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列舰上的“杀手锏”

一提起战列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那些二联装三联装巨大无比的火炮。战列舰实际上是一座浮动炮台,那一百几十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攥成了一个个“铁拳头”,无情地摧击舰船、海岸阵地⋯⋯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对战列舰家族中仅存的“四姊妹”——“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加装了“战斧”、“鱼叉”导弹、装上了“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还装备了无人驾驶器,从而使战列舰又多了几条“杀手锏”。

(一)当今世界第一炮

1991 年 2 月 4 日凌晨,激战前的海湾是那样的寂静。“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装备高级水雷避碰声纳的美舰“柯茨”号护航下,小心翼翼地通过水雷区,到达指定阵位,3 座三联装 406 毫米大炮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伊拉克军沿岸阵地。

“轰隆”⋯⋯炮声震天动地,一枚枚巨型炮弹挟雷携电呼啸飞去。霎那间,伊军的指挥中枢、弹药库、炮阵地、雷达站、蚕式反舰导弹阵地,爆炸声此起彼伏,陷入一片火海。

2 月 6 日,“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替换下“密苏里”号,又一次把那些巨型炮弹倾泻到伊拉克军阵地。

据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报告中统计:到 2 月 28 日停火时,两艘战列舰在

83 次炮击任务中,共发射了 1102 发 406 毫米炮弹,弹药重约 1322.4 吨。在有目标定位的 52 次炮击中,37 次有炮击结果统计数据,其中 40%的炮击给目标造成轻度破坏,30%造成中等至重度破坏。战列舰的炮击“给予美国地面进攻部队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为步兵冲击铺平了道路。

这是自朝鲜战争以来两艘战列舰的首次炮击,也是这两艘战列舰退役前的最后一次炮击,很有可能这将是战列舰历史上的绝响。

在战列舰历史上,最大口径的主炮是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 460 毫米

炮,“衣阿华”级战列舰 406 毫米火炮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口径最大的

重型舰炮。该炮于 1943 年设计制造,炮管长约 20 米,最大射程 41.6 公里,

最大有效射程 32 公里;每发炮弹重 1.017 吨,每发穿甲炮弹重 1.226 吨,每

舰装载炮弹 1220 发;射速每分钟 2 发,连续射击时每分钟 1 发;该炮每个炮塔转动部分的重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艘驱逐舰的重量。该炮爆炸威力十分可观,一颗炮弹炸出的弹坑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小,若 9 门炮齐射,可将一座小山夷为平地。

“衣阿华”舰的炮塔和上弹机构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炮塔部分共分为 6 层甲板,从上至下依次为炮室、机械甲板、电气甲板、上层上弹甲板、

下层上弹甲板和发射炸药舱。射击时需要 60 人操作。每枚炮弹需要约 50 公

斤的发射炸药,这样,舰上装载 60 多吨炸药。为了安全起见,平时炮弹和发射药包是分开存放的,进入射击时,送药系统采用了安全互锁机构,当发射药包经气密过渡舱和两道回转门由卷扬机送至炮室时,底部通往发射药库的防火气密门是紧闭的。只有在弹药车已准确处于上药位置,一切准备就绪, 而且通往炮室的密封门关闭时,发射药库的密封门才能打开。相反,当药包

运至炮室,炮弹已装入炮膛,输弹机退出,药包盘在位,且下部互锁门关闭时,通往炮室的上部互锁门才能打开。有了这样一套上下互锁的安全机构, 才能有效地阻止火花进入底部的发射药库,保证弹药的安全。

20 世纪 80 年代,“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时,研制了几种新型炮弹。一种是集束炸弹,型号为 EX146 型炮弹。这种炮弹体内装有大量的子母弹,当炮弹飞到目标上空时,这些子母弹便从炮弹底部抛出,借助空气阻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在目标区上空均匀地散开落下。据说,这种集束炮弹能在目标上空形成 10 平方千米的覆盖面。另一种新炮弹是 EX148 型 330

毫米次口径脱壳炮弹。这种炮弹能使 406 毫米火炮的射程提高一倍。它的增程原理就是通过脱掉飞行过程中炮弹外圈的轻壳,使炮弹的截面积减少,从而作用于炮弹单位横截面上的空气阻力减少,达到增程的目的;这种炮弹也是集束型。美国科研部门还为“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主炮研制了未制导炮弹。这种炮弹是在弹头加上红外制导装置,还有控制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炮弹发射出去后,能够自动搜索、跟踪目标。这种炮弹既具有炮弹初速大、可连射的特点,又吸收了导弹精度高、反应灵敏的优点。

