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录》

《守城录》是南宋初刊行的一部城邑防御专著,系陈规和汤王寿所著。

陈规,宇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北宋熙宁五年(1072)生,青少年时喜读兵书,重视研究军事。成年后,兼有文韬武略。靖康元年(1126),陈规知安陆(今湖北安陆)令,曾经奉命率兵赴开封勤王,因途中受阻而还。其时,有一部分被战败的宋军转而为盗,围攻德安府城(今湖北安陆),为害百姓。陈规奉命守城,多次击退攻城乱军。南宋建炎元年(1127),陈规以通直郎知德安府,在任期间,乱军9次进犯德安,陈规率领军民“九攻九拒,应敌无穷,十万百万,靡不退却”。在金军大举进攻时,中原州郡全部陷落,只有德安一城独存。后又改任知顺昌府(治今安徽阜阳),他修缮城防,招集流亡民众,编组抗金力量,与抗金将领坚守顺昌,打退金将完颜宗弼数十万军队的多次进攻,因功升枢密院直学士。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议和后,改任庐州知府兼淮西安抚使。次年,病卒。

陈规在德安、顺昌时,行军屯,立堡寨,修城防,治器械,创制长竹竿大枪,长于守城,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技术家。所撰《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和《守城机要》各一卷,沉痛总结了开封失陷的教训和他坚守德安的经验,反映了他的军事理论。《宋史·陈规传》称《守城机要》为《德安守城录》。南宋乾道八年(1172),宋廷下诏将其刻印并颁行天下,令各地守城将领效法。史家称道:“自绍兴以来,文臣镇抚使有威声者,唯规而已。”

汤王寿,字君宝,浏阳(今属湖南)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曾任德安府学教授、国子博士、知常州、大理寺少卿等职。所著《建炎德安守御录》上、下卷,追记了陈规守德安之事。

《守城录》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共4卷,约17800字:第一部分为卷一,系陈规撰写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守顺昌时所作之《靖康朝野佥言后序》,第二部分为卷二,系陈规在守德安时所作之《守城机要》;第三部分为卷三和卷四,系汤王寿任德安府教授时所作之《建炎德安守御录》上、下卷。这三部分内容原本各自成帙,大约在宋宁宗(1195~1224)后才合编为一书。后被四库全书、守山阁、墨海金壶、瓶花书屋、长恩书室、半亩园、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所收录。《明辨斋丛书》选收了《守城机要》与《建炎德安守御录》。另有清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以及嘉庆、道光时刻本。

《守城录》系城防专著,其精言粹语大多集中在城池建筑、守城器械的制造与使用、守城战法等方面。

卷一 靖康朝野佥言后序

本卷主要是陈规就北宋京城开封被金军攻陷后,对城池守御战的战略、战法等问题的论述,认为开封之失不在于“天数”而在于“人事得失所致也”,即开封之失陷,全在于将吏官帅的失职,并提出了应对金军攻城战的若干战法。

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1127)正月,陈规在德安府(府治今湖北安陆)得知开封失陷的消息后,认为“都城之大,壕堑深阔,城壁高厚,实龙渊虎垒”之地,况且又有禁旅卫士百万之众,即便金军能乘一时之猛势前来进犯,也不至于遭致城破国亡的惨祸。当陈规了解金军攻破开封的全过程后,指出“金人攻陷京城,朝廷大臣与将吏官帅应敌捍御之失,虽既往不咎,然前车之覆后车之戒事,有补于将来,不可不备论也”。当朝廷要发兵救援太原时,有的大臣竟然提出“中国势弱,敌势方强,用兵无益,宜割三镇以赂之”的投降论调。陈规则认为:“势之强弱在人为,我之计胜彼则强,不胜彼则弱。若不用兵,何术以壮中国之势,遏敌人之强。用之则有强有弱,不用则终止于弱而已。”所以他指出:“强者复弱,弱者复强,强弱之势,自古无定,在于用兵之人如何耳。”在当时亡国投降之论充满朝野的情势下,陈规之论如石破天惊,有力地激励了爱国官兵抗金的斗志。

