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及其他

一个美国人去问高尔基(m.Gorky):“那一篇小说是你最好的小说呢?”高尔基想了一刻,才笑着回答:“我的最好小说吗?现在还没有写。”

但是我们的聪明的《小说月报》记者,却已经替高尔基回答了。《小说月报》第十六卷第四号,因为登载了一篇高尔基的《我的旅伴》,于是“最后一页”上便说:

“《我的旅伴》使我们见到高尔基的伟大精神与他的微妙的描写。像这一类的活泼泼的写第四阶级的生活及游情的少年心理,在世界的文学库里,似乎是第一篇,而且是不朽的一篇。”

前两天有几个朋友到俄国去,其中的一个女朋友到我这里来辞行,我请她喝酒,酒酣耳热之余,我笑着对她说:

“你到俄国以后,如果看见高尔基,你可告诉他,他的最好的小说,我们的聪明的《小说月报》记者已有定评,是一篇《我的旅伴》。你更告诉他,这篇小说就是在世界文学库里,也是第一篇,而且是不朽的一篇。高尔基平常极喜欢恭维,他听见这话一定很欢喜。你可以更告诉他,劝他以后可以玩玩,不必再做小说了。因为无论如何,再做也不会有比《我的旅伴》那一篇好的!”

我更希望有人,——最好是陈通伯,张歆海,因为陈通伯的英文比英国人还好,而且张歆海的英文是同迭更司一样好。——把我们《小说月报》记者的批评译成英文,登在美国的什么杂志或报纸上,使那一个问高尔基的呆笨美国人也可以知道,“高尔基的最好的小说是那一篇译成中文的《我的旅伴》!”

在北京政治舞台上,我们可以看见,无论政治有怎样变更,总是“十八个罗汉,年年换。”逃来逃去,仍旧逃不了那一班“某老”,“某老”的什么坏东西!

但是上海的《小说月报》,我们也曾看见,无论每年正月怎样有一番革新,也总是那几个旧脚色来撑场面。这些老脚色的脸谱,唱工,我们实在有点领教够了!江南自古多才士,我们的新进作家那里去了?

最近听见傅增湘君说,“读者要先读书皮,书皮读不通,还读得通书中的内容吗?”是的,我也应该读《小说月报》的书皮了,“本社投稿简章”上说:

“五,投寄之稿,本社收到后概不答复,亦不退还,并不能告知投稿者能否预先登载。”

一堆一堆的稿子堆在《小说月报》编辑室里,编辑先生在上面批了两个“未阅”的红字。多少青年作家的心血,在编辑先生的“未阅”两个红字底下消灭了!编辑先生老爷开恩呀!请你阅一阅,使我青年作家的心血不致白费罢!唉!!

一九二五,十二,二十六。

(附记)对不起,这篇小文原是对于《小说月报》编辑有点不敬的,但作者对于《小说月报》编辑并无私怨,也从来不曾在《小说月报》投过稿。况且该报投稿简章不是已经改正了么?

你瞧!

五投寄之稿本社收到后概不答复如不登载除短诗短文外长稿一律寄还

于是本文也可以取消了。

一九二八,十二,七日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