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理学

在声学方面,朱载堉对乐器的共振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在今天看来, 二个音的振动频率成整数比或简单分数比,就可以发生共振,在音乐学上, 就能产生悦耳的和声效果。在朱载堉看来,成整数比的二个音称为“正合”, 成简单分数比的二个音称为“旁合”,并且说,“旁合为和,正合为同”。“正合”也称为“应”,“弹宫宫应,弹徵徵应,日应;弹宫徵和,弹徽商和,日和。”他又说,“凡丝弦之属,宫与宫协为正合(商以下做此);宫与徵协为旁和(商与羽协,羽与角协做此)。正合为同,旁合为协。”“筝弦隔六为正合,隔三隔四为旁合”。

在瑟中,他又详细举了撮八(又称隔八)为正合,而上生撮四、下生撮五为旁合。例如,瑟第 1 与第 8 弦,第 15 与第 22 弦皆为宫音,第 2 与 9,

第 16 与第 23 弦,皆为商音;第 3 与 10,第 17 与 24 弦皆为角音;第 4 与 11,

第 18 与 25 弦皆为变徵音;第 5 与 12,第 19 弦皆为徵音;第 6 与 13,第 20

弦皆为羽音;第 7 与 14,第 21 弦皆为变宫音。这些弦都是撮八正合音。这些音是纯八度相合。由弦线较长的音生弦线较短的音为下生,即由低音生高音,如宫与徵,商与羽,角与变宫等为旁合,亦即撮五旁合,反之为上生, 则是撮四旁合,如变宫与变徵,羽与角,徵与商等。这些音是纯五度相和。这些发音分析,在音乐物理学上又称为谐和分析,也是和声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音乐实践中,朱载堉吸取了民间笙师的经验,利用复音乐器笙的几个和声管来验证律管和其它乐器的发声,作了极好的和声实验。

为了要测定准确的黄钟律管,朱载堉认为,不能以黍粒决定它的容积, 而改用水银。因此,他相当准确地测定了水银密度。他所测定的水银密度与现代测定的水银密度比较,当 0℃时,误差为+0.2672 克/厘米 3。当 20℃时, 误差为+0.3165 克/厘米 3。平均误差为 0.2912 克/厘米 3,近似于 0.3 克/厘米 3。其精确性令人惊讶。

朱载堉的又一个物理学工作是测定了地磁偏角。在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是宋代沈括,但他没有具体记下偏斜角度及地理位置。朱载堉用“正方案”对地磁偏角作了具体的测定。所谓“正方案”,它是由郭守敬发明的一种利用桌影来测定南北方向的仪器。桌置于该仪器平板的中心,以此中心为圆心画有同心圆若干。同心圆可按需要画上刻度,如朱载堉将圆分为百刻。当南北方向测定后,指南针的方向与南北方向的夹角即是磁偏角。根据朱载堉的测量,其地磁偏角为

1 1

3 ×360° = 4.8° = 4°48′

100

朱载堉是在 1567—1581 年间在北京测得的这个磁偏角。也就是说,在那

个时候北京的磁偏斜为偏离地理南北方向朝东 4 度 4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