由于研制了新炮弹,“衣阿华”级战列舰选用了 MK160-5 型新的火炮控制系统。该火控系统主要由 MK38 型指挥仪、AN/UYK44 型计算机、AN/UYQ-21 型数据显示操纵台和用于控制炮弹飞行的 AN/SPG-53 齐射控制雷达等组成。老的火控系统只能控制一门炮,新的火控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全部 9 门 406 毫米主炮;能为“战斧”巡航导弹和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定位数据,导弹飞行误差将会大大减少;还能精确估计初速误差,提高射击命中率。

“衣阿华”号战列舰上的巨炮曾在复出后发生了震惊美国上下的大爆炸。

那是 1989 年 4 月 19 日,“衣阿华”号战列舰在大西洋参加“舰队 3— 89”联合军事演习。前主炮、号炮塔完成 4 轮射击后,2 号炮塔正要发射, 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巨大的火球和灼热的浓烟刹那间笼罩了炮塔。在炮尾的 5 名水兵立刻被火球焚化,在炮室和机械甲板工作的 22 名水兵,也因巨大的震动致死。第四层甲板的舱顶被震裂,火球很快耗尽了舱室的空气,又有20 名士兵窒息而死。幸亏有了互锁安全装置,尽管上面 4~5 层甲板受到破坏,但火焰终究未能进入发射药舱,否则“衣阿华”号在这次事故中损失的不仅仅是 47 名水兵和一座大炮,而是舰毁全体人亡。

“衣阿华”这次大爆炸,在美国军政界引起一场争论,那些本来就不赞成战列舰复出的人,得到了反击的“炮弹”。

4 个月后,美国海军发表了一份事故报告,称这起爆炸事件是炮手克莱顿·M·哈特维希中士有意造成的。报告称:在爆炸后的事故现场发现了一些“外来物”,它们含有钙、氯成分和一些钢丝绒,这可能是哈特维希作案的工具。还有消息说,这位中士是个同性恋者,其引爆炮塔的原因之一,是与舰上的同性恋人“失恋”。反正这位中士已在爆炸时丧生,不能为自己辩解了。

然而美国国会对海军的调查报告提出种种疑问,并派出专家重新调查, 认为是主炮弹药制造工艺所致,并认定“衣阿华”级战列舰是过时的。海军当然不会接受这个观点了。

与此同时,哈特维希的家人也为洗刷其罪名进行不懈努力。

当然,随着“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主炮在海湾战争中再次“发言”,随

着这些战列舰的退役,有关这场爆炸原因的争论也不了了之。

(二)“战斧”与“鱼叉”

“战斧”巡航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是美国战列舰 80 年代进行现代化改装时装备上舰的。从此,战列舰的火力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单一的火炮攻击增加了现代化打击手段。

1991 年 1 月 17 日凌晨,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夕。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向伊拉克发射了常规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准确地落在伊军的“飞毛腿”导弹阵地、化学武器设施、发电厂与配电变电站以及高级领导人的指挥中心。据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报告中揭示:水面舰艇和潜艇成功地发射了 288 枚“战斧”导弹中的 282 枚,其中 64%是在战争初期 48 小时发射的,发射成功率达 98%。美国的“战斧”导弹是 1973 年由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承包研制

的,1982 年 1 月开始装备潜艇,1983 年 6 月装备水面舰艇。“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四姊妹”,都陆续装备了“战斧”导弹,采用四联装箱式装甲发射筒 8 座,共携带 32 枚导弹。

“战斧”导弹有 4 种型号:一是攻击地面目标的核弹头“战斧”巡航导弹(TLAM/N);二是攻击地面目标的普通弹头“战斧”巡航导弹(TLAM/C); 三是普通弹头的“战斧”反舰巡航导弹(TAsM);四是子母弹型“战斧”导弹。这种导弹是 TLAM/C“战斧”导弹的改进型,它通过投放 166 个复合效应小型炸弹子母弹,打击多个目标。

“战斧”导弹长 6.24 米,弹体直径 530 毫米,翼展 261 毫米,重量 1443 千克,最大有效射程 1100~1300 公里,飞行高度 7~150 米,巡航速度为 885 公里/小时。

“战斧”导弹由 4 大部分组成,即:弹体(包括弹翼和尾翼);战斗部; 制导与控制系统;主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助推器。