陈规指出:当时河东宜抚使统兵17万,加上河东义勇5万,共22万兵力援救太原,结果仍然失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统兵将领没有将22万兵力分作几路进兵,而是集中在一路“直行而前”,当与金兵遭遇时,只有少数先锋部队同敌作战,后面大部队拥挤堵塞,战斗力不能发挥,结果先锋部队一败,后面大部队也立即混乱溃退,一败涂地。这完全是由于统兵将领不善于指挥造成的。如果将22万兵力分作几路行进,一路为主力策应各方,一路深入敌境,袭击敌后,一路断敌后路,使其败不能退,一路用向导引路,伏兵于敌人运粮的路旁,断绝敌人的粮秣,一路断敌援兵,使敌军孤立无援。这样分兵几路,各路兵力的战斗力便能充分发挥,使敌应接不暇,即使一路失利,也不至于一齐败溃。所以开封的失陷,是援太原之战的失利造成的。陈规虽非职业军事家,但他的论述表明他是一位善于用兵并以谋略取胜的杰出指挥员。

陈规认为,善于守胜的将领,小城能守,大城也能守。如金将尼玛哈进攻寿阳(今属山西)时,“寿阳城小而百姓死守,凡三月,残敌之众万人,而竟不拔,此必守城人中有善为守御之策者”。至于开封这样的大城也应能坚守。他说:“城愈大而守愈易”,只要把全城分作若干区段,划定各守城军队分守的界限,并在战前做好各种守备设施,配置适当的兵力兵器,便能使敌不能登城。即使登城,也能置敌于死地;“敌欲入城,引之入城,已入,即死”;像开封这样百里大城,即使有数步之地被敌人攻破,也不难将其消灭;开封之失,是由于守城之人不战而降敌,这不是敌人善于攻城,“乃(是)守之不善也”。陈规认为:要进行守城战,“在乎守城之人于敌未至之前,精加思索应变之术,予为这备耳”。陈规的论述,切中开封失陷的要害。

卷二 守城机要

本卷主要论述陈规对德安城的改造。德安府城是南宋荆湖北路的一座中小型城池,占地面积不大,全城原周长7里,墙高2.25丈,其横截面底宽约3丈,顶宽1.5丈,女墙1838垛,战棚48处,角楼4座,城门和门上城楼各8座,瓮城8座(墙高1.5丈,各偏开1~2道瓮城门),距城外3丈多处有5~10丈的湖水环绕,形成天然的护城河。陈规针对金军作战的特点,对德安城作了如下改造:

1.将原女墙改为平头形女墙

陈规认为:德安城原构筑的女墙、垛口,只能“遮隔矢石,若御大,全不济事”。经过改造后的平头女墙高6尺,厚2.1尺,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开设一个1尺见方的射孔,上下两排,上排距顶1尺半,下排距上排1尺半,两排成品字形布列,两孔口间相隔3尺。这种女墙既能有效地防止金军用抛石机发石击砸,又可通过射孔射击敌军。

2.增加城门的防御设施

陈规指出:德安城门旧制,“以御寻常盗贼则可以遮隔箭镞,若御敌人大(抛石机)则不可用”。改造的设施有三:一是在城门顶上建双层城楼,上层居高开阔,既便望,又便射敌,下层士兵可用刀枪同敌近战,二是废去瓮城,改筑护门墙,里外各一道,以迟滞敌军的进攻,三是增设暗门,当敌军突破门外护墙时,阻止敌军突入门内。

3.建筑重墙,重壕

陈规主张在一墙一壕的德安城外与护城河之内,建筑一道羊马墙,又在城内建筑一道障碍性壕沟,在壕沟内侧的适当位置再建筑一道内墙,使德安城成为二壕三墙的环形防御带,以加大其防御层次和纵深。陈规设计改造的羊马墙距主墙2.7丈,墙的根部先建筑成带形台基,基高2.7尺,长宽各9.6尺;台上筑墙,底宽3.6尺,高9尺,顶宽3尺;二壕三墙剖面图在距墙基2.4尺和4.2尺处,各开一排1尺见方的射孔,成品字形排列,其作用与平头女墙的射孔相同。

4.改建城墙的四角

陈规指出:“城身旧制多是四方,攻城者往往先用攻角,以其易为力也。城角上皆有敌楼、战棚,盖是先为堤备,苟不更改,攻城者终是得利。”因此,在陈规主持下,德安城的四角由直角改为弧形角。东北角为内凹圆弧,其余三角为外凸圆孤。这种孤形城角便于两面守军互相策应,能从侧后杀伤攻城敌军,扩大了击敌之面。

