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祖先——裙子

裙子,是人类最早的服装。远古时,原始人就知道用兽皮、树叶制成围裙遮体。古时上白衣,下曰裳。裳指的是裙子,男女同用。《庄子·外物》: “未解裙襦”,并不是专指妇女说的。《南史·张讥传》记载梁武帝以裙襦赐给大臣张讥,可见男人也穿裙襦。古代的“裳”也写作“常”。《说文》释“常”之意即为“裙”。《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 是保护的意思,“蔽”是遮盖的意思,这里说明了裳的作用。到后来衣裳才泛指衣服。并且男女的衣裳了有了区别,裙子被妇女专用,男子以衫、袍为常服。唐以后就以“裙钗”来代称妇女,把通过妻女、姐妹关系而谋得的官称为“裙带官”。古诗中也有了很多描写妇女穿裙的诗句。如“红裙妒杀石榴花”,“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妆素面碧纱裙”等。

我国古代时裙子就花色琳琅满目,式样千姿百态。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鱼鳞百褶裙、荷花裙、凤尾裙等。一般贵妇人多穿长裙,裙裾曳地; 劳动妇女多穿短裙或围裙。古时最珍奇的裙子莫过百鸟毛裙。据《旧唐书》载: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合百鸟之毛织成毛裙,四面看,色彩都不相同, 白天和夜晚看也不一样。

我国少数民族的裙子更是五彩缤纷。苗族姑娘穿的是百褶花裙,佤族姑娘爱穿筒裙,壮族姑娘却爱穿百褶黑裙。还有傣族的五色筒裙,朝鲜族的白色长裙,纳西族的百褶花裙,维吾尔族的艾蒂丝长裙等。各族姑娘都有自己爱穿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裙子。

裙子,在国外也是人们爱穿的服装。如新西兰毛利族人,腰系草裙,赤膊光足,面画脸谱来迎宾客。在荷兰,中年妇女以头戴白帽,身穿花长裙时髦。老挝妇女爱穿下垂至膝的褐色围裙,阿曼妇女常穿肥大过膝的鲜艳长裙等,各国都有各国特色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