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发明

在这一章和前一章,我们已经详细地叙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三大发明,下面,我们再谈谈中国古代另一发明——印刷术的发明及成就。

且说在中国宋朝,有个贫民百姓毕昇,是从事古代雕版印刷的工匠。有一天,他和孩子回乡祭祖。这是在清明时分的一个日子。

蓝湛湛的天空象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 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

阳光下,周围远山就象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流,它看去好象离眼前挪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渠岸堤上的扬柳,已经把鹅毛似的飞絮漫天漫地地洒下来。

毕昇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匆匆走在乡间村道上,不觉离乡又是一年的时间了,毕昇感叹道。走到一个村口,毕昇说道:“我们先歇息一会吧!”

14 岁的大儿子和 11 岁的小儿子听到父亲这样说,便跑到村里的一片空地上,看村里的孩子们用泥做家家玩。

不知什么时候,毕昇站到了儿子们的身后,认真地看了看村童们用泥做的锅、碗、瓢、勺以及小人们。他拿起一块熟泥,试着在泥上面刻字,他想: “若把一个个方块单字用泥刻成印章的形式,又会怎样呢?”

毕昇禁不住心跳起来:如能把单字刻成印章,然后按照文稿的意思排列起来,不就形成句子和文章了吗?”

毕昇越想心里越活洛:“这种粘土泥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而且做好模型后,放到窑中一烧,又硬花钱又少,比雕版印刷经济多了。雕版印刷用完一次就要把原版扔掉,而这些印章制成的版,下次再取出这些字,重新排版, 还能再使用,岂不一举数得。

毕昇想到这些,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了清明祭祖,带领儿子们,连夜返回城里,进行试验。

看到这里,诸位一定会问,难道毕昇以前没有活字印刷术么?在这里, 我们再回过头来,讲讲中国宋朝以前的印刷史。

却说在上古时代,人们用竹简刻字。而这些竹简文书,为了防止被人私拆,捆扎后用蜡封绳,盖上白文印,蜡上即现出突出的字。

上古至秦汉时期,印文都是刻的正字;秦汉以后,印文才有反文。到东晋时,道教徒为了广泛散发印咒,就刻了符咒印章。

有一颗符咒印章,四寸见方,共刻了 120 个字。南北朝时,有了更大的印章,长一尺二寸,阔二寸五分。这些大印章,便是未来雕版印刷的雏形。而碑文,可能是雕版的又一雏形。175 年,蔡邕向东汉灵帝建议,将五

经刻在 46 块高大的石碑上;碑立在太学门前,以便学生拓印。

南唐先主李弁,鉴于古代墨宝日渐消失,为了保存真迹,传之久远,就将宫中珍藏的古人书法珍品交给徐弦,命徐弦负责刻石立碑,以便拓印。

由于石碑主要刻的是书法珍品,所以书籍还是靠手工抄写流传。抄写一本书,往往旷日费时。特别是手抄卷帙浩繁的巨著,更是容易出错。

所以,书籍的复制非常困难和缓慢,除了官府和巨富,私人藏书十分罕见。历史的发展需要有代替手抄的更好的传播文化的方法。于是雕版印刷术出现了。

大约在唐代初(7 世纪),中国劳动人民在古代文人刻印章和拓碑文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选用坚硬而不易变形的枣木或梨木,锯成长方形的板,刨平,涂

上薄薄的浆糊,将写好字的纸反贴上去,使板上呈现反写的宇,然后雕刻出突起的字。

雕板印刷:用一把刷子蘸墨,刷在雕版上;将白纸在刷过墨的雕版上铺好,再用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上刷过;揭起刷过的纸张,一面白底黑字的书页就印好了。

用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复制出成百上千部同样的书,这比逐字逐句地人工抄写,速度要快得多,质量也有了保证。

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被英国斯坦因盗走的《金刚经》。它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金刚经》是世界上第一本有插图的刻印本。它长约一丈四尺,宽约一尺,卷末刻有“咸通九年(868)四月十五日雕”。这部书雕刻精美,图象和文字浑朴凝重,墨色均匀鲜明,印刷技术达到很高水平。

据研究,这部《金刚经》的制作,是用六块大约一尺宽二尺长的板雕刻出文字,又用一块板雕刻出扉画,一起印出来,粘连成文,然后装轴成卷。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宝。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了全盛时期。这时,不仅有政府的“官刻”和“监刻”,民间刻书业也很盛行,并遍及全国各地。

当时四川、福建、杭州等地雕版印刷术最为发达,刻书不但多,而且精致讲究。“宋朝以后,出现了铜版雕印刷和别开生面的彩色套印,这说明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达到了极其纯熟的程度。

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刻一部书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木料。如果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就得花费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刻出来的书版存放不便。

例如,宋太祖开年年间(968—976)刻印的《大藏经》,五千多卷,十三万页,共雕版十三万块,雕刻时间竟花了 20 多年,雕版存放了整整 6 个大房间。

二是雕版中如有错字错句,更改也很困难。何况如果出版过的书不再重印,一大堆雕版就成了废物。而要印制新的书,又需要从头一版一版地雕刻。

有什么好办法来弥补雕版印刷的不足呢?

