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悬的古桥大渡桥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诗篇《长征》中有“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极其生动地烘托出沪定铁索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和红军战士藐视困难、夺桥飞渡时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
沪定铁索桥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沪定县城西的大渡河上。桥东是高达 3000 多米的二郎山,沪定城一半就在山坡上,另一半紧贴大渡河,桥西是海子山。桥头石碑上所刻“沪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确是真实写照。高崖夹峙一水,由西面进城,必须过桥。大渡河水流湍急。尤其是在五、六、七、八月的夏秋季节,呈褐红色的流水犹如瀑布从上游山峡间倾泻下来,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恶石,溅起丈余高的白色浪花。流水声淹没了一切,甚至在河边附耳高声叫喊,都难以听见。据最近调查,河水流速高达 6 米/秒以上(冬天枯水季节亦达每秒 1 米以上),年洪水位与枯水位相
差 6 米。在那时的大渡河里,徒涉毫无可能,船渡异常危险。
沪定桥净跨 100 米,净宽 2.8 米,桥面距枯水位 14.5 米。采用 13 根铁
链作为承重索,其中底索 9 根,上面覆盖横纵本板,以通人畜。余下 4 根铁索,均分在左右两边,作扶手用。铁链悬挂空中,两头系于两岸桥台后,每根链条 39.1 丈多(127.45 米)。东西桥台上均建有桥亭,在桥亭中还有统治阶级收取过桥税的小房。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 年),第 2
年 4 月“告竣”。当时分别在桥东和桥西铸造了铁牛 1 头及铁蜈蚣 1 条,表示了人们希望能镇住“水妖”、让桥悠久长存的意愿。
建桥以前,利用沈村、烹坝和子牛(有说咱威、通坝和子牛)3 个渡口沟通内地与藏、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由于河中水急礁多,采用“皮船” 或通过藤索、竹索“援索悬渡”,渡口与渡口相距均约 30 华里。该地区为川康通衢,少数民族所需的茶、布、米及蔬菜等不断运往康定(古称打箭炉) 一带,而毛皮及大黄等药材,经过此地送到成都。由于沪定一带地处要冲, 交通频繁,“舟楫行人援索悬渡,险莫甚焉”。
也许有人会问,铁索那么粗,那么重,是怎样从这边拉到对岸的呢?的确,二三百年以前缺乏设备,要把每根重达 1.5~2.0 吨、粗如碗口的铁索拉过漩涡、礁石密布的大渡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云南略考》记载并参照当地年过七旬的老桥工介绍前辈修桥的经验,当时铁索拉过河的大致情形如下:他们先以小船载铁链由东岸运向西岸,由于链重水急,船还没有到达对岸就翻了身,总是不能成功。后来,人们从溜索攀附渡河中受到启示,先用如钓鱼线粗细的绳子,下悬铁锤,把它甩过河(据说, 在西藏、新疆等地建造铁索桥时,是把细绳的一头扣紧在箭头上射过河去, 这也是一种可能);再把它换成粗的麻绳;通过粗麻绳把竹蔑箩绳(由青竹篾编结绞扭而成的粗绳)拉过河,并把它拉紧捆固在两头桥亭中的木横梁上。利用蔑箩绳有光滑、拉紧变细等特点,将带有长绳的绳圈或短竹筒套在它上面,再把铁索系在绳圈或短竹筒上,用七、八个人在河对岸拉动长绳,把铁索拉过河。
铁索是索桥的承重部分,如何把它拉紧和锚固牢靠是索桥成败的关键。沪定桥的铁索由扁环扣联而成,每根链子平均 890 个扁环,13 根链子共有
11571 个扁环。扁环长 17~20 厘米,外径 9 厘米,内径 3 厘米,几乎每个扁环上都刻有具体制作的工人的代号。铁索一端先在西岸固定,另一端围绕在东岸 2 个直径约为 5.6 米的大木辊上。木辊上面挖了很多交叉洞眼,用木棒插入,扳动木棒,使木辊滚动,铁索随之慢慢拉紧。拉紧一段,用插销插在重叠的扁环中,紧到不满一个扁环时,就用一些铁板条作为楔子插入隙缝中, 到拉紧为止。这种工作需要七八十个劳动力。铁索拉紧后,把它锚固在桥台后面落井中的困龙上,困龙紧贴在地龙桩上(西桥台有八根地龙桩,东桥台有七根地龙桩)。困龙长 4 米,直径 20 厘米。地龙桩直径为 14~20 厘米不等,埋置在桥台中的深度估计有 7 米多,埋入部分的四周用灰浆块石胶固好。
它们均由生铁制成。地龙桩埋置在离桥台顶面有 5 米多的地方,以便得到足够的压重。利用桥台自重作为压重,来承受铁索的巨大拉力,是我国古代桥工对索桥的一大贡献。
桥头 2 根铁桩有铸文说明,重达 1800 市斤的铁桩是由陕西汉中府金火匠
马之常铸造的,还有 17 根铁桩未发现类似的铸文。铁桩、铁索是就地制造还是由外地运来?尚未查出。不过,由于当地无生铁材料,又地处边远,冶炼技术极差,就是在 1934 年 12 月修复该桥时,铁索也是由远离沪定百公里以上的地方运去的,因此,可以推断,当时的铁索与铁桩是由千百里以外的地方送到群山环抱的沪定城的。那时,一无良好的运输车船,二无起码的设备, 三是处处有高山峻岭、急流险滩挡道,运送途中的艰苦险危我们是难以想象的。每前进一步,先代桥工都要付出血汗;一不小心,还会失去生命。
桥台由整齐的条石砌成。由于索链拉力大、各索受力大小不等以及地龙桩受多种因素干扰未能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等等原因,困龙曾断裂为 3 段, 地龙桩垂直向上移动,如东岸左面第 1 根桩移了 3~5 厘米,右面第 5 根移了1 厘米。桥台直接砌筑在岩石上,最近发现在台底与岩石接触处,铺了一层栖木夹块石,这种处理方法在四川的古桥梁中是常可见的。大概是由于当时缺乏凿平岩石的设备和能力,为了把压力均匀地传到岩层上而采用的。桥址附近的河道主河床在东边,为了防止台下冲刷,在东桥台周围作了围堰。很可能在砌筑桥台时就作了围堰,桥台建成后,留下来防止冲刷。由于桥台修筑牢固,承受住了巨大的拉力(东桥台侧亦出现了一些近 45°的斜向裂缝), 加上铁索锚拉设备良好,因此,索桥使用了近 300 年,损坏较少,目前还担负着千百人次的日夜交通任务。
铁索缺乏刚性,上铺木板,人行其上,摇晃很大。过桥者,不少人感到目眩头晕,不能自持。为了减少晃动,沪定桥在铁索间用上下 2 根铁夹板把
9 根底索锁住,每头各有 3 处,间距为 2~2.8 米。上铺横板,用铅丝绑扎在索上,中央放人行道板,两边铺边走板。外边底索用扶手吊钩螺丝与扶栏索联系在一起。
链索上凿有印记,铭刻着建桥工人的血泪史。据一位 75 岁的老铁匠说,
哪一个链扣断了,就凭着印记寻找制造的工人,有理无理先要挨 200 大板。沪定铁索桥的建成既是先代桥工聪明才智的结晶,同时也包含着他们无穷的血泪辛酸。
国务院在 1961 年 3 月 4 日颁布沪定桥为全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