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之水 尼亚加拉瀑布

哦,狂潮!

令人心悸地奔腾,

一如命运不可抗拒的怒涛⋯⋯ 尼亚加拉,可敬的瀑布呀, 且听诗人最终的呼声,

我名誉的返照⋯⋯

这是 19 世纪古巴诗人玛丽·何塞·埃雷迪亚 1824 年写的诗篇《尼亚加拉瀑布颂》。埃雷迪亚素有爱国诗人的声誉,因反抗西班牙殖民暴政,争取古巴独立而被迫流亡,来尼亚加拉瀑布抒怀,正像何塞·马蒂所说“呼唤对自由永恒的热望”。这抑或是大瀑布在美洲被剥夺者眼里的象征吧。

北美的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三大著名瀑布之一。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尼亚加拉河是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的一条水道,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多城,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的杨格镇,长仅 57.6 公里,尼

亚加拉河从伊利湖流出时,河面宽达 240 到 270 米,河面宽阔,水流平缓,

上游还可以通航,及至中游,即流至安大略湖南边的悬岩,河水忽然从 50 多米的高崖垂直下泻,形成世上罕见的大自然的奇观——巨瀑。

在新大陆未发现之前,北美洲以外的人们对尼亚加拉大瀑布还是陌生的。公元 1678 年法国传教士路易·肯列平第一次见到了这一大瀑布,他细心地记述了自己的见闻,广为传播,才使尼亚加拉声名远扬。

尼亚加拉河在下坠成瀑之前,有鲁那岛和山羊岛突出河面,它们像两尊中流砥柱,将河水一分为三,形成三股瀑布。其第一、二股在美国境内与山羊岛之间,由鲁那岛居中再分流为二,靠近东边的一股,流面较宽,称为“美利坚”瀑布;靠近山羊岛一股,流面只及“美利坚”瀑布的 1/10,称为“新娘”瀑布;第三股在山羊岛加拿大国境之间,因其流面弯成弧形,称为“马蹄形”瀑布,现通称“加拿大”瀑布。三股瀑布共同组成尼亚加拉大瀑布, 尼亚加拉巨大的水流十之八九是流向加拿大瀑布,所以,加拿大那边的大瀑布最为壮观,最为惊险。三条瀑布流面宽达 1160 米,由于河流水源极其丰富而又稳定,河水最大流量为每秒 6700 立方米,超过中国黄河总水量的 2~3 倍,在整个美洲也是首屈一指的。

游客至此,只要登上美加两国界河上虹桥眺望台——这是一座称为多角形的引层斯凯伦塔。那么,两国大瀑布的壮观景色可以尽收眼底,尼亚加拉大瀑布似银河倾倒,万马奔腾之势,汹涌澎湃,直捣河谷,咆哮呼啸,可以听到一阵阵像春季天边闷雷,带着高山峡谷的共鸣滚滚而来,远在几公里外仍可听见。所以,在很久以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给它取了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名字——尼亚加拉,意思是“雷神之水”。奔泻的河水,浪花飞溅,水沫洒空,浓雾弥天,一股巨大的白色浓雾在翻腾奔涌。在阳光照耀下,如万卷珠帘垂挂,时而现出美丽的彩虹穿插其间,为其锦上添花,景色更加壮美。19 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来此游览之后说:“尼亚加拉大瀑布,优美华丽,深深撼动我的心田,铭记着,永不磨灭,永不改变,直到她的脉博停止跳动, 永远,永远。”两个世纪前,法国文豪夏多布里昂来此,猛见瀑布似“十万急流”,“汹涌大海”,“闪烁千道彩虹”等奇观,霎时一腔心潮,突发从

谷底观瀑之奇想。他攀附崖畔藤梯而下,跌落在裸岩上,摔折了左臂。幸亏印第安人及时将其救助,抬回他们部落养伤。后来,夏氏写了《阿塔拉》, 就让小说的尾声在尼亚加拉瀑布声中回响。

在红日西坠时,珠幔般的水花,在夕阳映照下,七彩虹霓,灿然入目。当夜幕降临之际,瀑布水色渐显灰黯,此时围绕着瀑布周围的巨型聚光灯, 突然齐放绿光,使原已灰黯的瀑布,顿时大放光彩,变得晶莹透澈,洁白生辉,犹如万斛珠玑,自天倾泻,此时水势的汹涌,水珠的跳跃,水气的弥漾, 又呈现在不同于白天雄伟的神态。随着灯光颜色的变换,水色由白转为浅红, 由浅红转为浅蓝,由浅蓝转为翠绿,五彩缤纷,气象万千,多姿奇丽,迷离神奇。瀑布原为自然景观,现加上人工点缀,其五光十色,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观赏尼亚加拉瀑布的夜景,也是世界名瀑中独有的特色和韵味。

