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史上著名战列舰
战列舰 300 多年兴衰史揭示这样的规律:科技的发展,创立一代名舰; 战争的炼狱,铸造一代名舰;名舰孕育名将,名将造就名舰。
一次次剑与炮的搏杀,一场场血与火的洗礼,凝结了多少悲壮,酿造了多少苦难,铭刻了多少耻辱,闪耀着多少辉煌。
(一)扬帆振威的“胜利”号
“胜利”号战列舰是一艘木质风帆战列舰。她的名字与世界最杰出的海上战将、英国著名海军上将纳尔逊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胜利”号战列舰 1765 年下水,船长 57 米,载重量 2162 吨,属当时的一级主力舰。
战舰 3 层甲板两舷分别排列着 100 门“粉碎者”加农炮,这种炮炮身长、射程远,有一个后座力滑板,炮口能升高,也可以大弧度调转,很灵活,使用的是圆形实心炮弹,用于平射海上目标。“胜利”号战列舰上的炮手勤干练习操炮技术,他们操纵的火炮射速比法国人快一倍,命中率也高。因毁船效果大,英国人的加农炮从而得外号“粉碎者”。
该战舰属于 3 桅帆船,矗着 3 根桅杆,分别叫前桅、主桅、后桅,一根主桅的直径一米多,高 30 多米。4、5 层横帆由绳索穿起,每当升帆时,十几个强壮的士兵用力扯动绳索,一点一点地将风帆升到桅杆顶。白色的风帆被强劲的海风鼓荡起来,推动着战舰在海洋上驰骋,仿佛一团白云在蔚蓝色的海面飘动。
“胜利”号战列舰下水后,一直充任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旗舰。凯佩尔、霍特汉姆、杰维斯等地中海舰队司令官,曾在“胜利”号上指挥舰队参加了乌尚特、圣文森特角、尼罗河等战役。自从 1803 年 5 月 18 日,纳尔逊在朴茨茅斯港登上“胜利”号就任地中海舰队司令以后,“胜利”号战列舰更增虎威。
1803 年 5 月,拿破仑在土伦大造战舰,集结重兵,准备攻打英伦三岛。英国政府获悉情报后,便命令海军上将纳尔逊率领地中海舰队,前去封锁土伦,以阻止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进攻英吉利海峡。这时,45 岁的纳尔逊身体非常虚弱,在百余次海战中,他失去一只眼、一条臂,伤痕遍体,积劳成疾。但是,他又一次欣然受命,在礼炮和欢呼声中登上“胜利”号。他坚定地表示:“在法国舰队还没有被彻底歼灭之前,我绝不能倒下去。”
纳尔逊率领舰队在海上伺伏、追踪敌舰队达两年之久。
1805 年 9 月 29 日,适逢纳尔逊生日。他把所有舰长们召集到“胜利” 号华丽的军官舱中,在杯觥交错之际,他向部下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对付法、西舰队的新战术。
纳尔逊的新战术是:把全部舰队分成两队,一队插入敌人舰队的中央和前卫之间,攻击敌人中央,吸引敌人大部分火力;另一支舰队则狠狠给敌人后卫以歼灭性地打击。这个新战术非常冒险,因为穿插纵队中每一艘军舰切人敌阵时都会受到被包围歼灭的威胁,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扬勇猛攻击精神。新战术用纵列穿插打破了双方排成横列互相用一侧舷炮射击的旧传统, 充分发挥了单舰使用两舷火炮同时射击的优越性,等于伸出两个拳头击敌。
纳尔逊的新战术一提出,众舰长极为振奋,同声说:“只要我们抓住他们, 就一定会成功!”
战机终于抓住了。法、西舰队司令维尔纳夫上将因作战不利,遭到拿破仑的撤换。在新任司令未到任之前,他于 1805 年 10 月 15 日贸然率领有 33 艘战列舰的舰队出击,想以战斗的胜利证明自己的才能。
纳尔逊率 27 艘战列舰迎敌。10 月 21 日清晨,霞光从特拉法尔加海角的峭壁上弥散,英法海军决一雌雄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胜利”号的桅杆上挂起了“成两个纵队前进”的信号旗。纳尔逊写好遗书,身披戎装,胸佩 4 枚勋章来到舱面指挥作战。哈迪舰长劝他下舱,以防敌兵狙击。他拒绝道:“我光荣地得到勋章,我也光荣地与它一起战死。”
英国舰队分成两支,分别由副司令柯林伍德和纳尔逊指挥,顶风接近敌人。
柯林伍德分舰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后卫,交战 25 分钟后,纳尔逊乘“胜
利”号,率 3 舰插入敌阵。“胜利”号用左舷炮射击法国最大的“三叉戟” 号战列舰。在激战中,“胜利”号一名观测兵发现“三叉戟”后面的双层甲板的“布森陶尔”号上面挂着总司令维尔纳夫的旗帜。
“胜利”号冒着纷飞的炮弹冲到“布森陶尔”的后方,用 68 磅的“粉碎者”炮猛射它的舷窗。紧跟“胜利”号的英舰“海王星”号、“征服者”号也前来围攻法军旗舰。纳尔逊见“布森陶尔”号已被包围,令“胜利”号右转舵,去攻击法舰“敬畏”号。
两舰互相逼近,双方投钩手立刻把对方的战舰钩住,两国水兵都准备跳帮,进行古老的接舷战。英军用步枪射击,法军伤亡很大。在激战中,纳尔逊不幸中弹倒在甲板上。
10 月 21 日下午 4 时 30 分,法、西舰队终于招架不住,纷纷挂起降旗。震耳的炮声静默了。悲壮的特拉法尔加大海战降下了帷幕。
一代英杰纳尔逊在得到胜利的捷报后,安然长逝。辞世前,他对“胜利” 号哈迪舰长说:“感谢上帝,我总算尽了我的义务。”
后人说:“一个特拉法尔加,一个莫斯科,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赶下了台。”
特拉法尔加海战确立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
