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经典故事

巧选理发店

有一天,卓别林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他忽然觉得自己该理发了。据当地人介绍,由于这个小镇很偏僻,只有两家理发店,每家店只有一个理发师,至于到哪家店就由他自己决定吧!

于是,卓别林走进了第一家理发店一看,不禁皱了皱眉,怎么啦?原来这个理发店房子小,座椅旧,地上还撒了不少头发茬,最糟糕的是那个理发师自己的头发非常难看,该长的地方很短,该短的却又很长,上面像个麻雀窝,旁边像是被老鼠刚啃过似的。卓别林退了出来。

他走进了第二家理发店。这儿的情况可大不一样,房子宽敞明亮,座椅是弹簧垫子,店内地上非常干净,再看这理发师的头发,端端正正、大大方方的。这时,你一定认为卓别林会在这家理发店理发了。错啦!卓别林想了想,又返回到第一家去理发了。

是第一家理发店价格便宜吗?不是。是卓别林喜欢自己理成“麻雀窝”“老鼠啃”吗?更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是卓别林在想,小镇这么偏远,只有两家理发店,所以就可以推断:第一家店的理发师的“麻雀窝”“老鼠啃”头发就是第二家店的理发师理的,另外,从第一家理发店的地上撒满的头发茬也可以说明顾客很多,也就是理发师的技术与服务肯定比第二家好。

请流浪汉吃饭

一天,卓别林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遇到了一位流浪汉。他灵机一动,迎上前去:“你好,我看你一定很饿了,我也饿了。一块到饭店吃一顿吧!”

流浪汉十分高兴,心想这一定是遇到一位乐善好施的虔诚的基督徒了。于是两人走进了一家饭店。卓别林特意多要了一些酒。流浪汉不客气地狼吞虎咽大吃起来。

酒足饭饱之后,两人便乘酒兴侃侃而谈。流浪汉便把自己如何漫游,如何搭便车,如何在“上等客车”上被抓住等趣闻全部告诉了卓别林,同时还表演给卓别林看。

卓别林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研究他的表情、姿势和性格。在吃饭的过程中,一部新的影片的大体轮廓已经在卓别林的脑子里构思出来了。后来,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成功。

不靠荣誉撑门面

192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把奥斯卡奖的“特别荣誉奖”颁给卓别林。卓别林得知后公开声明不接受。他说,少数几个人作出的决定,这对我并不是什么荣誉。我所期望的是人民的评价,如果人们爱看我的影片,那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获悉卓别林的声明后不以为然,认为是“明星的虚架子”,仍通知他来领奖。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卓别林真的没来!

学院在尴尬之余决定把金像送到卓别林家里。卓别林在家门口挡住了送奖人,并再次声明:“不靠这尊小像撑门面。”

这尊小金像至今仍存在该学院的地下室里。

中西音乐各有千秋

艺术不分国界,卓别林和梅兰芳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交情。梅兰芳和卓别林相识于1930年访美演出期间。当年梅兰芳36岁,卓别林比梅兰芳长5岁。卓别林告诉梅兰芳,他早年也是舞台剧演员,后来才拍电影,他详细询问了京剧丑角演员的表演技术。梅兰芳向卓别林介绍说,中国京戏里丑角也是很重要的,艺术价值也颇高。

当时美国电影正经历从无声转为有声的崭新道路,出现了有说白、有表演、有时再插入一段歌唱或舞蹈的电影,这种趋势颇受观众欢迎,但如何组织得更加巧妙仍在探索中。

也就在这时,梅兰芳访美带去了中国古典京剧,许多电影导演和演员从洛杉矶赶到纽约和旧金山观看,发现京剧唱念做打安排得既巧妙又高超,于是竞相转告,有声电影的趋势颇有许多地方与京剧相似。

卓别林自己也长期参与影片的编曲,对音乐也有独到的见解。当他听完马连良主演的全本《法门寺》后说:“中西音乐歌唱,虽然各有风格,但我始终相信,把各种情绪表现出来的那种力量是一样的。”

激情跌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戏剧家卓别林等几位电影明星应邀赴华盛顿,作美国第三次自由公债募购的动员演说。演说安排在华盛顿的一个足球场上,场内用一些粗制木板搭了个临时讲台。

卓别林学着别人的姿势跳上讲台,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不停地反复地说道:“德国人已经到了我们的大门口!我们必须拦住他们!只要你们买自由公债,我们就有力量阻挡他们!记住了,每买一份公债,你就救活了一个士兵,一位母亲的儿子!我们就可以早日打胜仗。”

他的演说很有鼓动性,可由于他说得又快又兴奋,一不留神从台上滑了下来,他一把抓住站在旁边的一位女影星,结果两人一起倒在一位身材高大而且年轻英俊的海军军官的头上。这位军官恰恰就是后来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祖传秘方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应邀到中国上海访问演出,中国电影演员韩兰根陪同他游览市区。中午时分,他们走进一家汤圆店进餐。卓别林见了汤圆,直呆呆发愣,不知怎么个吃法。他仿照韩兰根的动作,用小勺舀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只听“吱”的一声,汤圆的馅汁溅到自己脸上和韩兰根身上。

卓别林被烫得脸直发疼,他咧着嘴一边擦脸,一边问:“这甜丝丝、香喷喷的馅是怎么注进去的?”

