这个基础。“基层治理现代化”专栏直面基层社会生态实际,突出话题的引领性、前瞻性,聚焦各地城乡接地气的生动实践,探寻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特色模式和多元路径。

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栏目的开设,杂志社上下经过业务探讨,逐步形成共识,开始把探索城乡基层治理的困境和出路,作为议题设置的重点之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半月谈》这本时政刊物(半月谈杂志社的“主刊”)的内容定位进行优化调整。

《半月谈》从1980年创刊伊始就定位面向基层,是党面向基层最重要的舆论阵地。而“面向基层”是个“大靶子”,需要进一步在内容定位上精准聚焦“靶心”。经过边实践边完善,半月谈杂志社2018年工作要点中,正式提出“一个中心(时事政策讲解)、两个支点(基层治理、教育改革)、三个突出(突出时事政策讲解员功能、突出基层创新探索发现功能、突出建设性舆论监督功能)”的总体框架,将《半月谈》的报道重心之一精准对位基层治理,进而优化刊物内容结构,调整栏目布局。可以说,藉由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也撬动了《半月谈》的内容结构整体优化调整。

“基层治理现代化”开栏后,每期发稿量3到7篇,稿量日益充足,报道面逐渐拓宽,话题不断深化。“梅花枝上透佳音,一点春光也动人。”专栏连续数期运行下来,开始引起“三农”学界和政策研究机构的非常关注,有的主动表示合作意向。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治理有效”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经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合作策划,半月谈杂志社组织乡村治理创新调研小分队,分赴近20个省份,走村串户,深入调研各地乡村基层治理新路径。当年12月10日,《半月谈》第23期刊发长篇调研《乡村凋敝?十三种模式探路乡村“新治理”》,总结出十三种基层首创模式,每种模式均采取“记者现场调查+ 专家点评推荐”的报道形式,予以专题报道和集中展示。

十三种模式各有侧重,又互补统一。或聚焦优化组织架构,重构基层权力运行体系,实现治理体制多元( 如监委会、理事会、议事会、政经分离);或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探路治理体系多元( 如三治合一、新家训家风);或瞄准公共服务,凸显治理功能多元( 如公共服务站、政府购买服务);或借力外智,充实乡村精英人才队伍,形成治理主体多元( 如新乡贤、大学生村干部、第一书记);或以融合思维激发活性元素的引领、贯通效应,力求治理手段多元( 如党建+、互联网+)。

十三种模式给各地提供了可推广的典型样本和可借鉴的“解决方案”,助力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将“月是故乡明”“把酒话桑麻”的浓浓乡愁,转化为共建共享新乡村治理体系的务实行动。

这篇2万余字的长文受到社会调查研究机构、决策咨询智库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第二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在半月谈基层治理议题设置和栏目运行的探索过程中,新华社领导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强调,半月谈要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办刊优势,聚焦基层问题不断发力,抓准基层治理调研选题,力求做出巨大影响,产生良好效果。2018年3月,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分管社办报刊不久,就将半月谈杂志社作为调研第一站。他在调研时指出,半月谈要提高政治站位,吃透两头,密切关注中央方针政策实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他强调,办刊要找准优势,调整定位,深耕品牌栏目,并对刚推出半年多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栏目寄予厚望。此后,对半月谈基层治理报道及其阶段性新成绩、新亮点,严文斌同志一直高度关注,不断指导杂志社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分析研判,在相关材料上做出批示,及时予以鼓励和具体指导。

新华社多位领导的重视、指导,新华社总编室领导及各部门、各分社的支持、配合,给了半月谈杂志社党委和采编人员莫大的鞭策和激励,底气更足、信心更强、创意更丰。半月谈基层治理系列调研报道也多次获得新华社总编室通报表扬。

在当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媒体矩阵中,要想引领话语权,贵在持之以恒,突破话题瓶颈,保持话题的鲜活度、新锐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前瞻性创意策划和日常性信源储备是关键。