于是,人们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来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就是我们前边叙述的平民百姓毕昇。

再说毕昇祭祖未成,连放奔回城里,找来刻字的老师傅,把自己在途中所想的办法,一古脑地倒了出来。刻字师傅们为毕昇的巧思所折服。

于是,一场印刷革命开始了。据研究分析,毕昇的活字印刷程序应是这样:

第一步:造活字。

选用细腻的胶泥,制成一个个小型方块,每块上而刻上一个阳文反手字, 然后用火烧硬。每个字都做了好几个同样的活字印,象“之、乎、者、也” 之类的常用字,则干脆做了几十个,以备反复使用。

若排版时发现没有预备好的冷僻字、就临时用胶泥刻制以草火烧,很快制成。为便于拣字版,毕昇把活字印按照字的韵目分别放在木格子里。

第二步:制版。

制版就是按照稿本字句段落,将字印放在盛有作为粘合剂的松香、蜡和

纸灰的铁板上,并在四周围上铁框,然后把它放到火上加热,使粘合剂熔化。当粘合剂稍微冷却而仍有粘性时,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加压,把

字面压平整。当粘合剂完全冷却固结后,就可以付印。第三步:拆版。

印完后,把印版拿到火上一烘。粘合剂重又熔化,一个个活字便可拆下来,再供下一次排版使用。

为了提高效率,毕昇采用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互相交替使用,印刷效率加快许多。

如果说雕版印刷与手抄相比是一次飞跃的进步的话,那么活字印刷更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这是因为:

一、胶泥柔韧,比起坚硬的枣木容易奏刀,而且来源广,成本低。

二、活字,用则排版,不用则撤版,发现错字,即可更换,而且活字平时储藏占屋不大,没有虫蛀之患。

三、两副版或多副版印刷,节时省工,成书速度大大加快。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包括了造字、排版和拆版一整套完备的过程,其原理与现代铅字排版基本相同。它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所以说,毕昇的发明是伟大的。

至于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中是怎样思考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面对着字与版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够想到“整体——许多个体——整体”的方法,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创造性的思维。”

一般的人往往习惯于既有的事实,感觉不到有什么可以改变。而伟大的发明家,正是从不可变中想到可变。从无形中见到有形,从旧中创造出新。

所以说,毕昇也是伟大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在我国和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的发扬光大。

再说到了元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家王祯又成功地制作了木活字。其制作文法是:

首先,在板上刻字,用细锯将字锯开,用小刀修整得大小高矮相同,这就相当于胶泥活字火烧而成。

其次,排字成行,用竹片将字夹紧,竹片相当于“条形铁范”。

最后,待一版排满,用木榍榍牢,使字固字不动。木榍相当于熔化的松香和蜡。

此外,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他用木料做成了一个大轮盘,轮盘里分成一个个小格子。一个叫杂字轮,专摆常用的木活字;另一个叫韵轮,不常用的木活字,按音韵分类,摆在韵轮的格子里。

拣字排字时,两个合作:一人按原书“唱字”,另一人坐在两盘中间, 一手拣字,一手执盔(后世的排字手盒),拣出的字排在盔内。这样的拣字排字,比起边走边拣边排、动作既快,人又不太累。

1298 年,王桢用木活字和转盘排字,试印他编著的《旌德县志》,全书

6 万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 100 部,其效率之高是雕版印刷所不能比拟的。此外,王桢还写了《造活字印书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活字

印刷术的文献。

到了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又出现了用字模浇涛的铜活字,开始

使用铜字印刷。到 16 世纪实又出现了铅活字。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不断改进,印刷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印书活动在清代。比如用铜活字印刷的篇幅一万卷的著名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

而 143 种著作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则全部是用木活字印刷的。但

这些都已是 18 世纪中期的事情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随着中外人民友好往来和科学文化的交流,活字印刷术很快传遍世界各地,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发明家毕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