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话本与唐传奇

唐代通俗文学

话本小说是唐代通俗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的产生,向上可追溯到隋代,《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启颜录》云:“侯白在散官,隶属杨素……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与玄感说一个好话。’”侯白是隋初秀才,曾以儒林郎修国史。这里“说一个好话”指讲一个好故事,足见隋代已经出现“说话”的形式。发展到唐代,进人一个新的阶段,据唐人文献记载,玄宗晚年喜好“说话”,表明“说话”已深入宫廷。特别是从敦煌遗书发现明确题为“话”的《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话”,原作“画”)、《叶净能话》以及《师婆漫语话》、《说阴阳人漫语话》的记载,进一步证实唐代已经产生同变文有别的话本小说。也就是说,当变文从佛寺禅门走向民间,佛经神变故事逐渐为世俗内容所代替,民间说话艺人逐渐取代俗讲僧的时候,“说话”因更易于招徕听众,显出比“转变”和变文更大的优越性。这的话本小说渐渐成为有意识的创作活动,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致我国西部边陲敦煌地区都在传抄着话本小说。

唐代话本小说主要见于敦煌写本,有的残损严重,甚至难以卒读。仅就残存内容来看,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强烈谴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们灵魂深处的丑恶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人们的理想、意愿和要求。但是,其中也有某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内容,或鼓吹封建的“忠孝”观念,或宣扬佛经教义的迷信思想,或夸张虚无缥渺,神奇怪诞的情节,往往起到消蚀人们斗志,维护封建秩序的作用,因此,对具体作品应当进行具体分析。

唐代话本小说在情节结构、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方面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已显示出一定的艺术特色。

上述话本作品大都源于一些零散简略的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经过说话艺人反复渲染和巧妙构思,编织得周密细致、跌宕起伏,饶有情趣地把人们引向神奇的艺术境界。如《叶净能话》描写叶净能降伏岳神、送还张令妻事,同《太平广记》卷三七八的“李主簿妻”条;叶净能智斩妖狐,巧救康太清女事,同《朝野佥载》卷三的“凌空观叶道士咒刀”条;叶净能蜀川观灯事,同《幽怪录》“广陵观灯”条;叶净能与唐玄宗畅游月宫事,同《龙城录》记“唐明皇梦游广寒宫”条等,皆有因袭之迹可寻。但是,《叶净能话》作者充分利用说话铺陈叙事的特点,集一系列小故事于一篇,把叶净能刻划成一位“绝古超今、化穷无极”的道者。作者在描述这些奇异故事时,不是作松散的组合,而是利用唐明皇“倾心好道,专意求仙”、“频诏净能于大内顾问”、“净能时时进法”为主线,把它们一个个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作者叙述这些故事时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利用生动的细节描写,错综的矛盾冲突,把一些小故事写得娓娓动听,并逐渐糅合进叶净能“造化须移则移,乾坤要止则止”的道教法力之中,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唐代话本小说在表现方法上还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夸张,通过虚幻的情节结构,把人物放到光怪陆离的幻想里加以艺术的描绘,使人物形象具有传奇色彩。如《庐山远公话》巧妙安排下“山神造寺”、“潭龙听经”和“造一法船,归依上界”等虚幻情节,进一步突出慧远是一位“能知人家以前三百年富,又知人家向后二百年贫”的得道真僧的艺术形象。《韩擒虎话本》最后设下天曹地府迎候韩擒虎为“阴间之主”的情节,都是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加强人物形象理想化描绘的初步尝试,为后代小说的人物描写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代话本小说重在讲说,故以散文叙述为主,虽然还残留着骈语的痕迹,但已初步摆脱浮艳繁缛文风的影响,创造出一种文白兼用、质朴炼达,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

唐代话本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表明我国短篇小说创作在唐代已经呈现出新的面貌,比起汉魏六朝以来形式疏略、类似短札杂记的志怪小说有了较大的发展。正如鲁迅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这话虽是对唐人传奇而言,用于敦煌话本同样合适。鲁迅对敦煌遗书中的《唐太宗人冥记》、《秋胡》等小说十分注意,他认为“用白话作书者实不始于宋……仍为唐人之作也”。敦煌遗书内《庐山远公话》等话奉小说,生动说明小说创作在唐代已经进人新的阶段,已逐渐成为有意识的创作活动。这些作品体式结构上“人话”、“正话”等特点,也进一步证实宋元话本并不是突然繁荣起来的,而是唐代话本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