“战斧”导弹弹体头部呈卵形,弹身为圆柱体,尾部为截锥体。弹翼位于 弹体中部,是一对正常布局的窄梯形、折翼式弹翼。十字形的折叠尾翼位于弹体尾部。在弹体下腹部有进气斗,空气从此进入发动机。“战斧”导弹采用“隐身”材料作弹体,由纤维增强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等制作, 弹翼材料为热塑性塑料,尾翼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碳酸脂塑料。这些材料能吸收雷达波,使敌方的雷达不易发现。

“战斧”导弹的战斗部,C 型采用的是美国“小斗犬 B”空地导弹的战斗部,为半穿甲高能炸药,重 454 千克。D 型则是高能炸药多弹头战斗部。其在 24 个容器里装有 166 个小炸弹,它适宜攻击集群目标,如机场、坦克群等。

使用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是“战斧”导弹采用的一项新技术。这种发动机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从而可使导弹重量减轻和射程增大。

固体火箭助推器长 0.61 米,直径为 0.517 米,总重量 297 千克,药柱重

177 千克,推进剂为含铝端梭基聚丁二烯,推力为 31 千牛顿,工作时间 11~

13 秒。

制导系统为“战斧”导弹准确击中目标,安上敏锐的“眼睛”。制导系统由惯性导航装置、地形匹配辅助导航装置、数字式景象匹配相关器组成。由于导弹飞行时间较长,惯导累积误差较大,地形匹配和数字式景象匹

配相关器是用来修正误差的。

地形匹配辅助导航装置由一部计算机和雷达测高计组成。计算机中存储着导弹飞行时经过的地形图象,当导弹飞到所选定的地区上空时,雷达测高计测出一个实际的地形图象,计算机将两个图象一比较,就可以得到实际飞行航线和原定飞行航线之间的差别,从而指示自动驾驶仪修正航向偏差,使导弹回到原定的航线上来。导弹中可存储 20 个这种地形图象。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断进行地形比较,不断修正航向。

地形匹配导航装置是“战斧”导弹里的“粗调”,而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则是“微调”。这种装置里有光学传感器,当地形匹配器将导弹引导到目标区域上空时,光学传感器开始对所要打击的目标进行光学扫描,将光学扫描所得到图象同计算机内所储存的目标图象加以比较,然后作出航向修正,使“战斧”直接“砍”向目标。“战斧”导弹采用了这两种匹配技术, 使导弹命中精度提高到只有 9 米的圆概率误差。数字式景象匹配相关器虽然制导精度高,但是容易受到夜间、烟尘和恶劣气候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全天候工作。

“战斧”导弹井非十全十美。与航空母舰舰载机相比,它的作战适应力较差,不能根据作战情况的变化作出反应。它的飞行速度慢、飞行时间长、突防能力低,容易被敌方发现和击落。在海湾战争中,有的导弹就被伊拉克炮火击落。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着手改进“战斧”导弹,主要项目有:一是加装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减少对地形匹配器的依赖性,大大减少预定的攻击时间; 二是改变导弹发射设备和导弹上的软件,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导弹到达目标的飞行时间;三是改进数字式景象匹配相关器,使其对昼夜和季节产生的景象变化不敏感,从而提高制导精度。还准备研制新的弹头和新的主机,使其射程增加 185 千米。

“衣阿华”级战列舰除了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外,还装备了“鱼叉” 反舰导弹。

“鱼叉”导弹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研制,1976 年开始装备水面舰艇。

“鱼叉”舰用型导弹(RCM-84)长 4.57 米,导弹直径 0.34 米,翼展 0.91

米,发射重量 667 千克,战斗部重 225 千克,最大飞行距离 120 千米,飞行

速度 0.85 马赫,巡航高度 61 米。

“鱼叉”导弹由 4 部分组成:仪表(首)段;战斗部;巡航发动机段; 助推发动机(尾)段。

仪表段的头部蒙有塑料导流罩,其内配置主动式雷达自导头。其后是惯性制导装置,再后是无线电高度表、高度表的发射天线和电源变换器。自导头的功能是搜索捕捉和瞄准目标。自导头重 34 千克,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工作频段为 15.3~17.2 千兆赫,导弹在低高度飞行,5 级风浪时,能以 0.95 的概率发现驱逐舰的距离为:晴天时 40 千米,雨天 23 千米;而发现导弹艇

的距离分别为 18 千米和 10 千米。自导头不具有选择目标的能力,只能攻击第一个被捕捉的目标。当攻击目标群时,各导弹自导头的接通时间应不同, 以便导弹越过一些舰艇而攻击它应该攻击的舰艇,避免多枚导弹击中同一目标。

