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中华体育气象万千 民国观念半朝三新

“完主人梧,首在体育”,当国人再次认识到这一点时,近代体育便呈现了万千气象,人们加强锻炼从而强壮筋骨,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磨砺意志。

再说辛亥革命后,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被推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不仅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新风尚,给教育、体育带来新变化,也为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准备了条件。

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十分注重体育,并把体育作为重要的革命斗争工具。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和他那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一样,他的“强种保国”的体育思想同样为世人所珍爱。

他认为:处竞争剧烈之时代,欲求自卫之道,就应提倡尚武精神,重视体育。在倡导体育的同时,孙中山还十分强调发展民族固有的体育,反对忘记本民族原有的体育运动的“虚无主义”。

孙中山不仅有一套正确的养生保身方法,而且有丰富的体育实践,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善于根据不同环境,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强身健体锻炼。

孙中山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在很多地方至今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而资产阶级革命的另一位领导人,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对近代中国的体育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蔡元培的体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任职期间为教育改革而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中,他主张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养成完全人格”, 而“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指出了体育在全面教育中是何等重要。

蔡元培在他的一生教育实践中,始终是把体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并针对中国当时情况,主张用体育强种卫国,用体育培养资产阶级需要的全面的人。这一切是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对近代体育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是有重要影响的。

另外,一些民主主义者和进步人士,也开始用近代科学的观点研究和提倡体育,先进的体育思想和理论便相继出现了。

毛泽东曾以“二十八画生”的署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在文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体育的意义、作用,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是我国体育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文献。

文章对体育的涵义作了较科学的解释,认为体育是人类特有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使人全面、均衡发展,其本身又是具有一定规律性。这是我国最早解释“体育”一词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文章阐述了体育与智育、德育间的辩证关系。文章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强调指出:“宜三育并重。”

文章还对体育的作用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强筋骨”,“增知识”, “调感情”,“强意志”。而“强筋骨”是体育最基本的作用,“强意志” 是体育之大功效。

毛泽东在文章中还深刻论述了身体与精神、体强与体弱、锻炼与养护、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体育之研究》这一重要的体育理论文献,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对近代体育也是积极提倡的,他抨击了逆潮流而动的“国粹”派,主张用近代科学态度继承古今中外合理因素, 发展近代体育运动。

他谆谆嘱咐青年:“为了挑起革命的重担,必须积极锻炼身体。”

近代中国早期著名体育家徐一冰的体育思想对当时体育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1914 年,他创办《体育杂志》,并先后发表了《中国古代体育史》、

《体育与武力辩》、《我国 20 年来之体育》等文章,对引进和传播近代体育有积极贡献。徐一冰主张:“强国之道,重在教育,教育之本,体育为先。” 他建议“由国立建设一体育专门学校以示模范”,各省“置设学校体操视学官”等等。

徐一冰提出他自己“强种”“强国”的“正当体育”的主张。他的学校体育思想具有合理性、可行性。

“五四”之前,中国的体育运动特别是较大的竞赛活动,几乎完全受外国殖民者操纵与控制。那时候,中国没有全国性的体育组织,运动竞赛由外国人发起和主办。

举办运动会的讲演、各种文件和术语,也完全使用英语,甚至竞赛距离丈量都用英制。大学的体育主任、出国体育代表团领队也全是外国人。

如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于 1910 年 10 月 18 日至 22 日在南京举行,是由基督教青年会西籍传教士爱克斯纳(D.T.MaxExn-er)通过上海青年会发起, 会长爱克斯纳。

这次运动会当时称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简称全国学界运动会。辛亥革命后,称这次运动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

当时参加单位分为华南、华北、武汉、吴宁(苏州、南京)、上海 5 个

区,运动员 150 人。竞赛项目只有男子田径、足球、篮球、网球 4 项。田径

赛又分高级、中学和学校 3 组。结果上海得高级组田径和网球冠军,获总分第一,华北得中级组锦标和篮球冠军,华南获足球冠军。

这次大会的文件均用英文,量度用英制,器材、服装按外国际准,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

第二届全运会于 1914 年 5 月 21 日至 22 日在北京举行。这届运动会的组织者是北京体育竞进会,实权仍操纵在外国人手中。当时的实际负责人是基督教北京青年会干事侯格兰德,他任大会秘书长。

大会一切文件仍沿用英文。这届运动会分全国为东、西、南、北 4 部参赛,运动员分别佩带黄、红、白、绿色标带以示区别。

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后不久,政权落入袁世凯手中,时局动乱,因而参赛运动员比第一届少,仅 96 人,比赛项目有男子田径、篮球、棒球、网球、足

球、排球 6 项。比赛结果,北部获田径、篮球、棒球、排球(当时称队球) 和网球双打冠军,总分第一;东部获足球冠军;南部获网球单打冠军。

这两届运动会操纵人全是外国人,大会的裁判、秘书、干事等,也绝大部分是外国人。这反映了当时半殖民地地位的中国体育落后的状况。

“五四”运动后,中国体育开始摆脱了外国人的控制,独立自主地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从这时起,如第三届全运会,中国人开始自己举

办运动会。

1924 年 5 月 22 日至 24 日,全国第三届运动会在武昌练马场举行。由熊

希龄、张伯苓等 9 人组成筹委会,中国业余体育会秘书长葛雷任技术顾问。

参加比赛的有华东、华南、华北、华中和华侨 5 区计 700 余名运动员。

开幕时,观众如潮,达 5 万余人。事先各区曾组织预选赛 30 余次,比赛项目有男子田径、足球、篮球、网球、排球、棒球和游泳,女子篮球、排球和垒球,另加国术(武术)。

这次运动会的最大特点是在全国反帝思潮的推动下进行的,外国人控制竞赛事宜的局面已大为改观,除游泳、棒球有三四个外国人作裁判外,其余工作均由中国人担任。

此外,与前两届运动会不同的是增加了女子项目和国术(武术)比赛, 并且田径丈量一律由英制改公制。这些变化,对国内其他竞赛活动是有较大影响的。

比赛结果:华北获总分第一(113 分),华东第二(108 分),华中第三

(28 分)。其中,华东在足球、棒球及网球双打上获胜,华北胜了田径、篮球及网球单打,华中赢了游泳。

从这以后,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开始酝酿成立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全国性体育组织。1924 年 8 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开会,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简称“全国体协”)。

全国体协成立后,先后加入了远东体育协会、国际足球联合会、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国际体操联合会等国际业余运动组织。1931 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承认中国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的奥委会。

自此,中国举行运动竞赛的风气逐渐盛行开了,定朗的比赛活动山慢慢增多。如“华北运动会”、“华中运动会”等。下面我们就这两个运动会分别介绍。

“华北区”,是指黄河以北诸省。由于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所处的政治、历史地位,因而使华北区成为近代中国开展近代体育较早、水平较好的地区。

1910 年,北京青年会组成了体育联合会。1912 年又组成了北京体育竞进会。1913 年,举办了首届华北运动会。1914 年,成立了华北联合运动会。1926 年更名为华北体育联合会。并规定每年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