韩兰根忍住笑,神秘兮兮地说:“这是祖传秘方,从不外传。”

卓别林惊叹不已,频频称赞。他越吃越香,直到实在吃不下去了,才不情愿地放下餐具。

年谱

18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演员。一年后父母离异,卓别林跟随母亲一起生活。

1894年,由于母亲嗓音失润,为救场而第一次登上舞台。

1895年,由于贫困,随母亲与哥哥进了贫民习艺所。

1897年,由于母亲精神失常,与父亲住在一起,不久母亲痊愈又被领回。同年,进入兰开夏童伶戏班。一年后离开,又过一年父亲去世。

1901年,母亲再次精神失常住院。进入伦敦弗洛曼剧院正式成为演员。

1906年,失业。次年在哥哥雪尼帮助下,加入卡尔诺剧团。

1910年,随剧团首次到美国巡回演出。

1913年,脱离卡尔诺剧团,同基斯顿电影制片厂签约。一年后当上了电影导演,一年之中拍摄了35部影片。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第一次登上银幕。

1916年,加入缪区尔影片公司。

1917年,加入第一国家公司。同年,建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厂。

1918年,加盟联美公司,第一次结婚。

1920年,拍摄《寻子遇仙记》,第一次离婚。

1921年,回祖国旅行。一年后母亲哈娜移居美国。

1923年,为联美公司拍摄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

1924年,拍摄《淘金记》。第二次结婚。

1926年,拍摄《马戏团》。次年第二次离婚。

1929年,母亲哈娜去世。

1931年,《城市之光》纽约首映后,携片到欧洲旅行。一年后经日本回到美国,开始创作《摩登时代》。

1936年,《摩登时代》上映并取得成功。第三次结婚,带妻子到亚洲旅行,曾到中国上海。

1940年,《大独裁者》上映,引起亲纳粹国家的抵制。

1942年,第三次离婚。呼吁开辟第二战场。

1943年,因被诬告受官司困扰。与乌娜结婚。

1952年,联美公司改组。《舞台生涯》拍摄完毕,赴欧洲巡映,途中得知,美国政府拒绝他再次入境。

1953年,定居瑞士。向美国领事馆宣布不再回美国。

1954年,编写《一个国王在纽约》。会见中国总理周恩来。妻子乌娜加入英国国籍。

1958年,开始写《我的自传》。

1972年,应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之邀,赴美领取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1975年,赴英国接受女王授予的爵位。

1977年,以生平为题材的纪录片《流浪汉先生》上映。卓别林为其配音。年底去世,享年88岁。

名言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无论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学会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我们必须互助。我们希望借他人的幸福生存,而非依赖他人的不幸。

你们都怀着爱人类的心,不是恨,只有不懂爱,反常的人才会有恨。

我挚爱悲剧,因悲剧的里边,常有某种美丽的东西,所以我才爱好悲剧。

除掉国与国之间的隔阂,除掉人间的贪婪、一切仇恨和偏执,实现一个理智的世界!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不要绝望!今日的痛苦只不过是贪婪的流逝,是某些对人类进步持有恐吓的人的苦恼。

贫穷绝不是有魅力或可吸取教训的事。对我来说,贫穷只教会我过高地评价有钱人或上流社会的优雅。

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

士兵们!不要为你们的奴役而奋斗啊!要为自由而奋斗!《路加福音》第十七章上面写着:天国就在人的心中,不是一个人,不是一群人,而是所有的人,是你们!

乌云散了,太阳突出了。我们从黑暗中走出来了,我们正走向光明。我们正在迈入一个新世界。一个人类能够超越彼此仇恨、贪婪、暴怒的新世界。

对我而言,我的母亲似乎是我认识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见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从未遇上像我母亲那般优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话,这要归功于她。

使人人有工作机会,使青年有前途,老年有生活保证,好多禽兽就是靠这种诺言起家的,那是欺骗!他们从来不会兑现这些诺言,永远不。独裁者自己自由了,可是奴役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