“波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中国古诗,用来形容尼亚加拉瀑布似乎也很贴切,本来在瀑布周围,因水流冲激,经常是水沫连天的景象,在天气阴晦、细雨濛濛的日子里,眼前更是一方烟雾迷蒙的世界, 雨中观景,又另有一番情趣。如果游客欲仰望瀑布,从美国一侧观景角了望塔乘电梯下降河谷,坐“少女之雾”号游船即可如愿。游船取名“少女之雾” 也有来历,据说 300 年前,居住在当地的印第安人,震慑于大自然的威力, 于每年收获季节择定一天,集合全村少女,由酋长站立中央,引弓对天发箭, 箭尖下落,离哪位少女最近,这一少女即被选为代表,被送上独木舟,舟中装满谷物水果,从上游顺着激湍冲下,坠入飞瀑中,这是北美洲又一个“河伯娶妇”的故事,于是人们都说尼亚加拉瀑布的雾气,便是少女的化身。据说,前些年有些敢于冒险的美国青年,曾带着食物和氧气,进入密封好的大洋铁桶里,由上游直滚下来,随着瀑布的巨大的冲力,在深渊中翻腾十多次, 最后洋铁桶冲到下游,有的人死了,去追随少女之雾而去了。有的人受了重伤,而冒险九死一生的人可以拿到一笔奖金。

当游船一直向瀑布驶近时,50 多米高的巨瀑,排山倒海似地跌落在近在咫尺的水面,其声震天撼地,令人惊心动魄。及航至加拿大瀑布中心,游船被包围在瀑布当中,马蹄形的瀑布从前、左、右三方倾泻而下,在河中汇成旋涡,飞沫冲天,高达十几米,船顺水势,高低上下,或随流旋转,颠波起伏。当时船与水搏斗,人与水雾交融,其震撼人心的紧张情景,是游览尼亚加拉瀑布最具浪漫蒂克情调、惊险刺激趣味的一幕。

近 50 年,来此观光者日益增多。对于一般人,尼亚加拉瀑布又是爱情的

源泉。传说 150 年前,拿破仑的弟弟耶洛姆·波拿巴曾携新娘到瀑布度蜜月, 从而有了人们竞相来此旅行结婚的风俗。不过,婚纱也常投阴影。婚纱瀑前的漂亮新娘有时不免让人联想到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在亨利·哈瑟维执导的影片《尼亚加拉瀑布》里饰的少妇罗丝。那个“玫瑰女”嫁给有精神病史的乔治,却爱上了青年帕特里克,野性的情欲似尼亚加拉狂瀑般不可遏止, 终于落进了毁灭的深渊。从主演《尼亚加拉瀑布》,玛丽莲·梦露愈加蜚声影坛。现今,瀑布边的华克斯蜡人馆里展示着这位超级影星的全身塑像,然其妩媚里透露出她扮“玫瑰女”时那种“焦虑的常态”,似乎不解为何世上一帮豪强没等榨尽她身上的油水,就下毒手将她暗害了。

红颜易逝,山河终古。今天静听尼亚加拉急流的哗声和瀑布倾泻的轰响, 游客置身于世界上最悠远无尽的仙境。1885 年,安大略当局看中了这块风云宝地,修建了从伊利古堡沿尼亚加拉河岸直达安大略湖畔的大公园,公园延

伸 56 公里,中心地带称维多利亚花园,装饰着由二万花簇拼成,直径达 12 米的大花钟,被邱吉尔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主日漫步幽径”。

当地旅游部门为了方便游客从各个角度观赏瀑布景色,还设置了其它许多旅游设施。在瀑布上游筑起堤坝,便于站立在坝上观瀑;在瀑布下游,建有栈道、吊车,用来观赏瀑布下游激起的湍流。在瀑布区还建有多处高层大楼,游客可登上十几层楼高的了望台,俯瞰整个瀑布区风光。为了眺望瀑布全景,专门修建了两座高大的圆塔。在圆塔室内,乘上登高的体外电梯,可纵览瀑布城的全貌,到最高层后,走出玻璃门,便是围着圆塔的露天了望台。这里距地面高达 70 多米,相当于 20 多层大楼的楼顶。从这里向轰鸣的瀑布方向望去,那伊利湖注入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像一条飘忽不定的白练, 从地平线那端奔腾而来,突然一泻千丈跌落而去。自然,也可坐上直升飞机, 以更阔的视野,居高临下,一饱眼福。

现在美国加拿大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有尼亚加拉城,东侧是美国尼亚加拉城,西侧是加拿大尼亚加拉城,形成手挽手的一对姐妹城市,并建一座虹桥,横跨河上,以资联接。在桥的中间,划一道线,即为两国国界。美加两国都把尼亚加拉瀑布区发展成旅游区,兴建了许多酒店、旅馆、公园、停车场等服务行业。瀑布城也随之繁荣。同时,去尼亚加拉观瀑的交通十分方便, 因此,常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几个世纪以来,瀑布自身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马蹄瀑后退 900 米,依此势头,河水将渐渐聚流到加拿大一侧。百年过后,美方瀑布甚至会干涸。再者,美国在瀑布上游修造了几座大水电站,截走了巨大水量,也减弱了尼亚加拉河水的冲力,造成今日瀑布下岩层垒积,既加速了美方瀑布蜕化为激流的趋向,又危及到马蹄瀑的存在。一个专门委员会经调查后,哀叹颓势难挽,已无回天之力。早先印第安人在此与自然和谐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