在《半月谈》编辑室,基层治理是创意策划的重中之重,编辑们始终与一批分社骨干记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他们在基层一线发现的个案进行分析、提炼,策划组织具有普遍性、趋势性的报道主题。常务副总编辑王运才和副总编辑丁玫、王永前等杂志社领导,也经常与编辑室成员一起研讨议题创意,深入基层调研,捕捉基层治理的新动向、新线索。连续策划推出的一批调研报道,都体现了将基层治理视域不断拓展的特点,如:《破解基层治理难,六大新支点》《新时代,如何善治城中村》《城郊村:城市化不能遗漏的风景》《城市社区难治?让公众参与“共舞”》《“小事”用心办,大治理就有了》《上头“神仙打架”,下头“左右挨骂”》《白事不白花钱:沂水的“六笔账”》《越穷越送:扶贫产业也刮“人情风”》《基层“三错”干部,能否归队归位归心》《让乡镇干部强起来》等。

同时,随着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基层治理报道,一大批基层干部逐渐成为半月谈的忠实粉丝,在微信后台提供了大量来自一线最真实的民情民意。《半月谈》编辑室和半月谈新媒体中心密切关注这些基层干部群众的网上留言,有的直接整理成文在刊物刊发,有的作为议题线索组织记者采访调研,诸如通过留言组织刊发的《微信工作群衍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横幅一拉、姿势一摆、照片一拍就完事?——红色教育,让形式主义走开》《“牌子满墙”形同形式主义“野草”》《迎检办公室,4年装3次——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夜访乡镇干部听“三盼”》《空政策、瞎活动、假调研、滥材料、乱问责——基层干部有“五怕”,样样头疼》《基层干部千条留言诉衷肠》等,激起一波又一波基层治理话题的互动浪潮。

2018年一年间,《半月谈》相继刊发了百余篇基层治理系列调研稿件,不少稿件在各类微信公众号浏览量达10万+,网络转载超500家,有的甚至成为舆论爆款和刷屏之作。

半月谈持续不断的系列调研报道,引发了中央主要媒体的关注和跟进,《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政协报》等主流媒体及各大门户网站,经常跟进评论或跟踪报道,中央媒体对基层治理话题的热度逐渐高涨起来。

半月谈基层治理系列调研也持续引起高层关注。经中央有关部门摘编报送,2018年有10多篇稿件先后获得中央领导批示,有的直接推动了相关文件的决策出台,促进了基层实际问题的解决。

亮点纷呈,预示着半月谈“基层治理现代化”专栏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迎来勤种深耕、厚积薄发的丰硕收获期。其势头之强劲,反响之强烈,关注度之高,甚至超出半月谈杂志社党委最初的“预期”。

一个群体,牵动基层治理的痛感“神经”

实事求是地讲,“基层治理现代化”开栏初衷以求解基层治理良策为担当,问题性、建设性并重,重在发现经验亮点,推介解决之道。随着一次次基层调研的走深走实,基层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浮现,议题锐度、话题辣味迅速凸显,报道触角逐渐探入基层干部群众的痛感地带,引入考问基层治理困境的深层领域。

2018年的中国各地城乡,基层治理仍然普遍未能走出困境,现状不容乐观。在痛点交织、叠加的现实境况中,基层干部群体尤其是乡镇干部(包括村社干部)成为群体性负担最重、压强最大、痛感最剧烈的突出群体。

众所周知,乡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单元和基本细胞,然而,长期以来,有责无权、有事无钱、有劳无闲,成为许多乡镇干部的灰色写照。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尾大不掉,不断向基层衍生、转嫁种种不合理负担,道道绳索绑缚在乡镇干部身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甚至消解着他们工作的成就感和生命的意义,也大大制约了基层治理的效能。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再到“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一声疾似一声的呼吁,折射了乡镇治理面临任务繁多、人力有限、责任刚性的困局。

