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浦桥
凡是到过世界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的人,往往会被横跨岷江内外两江的珠浦桥所吸引。它是竹索桥的杰出代表,在二王庙西,杨泗将军庙前。
珠浦桥一带历来是岷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江上早有“笮桥”,把两岸人民联系起来。桥始建于何时已查不到出处,据说在宋以前名“珠浦桥”。宋淳化时重修,不久改名“平事桥”。明末毁于战争,改为船渡。清“嘉庆八年(1803 年)⋯⋯仿旧置建立,名安澜桥”。桥分为八孔,全长 340 米,宽3 米多,高近 13 米,最大一孔跨径达 61 米。全桥用细竹蔑编成粗 5 寸的竹
索 24 根,其中 10 根作底索,上面横铺木板当桥面,压板索 2 根,还有 12 根分列桥的两旁,作为扶栏。绞索设备安放在桥两头石室内的木笼中,用木绞车绞紧桥的底索,用大木柱绞紧扶栏索。由于竹索太长,从两头绞紧非常困难,所以在桥梁中间的石墩上增添一套绞索设备,也置于石室木笼中。在木笼上面,修建桥亭。亭分 2 层,上层用木梁密排,装砌大石,以作压重; 下层中空,以便行人。布置巧妙,煞费匠心。该桥为八跨连跨,稳定性较好, 行走其上,摇晃不大。
珠浦桥桥墩一般用圆木筑成木排斜架,每墩用大木桩 5 根打入河底,中
用横木 1 根连接,并堆砌石块围绕桩架,以防冲刷。墩中间 1 座石墩正位于内外江口分水嘴沙滩上,系用花岗石砌成,周围打设木桩,并于上游建筑石堤数丈。巩固墩基。
宋朝范成大曾数次经过此桥,赋下了这样一首诗:
织簟匀铺面,排绳疆架空; 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置。薄薄难承雨,翻翻不受风; 何时将蜀害,东下看垂虹。
他还在《吴船录》中对珠浦桥作了详细记载:“绳桥,长 120 丈,分为
5 架桥,桥之广 12 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本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略如渔人晒网, 染家晾丝帛之状。”可见与清代所重修的桥梁型式不尽相同。
由于珠浦桥地处要冲,又与都江堰组成一体,使它名扬四方,关于它的桥碑、石刻众多。有一曲为它而写的《索桥歌》读来脍炙人口,这在古桥梁中甚为少见,特抄录如下:
江源之水始滥觞,济川似可一苇航, 细流不择渐湍急,惊涛汹涌何汪洋。岷江在山数日□,出峡乃觉回澜狂, 我立江南望江北,浩荡无涯天堑长。临流太息难飞渡,谁跨虹腰驾鼍梁, 伟哉宋代梁评事,绳桥重建通永康。千年竞斩西山竹,直与珠浦争辉光, 绳桥夭矫九九丈,宛若灵虬参翱翔。怒涛奔进伏龙吼,晓雾明天犀牛望, 参差桥板鱼鳞缀,修短桥绳龙鬣张。上下行人若凫骛,波光倒影蚊龙藏。不时白沙有人渡,岂仅十月成徒杠。今人追仿古人迹,天工补以人工良。地险从此矜利济,东流逝水犹汤汤。
珠浦桥,又称夫妻桥,这与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有关。据说明朝末年,当地官府为了防阻张献忠,拆毁了珠浦桥,以后长期得不到修复,凭舟渡江,“屡有覆溺之患”,幸运安渡者,又受到勒索。到了清嘉庆年间,有个私塾教师何先德,关心民众疾苦,决心修复竹索桥。他详细观察桥头两边地势,测量江岸间的距离,制成桥的模型,确定建桥方案,一面上报官府, 一面筹捐建桥款项,亲自参预修桥。官绅们以监造为名,暗中营私中饱,以朽木充当好料,以致在索桥即将完工时断毁于风雨之夜。官绅们怕何先德揭发他们在建桥中的弊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灭口。何死后无子,其妻何娘子继夫遗志,出面负责施工。何娘子日夜苦思,按照丈夫的桥式,加设栏杆,并做了模型进行试验,终于将桥建成。从此“长亭安澜,无虞覆溺, 利于薄哉”。人们为了纪念何先德夫妇,改桥名为夫妻桥。这一传说在《安澜桥碑》(马光型书)有反映,在民国《何先德传碑记》中作了详细的阐述。它还被编成川剧,搬上舞台。
国外不少桥梁专家认为索桥首创于我国。前苏联 C·A·查普林在他的《吊桥简史》中称“中国称大约在三千年以前已开始建造吊桥”,此时都以竹、藤等为建桥材料。《汉书·西域传》已有“以绳索相引而度”、“悬绳而渡笮”的记载。宋代的巨著《太平寰宇记》中说,自汉书以下至州郡图籍中的所谓“笮”者,“即此土夷人于天水之上置藤为桥”。西汉初期,西南还有个笮国。可见藏、彝等西南少数民族对首创索桥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至今,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可见到各种型式的索桥,高悬在深山险谷之中。
象珠浦桥一类的索桥,由于桥梁刚度很差,随着河谷中阵阵大风来回摇晃,过桥者不免有胆战心惊之感。唐僧智猛《笮桥赞》中说:“冰崖皓然,
魂栗。”较逼真地描写出一个人借笮桥渡河谷的情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当时成都府茂州一带活动,他用“度索临千仞,梯山蹑半空”的诗句构画出索桥的雄姿,又用 1 首《度笮》七绝“翩翩翻翻笮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 四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龙中”,结合包括陆游自己在内的过桥人的亲身感受,生动地描绘出过桥时的惊险画面。
1965 年在修建新都江堰时,按照清代桥梁式样对珠浦桥进行了改建,以
直径为 25 毫米的钢丝绳代替竹索,栏杆索锚等部分改用钢筋混凝土柱,用绳夹固定,底锚情况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