战斗部重 230 千克,长 90 厘米,内装有带装甲壳的爆破弹。

巡航发动机段内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和燃油箱。燃油箱装有大约 50 千克

供发动机使用的 JP-5 液体燃料,采用弹性波纹管输油。在发动机段的前部有两块银锌蓄电池,用以向弹内仪表供电。

“鱼叉”导弹的作战使用过程可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测与跟踪目标;第二阶段为准备与发射导弹;第三阶段为导弹飞行与击中目标。第一、二阶段在时间上重叠。当战舰雷达发现目标后,根据目标要素和本舰自身要素,计算出导弹飞行弹道、编制飞行程序,同时使导弹进入准备状态,启动弹上陀螺,还要对弹上某些系统进行测试。准备就绪,当发射人员按下发射按钮,助推器点火,把导弹推至约 700 米的弹道最高点。助推器药住燃完后

其壳从弹上脱落,主发动机工作,导弹下降至 61 米的巡航高度,导弹作巡航

飞行。大约距目标 1.8 公里时,导弹上的未制导头开始工作。同时,导弹跃升到一定高度,接着以 30°的角度向目标俯冲,攻击敌舰艇薄弱的上部。导弹在穿进舰内部后延迟引信才引爆战斗部,达到最大的破坏力,使敌舰被击沉或重创。

据美国专家估计,击毁一艘轻型航空母舰需要 5 枚“鱼叉”导弹,击毁

一艘巡洋舰需要 4 枚,而击毁一艘驱逐舰需要 2 枚,一枚导弹可以击毁一艘小型舰艇。

1986 年 3 月,在锡德拉海湾,美国在实战中首次发射“鱼叉”导弹,击沉利比亚两艘快艇。两年后,又用“鱼叉”击沉两艘伊朗舰只。不过,战列舰上的“鱼叉”还没有取得击沉舰艇的战果。

(三)战列舰的贴身卫士“密集阵”

如今各种反舰导弹发展迅速,风靡云起。“鱼叉”、“飞鱼”、“奥托马特”、“迦伯列”、“企鹅”⋯⋯品种繁多,各显神通。究其共性是:射程远、掠海飞行不易发现、爆炸威力大、命中率高。

有矛就有盾。像战列舰这样庞大身躯,机动不灵活,防卫反舰导弹突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衣阿华”级战列舰“四姊妹”进行现代化改装时, 每艘舰都装备了一套反应灵敏的“防身卫士”——“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密集阵”系统是一种全自动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近程反导弹舰炮武器系统。它把 20 毫米口径的自动火炮和雷达巧妙地结合一体,能够自动进行目标搜索、探测、识别、威胁判断、捕捉和跟踪目标直至开火射击。自动搜索跟踪、以快制快、密集抗击、全天候工作,是它的特点。

“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波莫纳分部于 1968 年正式开始研制,1973 年 8 月在导弹驱逐舰上进行了海上试验,1977 年 8 月被批准服役使用。目前,美国各级主要水面舰艇基本上都安装了“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该系统采用积木式标准模块结构,由雷达分系统、转管炮分系统、炮架和随动系统、炮座装置、电子密封舱、遥控操纵台和本机控制操纵台等 7 部分组成。

雷达分系统。该系统雷达为 sPG-60 型,采用超高频波段脉冲多普勒体制,整个分系统由一部搜索雷达、一部跟踪雷达和天线及稳定平台组成,分别装在 4 个模块上:雷达夭线和天线伺服系统模块,装在转管炮摇架的上部; 雷达发射机模块,装在炮座箱内,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共用一套发射机;信号发生器模块,装在电子密封舱内;操控部分模块,装在遥控台和本机控制

台里。雷达分系统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了数字计算机,在信号处理方面采用了距离门加晶体滤波器的方法。雷达分系统发现目标距离:对大型目标约9200 米,对 0.1 平方米的空中目标约 5500 米;目标指示精度:高低 5°,方位 2°;跟踪距离:1823 米;跟踪速度:高低 2 弧度/秒,方位 2 弧度/秒; 跟踪精度:高低 0.7 毫弧度,方位 0.7 毫弧度,均为方根值。

