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 札记

札记也叫劄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下面举潘述羊《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例子:

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共四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对它提出过少见多怪的错误指责。他在《六一诗话》中说:

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对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欧阳修的“说者亦云”,事实上就是他自己的议论,不过不愿明言罢了。夜半三更和尚庙里有没有敲钟的呢?苏州的寒山寺在唐朝时敲不敲半夜

钟呢?这问题构成了张继诗句应否修改的焦点。

人们经过几番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半夜三更并非所有的和尚庙都不打钟,姑苏的寺庙在唐代是要敲分夜钟的。欧阳修说法不合乎事实。

近在六朝,就有庙宇半夜鸣钟的记载。

唐代白居易、温庭筠等有描写半夜钟声的诗句,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宅》: “夜半隔山钟”,说的是会稽的情况,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隔水悠

扬午夜钟”,证明唐代四川的庙宇也是如此。

至于姑苏寺庙夜半敲钟的记载见诸《石林诗话》。作者是南宋人叶梦得, 论诗推崇王安石,对欧阳修、苏轼都有所不满。他长期居住姑苏,最熟悉那里的情况,他批评欧阳修说:

盖公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唐诗纪事》卷二十五曰:此地(指姑苏)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张)继志其异耳。欧公以为语病非也。

(潘述羊《写作掌故杂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72~173 页。)

  1. 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例如卢润祥的《变死书为活书》:

《曲论初探》(上海文艺版)是赵景琛先生在继《明清曲谈》《谈曲小记》《戏剧笔谈》之后的又一读曲笔记。作者对散见于古代随笔杂著中的戏曲理论,多年来辛勤梳剔,变死书为活书,从中钩沉出不少珍贵的东西,丰富了我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宝库。作者还曾多方搜求海内孤本,如 1945 年,他由墨遗萍处得知消息,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山西万泉县白帝村一位孙姓老艺人家中,从废纸中抢救发现了《三元记》《黄金印》《涌泉记》《包公和访江南》四个曲的整本。又如《曲品》一书,便是作者首先发现,并关照女儿趁求学之便从朱自清夫人那里抄到增补全文的。这种孜孜以求的治学热诚,是十分感人的。

(《读书》1983 年第 4 期) 3.综合

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例如《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中的“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这 12 句诗,历来认为是疑难问题。傅庚生、余冠英两人有过争论(见《文学评论》1961 年 1~2 期),萧涤非发表过议论(见《文汇报》1962 年 3 月 21 日),徐鹏也有不同的见解(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二册)。读者谭玄把名家不同意见,列表进行比较:

名家不同标点

名家姓名

标点

余冠英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

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即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傅庚生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一说“有兰家女,丞

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遗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即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萧涤非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

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即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

徐鹏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

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即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

从上表可以看出,名家的意见存在着很大分歧。有的尚接近,有的完全不同。同时,不论是哪一家的标点,对于引号内的对话,很难看出是谁讲的, 或谁对谁讲的。从对诗句的标点的不同也说明了名家注释跟原诗本意有一定距离,为了更符合原诗本意,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郡丞和郡主簿在汉代职官中的权力和地位,才能进一步把问题弄清。(下略)

(谭玄《一段难句的商榷》,

《语文学习》1981 年第 14 期)上述三种类型的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

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