为了纪念纳尔逊的功勋,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在广场高大圆柱的顶端,耸立着纳尔逊铸像。他的旗舰“胜利”号被陈列在朴茨茅斯。今天,人们来到这里仍能看到这艘战列舰的英姿。
(二)世界上最旱的装甲战列舰“勇士”号
1987 年 6 月 16 日下午,一艘油漆一新的铁甲舰,在众多船只的簇拥下, 缓缓驶入朴茨茅斯港。沉闷的汽笛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只见这艘铁甲舰尖尖的舰首,矮矮的舰舷,甲板上高高耸立 3 根桅杆,舰中间两个粗大的烟囱引人注目。咦,这是哪个世纪的舰船?人们不禁纳闷起来。
原来,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名符其实的装甲战列舰“勇士”号。她已有 127 年的历史了。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航行。
当火炮的发展对木质战列舰威胁越来越大时,人们便打算给战列舰蒙上一层装甲,以抗击舰炮的轰击。于是,英国海军便设计建造装甲战列舰。
1859 年 5 月 25 日,“勇士”号在伦敦的布莱克沃尔开工,次年 12 月 29 日下水。海军大臣琼·帕金顿等数千人为“勇士”号举行盛大下水仪式。就在海军大臣为“勇士”号祝福,摔碎了葡萄酒瓶之后,巨大的船身竟然纹丝不动。工程人员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不明显,直到最后想方设法融化了因寒冷凝固的润滑油,“勇士”号才缓缓滑下平台。
第二年初春,乍暖还寒。由发动机厂送来的 4 台 1250 马力的发动机在运
输方面又遇到麻烦。这种发动机仅一个汽缸就重达 28 吨,铁路水路都无法运
送,只能用专用车辆在天寒地冻的雪道上送达目的地。1861 年 8 月 8 日,“勇士”号挂起三角旗,开始了历史性航程。
“勇士”号满载排水量 9210 吨,航速 14 节,帆机并用时航速可达 17 节。装备的舰炮有:110 磅炮尾装填式来复炮 10 门、68 磅炮口装填式滑膛炮26 门、后甲板的 40 磅尾装填式来复炮 4 门,共计 40 门。
建造“勇士”号时,还没有电焊焊接钢板,装甲安装方法比较复杂。首先在 14 毫米舷侧铁板的外侧,横置一排 254 毫米麻栗树角材,其外侧再纵向
放一排 203 毫米麻栗树角材做成衬板。接着,在其上面铺一层每块高 91 厘米、
宽 336 厘米的装甲。装甲水上 4.9 米、水线下 1.8 米,共高 6.7 米。这种层状结构用双螺母螺栓固定在舷侧铁板上。
“勇士”号的第一代舰员共 695 人,首任舰长阿瑟·科克伦上校时年 37
岁,曾任 1013 吨护卫舰“尼日尔”号舰长,并率其舰队侵略过中国。
1863 年 3 月,为迎接被选为皇太子妃的丹麦姑娘亚历山德拉,女王派“维多利亚·阿伯特”号游艇专程前往,并令“勇士”号护航。在泰晤士河口, “勇士”号轻巧自如,令未来的皇后芳心大悦,发给“勇士”号“女王很高兴”的信号。这段赞赏语被镌刻在“勇士”号舵轮上,以示纪念。同年 8 月, “勇士”
号访问本上一些港口,受到热烈欢迎,出尽风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一些新舰陆续服役,“勇士”号遭到冷遇。由于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它多次改装。
1862 年,为了减轻舰首的重量,曾将第一斜桅改成 7.3 米,比原先缩短
了 2.1 米。不久,由于炮尾装填炮故障不断,遂重新改换成炮口装填炮。改
装后,它重新加入海峡舰队。其后,它与“王橡”号战列舰相撞,便从 1869 年开始只干些拖带浮动船坞之类的差事。1871 年,“勇 士”号退役。1875 年,它应召服役,隶属波特兰警备区。1881 年,它转属克莱德沿岸警备区, 充任训练舰,其后在朴茨茅斯湾担任预备舰达 18 年之久。1902 年,它改作水雷驱逐母舰,1904 年充任水雷学校训练舰。1929 年,它被废物利用,担任加油浮桥角色。
一干就是 50 年。到了 1978 年,拉尼安加油站关闭,“勇士”号随之失业。
朴茨茅斯市原市长琼·马谢尔先生是个历史学爱好者。他独具慧眼,认为“勇士”号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稍加整修,就是一处很好的观光场所。朴茨茅斯市供人们参观的名舰除“胜利”号外,还有“玛丽·罗兹”号。“勇士”号服役以后,有 60 年的时间以朴茨芋斯为母港,把“勇士”号放在该市展出最合适不过。
1979 年 8 月 29 日,“勇士”号被拖船拖航到英格兰北部的哈特尔普尔港,在这里进行复杂的整修。8 年后,耗资 530 万英镑的“勇士”号整修一
新。
从下水之日起,“勇士”号虽然一次也没参加过真正的海战,更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战绩,但作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装甲舰,它曾威名远扬,并被载入世界舰艇史册。
(三)悲壮的大清战列舰“定远”和“镇远”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对战列舰,是“定远”号和“镇远”号。这对姊妹舰曾是大清的骄傲,也因大清王朝的腐败无能而饱受屈辱。
这两艘战列舰是清朝政府从德国购进的。
