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灞桥

陕西省西安市东面 10 公里远的灞河上,有一座古桥叫做灞桥,这是我国最早的梁桥。

灞桥具体的建造年代不详,按北魏时成书的《水经注》记载,“灞水古名滋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水上有桥,谓之灞桥”。秦穆公活动于公元前 600 多年,灞桥的历史也有 2600 年了。据专家考证,上述说法缺少根据, 但至迟在汉代就已经有灞桥了。

灞桥建成以后,由于灞水的水文条件较特殊,历史上屡遭损毁。清代道光十三年(1832 年),陕西巡抚杨名飏征集了附近的官绅士民,桥匠民工重建灞桥,历时 9 个月完工。重建后的灞桥长近 400 米,共 67 跨,各跨长 6

米左右,桥面宽约 7 米,是一座多跨式桩基础石制排架墩简支木梁桥。这次

改建后的灞桥,经历了 100 余年的各种冲击和考验,到解放后仍然屹立在灞河上。

1957 年,西安市的有关部门鉴于灞水河道淤积,桥下净空不足,不利排水行船,对灞桥进行了改建。这次改建中,科技人员曾将原桥彻底拆开,进行科学鉴定,发现这座古桥之所以逾百年不毁,主要是桥的下部结构非常合理。它的桥墩是用护底、柏木桩、石盘、石柱和盖梁组成,相互间确保牢固的联系,每个桥墩有六根石柱,成纵排迎水而立。每根石柱用四层带轴的圆石墩叠砌而成,底部是平面较大的石盘,以扩大桥墩的承压面积。各层圈石墩和石盘都凿有阴阳卯口,卯中心均留有铁质柱洞。套接时,先用糯米汁、牛血拌石灰等填充在卯眼内,然后再套接,使石柱成为一个整体。

石盘下部是起支撑作用的 11 根柏木桩。木桩排列成梅花式,靠上游的一根比其他桩长一些,并穿在石盘预留的孔洞内,以防止石柱水平滑动。柏木桩的用料非常严格,取材于冬季,只选用色白质密的,削除枝杈,趁湿带皮使用。石盘底面紧贴桩群,不平的地方垫以铁片,周围还有八根护柱环卫, 以求稳定。在各孔石盘间以及石盘上下游各 4 米宽的河床内,还建有厚约 1 米的白灰三合土护底,以防止河水冲刷桥基。为了减少河水对桥墩的冲击, 各个石柱都建成圆形,石柱之间留有 50 厘米的空间。这种结构与实体墩相比,能减少湍流,利于泄洪,并能分散水流的冲击力。《陕西灞沪二桥志》说“石盘作底,石轴作柱,水不搏激,而沙不停留”。这种结构显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造桥技艺。据一些日本朋友讲,日本有一些古桥曾仿照灞桥修建桥墩,至今仍可见到。

灞桥是我国历史上的桥,不仅由于它的科学合理的结构,而且由于许多古代诗文中都提到它。灞桥附近多栽柳,使灞桥成为著名的风景区。西安碑林中就有清代灞桥风景的石刻,乾隆年间编成的《关中胜迹图志》中也载有

灞桥风景画。历史上折柳道别的习俗即由灞桥而生,灞桥也因此被称为销魂桥。唐朝诗人李白《忆秦娥》诗作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名句。1957 年对旧桥改建时,利用了原来的桥墩,仅用钢筋混凝土把桥墩接高 2.4 米。桥梁上部的木梁改为钢筋水泥桥梁,桥面也拓为 10 米。现桥共有

64 孔,长 389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