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回答新问题

魏格纳教授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种为了科学,为了真理而上下求索,不怕牺牲的精神,必将永远存留于天地之间。

尽管他曾经收集了许多关于大陆漂移的有力的证据,但是,他很清楚这一点,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对漂移的方式、力源等统称为大陆漂移的机制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他的学说还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魏格纳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那一天,当他迎着刺骨的寒风,独立在格陵兰岸畔,面对大西洋永不疲倦的不息的波涛,他陷入了纷乱的思绪中。

他想起了 1912 年 1 月 6 日,当他在法兰克福第一次作了大陆漂移方面的

演讲后,心里真像 15 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坚信自己已经从地质、古生物地理、古气候等方面仔细验证了大陆是否漂移这个问题。

然而,茫茫大地这个庞然大物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如此长距离的水平位移呢?这个问题长久地索绕在他的心头。

这时,他无意中抬头,忽然,他看到了在他前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座高大的冰山,正从北冰洋方向,向南缓缓漂流而去。

魏格纳不觉心中一动,大陆,不就像这漂浮着的冰山么?只不过,大陆是浮在有一定粘性的岩浆上罢了。

那么,地球表层以下为什么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呢?

魏格纳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认为这是力在漫长地质年代长期作用的结果。

比方说冰,用锤子稍微一敲就碎了,但是,非常厚的冰层蒙受长期压力

的作用,可以呈缓慢的塑性流动状态,这就是冰川。

而地质年代还要漫长得多,时间的因素会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地球表层以下的物质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也有可能发生流变。

经过长期对大地构造的了解和认识,魏格纳认为地壳可以有硅铝层和硅镁层之分。他认为,陆地是硅铝质的,硅镁层伏在硅铝质地块之下,而在大洋底硅镁层是直接出露。

这样一来,魏格纳就认识到了陆高而质轻,洋低而质重。海洋和陆地并不是地表局部和偶然的起伏不平,而是由地壳组成的根本差异引起的。

魏格纳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地壳均衡的观点出发批判了陆桥说。在地球表面,陆地因其轻而浮起,所以高踞在上,洋盆则伏卧于下。

很难设想,厚而轻的大陆地壳,会深深地沉没,而转变成本质不同的薄而重的大洋地壳。也就是说,陆桥沉没为洋底是不可能的。

当然,浅海大陆桥从根本上说是大陆地块的组成部分,陆地和浅海之间的相互变迁,或者说数百米幅度的海水进退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它并不牵涉到地壳类型的转化。

所以魏格纳并不反对浅海上陆桥(如北美和西伯利亚间的白令陆桥)升沉的假说。

从地壳均衡学说看来,大陆是漂移的,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力推动了大陆漂移呢?

魏格纳从多如牛毛的大陆漂移运动图景中找出了运动的主导方向,然后从中得出大陆漂移驱动力的方向,最后再对这种方向作用力的力源作出分析。

根据过去对大陆位置的复原,二亿多年前南半球诸大陆会集在南极附近

(并分布着广泛的冰川),以后逐渐四分五裂,向北漂移。

魏格纳则因此而看出大陆有一种自极地向赤道漂移的趋势。按照他的看法,印度原先曾以一个长形地带和亚洲大陆相连,当印度离极北移时,与南挤的亚洲大陆对冲,这一长形地带逐渐压缩褶皱,形成了喜玛拉雅山系。

至于这种巨大的离极力又是从哪里来的,魏格纳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因为除了两极和赤道以外,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点,自转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的。

除了离极漂移以外,魏格纳还从地图上看出大陆是明显地向西漂移的。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西缘,作为漂移着的大陆的前

缘,在向西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太平洋底的阻挡,于是褶皱、挤压成高大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

而在巨大陆块的东缘,作为漂移着的大陆的后缘,曾经脱落下一些陆地的碎片,这些落伍的“行者”,在大洋中构成了星罗棋布的岛群。

那么,这个向西漂移的力又是来自何方?

魏格纳认为,这个西漂的力,是来自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他指出,地球自转的速度由于潮汐摩擦而减缓,这种减缓应当对地球表层表现最为明显,从而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自转(由西向东) 有滞后的趋势,也就是说导致大陆缓缓地向西滑移。

作为新地球观的大胆假设,大陆漂移说以其惊世骇俗的观点打破了一百多年来人们的传统的偏见。

一些颇有头脑的学者,已经预见到了它的伟大意义,认为,“这个理论

一经证实,它在思想上引起的革命堪与哥白尼时代天文学的革命相比拟”。但是,统治了世界达百年以上的海陆固定学派不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他们争相攻击魏格纳的观点,诅咒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他们还利用自己所把持的刊物和学会对魏格纳及其大陆漂移说发起全面进攻。

但是,真理毕竟是真理,它不会因历史的尘封而变成谬误,或黯淡无光。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