1877 年 7 月 21 日,中国驻德使馆三位官员应邀参加了德国铁甲战列舰“萨克森”号的下水仪式。这艘战舰庞大的身躯、坚固的铁甲、巨大的火炮, 使中国官员耳目一新。他们立即将所见所闻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报告。李鸿章决定从德国购买军舰,并派了多名留学生去德国造船厂实习。
1880 年,清朝政府派员到柏林,与伏尔铿厂正式签署了建造“萨克森” 级铁甲战列舰的合同。还派刘步赡、魏瀚、陈兆翱、郑清濂等人赴德监造。1881 年 2 月,第一艘铁甲战列舰正式动工,不久第二艘也相继开工。同年 12
月 22 日,第一艘战列舰竣工下水,清政府给它起名为“定远”。次年 11 月
28 日,第二艘舰下水,命名为“镇远”。
这两艘舰长度 91 米,宽 18.3 米,标准排水量 7144 吨,满载排水量 7500
吨,每舰 350 人。舰体为钢制型,每舰使用钢材 2400 吨,上下甲板有水密隔
舱 200 多个,前后主炮炮台和中央上层建筑也有水密设备,使舰体具有良好的不沉性。
主机是两组水平对置式 3 汽缸复台发动机,共 6200 马力,航速 14.5 节,
每天耗煤量约 60 余吨。两舰以 10 节航速航行时,续航距离可达 4500 海里。
每舰有 3 台发电机,功率为 70 干瓦,可为 240 盏 60 瓦照明灯和配置在舰桅
上的 2 盏探照灯提供电源。
两舰均有较坚固的装甲防护。装甲防护从舰桥、中央炮台一直延伸至主炮,水线以上 2.3 米处是细长的装甲防护带。炮台装甲厚度 355 毫米,舷侧 装
甲厚 304 毫米,甲板装甲厚 75 毫米,主炮上设有厚 25 毫米、直径 9 米的钢制外罩。
这两舰分别装有 4 门口径 305 毫米的主炮,炮管长 7625 毫米,每枚炮弹
重 329 公斤。副炮为炮塔式单管 150 毫米炮,首尾各 1 门。此外,两艘还配
备 8 门五联装 37 毫米旋回炮和 2 门 75 毫米炮。两舰还各装备单装鱼雷发射
管 3 具。鱼雷直径 380 毫米,长 4.25 米,备用鱼雷各 21 条。
两舰还各自携带 2 艘鱼雷艇,分别命名为“定 1”、“定 2”和“镇 1”、“镇 2”。鱼雷艇全长 19.7 米,排水量 15.7 吨,各配备 380 毫米鱼雷发射
管 2 具。为了便于装卸,战列舰各装备了 4 台蒸汽动力吊艇杆。
1885 年 7 月 3 日,“定远”、“镇远”战列舰和“济远”号巡洋舰,汽笛长鸣,踏上返回祖国的航程。8 月 10 日,三艘抵达亚丁港,29 日到达科伦坡,10 月底,开进天津大沽港,正式编人北洋舰队战斗序列。
两舰入列后,李鸿章亲自乘“定远”舰开赴旅顺。第二年夏,两舰受命和“济远”、“超勇”、“扬威”编队驶往朝鲜的釜山和元山。8 月 1 日, 由于需要入坞修理,两舰与“济远”、“威远”一起进入日本长崎港。8 月
13 日,上岸的“镇远”水兵与日本巡捕发生冲突。第二天冲突加剧,并有市民参加,致使我水兵多人受伤。总教习洋人琅威理气愤不平曾要求丁汝昌炮击长崎,但遭拒绝。这就是“镇远事件”。
1891 年 7 月,两舰及其他舰只又一次访问了日本。
日本人深知“定远”、“镇远”的威力,视其为侵略中国的最大障碍和心腹大患。那时,在日本海军流行一句话:“一定要打胜‘定远’”。更有甚者,竟然也让小学生作战胜“定远”和“镇远”的游戏。为了对付这两艘战列舰,日本先后建造了“松岛”、“岩岛”、“桥立”3 艘大舰。
1894 年 9 月 17 日上午,锚泊在鸭绿江口外的北洋舰队 12 艘军舰,遭到
了日本 12 艘军舰的袭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在战斗中,“定远”、“镇远”两舰发挥了威力。“定远”舰在刘步蟾的指挥下,对准日舰开火,险些命中“吉野”舰。尔后,“镇远”舰 305 毫米主炮命中敌先锋舰。中午 12
时 55 分,“定远”望台中弹,丁汝昌负伤,改由刘步蟾指挥。“定远”舰击中“松岛”号,毙敌多人。13 时 10 分,“定远”又击中“比睿”号,将其甲板后部炸毁。尔后,“定远”的尾炮击中“赤城”右侧炮塔。
战斗打到下午 3 时,战场上只剩下“定远”、“镇远”与敌 5 舰作战。两舰多处中弹,仍奋勇杀敌。“定远”主炮击中“松岛”右舷,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爆炸,死伤 84 人,完全丧失指挥与作战能力。
后来,“靖远”、“来远”两舰返回战区,与“定远”、“镇远”两舰一起,打得日舰撤退。
这场黄海大海战,“定远”、“镇远”两艘战列舰砥柱中流,终于使北洋舰队转危为安,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光辉一页。这次战斗,“定远”中弹159 发,死伤 55 人;“镇远”中弹 220 发,死伤 41 人。事后,外国人评论说,日军“之所以不能全歼华军,则以有巍巍铁甲舰两大艘已”。
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尚有大小战舰 40 余艘。然而,李鸿章一再严令丁汝昌不得出海作战,使北洋舰队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1894 年 11 月 14 日,“镇远”舰返航威海时不慎触礁。舰长林泰曾采取紧急措施,堵住漏水,使战舰平安返航。事后,林舰长认为自己失职,服毒自杀,时年 43 岁。杨用霖接任舰长。
1895 年 2 月 5 日凌晨,日本鱼雷艇偷袭刘公岛港,发射鱼雷击中“定远” 舰。丁汝昌决定将战舰驶至刘公岛南岸浅滩搁浅。
2 月 9 日,敌舰艇乘大雪偷袭威海北口,继而又用南北两岸的炮台攻击