在近年基层工作中,“痕迹管理”被广泛应用,凡事留痕、处处留痕,成为乡镇干部不堪承受之重。2018年7月25日,《半月谈》第14期刊发了《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文中乡镇干部反映,搞一次“卫生清扫”需要9份档案,诸如此类的过度留痕要求逼得他们制造假痕、虚痕来应对。同年8月25日,《半月谈》第16期刊发的《空政策、瞎活动、假调研、滥材料、乱问责——基层干部有“五怕”,样样头疼》披露,最让乡镇干部困惑的是“五怕”:一怕不接地气的政策;二怕心血来潮的活动;三怕走马观花的调研;四怕无穷无尽的材料;五怕不讲道理的问责。

这些无处不在的压力和莫可名状的困惑,在半月谈记者采访乡镇干部群体后写成的多篇调研报道中频繁显现:《责任层层甩,基层兜不住》《你能甩责任,我就瞎对付》《你再压担子,我真撂挑子》《警惕压力传导沦为“层层加码”》《基层公务员成“高危”职业?》《谈起休假,基层干部全是泪》《反形式主义之举,也可能沦为形式主义》《奇葩考核逼出年终迎检乱象》《基层汇报材料能拧出多少水分》《属地管理之惑:要管没权,不管“背锅”》《“恐闹症”戳中基层治理软肋》《凑数式问责,让基层干部“躺枪”》《滥用问责“五座大山”伤了基层干部》等。

这些个案真实、细节无误的问题报道,会不会呈现的是一种局部真实、现象真实,而非全局真实、本质真实?中国那么大,地域那么广,人群那么庞大,谁能拍胸脯说自己迈开双脚丈量过每个角落,采访所及穷尽所有人群?谁也不可能。但百余名记者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高度自觉、持续数月辗转各地的翔实调研素材,以及刊发后读者、网民的强烈共鸣,无不在佐证:这类痛点问题虽不能囊括和代表基层全部,但绝非一地一时存在,而是带有普遍性,也长期存在。

2018年一年中,依托“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半月调查”两个相关栏目,《半月谈》强化创意策划、议题设置和调查研究,集中针砭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祸,直击基层干部负担之重。系列调研稿经半月谈网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转发后,激起舆论强烈反响,许多篇报道的后台留言成千上万条,绝大部分的留言来自全国各地基层干部。他们在留言中纷纷吐槽自身饱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苦,发出解放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减压的强烈呼声。

2018年8月25日,《半月谈》第16期刊发《来督导督查的人比抓落实的还多》,其中实录一个镇党委书记的原话:“我一年中有200多天在迎接、陪同检查,有时候这个检查组还没走,另一个又来了。” “有检查就一定有追责,来的都惹不起,所以要好好陪。”稿件在乡镇干部群体中激起强烈反响,点赞此文以典型事实深刻揭露一些督查“重形式轻内容,工作未落实反落空”,并呼吁给督查减数量提质量。

下有所呼,上有所应。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8年9月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予以积极回应,提出督查检查考核“大瘦身”的一系列硬杠杠要求,在基层引发积极反响。各地乡镇干部如释重负,满怀欣慰,往日的痛点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份清单,“基层十大痛点”引发共鸣

2018年,《半月谈》刊发的百余篇有关基层治理的单篇报道虽然亮点频烁,但难免珍珠散落,需要一线串起,合成项链。2018年岁末,半月谈杂志社主要负责同志召集《半月谈》编辑室2名负责人和2名骨干编辑,共同研讨策划,拟在2018年全年系列调研成果基础上,刊发年终收官之作,变日常单兵散打为打出一套组合拳,为基层痛点拉出一张“清单”。当年12月25日,《半月谈》第24期重磅推出《2018:基层治理十大靶点》,梳理提炼出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十大痛点”,即: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庸懒干部、典型速成、政策打架、上升“天花板”、幸福感缺失。

这篇万字长文刊发后,中央多位领导同志做出批示。有关部门邀半月谈相关负责人参加专题座谈会,就基层如何切实反形式主义,深入了解情况,共同探求对策。2019年改版后的《求是》杂志从第2期开始,连续3期转发《半月谈》10篇有关基层痛点的文章,后又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党政机关、学术界和社会舆论对基层治理的关注度。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2019年被中央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为抓好贯彻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启动,并于4月1日召开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

