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及核医学

前面我们讲的内窥镜虽然已是十分精细的仪器,但要送入人体内部,如气管、食管、腹内、胃内、膀胱肉等也还毕竟十分麻烦,而且多多少少使病人感到难受,甚至痛苦。那么有没有办法让“示踪”的物质进入体内,又可在体外看到它们与人体内部组织细胞相互作用的情况,从而知道器官有否疾病呢?有的,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与核医学。

首先,让我们讲一下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则由原子核及其外围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但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而质子则带有正电荷。自然界中有些元素,如镭、铀等,可自动地将原子核中的物质放射出来以保持原于核的稳定性,元素的这种性质便叫放射性。如果同一元素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那么这些元素便称为同位素, 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那么,所谓放射性同位素指的是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现已知道的放射性同位素有一千多种,有的是天然的,有的则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放射性物质对医生们诊断与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这就是核医学。简单地说核医学就是将极其微量的、高度特异的放射性试剂引入人体内,然后用核探测方法从人体外追踪这些试剂参加代谢的情况,以了解体内生物化学的过程。

在我们人体内脊柱两侧各有一个肾脏(即平时所说的腰子),在肾脏的上面有一个扁平的腺体,这就是肾上腺。肾上腺能合成与分泌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物质叫肾上腺皮质激素,但要生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则需要胆固醇作原料。因此医生们可以用 I—131 同位素标记的胆固醇注入到人体内,I—131 便会浓聚于肾上腺,然后医生们便可用仪器跟踪与显示它们,并将整个肾上腺图象摄影记录下来,这样也就可以知道肾上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能

力。例如当肾上腺发生肿瘤时,这种合成能力增强便可以从图象里显示出来。同样地,我们的心脏主要以脂肪酸作为能源,正常的心肌会摄取注入人体的以 C—11 标记的脂肪酸。这样,医生们便可用一种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仪来了解心肌的断层图象。一个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由于其氧化脂肪酸的能力下降,此时图象会显示出异常与图像缺损。

放射性同位素在疾病治疗上也显示出巨大威力,它们所放射出来的有三种射线,即α、β和γ。它们都属于电磁波。用于治疗上,以γ、和β为主。医生们常用的同位素放射源有镭源、钴源等。

镭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是 1898 年由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的。镭不断地衰变而成为放射性气体氡,氡再继续衰变便可发出α、β、γ 三种射线。 镭最初用于治疗皮肤癌,现在经过精心制备可将它放入器官腔内,治疗诸如子宫体癌、子宫颈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十分恶性的肿瘤。此外,还有一种镭针可以直接插入癌瘤内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杀死癌细胞,而使正常组织受到较少伤害。

当前,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更加促进了核医学的进展。例如十几年前要花几十分钟的核医学图象处理,现在只需两、三分钟,此外分辨率也不断提高, 使图象更加清晰。随着特异试剂如单克隆抗体等的问世以及显象剂的改进, 核医学必将在下个世纪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