北洋舰队。双方炮战长达 3 小时,北洋舰队弹尽粮绝。为了不让战舰落人敌手,丁汝昌下令炸沉“靖远”。接着又下令在“定远”中部装上炸药,炸沉了这艘历尽沧桑、威振一时的战舰。是夜,“定远”舰长刘步蟾悲愤自绝。尔后,丁汝昌自杀,“镇远”舰被日舰拖回日本,进行改装。日俄战争
中,“镇远”舰先后参加了对旅顺的进攻、黄海之战、对马海战。
1905 年 12 月 1 日,“镇远”被日本降格为一等海防舰,1908 年 5 月 1
日被指定为练习舰,1911 年 4 月 1 日退役。退役后,“镇远”停泊在横须贺, 只用作炮靶。
1912 年 4 月 6 日,“镇远”舰在横滨被解体拍卖。这艘扬威一时的战列舰,就这样在日本结束了它饱含屈辱的后半生。
国弱强舰亦受辱,这个沉痛的教训,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四)屡战北海的“狮”号战列巡洋舰
在海军史上,名将与名舰交相辉映:邓世昌与“致远”舰,德雷克和“复仇”号,纳尔逊与“胜利”号。在英国皇家海军,人们谈及贝蒂海军中将, 总是把他与“狮”号联系在一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问世不久的“狮”号战列巡洋舰屡战北海,与德国新舰艇殊死拼杀,立下显赫战功。这几次海战的特点是:新舰与新舰的交锋,厚装甲与薄装甲的较量。
“狮”号战列巡洋舰由德文波特船厂制造,1910 年下水,1912 年 5 月建成服役。该舰长 201.3 米、宽 30 米、吃水 8.8 米,标准排水量 2.627 万吨、
满载排水量 2.968 万吨。4 轴,主机功率 7.38 万力,航速 27 节。主要武器为:343 毫米主炮 8 门,101.6 毫米副炮 16 门。
“狮”号的防护能力比皇家海军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要强,如舷侧装甲, 最厚处便增加到了 228 毫米。但是,与其姊妹舰一样,她的甲板装甲相当薄,
约为 70 毫米。毫无疑问,这是经不住大口径舰炮打击的。
英国皇家海军新建的“狮”号为什么不重视装甲防护呢?这与英海军过分相信自己的势力有关。当时,尽管英德两国海军都崇尚马汉的“海权论”, 把夺取制海权的希望寄托在战列舰身上,但是两国的造舰思想却是不尽相同。德国海军相对弱小,因此注重加强战舰的装甲和增加火炮的数量,以保持战舰在战斗中的生存和打击能力。英国海军自恃强大,不大注意防御,优先考虑的是提高航速和增大主炮口径。不同的设计思想,给两国的战列舰带来了明显的结构和性能差异。同级的英国战舰一般比德舰火炮口径大 20~40 毫米,航速要快 2~7 节。但是,提高航速和增大火炮口径,是在牺牲装甲厚度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英舰致命部位的装甲,比德舰要薄 50~100 毫米。显然,在海战中,德舰要比英舰经打。
“狮”号战列巡洋舰,属英国“无畏”级战列巡洋舰之一,具有战列舰的攻击力,又可作为巡洋舰使用。它与以往的战列舰相比,在于航速快但装甲薄。“狮”号一建成,就成了皇家海军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舰之一。它那威风凛凛的外表,令英国朝野为之倾倒。1913 年,当贝蒂将军在舰上升起分舰队司令舰旗时,这艘战舰更加引人瞩目了。
戴维·贝蒂(1871~1936 年)出身贵族,13 岁当海军军官候补生,39 岁挂上了海军少将衔。
1913 年,他荣升海军中将后,又被任命为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舰队司令。他风度翩翩,智勇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1914 年 8 月 28 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贝蒂坐镇“狮”号,率
领主力舰队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在赫尔戈兰角一举击沉了德国 3 艘轻巡洋舰和
1 艘驱逐舰,充分显示了英国新式战列巡洋舰的速度与火力的优越。
1915 年 1 月 24 日,贝蒂率英海军战列巡洋舰编队与德国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在多格尔沙洲东北海域,首次对垒激战。
炮战打到激烈时,“狮”号中了两颗重型炮弹,其中一颗炸穿舰体,海水 汹涌而入,使左舷主机被迫停机,全舰电力中断,失掉无线电和灯光信号联系,舰体左倾 10 度以上。贝蒂下令“新西兰”号的穆尔海军少将,率领未受伤的战列巡洋舰和赶来支援的巡洋舰、驱逐舰,继续追击敌舰队。但由于悬挂信号旗的吊索被打断一大截,发出的信号使穆尔难以辨认。结果,穆尔
仍率各舰集中火力猛轰已受重创的“布吕歇尔”号,直至将其击沉。这时, 德国舰队趁机逃入了赫尔戈兰湾雷区,并处在岸炮射程之内。同时,德国公海舰队主力亦出动。贝蒂只得率舰队返航。
此战,德国海军“布吕歇尔”号被击沉,“塞德利茨”号受重创,伤亡1034 人。英海军只有“狮”号受重刨,死 15 人、伤 80 人。此战表明,德国人重视装甲防护的设计思想是对的。就连被击沉的“布吕歇尔”号,也比“狮” 号强。前者挨了 70 余发大口径炮和 7 枚鱼雷后,仍然吸引英舰大部火力达两个来小时,才告沉没。贝蒂对此战不甚满意,然而,英国朝野仍视此战为辉煌胜利。当“狮”号在驱逐舰只的簇拥下,由“不挠”号拖带回港时,福思港内欢声四起。几天后,丘吉尔上舰慰问,一位军官指着贝蒂对海军大臣说: “纳尔逊回来了!”