此外,陈规还在四面城墙多开二三道门,平时伪装不用,战时便撤去伪装,守军可迅速破门而出,攻敌不备,战而胜之。经过改造的德安城,终于有效地打退李璜叛军的多次进攻。

卷三卷四 德安守御录

这两卷主要是汤踌在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后任德教授时,追记陈规在德安的守城事迹,并将此书上奏朝廷。书中通过对陈规守城事迹的记载,论述了陈规在守御德安城、打退叛军进攻的作战中,所创造的守城战法和种种感人事迹,同时将陈规在守城战中取得的许多宝贵经验,记载于书中。从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王在叛军寇德安二十一日引去”起,至绍兴二年(1132)六月十三日“李璜寇德安六十五日引去”止的五年半中,先后“九攻九拒,应敌无穷”,打退了叛军的进攻。其中以绍兴二年六月十三日李璜寇德安,到八月十九日被陈规击退的一次德安攻防战最为著名。

据汤王寿在《德安守御录》卷下记载:“绍兴二年六月十三日,桑仲余党知邓州李璜,号九哥哥,领襄阳府邓、随、郢州所管军马及逐州百姓共约五六千人,内正兵约四千人,前来德安府近城下寨,大小七十座……于(德安城)四外更互相应,把断(德安城的)出入之路,围闭府城内外,风水不通,气势汹汹,意欲夺城。”陈规一方面组织小股兵力出城反击,另一方面又对李璜所部喊话,晓以利害,指出后果,李璜置若罔闻,多次攻城,均被击退。于是李璜于七月初四日,“亲领衙兵,往随州至襄阳府唤木匠、铁匠,搬取牛皮绳索,及于大洪山取毡及索,十余日回来,再造天桥洞子、山梢大及云梯等攻城器械”,于八月四日,强行攻城。李璜所造天桥洞子甚为高大:桥身高3.5丈,阔2丈,底盘长6丈,靠6根巨大的脚柱支撑于地;桥身正面分三层,正面、两侧和顶部,都用牛皮与厚毡作顶盖、挂搭,以御矢石;士兵可从天桥后部分三层登桥攻城。对守城战多有研究的陈规,在此期间秘密组织部下,用“火袍药造下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并筹措了干竹、柴草及300头牛,准备用火攻之法焚烧叛军的天桥。当守城战进行到八月十九日时,陈规趁天桥倾陷之机,一面指挥士兵推柴草至天桥下焚烧,一面又组织一支长竹竿火枪队“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璜拔砦去”(《宋史·陈规传》)。陈规取得了德安保卫战的胜利。

史书对长竹竿火枪的形制构造未作记载,但从德安守城战的记事中可知其枪身较长大,须三人使用一支,一人持枪,一人点放,一人辅助,因已距北宋初所用火药150多年,枪内装填的火药的性能当有较大改善,其燃速快,火力大;由于枪身长大,装填火药多,喷射时间较长,所以能在其他火攻方式的配合下,将大型天桥焚毁。由于长竹竿火枪比火药箭、火球使用方便,所以陈规受到史家的称道,成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创制管形火器的军事技术家。

《守城录》的理论精义在于城池的建筑与攻守城器械的运用。

1.“善守”是保全城邑的关键长竹竿火枪

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朝廷权贵昏聩无能,以开封城大难守,以及金军多而猛为由,推卸开封失陷的责任。陈规认为,宋军之所以弃地失城,全在于统兵者守御之术的不善,有而不善用,更不善于以御。因此,开封的失陷在于守城者不“善守”。他以寿阳(今属山西)抗金之事为例说,寿阳城小而势单,但金军万人之众,三攻而不能破,这是城中守将“善守”的结果。陈规以京都开封因不“善守”而失,小城寿阳因“善守”而全的鲜明对照,说明城邑守御得失的关键所在,充分反映了他关于势之强弱、城之大小、兵力众寡、器械多少、技术优劣、战术得失的辩证思想。

2.城墙要因敌之攻具而及时改建

陈规具体分析开封城失陷的原因后指出,开封城虽大虽坚,但没有针对金军的攻城器械和战法,进行适当的改建,因而不能有效地阻止金军的进攻。如金军用抛石机击砸城上女墙,使守城士兵每日伤亡10~20人。如果守城者能及时将女墙加高、加厚,再用大木加固,也就不会有如此重大的伤亡了。如果在开封城墙的内侧,再挖一道深壕,建筑一道里城,即使金军攻破第一道城墙,一时也无法填平城里的深壕,攻上第二道城墙。此时,守军便可以用城上众多的守城器械,击打攻城金军,使其遭受重大伤亡,守城便可成功。可惜,当时的守城者并没有这样做,致使金军攻城得逞。陈规指出,守卫开封东水门的官兵,因增筑了重楼和准备了充裕的守城器械,因而能与金军反复相持,多次争夺,虽未全胜,但也使金军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此外,陈规还列举了多种改善城防建设的举措,反映了他关于城防建筑不能一劳永逸,而要根据实战需要进行临战改建的思想。