可以说,《半月谈》反映的“十大痛点”问题,在中办文件里都有一定程度的回应。

“基层减负年”的到来,说明中央对基层治理问题高度重视,并施以重拳。有理由相信,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将不再是一道难题。

此轮减负决心之大、整治力度之大,彰显了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基层的为民情怀。一系列实招新举,措施精准,很接地气,击中基层负担要害。一些省份也随即出台十条、二十条、三十条实施细则。各地基层干部群众欣闻“基层减负年”,备感振奋。

正是:

扎根元在最基层,痛点医除靶点明。

听雨檐阶知屋漏,观云草野喜天晴。

文山会海空无益,遗迹留痕虚有形。

实干兴邦今古训,三春释负更前行。

中央好声音,最忌地方变调。中央政令既出,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如何? 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基层负担问题有何好转? 哪些方面依然如故,需要持续发力诊治? 有哪些破解之道和创新亮点?

针对此,2019年4月10日出版的《半月谈》第7期刊发《2019: 施治基层十大痛点》,展开新一轮大规模调研,及时跟踪基层减负最新动向和成功经验,分别针对“基层十大痛点”问题,反映各地正在推进的整治措施、效果以及相关对策建议,助推中央政策精神切实落地基层。

《2019: 施治基层十大痛点》是《2018:基层治理十大靶点》的姊妹篇,后者侧重发现痛点、锁定靶点,前者侧重疗治痛点、发力靶点、捕捉亮点。

一个智库,厚载“面向基层”的传统基因

在把基层治理锁定为“靶心”并开设“基层治理现代化”专栏之初,半月谈杂志社就有向“基层治理智库”方向发展的设想。

新华社社长、新华社研究院院长蔡名照同志十分关心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建设。《加快推动社办报刊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的工作措施》这份新华社2019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纳入新华社全社高端智库建设规划,推动创建智库型媒体。

期刊媒体搞智库,怎么搞?有何资源优势?借力哪些传播平台和报送渠道?能否成功打出品牌特色? 从半月谈杂志社的探索来看,当前创建基层治理智库,必要性、可行性兼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主要基于三个层面的考量——

第一,基于国家现代化战略支点和重点考量,创建基层治理智库旨在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落地生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飞猛进,中国社会处于向现代化社会大转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出现新态势,社会矛盾、社会价值、社会心态呈现新特征。传统治理理念、方式失效,治理能力已不适应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同于过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单个领域角度提出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是立足于制度体系创新和治理主体多元的全局性的现代化,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强基方能固本。基层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地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大厦的基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治理现代化无疑是一大支点和重要发力点。不仅如此,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高低、成效强弱,牵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党和国家诸多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能否真正实施落地,决定着各级党委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惠民政策能否打通“最后一公里”。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第二,基于半月谈办刊特点及其读者群体关注点考量,创建基层治理智库旨在发挥覆盖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基因,积极回应基层干群读者关切。

作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时政刊物,《半月谈》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为读者对象,“面向基层”“接地气”是半月谈品牌形象的主标签。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变局进程中,半月谈有责任也有优势去记录、去发现、去提炼、去引领,以进一步扎牢面向基层的站位,呵护接地气的口碑,让办刊传统特色在新时代更加彰显。

创建基层治理智库,有利于系统研究基层治理变局中的新问题、新痛点、新挑战,深度发掘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新经验、新探索,及时推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与国内大多数学术型智库相比,媒体型智库拥有一手采访调研优势及相关人才队伍优势,同时又能利用大众化品牌优势和开放型传播平台优势,广泛统筹调度并善用党政领导干部资源、专家学者资源及其他社会各界资源,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库型媒体之路。

这就需要通过主动设置富于前瞻性、针对性的议题,深化创意策划;通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强化调查研究;通过引借外脑外智外力,优化思想来源。

第三,基于城乡治理现实痛点和难点考量,创建基层治理智库旨在探路补齐治理短板,提升治理效能。

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对于幅员广阔、农村人口庞大、传统因素根深蒂固的乡土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无疑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薄弱地带。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浪潮的迭起、新市民群体的壮大和社会结构分层化的加剧,城镇社区治理也面临新诉求、新期待。