一年之后,规模空前的日德兰大海战拉开了战幕。贝蒂率第一、二战列舰分遣舰队,在第五战列舰分队支援下,于 5 月 30 日出战。由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统帅的主力舰队也出击。
激战中,“狮”号被德国“吕佐夫”号击中,前甲板和两座主炮中弹。一会儿,另一艘德舰打来一发穿甲弹,在“狮”号一座主炮炮塔内爆炸,熊熊大火顺势向弹药舱烧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双腿被打断的炮长哈维海军少校用双手撑地爬向传话筒,下达了向弹药舱注水的命令。海水汹涌而入, 扑灭了大火,“狮”号才转危为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激战中,尽管“狮”号的两艘姊妹舰相继沉没,但贝蒂还是歪戴帽子, 站在舰桥上镇定指挥。他深信拥有 4 艘新型战列舰的第五战列舰分队会赶来接应。
舍尔率第五战列舰分队终于出现了。贝蒂下令投入攻击。“狮”号经过难以思议的抢修,恢复了航行,继续担任旗舰。
日德兰海战前哨战结束了。英军被击沉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 德军却只损失了两艘驱逐舰。英舰防护装甲薄弱的缺欠得到充分暴露。
贝蒂初战失利仍苦战不竭,将德国海军全部主力拖入“陷阱”,使主力舰队差一点围歼敌人,其功不可没。
日德兰海战后,“狮”号作为旗舰重新编人战列巡洋舰分队。1917 年, 贝蒂接任主力舰队司令,才依依惜别了他心爱的“狮”号旗舰。
日德兰海战更加证明了装甲防护的重要性。也许因为“狮”号的装甲太薄的缘故,1924 年,“狮”号被送进船厂解体,从而结束了它那短暂而壮烈的生涯。
(五)短命的“俾斯麦”号巨型战列舰
1939 年 2 月 14 日,德国汉堡勃隆姆一沃斯造船厂格外热闹,欧洲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今天下水。军乐声、礼炮声、欢呼声,嘈杂一片。纳粹头子希特勒和一大批要员们前来祝贺,他们的脸上显露着激动和喜悦。因巨舰是以 19 世纪德国著名“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还特意请来了俾斯麦的孙女参加下水仪式。纳粹头目们看着这庞大坚固火力强的战舰,得意洋洋地吹捧它是“永不沉没的战舰”。
19 世纪以来,德国就没造过太大的舰,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落了个战败国,受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不仅不能造大舰,就连所拥有的战列舰也
不得超过 6 艘,而且均是旧式的战列舰。
为了重温大日耳曼帝国的美梦,德国海军一直想摆脱和约的限制,造大舰,研究论证工作早就偷偷摸摸进行着。1935 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就抓住可以建造 3.5 万吨 406 毫米主炮的机会,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
1936 年,意大利、法国等国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德国海军便趁机“名正言顺”地建造更大的战列舰。
在“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过程中,德国海军建造局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主要海军强国有关战列舰的航速、排水量和主炮口径情况,改进自己的设计。以主炮为例,英国海军 1933 年曾主张在战列舰上装备 305 毫米炮。不 久,
法国海军决定用 381 毫米炮装备战列舰;意大利也准备在 2 艘 3.5 万吨战列
舰上装备 9 门 381 毫米火炮。于是,德国海军在 1934 年决定设计试验 381
毫米和 406 毫米主炮,权衡利弊之后,采用了 381 毫米主炮。
1936 年 7 月 1 日,“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开工。同年 10 月 30 日,该
级别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在威廉港造船厂开工。经过 2 年 7 个月的紧张
施工,“俾斯麦”号建成下水。1940 年 8 月 24 日,“俾斯麦”号服役。
“提尔皮茨”号也于 1939 年 4 月 1 日下水,因屡遭英机空袭,直到 1941
年 2 月 25 日才服役。
“俾斯麦”号标准排水量 4.1637 万吨,满载排水量 5.09 万吨,舰身长
241.55 米、舰宽 36 米,吃水 10 米。该舰体采用高强度钢,广泛采用焊接技术,焊接量占 90~95%。
该舰有较强的武备系统。双联装 381 毫米主炮炮塔 4 座。每座炮塔重
1082~1097 吨,备弹 840 发,主炮射速 1 发/18 秒。副炮为 6 座双联装 150
毫米炮,配置在上甲板两舷,备弹 1800 发。对空防御由重型、中型和轻型高
炮组成。重型高炮为 8 座双联装 105 毫米炮,位于第一层上层建筑甲板上。
中型高炮为 8 座双联装 37 毫米炮,其旋回角大,尾炮几乎可回旋 360°。轻
型高炮为 2 座四联装和 12 座单管 20 毫米炮,共 20 门。
