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世纪时期知名的书面文学作家。

中世纪法国书面文学作家以特罗亚、玛丽·德·法兰西、吕特伯夫、傅华萨、奥尔良和维永等较为知名,其中尤以十三世纪的平民诗人吕特伯夫和十五世纪的流浪诗人维永的作品,被认为是个人抒情诗的最早的优秀之作。特罗亚(1135?~1191?)是十二世纪法国知名的诗人。据说他在 1160

年前后曾写过一部故事诗《特里斯丹》,惜已失传。此后,他又先后写了《艾莱克与艾尼德》(约 1160)、《克里赛》(约 1165)、《坐刑车的骑士》(约) 1168 的、《带狮子的骑士》(约 1170)和《圣杯的故事》(约 1182~1190) 等骑士传奇的作品。这些故事诗均用的是八音节诗体写成,有一个贯串全诗但又不是中心人物、即传说中的大不列颠国王伊瑟。特里亚笔下的伊万和朗斯洛是体现骑士精神理想的典型形象,为博得意中人的青睐和垂爱,伊万历尽艰难险阻;朗斯洛则甘愿坐在牛车上当众受辱,真可说是爱情至上者。总之,中世纪法国封建阶级理想中的“典雅爱情”和骑士们的道德情操,在这位骑士文学作家的笔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巨细无遗。

玛丽·德·法兰西是法国十二世纪下半叶女诗人。出生于法国,长期生活在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宫廷,英国人称她为“玛丽·德·法兰西”,即法国的玛丽。她与特罗亚属于同一时代,也都是写的以不列颠骑士的爱情为题材的故事诗。但她采用的样式则是精练的短篇故事诗,即通常所谓的“簌歌”。这种“簌歌”短者百余行,最长者也不过千余行。现存有她的短篇故事诗十二首,约于 1180 年结集出版。她的短篇故事诗着重从嫉妒、忍让、自我牺牲等不同侧面描写爱情,较少冒险情节,表现了女性作家阴柔之丽的特色。

《金银花》为其短篇爱情故事诗中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特里斯丹恋爱的故事:特里斯丹被国王玛克赶出宫廷,藏身森林,得知心爱的绮瑟要出宫散步,将刻有自己名字的胡桃树枝掷于她必经之路。被迫嫁给国王玛克的绮瑟发现这个信息,遣开随从,逃进森林与特里斯丹相会,重温旧情。此外, 这位女诗人还根据民间故事编译成一部寓言集,题为《伊索》。这些寓言诗表明,她虽身为宫廷诗人,却不满现实。她的社会政治观点中含有同情市民阶层和劳动人民的因素。她以狮、狼、鹰等贪婪而凶残的动物比喻封建贵族领主、地方行政官司法官等,称他们为“富有的盗贼”;而以惨遭欺凌、只知哭求、不敢反抗的绵羊象征平民。一般说来,她的寓言诗停留于奉劝强权者节制,偶尔也流露出愤怒的反抗意向。可以看出尽管她出身高贵,但不乏一颗同情底层人的人道主义的心。

吕特伯夫(1230?~1285)则是十三世纪一位著名的平民诗人。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大致知道他出身贫寒。据说,他是一个专业的行吟歌者,用简陋的小提琴沿街卖唱,也到贵族府邸中演唱,吕特伯夫最有价值的诗作是个人抒情诗,主要有《吕特伯夫的贫困》、《吕特伯夫的婚姻》、《吕特伯夫怨歌行》和《吕特伯夫之死》等,这些诗集都是抒写他贫穷潦倒的生活和悲苦的情怀。如“我没有被子,也没有床⋯⋯我的床就是稻草”。从这些坦率、直露的诗句里,读者是可以看出他生活的困境和悲寂的心情。吕特伯夫生活在一个动乱不宁的历史时期,战争、饥荒、瘟役等使庶民百姓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吕特伯夫的个人抒情诗,既表达了真切、深刻的个人情怀, 也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在法国文学史上,在诗歌中这样强烈、真实和诚恳地表现个人内心活动的,以他为最早的范例。评论家认为吕特伯夫和后

来十五世纪的诗人维永,是法国个人抒情诗的创始者,他们的作品是十九世纪末叶现代派抒情诗的渊源。

傅华萨(1333 或 1337~1405)出身于法国北部瓦朗谢纳地方的小市民家庭。年轻时立志成为闻见录的作者。“闻见录”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历史著作体裁,但与编年史有很大的差别。功夫不负苦心人,倾毕生精力,终于完成了《闻见录》的宿愿。全书共四卷,第一卷记录 1325~1378 年间的英法战争; 第二叙述 1378~1385 年所发生的大事;第三卷则是 1385~1388 年间,作者在法国南部国境以外的贝亚恩地区的旅行以及当地郡主的宫廷生活的记述。第四卷写到 1400 年,记录了作者晚年的一些事迹。其中以第一卷最为重要。它的内容涉及法国历史上的“百年战争”前半期的几次大战役。作者系直接利用采访材料,只是未予以辨别。因此,严格地说起来,《闻见录》只能看成轶闻传说的记录,相当于中国的“野史”,不能算作真正的历史著作。

《闻见录》的主导思想是讴歌骑士精神及其武功勋业,以及描述贵族生活的豪华和喜庆宴饮的盛况。照理,在那个法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年代,作者应该多反映人民大众的真实生存状况,才真正肩负了历史工作者的“铁笔春秋”的使命。所以有人讥评《闻见录》,在这本书里只看见贵族的狂饮, 听不见人民的悲号(朗松语),真可说是一语中的。从文学欣赏角度看,《闻见录》不失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尤其是作者的如椽之笔,关于描写千军万马的战争和豪华宏大的节庆场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天赋。另外,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这也是一种艺术匠心的表现。再加上行文的流畅自然,给读者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公平地说,《闻见录》确是一部丰富多彩, 有声有色的故事录。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傅华萨的这部作品与它同时流行的类似的《闻见录》,实际上是继盛极而衰的宫廷小说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小说。

奥尔良(1394~1465)是一位宫廷文学的知名诗人,他是奥尔良公爵的儿子。他虽出身贵胄豪门,但却命多舛,丧父亡妻,接踵而至。这些遭遇, 均在其诗歌里留下忧郁的阴影。特别是他作为英军战俘,以人质被扣押达二十五年之久,也算是艰辛历尽的了。只到四十七岁,才为其家族用重金将他赎回,可是却已是“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陌生者了。奥尔良为人,性情温柔敦厚,一生专心致志地自乐于文艺创作之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他写了许多优美的小诗,文辞清丽,音调铿锵。虽豪壮之气不足,但却给人以欣赏精致的艺术品的乐趣。他的诗,可说是中世纪时期宫廷文学中的一颗明珠。

维永(1431~1464?)是十五世纪著名的抒情诗人。《大遗言集》(1461) 是他的代表作。这位诗人,一方面才华横溢,一方面又行为不检。他一生入狱几次,差一点判处死刑,只是由于怜才,才使其留下一条性命。他终生浪迹江湖,故有“流浪诗人”之称。在《大遗言集》里,他以玩世不恭的口吻诉说自己的经历,表示悔恨自己半辈子的狂放无行,有改邪归正的意思。可是隔了一年,他又被投入监狱。维永诗歌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情的真实流露,坦率、直陈。虽是亦庄亦谐的口吻,但给人感受的却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咏唱。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所以,他和吕特伯夫一道,被文学史家看成是法国个人抒情诗的创始者。他的《绞刑架上之歌》,正由于是发自于灵魂深处的呼声,所以,路易十一下诏赦他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