转管炮分系统。该系统由 3 个主要装置组成:一是自动机。有 6 根口径

20 毫米的自动火炮炮管,每根炮管与转管炮的轴线呈一定的角度,以提高射击精度。每次射击完毕,利用清弹机构可以清除 6~9 发尚未发射的炮弹,起到保险作用;二是供弹装置。采用无链闭合供弹形式,靠液压马达的动力完成与自动机同步装弹或退弹,装满弹后弹鼓能容纳 989 发炮弹。三是弹药。供“密集阵”使用的主要是 MKI49-1 型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密集阵”火炮最大射程:6000 米,有效射程 1500 米,每分钟发射 3000 发,一次最多发射300~325 发,瞄准角:高低一 35°~+90°,方位士 155°;瞄准速度:高低 1.7 弧度/秒,方位 1.8 弧度/秒;初速:每秒 1097 米;全弹重 252 克,弹

芯重 70.85 克。

炮架和随动系统。炮架主要由方位、俯仰驱动装置、方位驱动平台和炮座装置组成。炮架系统运用了良好的减振装置。随动系统主要由电子装置、功率放大器、功率调节器、陀螺接口装置等组成。随动系统采用双电机形式可消除间隙,减小传动链空回量,从而提高系统精度,改善系统的快速性能。

同时,随动系统还引人速度负反馈和速度正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系统的位置闭环采用了同步机和速率陀螺两种测量器件。整个随动系统的控制由一台计算机完成。

炮座装置。该装置固定在甲板上,外有炮座箱保护。箱内装有雷达发射机、发射机电源、环境控制装置、炮座变压器、液压动力源和海水热转换器。

炮座通过特种减振装置与甲板连接。

电子密封舱。“密集阵”系统的武器控制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仪器分成 12 个功能单元集中安装在密封舱内。舱内采用环境控制系统,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整个电子密封舱采用了良好的减振器。

本机控制操纵台和遥控台。本控台既是“密集阵”武器系统在战斗状态执行人工直接干预的控制操纵战位,也是平时进行例行检测维护和进行模拟训练的控制操纵部位。遥控操纵台可与本控台并联使用,负责分配目标,并监视每个武器系统的工作情况。

“密集阵”系统是战列舰防卫的最后一道防线。当舰载机、舰空导弹和中口径炮的两道防线被突破,那就看“密集阵”了。“密集阵”的有效拦截距离 1500 米,一次可完成对 3 个日标的拦截。在 1983 年进行的实弹打靶试验中,4 枚反舰导弹掠海而来,除一枚偏航飞离外,其余 3 枚均被“密集阵” 拦截摧毁。

“密集阵”拦截有效率是很高的,但是,它也有缺欠。在 1983 年的另一

次试验中,一枚掠海导弹在离舰 1370 米处遭到拦截。但这枚导弹还是跃过海浪,击中舰艇,炸死了一名舰上的文职人员。因此,一此军事人员对“密集阵”系统表示疑虑。他们认为,既是用“密集阵”在 1500 米左右的距离上拦截了掠海导弹,但爆炸后的大块金属弹片也同样会飞到舰上。对于这一点, 美国海军前部长莱曼也予以承认。

因此,美国军方认为 20 毫米炮口径太小,提出了取代“密集阵”的几套

方案。如由 5 管 25 毫米转管炮和“尾刺”导弹组成一体的“弹炮合一”系统;

再如“海火神”7 管 30 毫米舰炮系统以及由 2 个 6 管 25 毫米转管炮联装的三位一体近程武器系统等,但终因“密集阵”装舰数量太大,全部更换花费太多,到目前为止仍维持原装备。

(四)无人驾驶飞行器 “沙漠风暴”行动拉开序幕,“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的

406 毫米主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一枚枚重型炮弹夺管而出,呼啸飞去,

重重地砸在伊军的阵地上。战区上空,几架偏转翼飞机转悠来转悠去。

看着这些飞机灵巧飞行的姿态,人们准会认为这些飞机的驾驶员飞行技术高超。其实,这些飞机根本没人驾驶,是靠无线电遥控飞行。它们在战区上空侦察目标情况,报告舰炮攻击战果,修正弹着点⋯⋯在这些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引导下,战列舰的舰炮越打越准。

这种飞机名叫“先锋”无人驾驶飞行器。“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 号战列舰上各载有 5 架无人驾驶飞行器。