该舰还装载 4 架“阿拉多一 196”式水上飞机,用以侦察、校射和联络。飞机由烟囱和主桅问的一部弹射器发射。此外,舰上还载有 18 艘小艇。
“俾斯麦”的装甲防护很坚固。上甲板全部用 50 毫米厚的装甲加强,可
防御弹片和阻止炮弹下穿;两舷的装甲厚 320 毫米,保护着机舱、锅炉和弹药舱等要害部位;主炮炮塔的装甲厚度达 150~360 毫米,副炮炮塔装甲厚80 毫米;舷侧有鱼雷防护系统。
该舰选用高温、高压的齿轮传动式涡轮机装置,由 3 台柯蒂斯轻型涡轮
机和 12 个锅炉组成,航速 30.12 节,用 19 节的速度可续航 9500 海里。
发电装置包括 8 台 500 千瓦的柴油发电机、5 台 690 千瓦涡轮发电机和 1
台 460 千瓦涡轮发电机,总发电量为 7910 千瓦。这些发电机分别安装在 4 个舱内,首舱安装涡轮发电机,尾舱则安装柴油发电机。
“俾斯麦”号的舰首设计比较科学。它采用“大西洋舰首”。这种舰首比较适应北海和大西洋环境。由于舰首易受弹击和水雷爆炸的损伤,因而采用了适度的外张和干舷,即使受损造成首区进水,也能保持足够的浮力,并达到 26 节的航速。
该舰编制人数 1927 名,作旗舰时,加上司令部人员总数为 2106 名。全体舰员编入 12 个分队,每个分队约 180~220 名。第一至四分队是主、副炮分队,第五、第六分队是操纵高炮,第七分队由厨师、皮匠、木工等组成,
第八分队为军械人员,第九分队包括信号兵、报务员等,第十至十二分队为机械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国海军战舰连续出击,经过海上袭击战、挪威海战,德国海军主战舰船损失较多,不得不把刚服役的王牌“俾斯麦” 号派上用场。
1941 年初,德国海军制定了“莱茵演习”作战计划,派出 4 艘重型战舰兵分两路,企图切断英国的北大西洋运输线。
从南方出击的“沙恩霍斯特”、“格奈森诺”号因遭英国飞机的空袭, 舰体损坏,难以出航。德海军统帅部决定由吕特晏斯海军上将率“俾斯麦” 和“欧根亲王”号单独行动。
“俾斯麦”号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心腹大患,它刚离开港口就被英军盯住, 它一离开挪威,英军就集中重兵围追堵截。
1941 年 5 月 24 日,“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刚一驶进大西洋,就遇上英国最强大的战列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
经过一番激战,装甲单薄的“胡德”号,被“俾斯麦”号的炮火穿透薄甲,引起弹药库大爆炸,几分钟就沉没,包括舰长霍兰海军中将在内的 1419
名官兵牺牲,仅 3 人获救,这再次证明单薄装甲的英舰不抗打。“威尔士亲
王”号也遭重创。在战斗中,“俾斯麦”号也挨了 3 发炮弹,其中一发击破
燃油舱,约 1000 吨燃油流了出来。
“俾斯麦”号继续南下。英军集结了 42 艘战舰来包围“俾斯麦”号,其
中有 2 艘航空母舰、5 艘战列舰和 3 艘战列巡洋舰。
5 月 24 日晚,“俾斯麦”号掩护“欧根亲王”号南下。“欧根亲王”号
10 天后安全返回法国,得以逃脱覆灭的下场。
经过 4 天 4 夜的交战,“俾斯麦”号寡不敌众,于 5 月 27 日被英国航空
兵和战舰的鱼雷和炮弹击沉。包括吕特晏斯海军上将在内的 220 名官兵,除
113 人被救外,其余全部战死。
“俾斯麦”号巨型战列舰从服役到覆灭,仅 9 个月时间,可谓短命。“俾斯麦”号的灭亡,证明了“巨舰大炮”已抵挡不住航空兵的打击,
标志着战列舰霸主地位的衰落。
(六)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在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是日本的“大和”型战列舰,共造了两艘, 一艘叫“大和”号,一艘叫“武藏”号。“大和”型战列舰在战列舰史上有 3 项之最:吨位最大、主炮口径最大、防护甲板最厚。
日本是个岛国,海洋意识较浓。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该国当局十分崇拜马汉的“海权论”。自 1905 年日俄战争以来,日本海军一直奉行“大舰巨炮主义”,虽然国家小但造大舰的意识和劲头很足。
1936 年,限制战列舰吨位和主炮口径的“华盛顿协定”一到期,日本就集中造船、机器、武备制造的全部精华,筹备建造“大和”型战列舰,以求靠压倒任何敌手的超级战列舰来实现称霸太平洋的梦想。
日本当局认为,“大和”型战列舰建造工程的最大难点是保密,一旦走漏风声,日本在主力舰方面独占鳌头的企图就可能化为泡影。因此,采取了无以复加的保密措施。
“大和”号于 1937 年 11 月 4 日动工后,吴市海军工厂的造船船坞加了顶盖,四周用锌铁皮筑起高墙,把整个船坞变成一个巨大的“保险柜”。建造“武藏”号(1938 年 3 月 29 日动工)的长崎造船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无论从陆上或海上看去,船台几乎暴露无遗。船厂从各地购进了 500 吨棕榈,
加工成总长 2500 公里的棕绳,编成重达 400 吨的伪装网,把整个船台遮挡起来。
制造这两舰的吴市和长崎被列为重点防间谍城市。便衣警察和宪兵在大街小巷严密监视,对进出两市的人员和来往信件进行严格检查。长崎造船厂临时搭起 3 座高架■望台,用 120 毫米直径的大型望远镜对周围昼夜 24 小时监视。长崎港内,巡逻艇日夜巡逻不停。在对岸的苏联领事馆前面,专门盖了一幢大型仓库,把领事馆的视线完全挡住。在吴市,造船厂附近铁路沿线一侧,用锌铁皮筑起一道长达 10 余公里的屏障,列车通过这里还得掩门遮窗。在海上,民船被指令绕行。