唐代传奇

1.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获得长足发展和繁荣的时期。除诗歌外,小说亦如此。唐代是我国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小说到唐代,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传奇小说”。唐代传奇即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这乃是一种新文体。它不仅在唐代硕果累累,且为后代所效法,成为文言小说的一个重要流派。尽管这是流传在知识分子中间的小说,而不是市民小说,但其成就与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种变化,开始了我国小说创作的新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就其所达到的成就来说,确可与同时代的诗歌相媲美。明代桃源居士谓“唐三百年,文章鼎盛,独诗律与小说,称绝代之奇”。小说在此以前,一直是“记异”、“记事”,是对鬼神或人事的忠实的“记录”;唐代就不同了,小说发展到了高级阶段,作家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小说不再是“记实”,而是要“虚构”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奇突破了史传文学记实的影响和束缚;就是那些取材现实或有生活依据的故事,经过加工和“虚构”,也因而具有了空前的艺术魅力。“传奇”是我国小说的一种体裁,它用传奇手法来“传写奇事,搜奇记逸”。其中既有志怪的内容,也有现实的内容。传奇有什么特点呢?它文辞生动华艳,情节委婉曲折,结构首尾完整,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

“传奇”之名,盖始于中唐。宋代曾慥编《类说》,收元稹《莺莺传》,即称为“传奇”,故“传奇”应为中唐时的称呼。晚唐作家裴铡,把自己的小说集径直名之曰“传奇”,就像殷芸把自己的作品起名“小说”一样,是用一种体裁的名称,作了自己小说集的专名。在唐人眼光看来,并没有把它们视之为“传奇”,也没有把他们当作“小说”,而只是用新手法来写传记文而已。只有我们近代人理解的传奇文的含义才是较为科学的。

“传奇”这一名称,后代却发生了变化,因传奇的题材多为戏曲所吸收,亦即传写异人奇事,故南宋和金以“诸宫调”为“传奇”,元人把杂剧称为“传奇”;明清时代称南戏为“传奇”。这与传奇的含义有关,但已从小说名称变成戏曲的名称了。

唐代传奇体小说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本身发展规律导致的必然的结果;一是现实经济、政治和文化综合影响的产物。

中唐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高潮时期,也是唐传奇的繁荣时期。两种文学同步发展,原因是它们的目标完全一致。唐代古文运动反对骈体文,提倡写以《史》《汉》为楷模的明白畅晓、浅显易懂的规范古文。韩愈、柳宗元就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生动浅显的古文,促进了传奇小说的创作,而且古文和传奇两者的关系已密不可分;有些古文作品本身就属于“传奇体”,有些传奇作家本身就是古文作家。这个特点,是由传奇体的特征决定的。

唐传奇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一、初盛唐时期。这是唐传奇的形成时期,也是六朝小说向唐传奇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从题材上看,仍以志怪为主,但作家的创作意图已有较大变化,由六朝的证明神怪之不诬变为驰骋才华。在结构、规模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均有明显的发展和提高,比较重视追求离奇的故事情节,手法铺陈夸张,而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不大重视。唐初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和张鸶的《游仙窟》为这一时期传奇的代表作。因初盛唐时期,多数文人致力于诗歌创作,传奇的作家和作品都较少,相对显得寂寞,成就有限。

二、中唐时期。大约从唐代宗到唐文宗,这是唐传奇的繁荣时期,作家多,作品多,名作多。鲁迅曾说:“惟自大历以至大中中,作者云蒸,郁术文苑。沈既济、许尧佐擢秀于前,蒋防、元稹振采于后,而李公佐、白行简、陈鸿、沈亚之辈,则其卓异也。”(《唐宋传奇集》叙例)从题材看,由以志怪为主走向多元化,诸如神怪、爱情、时政、历史、侠义等,并且相当多的优秀作品直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题材,而尤以爱情题材为多。从作家的创作动机看,则主要是面向现实,抒情达意。在艺术技巧上,除追求情节曲折、描写生动、文笔流畅外,更加自觉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即更突出了“传”的特点,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形象。把唐传奇的创作推向了成熟,推向了高峰。沈既济的《任氏传》、《枕中记》,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陈鸿的《长恨歌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为其代表作。

