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珍贵动植物资源

武陵源地区在第四纪冰川期,未被大陆冰川完全覆盖,因而成为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期的避难所。所以古老孑遗植物得以延续下来,使之成为我国植物区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遗产保存地之一。

武陵源具有多姿多彩的气候景观。

武陵源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气候万千。云雾是武陵源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霁,先是膘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

每当晴天的清晨,一轮红日在朵朵红云的陪伴下,从奇山异峰中冉冉升起;傍晚,伴五彩云霞徐徐下降,那林立的峰石,在云霞的沐浴下,更显韵姿绰约,分外迷人。而冬日雪后,那层层山峦座座石峰又是银装素裹、冰帘垂挂,其玉叶琼枝玲珑剔透,俨然童话中的水晶世界。

这种气候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再加上武陵源位于我国西部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边缘,东北接湖北神农架等地,西南联于贵州东梵净山,各地生物相互渗透。

因此,物种丰富,特别是这里地形复杂,坡陡沟深,加上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给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加上这里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受人为干扰较少,从而保存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众多孑遗植物和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区。

据考证,千百年来武陵源从未发生过较大的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岩体崩塌或森林病虫害大发生等现象,证明武陵源保持了一个结构合理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武陵源是生物宝库,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众多的野生珍稀动植物物种资源,植被覆盖率达到97%,保存了长江流域古代孑遗植物群落的原始风貌,有高达30多米、胸径近两米的古老银杏树,被称为自然遗产中的活化石。

还有伯乐树、香果树等珍奇树种,区内植物垂直带谱明显,群落结构完整,生态系统平衡,属中国至日本植物区系的华中植物区,是该植物区的核心地带,蕴藏着众多的古老珍贵植物和我国特有植物资源。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8%。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700多种。首批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重点保护植物有35种。在众多的植物中,武陵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态最奇。

武陵源古木是自然遗产中的活文物,这里的古树名木具有古、大、珍、奇、多的特点。神堂湾、黑枞脑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森林。

生长于腰子寨的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木。这些植物种质资源,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它们的生存环境、林相结构及其保护、保存等都是重大的研究课题。

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大,这里植物的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生态稳定平衡,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武陵源在动物地理分布上属于东洋界华中区,这里森林茂密,给动物的生活、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经初步调查,这里的陆生脊椎动物共有50科116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三级保护动物17种。

武陵源动物世界中,较多的是猕猴,据初步观察统计为300只以上。当地人叫做娃娃鱼的大鲵,则遍见于溪流、泉、潭中。

[旁注]

神农架 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是我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桫椤、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梵净山 原名“三山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梵天净土”,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香果树 茜草科落叶大乔木,古老孑遗植物,我国特有单种属珍稀树种。起源于距今约一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最初发现于湖北西部的宜昌地区的森林中。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他的“华西植物志”中,把香果树誉为“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

珙桐 落叶乔木。可生长到20米至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阅读链接]

武陵松于1988年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分类专家祁承经教授发现并命名。它与马尾松的区别在于树形较矮小,针叶短而粗硬,果球种子较原种小。喜生于悬崖绝壁或山顶之上。

武陵松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所特有的一树种,因身材矮小、耐旱生长在武陵山脉一带而得名。三千奇峰只要有缝隙的地方就生长有武陵松,它因奇峰而挺拔、傲立,三千奇峰又因武陵松而英俊,充满灵气。有“武陵源里三千峰,峰有十万八千松”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