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史话
妇女的旗袍,也是袍子的一种。这本来是满族女子服装,慢慢却演变为中华民族女性的常服了。在“袍”上加一“旗”字,正好说明了这一服装的来源。
原来满人也称旗人。满清时代,以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八种颜色,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穿长袍,因而对旗妇(满族妇女)的袍叫“旗袍”,好跟汉族的袄裙有所分别。
旗袍是清宫相沿的服制,演变到后来,大多是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 衣长至膝下,两侧开衩,并有长短袖之分。袖端及衣襟、衣裙镶上各色边缘, 非常讲究。
旗袍自清室逊位后,始由宫廷流入民间。北京、天津一带妇女,竞相穿着。以后南方妇女也渐渐开始流行。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后时旗袍样式仍十分保守,腰身宽松,袖长至腕,衣长至踝。
1929 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妇女服饰有甲乙两款,甲式是袍,其规定为“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中点,与裤下端齐,袖长至肘与手脉之中点,色蓝、纽扣六”,这是典型的旗袍式样。自颁布服制条例后, 全国妇女遂开始穿着旗袍。
1931 年至 1941 年间,时兴的旗袍先短后长,竟有长至掩盖整个足背, 而袖子却越来越短、乃至于露出肩胛,左右衣衩也越开越高,领子也日渐加高。在这几年间,旗袍的样式尽在衣长、袖长、衩高、领高几处地方求变, 时髦的妇女更缀以滚边花扣等。学校女生都以阴丹士林布缝制旗袍。
抗日战争期间,灰色白色爱国布代替了原来的白阳丹士林,为求行动方便,衣权提高至膝上 10 厘米左右。抗战胜利后,旗袍又长至踝上,领也低了。而一些富有及时髦妇女,衣长曳地,领也很高,滚、镶花边及花扣大为流行。在质料方面,已改用丝与毛织品等。
在海外华人社会,随着妇女的穿着日益华丽,精益求精,旗袍款式也推陈出新,使人目不暇接。如 1953 年至 1961 年间,旗袍以离地 20 厘米为标准;设计亦趋向曲线化,下摆略小如花瓶,颇为美观,深受国内外女士们的喜爱。屡次参加国际服装展览,为国际服装设计家所赞赏,多次获殊荣或冠军。自此以后,欧美的服装设计,都深受中国旗袍式样或图案色彩的影响, 掀起了东方热的服装潮流。
反过来讲,旗袍的式样也一度受到欧美流行趋势的冲击,从而产生了莫大的变化。如衣长渐短,曾有所谓“迷你旗袍”的出现。最短的曾到膝上 20 多厘米,令人咋舌。另有一种作礼服用的旗袍则长至足背,下幅很窄,也是昔日未有的现象。
旗袍由于受到欧美服装界的赏识和赞扬,因此好些欧美知名度甚高的女影星每到中国、港台,一定不会忘记光顾裁缝店订做旗袍。旗袍优点甚多, 理应广被寰宇。可惜由于制作方法必须度身缝制,无法交由成衣厂大量制售。
因此缝制一件合身适体的旗袍,手工较西服为贵,其费时也较多。因此,年轻一代的妇女除了作为出大场面的礼服穿着外,已少有人以它为日常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