三、晚唐时期。这是唐传奇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传奇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两个时期,但成就已不及中唐。从题材看,反映时事和爱情的题材减少,而反映侠义和历史的题材增多,神仙鬼怪的内容又重新成为热点。从形式上看,单篇传奇较少,且成绩平平,而传奇专集则大量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与晚唐的时局有关,又与作家的思想状态有关。反映神仙鬼怪、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内容的增加,使传奇作品表现出明显的脱离现实倾向。艺术上,不仅俪词偶语增加,而且故事简略,手法趋于粗俗,表现出衰微的趋势。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传奇专集有牛僧孺的《玄怪录》、李复言的《续玄怪录》、裴铡的《传奇》、皇甫枚的《三水小牍》等。

2.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以唐人传奇的出现为标志。我国的小说最早渊源于远古神话和传说,先秦两汉以来的“野史”是神话传说向正式小说过渡的重要环节。其后,具有浓郁浪漫色彩的作品与专记“人事”的野史畛域渐分,前者在魏晋六朝时期,由于神仙巫说之盛行,小乘佛教初传中土,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作品为多,“志怪”遂成六朝文学的重要特色。此外,还有或掇拾旧闻,或记述近事以表现“人间言动”为务的志人小说,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世说新语》等,虽然其中间或也有颖异之事,但整体风格已与志怪小说迥然有异。

由于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唐传奇在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地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成就高于前人,存乎后世。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上。

唐传奇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郎,这些人物各具个性,形象生动鲜明。如同为风尘女子,霍小玉之多情与李娃之重义固然不同;同为侠义之士,柳毅的文弱而威武不屈与钱塘君的刚烈而闻过即改判然有别;谢小娥的智勇双全、百折不回与红线的来去无踪、身怀异术也迥然不侔。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气氛烘托等侧面描写,以及人物言行的正面描写。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多是零章片断不同,唐传奇大都有巧妙的构思,完整的结构,有起始有结尾,情节有曲折有高涨。

唐传奇标志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并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之成为唐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代洪迈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律诗可称一代之奇。”(《唐人说荟》例言引)唐传奇是否可与唐代律诗等量齐观,姑且不论,然其作为“一代之奇”则不为言过其实。

唐代传奇作家不但有意为小说,而且多能自觉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刻画不同命运的人物,展示社会的矛盾,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为中国古曲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康庄大道,揭开了我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序幕。

唐传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方面的成功,使其成为文言短篇小说的基本体式。它采用史传文学的手法,完整描绘一个人一段乃至一生的经历,形象地揭露社会矛盾,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体制简短而有长篇小说的规模格局。这种独具民族风格特色的文学形式,历代相承,对后世文言短篇小说如《聊斋志异》等,甚至对长篇文言小说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白话短篇小说如《三言》、《二拍》等,在艺术手法上也多有借鉴。可以说,唐传奇为我国古典小说开辟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

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不仅在创作方法、体制及艺术手法方面深深影响了后世,而且为后世的小说、戏曲、说唱文学提供了重要的题材来源。宋元话本中的《碾玉观音》、《三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不难看到李娃、霍小玉的影子;《聊斋志异》中的鬼狐花妖故事,在思想和题材上均受《任氏传》、《柳毅传》等影响;白朴的《梧桐雨》、洪的《长生殿》均取材于《长恨歌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取材于《莺莺传》;尚仲贤的《柳毅传书》、黄帷楫的《龙绡记》取材于《柳毅传》等,不胜枚举。唐传奇中的倩女离魂、柳毅传书、黄梁一梦、章台柳等,已成为后世诗词常用的典故。唐传奇中的某些作品还流传国外,如《游仙窟》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物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