在海湾战争中,两艘战列舰上的“先锋”无人驾驶飞行器共出动 64 架次,

飞行 213 小时。它执行的任务包括侦察、监视和捕获目标、战斗损害判定、海上拦截和战场管理,及时地把搜集到的信息提供给指挥官。例如,“先锋” 侦察到伊拉克的巡逻艇,在它的指示下,有两艘高速艇遭美海军打击。在监视中,它确定了两个“蚕”式反舰导弹发射场,识别了 320 艘舰船,确定了许多高炮阵地,执行了对费菜凯岛空袭前和空袭后的侦察,包括探测到伊拉克部队的投降、伊拉克主要装甲部队的运动和从科威特的撤退等。可以不夸张他说,“先锋”是战列舰和指挥官的“眼睛”和“耳朵”。

无人驾驶飞行器不是新发明。早在 60 年代美国海军就曾使用过一种 QH-50 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前后装备了 1000 余架。QH-50 无人驾驶飞行器当时主要担负反潜任务,挂有 2 枚鱼雷,由载舰发出指令控制发射。但是这种无人驾驶飞行器有几处重大缺陷:首先是电子系统不可靠,由于飞行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仪故障率高,致使许多 0H-50 坠入大海。当时电子产品价格昂贵。因此,QH-50 生产线关闭,美国自此便中止了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生产。以色列海军从美国的 QH-50 上受到启发,继续进行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

制,不少项目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先锋”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制造的。

“先锋”无人驾驶飞行器,机长 4.27 米;翼展 5.18 米;最大起飞重量

203 公斤;航程大于 200 公里;执行任务时的飞行高度 300~3660 米,实用

升限 4570 米;最大续航时间 76 小时;动力装置是 26 马力航空气体发动机; 制导是超高频/C 段遥测系统;探测器是光电、红外或电视制导系统。

“先锋”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它装备有可供白天探测的光电电视摄像机,还装备可供夜间探测的前视红外探测仪器。这些摄像机由计算机辅助,探测结果极其精确,可以对 2000 英尺之下的地面部队摄制清晰的图象并

传送 100 英里远。“威斯康星”号战列舰上的一名无人驾驶飞行器操纵人员描述说,他看到远距离外的“梅希”号医院船甲板上有两个人在握手。“先锋”飞行器可在长时间内,对目标进行各个方位的、反复的观测,发回来的视频图象,在舰上指挥中心显示出来后,指挥员可立即作出是否需要进行再

次攻击的决定。另外,“先锋”飞行器的探测系统还可以识别假目标。伊拉克军队布置了一些假的导弹发射阵地,以假乱真,吸引美军的火力。“先锋” 飞行器可以准确判明真假,指示军舰打击真目标。

“先锋”起飞时,先由一液体火箭助推器推动,升入高空后自行脱落, 由航空气体发动机驱动。飞行器发射 1.5 秒后能达到每小时 65 英里的航速。飞行器飞行时,靠超高频/C 段遥测系统制导。舰上的控制人员通过无线电发出指令信号,飞行器接到信号后,借助控制盘和驾驶杆对飞行器进行遥控。控制盘和驾驶杆跟电视游戏机上的差不多。这种无人驾驶飞行器生存能力强、续航时间长。在海湾战争中,仅有 1 架被击落,另有 3 架被击中,但是它们飞回后经修复,又投入使用。

“先锋”无人驾驶飞行器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舰上发射和回收系统笨重, 并需要增加后勤支援;二是“先锋”无人驾驶飞行器使用航空汽油,这种汽油难以获得,而且舰上存贮汽油会引起安全问题。

海湾战争之后,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作用,得到了军方的重视。他们认为, 在具有从间谍卫星到 E-8 飞机等充足的侦察和收集数据的手段的情况下,无人驾驶飞行器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美国已重新把注意力集中于发展无人驾驶飞行器上,他们制订了“大师计划”,包括 6 项研制内容:廉价无人驾驶飞行器、近程无人驾驶飞行器、短程无人驾驶飞行器、短程 BLOCK1 无人驾驶飞行器、中程无人驾驶飞行器、耐航无人驾驶飞行器。准备用短程BLOCKI 无人驾驶器取代现有的“先锋”,用以舰载。这种无人驾驶器可增程300 公里,使海军指挥官得到超出正常雷达覆盖面积的超视距空中侦察能力。

另外,美方还考虑一项独立的舰载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计划。其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两种短程无人驾驶飞行器所采用的降落伞回收系统不理想,应改装为净回收;另一方面因“衣阿华”级战列舰已退役,除了航母和两栖舰外, 其它水面舰艇没有空余甲板可以起飞和回收现有的短程无人驾驶飞行器。因此,计划于 1995~199S 年期间,研制出费用低的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可装备巡洋舰和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