施工人员都经过严格审查,并报海军大臣批准,而且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外人到现场,必须持有海军大臣亲自签发的特别许可证。
1940 年 8 月 8 日,“大和”号下水。这天,全城警宪人员出动,在街头要巷把守。海军陆战队在市中心举行激烈的巷战演习,以吸引人们的视线。巨舰建造一丝不苟,仅下水工程,就对国内外 250 艘大型舰船的下水资
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比较,并进行了精心的计算和周密的设计。从 1939 年 4 月,花了一年半时间选用上好木料造了宽 3.96 米、长 266.6 米的滑道。下水时,滑道上涂了 18 吨黄油,浇了 7 吨菜籽油和 2 吨肥皂液。
“大和”型战列舰舰长 263 米、宽 38.9 米,吃水 10.4 米,标准排水量
6.4 万吨、满载排水量 7.2809 万吨。甲板以上的上层建筑有 13 层,全舰有1000 多个舱室,全舰约 2500 人。
舰上共有 4 台汽轮机、12 台蒸汽锅炉,由蒸汽轮机带动 4 个直径 6 米的
大型推进器。主机总功率为 15 万马力,航速 27 节,以 16 节的航速计算,续
航力为 7200 海里。贮油量为 6300 吨。
在“大和”型战列舰上,拥有世界上最大口径的主炮。三联装的 460 毫
米主炮共 3 座,前面 2 座、后面 1 座。每座炮塔重 2200 吨。一发炮弹重 1.5
吨,最大的射程达 41 公里。除主炮外,还有各种口径的副炮 147 门。舰上还
载有 6 架水上飞机,由两座弹射器弹射起飞,用于观测、侦察、修正主炮射击的弹着点。“大和”型战列舰服役后,数次加强对空火力,后来高炮多达近 200 门。尽管这样,仍抵抗不了飞机的攻击。
为了防御炮弹、鱼雷、水雷的攻击,“大和”型战列舰加强了装甲防护。舷部用 5 层钢板防护,最大厚度达 410 毫米,炮塔首部装甲 650 毫米厚,创
造了战列舰装甲厚度的最高纪录。舰底部也用 3 层钢板防护,并采取隔离舱
方式。全舰装甲总重量 2.1 万吨。当被一枚鱼雷命中,下会影响战斗;同一舷被两枚鱼雷命中,仍能保持战斗力。
“大和”号和“武藏”号成为日本军国主义者手中的两张“王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次海战中,都没动用其参战。直到 1944 年 10 月,美军进行夺取菲律宾的登陆战时,日本认为这是海上决战的最后时刻,这才动用这两张王牌。
1944 年 10 月 22 日,两舰从婆罗乃港锚地出发,准备用优势炮火压制美国登陆部队。在它们奔袭航行中,被美国航空母舰上的侦察机发现。美国航
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对这两艘超级巨舰,进行了 6 次攻击。“武藏”号被 20
枚鱼雷和 17 枚炸弹击中(有资料为 14 枚鱼雷、16 枚炸弹),葬身海底,1023 名舰员丧生。“大和”号也带伤而归。
1945 年 4 月 1 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4 月 6 日,“大和”号和 1 艘巡洋舰、8 艘驱逐舰组成编队,趁夜幕突入冲绳海面的美舰集结地,想发挥一下“大和”号巨炮的威力。但是,美军 4 个航空母舰编队出动飞机 386 架,
铺天盖地地向日军发起 3 次攻击。“大和”号被 12 枚鱼雷和 7 枚炸弹击中, 加上本舰弹药舱发生爆炸,这艘超级战舰终于被大海吞没。
在这次战斗中,美军只损失 10 架飞机,而“大和”号上的高射炮手没打下一架。
超级巨舰“大和”号、“武藏”号的沉没,宣告了“大舰巨炮主义”的破产,也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结束。
1985 年 7 月,日本在鹿儿岛西南 110 海里的海底找到了“大和”号的残骸。它已经首尾分离两段,四周散失着机枪子弹、炮弹壳,还有一颗没有爆炸的 460 毫米的主炮炮弹。
深潜器用机械手捞起 31 件实物,包括士兵的牛皮鞋、酒瓶、高级军官用的镀金台灯和炮弹壳等。但是,没有找到死者的遗骨。
(七)签降于“密苏里”
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上,镶嵌着一个圆铜质铭牌,上面写着: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地点。
这是“密苏里”号的荣耀,它也由此而名声大振。今天,当它重新退役向游人开放的时候,这块铜铭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48 年前的 9 月 2 日,由于受台风影响,东京湾上空依然乌云密布,海面微波起伏。8 时刚过,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员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登上了“密苏里”号;8 时 43 分,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陆军上将登舰。
日本投降代表 11 人乘坐着“兰斯多恩”号驱逐舰经过一小时航行之后, 也上了“密苏里”。
人们不禁要问,受降签字仪式不在盟军总部所在地横滨新大饭店举行, 而为什么非要在离岸 18 海里的“密苏里”战列舰上签字呢?