3.以抛石机守城制敌的理论

陈规不但对守城战术和城池改建方面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而且还对使用抛石机守城制敌的技术和战术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在总结开封失陷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德安城防守的需要,提出了制用和加固堀防的观点:“攻守利器,皆莫如,攻者得用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用之术,则可以制敌。……不厌多备,若用得术,城可必固。”

陈规所提制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聘请技精艺熟的能工巧匠,选取坚实而又少支节的栎木和檀木,作为制作梢的原料,把它放在沟渠中浸泡百余日至半年的时间,再取出剥皮封干,待至六月或十一、十二月时,用麻索和兽皮条,将梢从头至尾间隔系扎紧密。用此法制成的梢自然就坚挺有力而又不会弯曲折断了。与此同时,还要制作数量众多、重为5斤的黄泥弹。这种重量一致的球形黄泥弹,既能抛得远打得准,又不会被敌人用作弹打上城来,因为泥弹落地后就被砸碎不能再用了。突火枪其次,要针对金军的攻城战法,采取行之有效的守御和反击战术。陈规指出,金军在进攻坚堀时,通常先用湿木编成各种“洞屋”,用生牛皮蒙覆其上,人在其下搬运土木和填平城壕,放置壕桥。

然后将“对楼”鹅车洞子、云梯等高层攻城器械运过壕桥,以便攻城。与此同时,在城下布设几十具甚至上百具的七星、撒星、座石,向城上抛击,并用强弓劲弩齐射,致使城上矢石如雨,守军不能存立。最后便推“对楼”接近城墙,“对楼”中所藏的80名士兵便攀城而登。陈规提出的破敌之策是:先用射程在250步以上的抛射弹,击杀敌军人马,击碎其攻城器械,尤其是击杀其指挥官,使其失具指指挥,混乱而不能接近城墙;用射程250步以下的抛射弹,击碎企图通过护城河的“洞屋”、“对楼”等攻城器械,击杀企图填壕的敌兵;再用单梢击杀其后续部队;当敌军使用石抛击城上时,守军暂时隐蔽于城墙后壁,减少伤亡,待敌抛射完毕后,守军再发还击。

其三,要善于选择置阵地和派出定放人员确定击目标。陈规认为,守城不能安在目标明显暴露的城墙上,而要安在城内适当距离的隐蔽之处,以避免被敌击毁。为了能使击命中目标,必须派出一名定放人员指示击的方向。如果最初几未能命中,则采用调整定放人员或架设置的位置,直至准确命中为止。

其四,平时要对手与定放手进行抛射训练,以便在战时熟练地抛击敌人。

陈规对抛石机制造和使用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元时期对此问题的论述,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能超出《守城录》的范围的。

《守城录》是一部城防专著,对后世影响较大,其内容多被明清时期研究城防者所引用,而且在其影响下,城防专著也日渐增多,诸如明吕坤的《守城救命书》、宋祖舜的《守城要览》、安国贤的《守城事宜》、祁彪佳的《守城全书》、钱楠的《城守策略》、清朱璐的《防守集成》、游闳的《防御纂要》、丁廷桢的《城守辑要》等相继问世。纪昀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将其收入“子部兵家类”中。乾隆皇帝曾为此书题诗一首:“摄篆德安固守城,因而失事论东京,陈规屡御应之暇,汤踌深知纪以精,小县傍州或可赖,通都大邑转难行,四夷守在垂明训,逮迫临冲祸早成(《守城录》卷首)。”

《守城录》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它记载了“以火药造下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的历史事实,从而向世人证明中国是发明管形火器的故乡,管形火器的鼻祖是陈规。宋元时期,又由长竹竿火枪派生出管形射击火器如突火枪与管形喷射火器如飞天喷筒两大类。自元代起,又分别发展为各种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与各种喷筒。到16世纪以后又发展为各种枪炮与各种火焰喷射器。