综观当下我国城乡基层治理,软肋和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基层治理参与机制还不健全,治理主体还不够多元化,基层治理效能还不能令人民群众满意。传统管理和管制思维尚未真正打破,政府部门包办过多,社会力量、市场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未形成多元格局和长效机制,公众参与缺乏制度供给和组织化渠道,自治和服务功能不强。紧绷运转、僵化管控、过关心态的“疲态治理”现象,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被动式”应对、“应激式”突击成为常态,基层干部缺少应有的时间、精力和激情投入到地方善治中。在现有组织体系和治理格局下,如何通过微调激活存量组织资源提高治理效能,通过引入新的治理要素提升治理效率?这将是激活长期处于“疲态”的基层组织力、突围基层治理困局的一道必答题。

随着中央“基层减负年”的提出,破解基层治理问题,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解决基层负担,是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但并不意味着基层治理就此迎刃而解了。给广大基层干部真正松绑减负之后,如何进而激发他们轻装上阵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造就大批担当作为的基层实干家?如何让基层干部克服本领恐慌,提升治理能力,有效治理一方?如何从根本上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整合构建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权责对等的权力运行体系,从而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继续上下求索,久久为功。

党的十九大向世界庄严昭告,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宏伟目标相适应,基层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深度涉及若干子议题。诸如:基层组织振兴与基层党的建设;基层权力运行与高效治理体系建设;基层自治与协商民主政治建设;基层道德价值观引领与精神家园建设;基层矛盾调解与和谐社会建设;基层产业振兴与县域镇域经济建设;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生态文明与美丽家园建设;等等。相较于基层负担,基层治理内涵外延更广,任务更繁,亟须汲取的传统和现代思想资源更多。

重任扛肩,使命未竟,容不得喘气歇脚,半途而废。“风物长宜放眼量”,单纯依托一个栏目、单纯依赖记者报道,未来很难承载起基层治理现代化命题题中应有之义。建设一个基层治理智库的紧迫性、必要性愈发凸显,须搭建更广阔平台,统筹多方资源,汇聚各界智囊。

胸中有成竹,四面自成荫。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将立足智库型媒体优势,立体开发多种智库功能和产品形态,建构“一栏一专一书一会一基点”的智库产品方阵。五位一体,共存一“库”。

一栏,即继续办好“基层治理现代化”专栏,提升入栏稿件品质;一专,即基层治理专项调研报告和信息专稿,为决策部门提供点题服务;一书,即结集出版基层治理智库丛书,分享国内外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想观点和妙计良策;一会,即举办“基层治理创新案例成果发布会(推介会)”,重在发现和推介各地具有首创意义、可推广价值的典型标本和优质样本;一基点,即在东中西部选取若干个城市、县区、街道社区、乡镇,作为固定调研基地和基层社情民意观察点。

暮春时节,绿满山川。作为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丛书的第一本著作,《直击痛点!大变局中的基层治理突围》一书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及关注基层的社会各界人士见面了!此书主要选入2018年间《半月谈》“基层治理现代化”栏目刊发的原创文章,凝结着半月谈人和新华社各分社记者们的策划智慧和调研心血,更厚载着沉重的基层痛点和基层心声。

系列丛书将会不断推出,内容可望不断深化创新,但始终不变的是,“中华第一刊”创刊近40年来一脉相承的面向基层基因、接地气品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及一系列政策举措都体现出回应基层关切、向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中,总会深入城市社区和乡镇村庄,广泛听取基层百姓的诉求。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

的确,基层是地基,是根本;关注基层,是情怀,是责任。创建中的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志在以基层为基因、本性和底色,聚焦基层干部的痛点、基层群众的堵点、基层治理的难点,汇聚起社会各界关心基层、求解基层、助力基层的磅礴力量和无穷智慧!

半月谈杂志社编委、《半月谈》编辑室主任

                      周清印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