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建议死后辉煌

邓稼先一生为了我国的核武器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誉为是两弹元勋,人们通常记住的是他在原子弹和氢弹事业上的成就,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一生的四面丰碑。

原子弹与氢弹是邓稼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块标志性丰碑,也是世界核大国发展道路上最明显的两个标志。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各个核大国都在加紧时间研制第二代核武器,邓稼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种趋势,他亲自负责了中子弹的试爆,为我国的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第三块丰碑。

但,鲜为人知的是,邓稼先生前还立下过第四面丰碑。虽然在核武器发展道路上这最后一步不是由他亲自负责的,但却源自于他耗尽心血完成的一份建议,是邓稼先思想与方针的延续。

1945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试验后,苏联和英国也分别在1949年和1952年进行了各自的首次核试验,当时,美、苏、英在世界上处于核垄断的地位。

核武器的极大破坏性震惊了国际社会,许多国家发出了禁止核试验的呼声。

但是美、苏、英三个核大国一开始置之不理,直到他们基本掌握大气层核爆炸的效应数据和完善了他们的地下核试验技术后,三国才于1963年签订了部分核禁试条约。

邓稼先凭借着他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深厚的业务功底,通过对核大国当时发展水平和军控动向的深刻分析,认为核大国设计技术水平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发展。

因此有可能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改变它们先前坚持的主张,作出目的在于限制别人发展、维持其优势地位的决策。

核大国这种举动,对他们本身不会有什么重要影响,而对于正处在发展关键阶段的我国,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邓稼先第一次手术之后,就与于敏等人商讨,要了很多关于国外核武器进展的资料,其中还有一大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的国外杂志。

可惜的是癌症像黑洞一样吞噬着邓稼先的身体,第二次手术以后他的身体更加的虚弱了,眼看又要进行第三次手术,邓稼先知道,自己必要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将建议书打印出来了。

于是在这段时间,病房成了会议室,不断有九院的同志被邓稼先召集过来,探讨一些重要的事情。

1986年3月28日,为了缓解压力所带来的痛楚,邓稼先坐在橡皮圈上,用铅笔写下了一段批示,他当时手腕无力,而用铅笔就可以在纸上轻巧地滑行。

老胡:

我明天还要动一次小手术,来文我看了两遍,我觉得可以了。但最后一段要问星球大战等高技术联系起来、申述一段,然后由我和老于签名,抬头是核工业部,国防科工委。

老邓3.28.

这份建议书凝聚着邓稼先无数的心血,他让妻子送给相关领导的时候还特别着重强调了一句:“它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事实果然如邓稼先所预见的那样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世界核武器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苏、英等国家在近年来核武器技术发展很快,他们实现了从战略核武器到战术核武器的大规模转变。

几个核大国做到了小型化多弹头,实现了多种不同性能、不同型号的核弹头。他们已经把大的、小的、远的、近的、天上的、地下的、水里的都作出来了。

不仅如此,这些核大国的在技术上更是达到了巅峰,他们已经可以达到实验室模拟,以取代实际的爆破试验。换句话说,他们不再需要到空中、地下去搞核爆炸,只需要用计算机设计模拟就能得到通过爆炸试验所需要得到的一切。

这样一来,当核试验爆炸实验对于这三个核大国来说已经不再需要的时候,它们就想用禁止别人做核试验的办法,来保持自己的核强国地位。

而当时我国的核试验事业正处于十分关键、十分敏感的发展阶段,如果一旦受到干扰和迟滞,就会丧失时机,产生多年努力,将功亏一餐的严重后果,将对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也正是邓稼先的这份建议,在严峻的事实面前挽救了这场危机,邓稼先的建议书提出了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以及需要集中力量攻克的主要目标,并且非常详细地列出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邓稼先去世以后,他的继任者们完全遵从邓稼先生前的意志与思想,围绕着他遗留的这份建议书的精神进行执行和贯彻,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是我国的国防建设达到历史一个新水准。

从1986年至1996年间,九院的继任者们前仆后继,超越了当初既定的目标,打破了核大国的垄断地位,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果。

十年来,九院在自由电子激光、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果。

那么,什么叫作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呢?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知道,所谓的聚变,指的是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也叫热核反应,氢弹的设计原理就是核聚变。

而以地球的环境来看,要想完成热核反应,必然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便是温度,需要极高的温度,比如氢弹爆炸的条件就需要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第二个条件是需要很高的密度,第三个条件是要把这种高温高密的状态维持一定长的时间。

而这个使这种高温高密的状态维持一定长的时间就是热核反应中的一种惯性。使用激光作能源,打在某种特别的物质上,这种物质受到外界影响就会往里收缩,这个收缩的过程就是一种惯性。而当温度达到很高以后,这种物质又会向外膨胀,这也是惯性。

简单地说,所谓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就是利用收缩膨胀来维持所需要的时间,以获得热核反应。

而在几个核大国中都已经是在先进的核武器研究室完成这种实验模拟,九院按照邓稼先的建议书发展,终于也获得了在核武器研究中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民用,通过聚变发电,可以给地球创造源源不断地电源。

我们知道,地球上十分之七是海洋,而海水中的氖很多,如果通过激光惯性约束下使氛与氛产生核聚变反应的话,那么人类就能够获得非常干净的能源,而且这种能源科学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九院另一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是自由电子激光,这种自由电子激光在国防建设和民用经济发展两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青睐。

美国等一些主要的核武器研究所,分别从短波长、低工率和长波长、高工率这两种不同的途径进行研究,目前已取得了某些突破。而根据科学家们的估计,这种自由电子激光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广阔,光化学、雷达与通讯、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同位素分离、工业焊接以及医疗仪器等方面都将使用到这种新型科技。

对核武器试验订出长达十年的高目标计划,同时在实现途径和措施上作出非常详细的安排,并为实践证明完全正确。这样一种预见性、应该说在科技史上是罕见的。但是邓稼先却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是在病床上,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完成,就更加的让人钦佩了。

1996年7月29日,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的这一天,我国进行了核禁试前的最后一次核爆试验,以此使人们永远铭记邓稼先对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次的核试验非常成功。核试验成功当天,我国政府就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说:“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郑重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邓稼先生前为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工作辛苦拼搏了28年,让我国从一个贫弱的小国家从此挺直了腰板,在国际上说话的声音也有力度了,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核大国之一。

而邓稼先死之后,又高瞻远瞩的提出了核战略发展的十年目标,他的远见卓识为我国核武器的继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邓稼先开始研究核武器以后直到我国发表暂停核试验这38年间,我国一共进行了45此核试验,虽然后十年他已经不再人间,但正是因为他的一份建议书,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继续辉煌了十年。

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将一枚550克黄金铸就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给邓稼先,这是党和国家对于邓稼先这位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无私奉献行为的最高奖赏与肯定。

邓稼先生前说:“如果人能重生三次,我每次都选择中国。”

邓稼先,这位科学的巨匠,祖国的优秀儿子,永远与他所献身的伟大事业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