原来,围绕日本投降签字仪式,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之间,曾展开一场争夺战。
“是谁打赢了太平洋战争?”尼米兹海军上将愤愤不平:“是海军!从瓜岛(指瓜达尔卡纳尔岛)到冲绳岛,洒遍了海军将士的鲜血。”尼米兹向华盛顿表示,如果不能体现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他宁愿不出席受降仪式。
经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调解,杜鲁门总统决定: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联盟各国,而尼米兹则代表美国分别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签降仪式由麦克阿瑟主持,但必须在海军军舰上举行。
为使总统顺利批准,福雷斯特尔耍了个小聪明:他提议由“密苏里”号战列舰担此荣任。“密苏里”号是以杜鲁门总统家乡命名的,而且是由总统最宠爱的女儿玛格丽特授名的。果然,总统欣然应允。
“密苏里”号积极进行准备。美国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特意派专机回国, 从海军学院陈列馆取来 1853 年佩里将军率舰队首次攻上日本时悬挂的美国国旗。举行仪式时,这面旗帜醒目地展示在签字桌后面的舱壁上,仿佛告诉人们:近百年,正是美国海军才迫使日本屈膝。
临近签字日,又出现新难题:“密苏里”号上挂谁的“将旗”?按美军规定,军舰上应悬挂最高指挥官的将旗。麦、尼将衔相等,挂谁不挂谁的都不好办。拉马尔海军中校绞尽脑汁想出两全之策。9 月 2 日那天,一红一蓝两面将旗并排出现在战舰主桅上。红旗代表麦,蓝旗代表尼。这种挂旗方式在美国海军史上也是首次。
受降仪式开始了,盟国代表们穿着颜色不同的制服,上面佩戴着各种勋章和缓带,于是,红色、金色、褐色和橄榄色等耀眼的五颜六色,辉映得甲板生气勃勃。后面无数旁观者挤满了战舰每一块可达到的空间。
9 时 02 分,麦克阿瑟走到扩音器前,宣布受降仪式开始,并做了简短讲话,讲话结束后便请日本代表签字。
日本外相重光葵走向前去,代表日本政府在两份投降协定书上签了字。接着,由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由同盟国代表麦克阿瑟签字。麦克阿瑟邀请刚从日本集中营里放出来的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阿瑟·珀西瓦尔陪同签字。麦克阿瑟用 5 支钢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第一支写了 Doug(道格),然后把笔递给了温赖特;第二支写了 1as(拉斯),然后把笔递给了珀西瓦尔;第三支写完“MaCArthur”(麦克阿瑟),他准备把这支笔交给美国政府档案馆;另外两支用来签署他的官衔,其中第四支送给他的母校——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支则准备送给他的夫人。
然后,同盟国代表依次签字,他们是美国代表尼米兹、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布鲁斯·弗雷泽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的代表。整个受降仪式历时 23 分钟。
仪式完毕,上千架飞机低空掠过,给受降仪式增添了壮丽气氛。在这千架飞机中,半数是美国海军的舰载机,而半数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机。
“密苏里”号是“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第三艘舰,由纽约海军造船厂建造。它于 1941 年 1 月 6 日动工,1944 年 1 月 29 日下水,同年 6 月 11 日服
役。它满载排水量 5.9 万吨,装有 3 座三联 406 毫米主炮、149 门各种口径的副炮和高炮,还载有 3 架水上飞机。1945 年“密苏里”号参加了硫黄岛和冲绳岛登陆战,1950 年,它参加了侵朝战争,1955 年退役。30 年后,“密苏里”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1991 年 1 月参加了海湾战争,用“战斧”导弹和 406 毫米主炮轰击了伊拉克,1992 年又一次退役。
现在,“密苏里”号战列舰静静地靠泊在洛杉矾港,如织的游人前来参观。人们肃穆地站在铜铭牌前,追忆着那个庄严荣耀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